厌氧水解好氧工艺论文_项吕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厌氧水解好氧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废水,工艺,氧水,甲醇,两级,黄姜,硅藻土。

厌氧水解好氧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项吕婷[1](2019)在《脉冲布水-水解酸化池联合厌氧好氧工艺(A/O)处理石油化工废水调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介绍了脉冲布水-水解酸化池联合厌氧好氧(A/O)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运行情况,重点研究了脉冲布水后,对水解酸化池及其后续出水水质的影响。通过分析COD、BOD_5、氨氮、总磷、硝态氮、硫酸根和硫离子等研究该设备对石化废水的去除效果和变化规律,获得了较优的运行参数。工程运行期间,水质数据表明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指标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6期)

丁淳怡,李勇[2](2017)在《TFT-LCD电子废水处理中对水解厌氧工艺的应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解厌氧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技术优势,摒弃厌氧消化过程中对环境的严格要求,将系统控制在缺氧状态下的水解酸化阶段。工业废水的处理在经历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中,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水解厌氧工艺的应用在电子废水处理中的实践对改进污水处理技术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本文探讨水解厌氧工艺在TFT-LCD电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践,为污水处理工艺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7年05期)

闫海红,年跃刚,周岳溪,殷勤,高鹏[3](2015)在《预处理-水解酸化-厌氧-好氧工艺对玉米淀粉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叁维荧光光谱(EEM)等检测手段分析预处理/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玉米淀粉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竖流沉淀预处理阶段对TOC平均去除率36.7%,废水中主要为芳烃、烷烯烃以及杂环类物质,EEM产生的5个荧光峰均为芳香蛋白类有机物;水解酸化阶段大部分杂环以及芳烃类有机物水解成有机酸和醇类物质,TOC平均去除率22.7%;厌氧阶段TOC平均去除率最高,达到97.8%,废水中以芳烃和烷烯烃为主,荧光峰减少至2个且强度减弱;好氧阶段TOC平均去除率为61.3%,有机物主要为难降解的长链烷烃物质,芳香蛋白类有机物荧光峰全部消失,新生成了与微生物代谢相关的腐殖酸类物质。(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薛念涛,潘涛,纪玉琨[4](2015)在《好氧、厌氧、兼氧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兼谈水解酸化工艺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好氧、厌氧、兼氧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好氧处理技术出水水质较好,主要应用于处理中低浓度废水或者作为厌氧处理的后续处理,但能耗高。厌氧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逐步成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核心方法,但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器容积较大。兼氧处理技术可发挥厌氧去除有机物绝对量高、好氧对有机物去除率高的各自优点,提高总体有机物处理效率。兼氧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兼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兼氧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提高兼氧微生物处理污染物效能研究、兼氧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兼氧处理技术中,水解酸化工艺居于重要地位,是一个典型工艺,多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S1期)

王丽香,孙长顺,徐军礼,赵艺,张振文[5](2014)在《预处理/厌氧/水解好氧工艺处理黄姜加工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黄姜加工生产废水的特点,将水解废液先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两级厌氧/多级水解好氧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经过5个多月的调试运行,该组合工艺运行较稳定,出水水质达到《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5—2006)。(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4年14期)

霍伟[6](2011)在《水解酸化-厌氧/缺氧/好氧改进工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高比例工业废水水质进行水解酸化-厌氧/缺氧/好氧(A2/O)改进工艺试验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建设科技》期刊2011年05期)

卢毅明,刘霞,贾志宇[7](2011)在《石灰预处理/厌氧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甲醛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化工厂甲醛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介绍了石灰预处理/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甲醛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4%和99.9%,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1997)的二级标准。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能力强,运行成本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1年02期)

卢江涛,周笑绿[8](2009)在《厌氧水解—好氧—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厌氧水解—好氧—硅藻土吸附工艺对某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COD总去除率达87.6%,色度总去除率达98%,出水水质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在给定条件下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并分别确定厌氧和好氧处理最佳反应时间为8~10h和6~8h;硅藻土在去除色度上效果显着,同时具有去除COD的能力,当硅藻土投加质量浓度≥5.0g/L时,可使印染废水出水的色度和COD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要求;若色度和COD指标仅需同时满足二级排放标准要求时,硅藻土投加质量浓度为2.0g/L。(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09年11期)

马文成,韩洪军,曲江,王怀成[9](2008)在《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能,当进水COD在7000~11000mg/L时,出水COD浓度可降低到600mg/L以下;两级厌氧系统总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0%~92.5%;同时该工艺具有启动速度快,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08年03期)

马文成[10](2008)在《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厌氧工艺的处理效果不断提高、运行稳定性增加、抗冲击负荷能力增强、控制方式更趋于自动化,其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尤其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与此同时,现有厌氧工艺存在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如在处理水质变化剧烈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单相厌氧反应器易出现“酸化”现象,进而降低反应器的处理效能,甚至导致系统出现运行异常。本课题以自主研发的外循环厌氧反应器为处理单体;以两相厌氧原理和SMPA理论为基础,研发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对其处理效能和运行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影响工艺运行的生态因子进行探讨,并通过控制主要生态因子来实现反应器运行的优化;以实验室研究结果为指导,建立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的中试工程,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设计和运行参数,为该类废水的处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实验室研究阶段,采用在水解酸化反应器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和控制启动容积负荷、负荷提高幅度、pH值等生态因子,对反应器乙醇型发酵的形成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反应器在34d内完成快速启动,并形成稳定的乙醇型发酵。乙醇+乙酸质量浓度之和占液相末端产物总量的75.9%以上。在两级厌氧反应器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并对其处理效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反应器在VLR=46.78kgCOD/m3·d、HRT=5.62h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93.2%;2#反应器COD去除率达到85.2%,两级厌氧反应器总去除率高达98.9%。同时,两级厌氧反应器表现出了良好的VFA去除能力,出水VFA保持在10mg/L以下。试验对水解酸化反应器内所接中的厌氧颗粒污泥的物理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对酸化颗粒污泥的形成途径进行初步阐述。试验结果证明通过控制启动容积负荷及其提高方式和较低的pH值条件可实现由厌氧颗粒污泥向酸化颗粒污泥的转型。酸化颗粒污泥表观呈土黄色、淡黄色、乳白色和青灰色,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小适中,沉降性能良好,有利于水解酸化反应器内保持足够的微生物量。对工艺中各反应器颗粒污泥上的微生物相进行观察发现,水解酸化反应器酸化颗粒污泥中以短杆菌和芽孢菌为主;1#反应器颗粒污泥中以巴氏甲烷八迭球菌为优势菌属;2#反应器颗粒污泥中以索氏甲烷丝菌为优势菌,其他种属的产甲烷菌也有出现,但数量较少。对影响工艺稳定运行的主要生态因子如温度、水力停留时间、pH值、容积负荷等进行研究,确定工艺高效稳定运行的最佳参数范围。同时初步建立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中各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并分别推导出其动力学参数。以实验室研究结果为指导,建立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的中试工程,全面考察工艺的启动情况和处理效能。结果表明,以颗粒污泥作为两级厌氧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在50d内完成快速启动。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发酵类型为混合型发酵,液相末端产物的顺序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出水VFA最高值为14.6mmol/L,较低的水解出水VFA浓度与甲醇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厌氧分级处理有关。两级厌氧反应器的有机物去除能力随容积负荷的提高而增加,启动结束时,ECA反应器COD去除率可稳定在85%左右;ECB反应器COD去除率可稳定在80%左右,两级厌氧反应器总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5.3~98.1%。当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的进水COD在7000~11000mg/L时,出水COD浓度可降低到300mg/L以下。水质骤然升高所导致的冲击负荷并没有对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的稳定运行造成大的影响,系统出水COD始终低于450mg/L,出水水质较为稳定,工艺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厌氧水解好氧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解厌氧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技术优势,摒弃厌氧消化过程中对环境的严格要求,将系统控制在缺氧状态下的水解酸化阶段。工业废水的处理在经历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中,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水解厌氧工艺的应用在电子废水处理中的实践对改进污水处理技术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本文探讨水解厌氧工艺在TFT-LCD电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践,为污水处理工艺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厌氧水解好氧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项吕婷.脉冲布水-水解酸化池联合厌氧好氧工艺(A/O)处理石油化工废水调试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2].丁淳怡,李勇.TFT-LCD电子废水处理中对水解厌氧工艺的应用实践[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

[3].闫海红,年跃刚,周岳溪,殷勤,高鹏.预处理-水解酸化-厌氧-好氧工艺对玉米淀粉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J].环境工程学报.2015

[4].薛念涛,潘涛,纪玉琨.好氧、厌氧、兼氧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兼谈水解酸化工艺的研发[J].环境工程.2015

[5].王丽香,孙长顺,徐军礼,赵艺,张振文.预处理/厌氧/水解好氧工艺处理黄姜加工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4

[6].霍伟.水解酸化-厌氧/缺氧/好氧改进工艺技术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2011

[7].卢毅明,刘霞,贾志宇.石灰预处理/厌氧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甲醛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1

[8].卢江涛,周笑绿.厌氧水解—好氧—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工业水处理.2009

[9].马文成,韩洪军,曲江,王怀成.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J].环境工程.2008

[10].马文成.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论文知识图

A/O处理工艺流程复合微氧水解-好氧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运行稳定后CODCr、NH3-N指标在1个月内...生化法污水处理装置图试验流程图内河船舶出水净化膜处理工作原理

标签:;  ;  ;  ;  ;  ;  ;  

厌氧水解好氧工艺论文_项吕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