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旱性论文_蒿宝珍,马静丽,方保停,姜丽娜,赵凌霄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旱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耐旱性,干旱,耐旱,水稻,抗旱性,丙酮酸,块根。

耐旱性论文文献综述

蒿宝珍,马静丽,方保停,姜丽娜,赵凌霄[1](2019)在《水分胁迫对不同耐旱性玉米土壤水分消耗、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郑单958(耐旱性强)和驻玉309(耐旱性弱)为供试材料,通过池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对两个玉米品种的吐丝前后土壤水消耗、水分利用和子粒产量的影响。正常供水下,两个品种吐丝前和吐丝后土壤水消耗量、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子粒产量均无显着差异。水分胁迫下,全生育期各土层(0.2~1.6 m)水分消耗量均为郑单958少于驻玉309,吐丝前和吐丝后郑单958土壤水消耗量分别比驻玉309少12 mm和21mm,且分别以0.2~0.4 m(吐丝前)和0.8~1.0 m(吐丝后)土层品种间差异最大。水分胁迫下,郑单958和驻玉309的生育期耗水量分别为454 mm和487 mm,子粒产量分别为8 320 kg/hm~2和7 290 kg/hm~2,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耐旱品种郑单958以较少的水分消耗生产更多子粒,表现出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晓敬,孙智慧,宋凝曦,李佳馨,李霞[2](2019)在《外施低浓度蔗糖对高表达转玉米C_4-PEPC基因水稻耐旱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为揭示蔗糖在植物干耐旱响应性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以高表达转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PEPC)基因(C4-pepc)水稻(简称PC)和野生型"Kitaake"(简称WT)为材料,分别在水稻苗期和分蘖期,通过水培和盆栽实验,在10%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glycol-600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和自然干旱处理下,联合外施3mmol/L蔗糖,通过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SnRK1s亚家族和SnRK2s亚家族相关基因及干旱相关下游基因和转录子的表达,探究在植株水平上蔗糖促进PC水稻干旱响应的生理生化的机制。【结果与分析】结果发现:外施蔗糖显着改善了PC干旱处理下叶片卷曲程度,显着提高了PC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和叶绿素含量,大大提高了PC净光合速率,而对WT的效果却不明显;进一步检测发现,PC中蔗糖含量显着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加,蔗糖转运蛋白基因OsSUT1和OsSUT4表达显着增加,C4-pepc基因表达大幅度上调,SnRK1s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增加,与受ABA诱导相关的SnRK2s亚家族基因表达显着显着上调,同时下调了干旱相关下游基因和转录子的表达;相关分析可知,PC净光合速率与干旱相关转录子OsbZIP23、OsbZIP46和NAC6表达相关;外施蔗糖使PC中蔗糖含量上调,内源蔗糖含量的变化与PC内可溶性糖含量和C4-pepc表达极显着相关,此外,内源蔗糖含量的变化与OsSUT1和OsSUT4表达相关,而且分别与SnRk1s和SnRk2s基因表达极显着相关;【结论】综上,外源蔗糖的引入,通过上调PC水稻内源蔗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增加了上调PC内源蔗糖浓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PC可溶性糖的含量,上调C4-pepc基因表达和能量代谢相关的SnRK1s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显示了内源蔗糖的信号特征,且干旱条件下,蔗糖信号还通过可能通过与ABA信号互作,通过参与SnRK2s亚家族基因调控干旱相关下游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最终使PC在干旱胁迫下与WT相比始终保持较高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维持水稻其光合过程的正常进行稳定,从而增强PC水稻植株水平的耐旱能力。(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高雅丽[3](2019)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有蜡粉的蔓菁品种耐旱性更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见习记者高雅丽)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永平带领的植物基因组演化与基因功能发掘团队以蔓菁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基因型的蔓菁品种,通过生理生化和转录组学的方法,解析了蔓菁叶片蜡质参与干旱胁迫的反应机制。研究发现,有蜡粉的蔓菁品种比无蜡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9-27)

汪宝卿,张海燕,解备涛,段文学,张立明[4](2019)在《不同耐旱性甘薯柴根和块根的差异蛋白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从蛋白水平揭示不同耐旱性甘薯柴根和块根的差异,明确甘薯根系分化和耐旱性生理机制,以耐旱性强的济薯21(JS21)和耐旱性弱的济紫薯1(JZS1)为试验材料,在旱棚内人工控水模拟田间干旱,采用i TRAQ技术开展不同耐旱性甘薯柴根和块根的全蛋白组差异蛋白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到甘薯根系差异蛋白2 003个,其中可信蛋白1 716个、动态表达蛋白819个。GO分析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与柴根相比,JS21和JZS1块根差异蛋白分别集中于细胞质内碳水化合物合成、能量代谢等生物过程;与JZS1块根相比,JS21块根差异蛋白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KEGG分析表明,木质素代谢在甘薯根系分化和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从淀粉和蔗糖代谢、苯丙烷代谢途径富集的差异蛋白分析中探明,正常条件下,JS21主要通过ADPGase积累淀粉,JZS1不仅通过ADPGase还通过UDPGase积累淀粉;干旱胁迫条件下,JS21块根中淀粉的合成仍大于分解,而JZS1块根中蔗糖的分解大于合成。正常条件下,2个品种柴根中均含有丰富的抗氧化酶;但干旱诱导JS21块根产生过氧化物酶,导致JZS1块根中木质素合成关键酶上调表达。蔗糖合酶是干旱胁迫条件下耐旱性弱的JZS1根系中能量代谢重要蛋白。综上,干旱胁迫条件下,耐旱性强的JS21可通过柴根中已有的和块根中诱导产生的过氧化物酶协同抵御干旱胁迫,而耐旱性弱的JZS1则通过蔗糖合酶维持能量代谢,其块根木质化程度加剧。本研究为甘薯耐旱性品种生理鉴定和耐旱基因发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马金姣,兰金苹,张彤,陈悦,郭亚璐[5](2020)在《过表达OsMPK17激酶蛋白质增强了水稻的耐旱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促分裂原活化蛋白质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在水稻逆境应答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表达纯化了水稻OsMPK17蛋白质,制备了特异性抗体,对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OsMPK17蛋白质在干旱胁迫下诱导表达,提示该蛋白质在干旱胁迫应答中发挥作用。对脱落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的离体叶片蛋白质分析发现,OsMPK17蛋白质表达丰度下降,提示该蛋白质的功能发挥可能受激素调控。为此,构建了过表达OsMPK17蛋白质的载体,转化水稻后筛选获得了OsMPK17蛋白质过表达的纯合株系。田间种植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株高变矮、穗长变短、结实率降低。种子萌发期拟旱(PEG-6000)处理条件下,过表达OsMPK17株系的种子长势明显比野生型好,根长与芽长均显着大于野生型。幼苗期失水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的失水率低于野生型。在土培干旱胁迫后恢复浇水的试验中,过表达OsMPK17蛋白质的转基因水稻生长也好于野生型。综上,过表达OsMPK17蛋白质提高了水稻的耐旱性。本研究增进了对水稻OsMPK17基因功能的了解。(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20年01期)

李鑫,孙超,毕真真,王瀚,秦天元[6](2019)在《不同干旱水平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耐旱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形式,采用自然降雨加人工补水的控水方法,分析了四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在对照(土壤体积含水量为65%~75%)与两种不同干旱水平处理(中度干旱:土壤体积含水量30%~70%;重度干旱:土壤体积含水量7%~70%)条件下的耐旱系数(DTC)、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T1)处理下,各品种耐旱性评价次序为‘冀张薯12号’>‘陇薯3号’>‘费乌瑞它’>‘陇薯6号’;在重度干旱(T2)处理下为‘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陇薯3号’>‘陇薯6号’,说明马铃薯耐旱性的评价应结合干旱胁迫的具体条件。与对照相比, T1和T2处理下马铃薯SPAD值升高,但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块茎产量下降,说明这种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可能与光合作用的碳同化无关,属于"非功能性"的持绿。T1处理下,不同品种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变化量的最大值(ΔSPAD_(max))与其DTC显着负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量(ΔSOD)显着正相关,说明"非功能性"持绿与干旱胁迫下氧化应激反应及品种耐旱性有关。而T2处理下, DTC与?SPAD_(max)和氧化防御性酶活无显着相关性,说明SPAD值和抗氧化酶活性能否作为耐旱性的评价指标依赖于所处的干旱水平。这一研究的发现将对不同干旱水平下马铃薯光合特性和耐旱性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勇,胡晓晴,李豆,刘雪梅[7](2019)在《白桦BpSPL8启动子的克隆及异源过表达BpSPL8对拟南芥耐旱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目前对植物SPL8的基因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开花和育性方面,而其在干旱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却鲜有报道。本文克隆、分析了白桦BpSPL8启动子,并研究了BpSPL8基因在拟南芥中响应干旱胁迫的功能。【方法】通过PCR克隆技术得到了白桦BpSPL8启动子;利用PLACE和PlantCARE软件对BpSPL8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预测。构建了BpSPL8启动子驱动GUS(β-葡萄糖苷酸酶编码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采用浸花法将其转化至拟南芥中;继而利用GUS染色分析了BpSPL8启动子的组织表达模式;同时对BpSPL8在PEG处理下的表达水平进行了qRT-PCR分析。最后,以过表达BpSPL8拟南芥为材料来探究BpSPL8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BpSPL8启动子中含有组织特异表达、光响应、激素响应及多个胁迫响应元件。GUS染色结果表明,BpSPL8启动子可在拟南芥的下胚轴、叶片、叶柄、根和花序中启动GUS基因表达。BpSPL8基因在PEG处理下的野生型白桦的根和叶片中均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趋势。干旱胁迫下,过表达BpSPL8拟南芥的存活率和脯氨酸含量均显着低于野生型,丙二醛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两个已知的抗逆基因DR29B和P5CS1在干旱处理后的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中均上调表达;但在转基因拟南芥中呈现出延迟上调的表达模式。【结论】异源过表达白桦BpSPL8能够降低拟南芥的耐旱性,并在干旱胁迫下影响抗性基因DR29B和P5CS1的表达模式。(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小玲,华智锐,许肖[8](2019)在《引发剂对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耐旱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择适合黄芩生长的引发剂,提高人工栽培黄芩的产量和质量,以商洛黄芩种子及1年生黄芩幼苗为材料,采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设蒸馏水处理(CK_1)和20%PEG-6000处理(CK_2)2个对照,研究了3种单引发剂和8种复合引发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耐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引发剂处理黄芩种子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黄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较CK_2分别增加120.47%和103.66%;复合引发剂以0.3%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处理效果最佳,黄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较CK_2分别增加97.91%和86.94%;2种引发剂比较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用单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效果最佳,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分别比CK_2增加147.75%、182.47%、166.4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CK_2分别增加41.75%、80.29%、82.24%,MDA含量较CK_2降低65.94%;复合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较CK_2分别增加114.61%、146.75%、146.83%;SOD、POD、CAT活性较CK_2分别增加34.42%、65.69%、64.80%;2种引发剂相比以0.4%NaCl效果最佳。可见,种子引发能有效提高黄芩种子的萌发率及幼苗的耐旱性,单引发剂处理种子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复合引发剂处理种子以0.3%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单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效果最佳,复合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曹峻铭,李佳旸[9](2019)在《番茄渐渗系IL2-5几个亚系的耐旱性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是全球性重要蔬菜之一,在我国蔬菜产业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重要的模式植物。然而干旱等非生物逆境是番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性因素。筛选番茄特异种质、发掘番茄耐旱基因、创建耐旱新材料,对揭示番茄耐旱机理、培育新品种、扩大种植范围,保证番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实验室已有抗旱渐渗系材料IL2-5及其部分亚系进行耐旱指标分析和抗旱鉴定,初步结果表明:叶片中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成活率可以作为衡量耐旱能力的指标,亚系M-451和M-1014较为耐旱。(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朱珍珍,陈宏伟,廖芳丽,李莉,刘昌燕[10](2019)在《小豆种子萌发期耐旱性评价及耐旱种质资源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80份小豆种质材料萌发期的耐旱性,筛选小豆耐旱种质,为小豆耐旱品种选育、耐旱生理机制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80份小豆种质材料种子萌发期耐旱性进行初步鉴定,以相对发芽率作为耐旱性评价的参考指标,从中筛选出3份不同耐旱性的小豆种质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梯度甘露醇(0、5.0%、7.5%和10.0%)干旱胁迫试验,以确定小豆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的最适甘露醇浓度。然后用最适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对初步鉴定为高耐、耐旱和弱耐的种质资源进行干旱胁迫,以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根鲜重等作为耐旱性评价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小豆萌发期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初步鉴定获得高耐种质3份、耐旱种质9份、中耐种质37份、弱耐种质4份。10.0%甘露醇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达不到发芽标准,而5.0%甘露醇对3份材料种子萌发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小豆种子耐旱性鉴定的最适甘露醇浓度为7.5%。用7.5%甘露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初步鉴定获得的16份小豆种质(3份高耐种质、9份耐旱种质和4份弱耐种质)进行萌发期耐旱性等级划分,共发现2份高耐种质、4份耐旱种质、7份中耐种质、2份较敏感种质和1份敏感种质。16份小豆种质耐旱性初步鉴定与隶属函数法鉴定结果存在差异,但二者相关系数为0.63,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下同)。【结论】以相对发芽率为参考指标对小豆种质资源的耐旱性进行初步鉴定,可实现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小豆种质萌发期耐旱性的基本情况。但利用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的隶属函数法评价种质资源的耐旱性更全面,鉴定结果更可靠。筛选出的耐旱性强的种质资源可用于小豆抗旱性育种,也可用于开展分子水平的耐旱机制研究。(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耐旱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为揭示蔗糖在植物干耐旱响应性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以高表达转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PEPC)基因(C4-pepc)水稻(简称PC)和野生型"Kitaake"(简称WT)为材料,分别在水稻苗期和分蘖期,通过水培和盆栽实验,在10%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glycol-600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和自然干旱处理下,联合外施3mmol/L蔗糖,通过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SnRK1s亚家族和SnRK2s亚家族相关基因及干旱相关下游基因和转录子的表达,探究在植株水平上蔗糖促进PC水稻干旱响应的生理生化的机制。【结果与分析】结果发现:外施蔗糖显着改善了PC干旱处理下叶片卷曲程度,显着提高了PC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和叶绿素含量,大大提高了PC净光合速率,而对WT的效果却不明显;进一步检测发现,PC中蔗糖含量显着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加,蔗糖转运蛋白基因OsSUT1和OsSUT4表达显着增加,C4-pepc基因表达大幅度上调,SnRK1s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增加,与受ABA诱导相关的SnRK2s亚家族基因表达显着显着上调,同时下调了干旱相关下游基因和转录子的表达;相关分析可知,PC净光合速率与干旱相关转录子OsbZIP23、OsbZIP46和NAC6表达相关;外施蔗糖使PC中蔗糖含量上调,内源蔗糖含量的变化与PC内可溶性糖含量和C4-pepc表达极显着相关,此外,内源蔗糖含量的变化与OsSUT1和OsSUT4表达相关,而且分别与SnRk1s和SnRk2s基因表达极显着相关;【结论】综上,外源蔗糖的引入,通过上调PC水稻内源蔗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增加了上调PC内源蔗糖浓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PC可溶性糖的含量,上调C4-pepc基因表达和能量代谢相关的SnRK1s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显示了内源蔗糖的信号特征,且干旱条件下,蔗糖信号还通过可能通过与ABA信号互作,通过参与SnRK2s亚家族基因调控干旱相关下游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最终使PC在干旱胁迫下与WT相比始终保持较高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维持水稻其光合过程的正常进行稳定,从而增强PC水稻植株水平的耐旱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旱性论文参考文献

[1].蒿宝珍,马静丽,方保停,姜丽娜,赵凌霄.水分胁迫对不同耐旱性玉米土壤水分消耗、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9

[2].张晓敬,孙智慧,宋凝曦,李佳馨,李霞.外施低浓度蔗糖对高表达转玉米C_4-PEPC基因水稻耐旱性的影响[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高雅丽.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有蜡粉的蔓菁品种耐旱性更强[N].中国科学报.2019

[4].汪宝卿,张海燕,解备涛,段文学,张立明.不同耐旱性甘薯柴根和块根的差异蛋白组分析[J].核农学报.2019

[5].马金姣,兰金苹,张彤,陈悦,郭亚璐.过表达OsMPK17激酶蛋白质增强了水稻的耐旱性[J].作物学报.2020

[6].李鑫,孙超,毕真真,王瀚,秦天元.不同干旱水平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耐旱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9

[7].张勇,胡晓晴,李豆,刘雪梅.白桦BpSPL8启动子的克隆及异源过表达BpSPL8对拟南芥耐旱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8].李小玲,华智锐,许肖.引发剂对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耐旱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9

[9].曹峻铭,李佳旸.番茄渐渗系IL2-5几个亚系的耐旱性初步鉴定[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10].朱珍珍,陈宏伟,廖芳丽,李莉,刘昌燕.小豆种子萌发期耐旱性评价及耐旱种质资源筛选[J].南方农业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91转OsD石配2DIH基因水稻的电解质渗透...一71干旱胁迫处理转sODH口DllZ基因的水...一18干旱胁迫处理转sOD人醚少DjH基因水...叶圆片法分析转基因烟草的耐旱性不同耐旱性玉米根系Cu含量不同耐旱性玉米根系Zn含量

标签:;  ;  ;  ;  ;  ;  ;  

耐旱性论文_蒿宝珍,马静丽,方保停,姜丽娜,赵凌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