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护理论文-陈飞祥,许晓燕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陈飞祥,许晓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元文化护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球化,护理专业,多元文化能力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飞祥,许晓燕[1](2019)在《全球化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能力提高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交流越来越频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符合其文化的护理照护,对护生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探析当前护理专业学生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现状,对影响护生多元文化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师多元文化意识、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多元文化临床实践等策略,以期提高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能力。(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瑛瑛[2](2019)在《手术室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对手术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对手术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2018年1-6月收治的患者8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的焦虑分量表与抑郁分量表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观察组HADS焦虑分量表与抑郁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实施多元文化护理,能够改善手术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任琴[3](2019)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肿瘤临终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性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6例患者行常规临终关怀护理,研究组46例患者在常规临终关怀护理基础上运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依从率为95.65%,对照组临床总依从率为82.61%,研究组临床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为82.61%,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运用的效果良好,不仅可以使患者依从性提高,还可以使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服务,临床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翟国梅[4](2019)在《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在外籍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应用于外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外籍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组采取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相关问卷测试值;投诉率。结果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组的满意评分更高,P <0.05。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组的满意评分是(94.21±3.89)分,而常规护理组的满意评分是(80.20±2.27)分。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住院的时间、投诉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 <0.05。结论外籍患者实施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效果确切。(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18期)

郭远飞,马会兰,陈晨[5](2019)在《1例少数民族睾丸穿刺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1例少数民族睾丸穿刺患者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理论的护理总结,体现了多元文化护理的重要性,使护理工作与少数民族特点及宗教信仰相结合,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方法:运用"日升护理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患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通过多元文化护理的有效实施,患者的文化照顾期望得到满足,患者的饮食、隐私、祷告、沟通、身体清洁等方面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护理工作的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表扬,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多元文化护理理论在少数民族睾丸穿刺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有助于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李文国,徐冬梅[6](2019)在《多元文化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对AMI出院患者的改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多元文化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出院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多元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多元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给予多元文化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健康程度变化和干预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较同组干预前均有明显上升,且多元组的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和精神成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营养、健康责任和体育运动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内,多元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文化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能让急性心肌梗死出院患者自发地改变其生活方式,并明显改善预后效果。(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7期)

许晓燕[7](2019)在《《多元文化与护理》课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能力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在《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开设前后的问卷调查,探讨该门课程对培养护生多元文化能力的作用。调查从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敏感度、文化能力四个模块以及四个模块的17个维度进行自我评价,按照李克特量表方式进行做答,并进行课程学习前后的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四个模块的得分总体平均值有明显提高,自我评价6个选项中,评价"较高"以上比例在文化意识、文化敏感度以及文化能力叁个模块均有显着性提高;各维度的得分平均值均有提高,"较高"以上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的开设,为打开护生多元文化视野,提升多元文化能力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对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春[8](2019)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国际间交流日趋频繁,护士面临着为多元文化背景人群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挑战。从分析当前国内护理教学现状入手,阐释了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以促进护理教育的持续、深入改革。(本文来源于《滨州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Z1期)

郑良芬,李文婷[9](2019)在《临床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惠州市临床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方法随机抽取实习护生23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惠州市临床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得分为(66.65±13.99)分,年龄是影响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的主要因素(P<0.05)。97.4%的护生认为自己需要进行多元文化护理培训。结论惠州市临床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水平较低,绝大多数护生有多元文化护理培训需求。(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刘冬梅,梁馨予,苏比德·阿力木江,阿丽艳·阿合麦提[10](2019)在《多元文化护理对新疆地区不同少数民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元文化护理对新疆地区不同少数民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地区不同少数民族老年CHF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元文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管理、症状管理、药物管理、心理与社会适应管理评分及自我管理水平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体力限制、情绪、社会限制、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多元文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新疆地区不同少数民族老年CHF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对手术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2018年1-6月收治的患者8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的焦虑分量表与抑郁分量表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观察组HADS焦虑分量表与抑郁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实施多元文化护理,能够改善手术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陈飞祥,许晓燕.全球化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能力提高策略[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王瑛瑛.手术室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对手术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

[3].任琴.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

[4].翟国梅.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在外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5].郭远飞,马会兰,陈晨.1例少数民族睾丸穿刺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体会[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6].李文国,徐冬梅.多元文化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对AMI出院患者的改善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7].许晓燕.《多元文化与护理》课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能力的调查分析[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8].李春.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9

[9].郑良芬,李文婷.临床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9

[10].刘冬梅,梁馨予,苏比德·阿力木江,阿丽艳·阿合麦提.多元文化护理对新疆地区不同少数民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9

标签:;  ;  ;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陈飞祥,许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