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变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云石,拉曼,高压,金刚石压腔
相变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张璐,牛菁菁,翟天雷,秦善[1](2019)在《白云石Ⅰ相到Ⅱ相高压相变行为的拉曼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金刚石压腔装置,结合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天然单晶和粉晶白云石Ⅰ相-Ⅱ相的具体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Ⅱ相新相形成之前,存在过渡相Ib。单晶实验结果表明:[CO3]2-基团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ν5)和面内弯曲振动引起的(ν3)对应的拉曼峰分别出现在1 110.4 cm-1 (Ag)和732.0 cm-1 (Eg),基团外振动引起的晶格平动(ν2)和晶格振动(ν1)分别出现在323.7和189.2cm-1(Eg)。在11.4~14.3GPa时Ca O6八面体先于Mg O6八面体转变为正八体,I相转变为Ib相;在15.7~17.2 GPa,Ib相转变为Ⅱ相。用线性函数νi=ν0+dvidp P刻画白云石的拉曼峰随压力变化规律,得到dν2/d P=4.99的数值最大,远远大于dν3/d P=1.88和dν5/d P=3.65。说明在白云石的结构中,[CO3]2-为一个刚性基团。粉晶实验结果信效度较低,但基本可以佐证单晶实验结果。通过计算得出代表内振动的Grüneisen参数γν3和γν5分别为~0.24和~0.31,远远小于外振动的γν1=~1.27和γν2=~1.45,说明外振动对压力的响应比内振动敏感,在相变之前,白云石的压缩主要通过Ca(Mg)-O键缩短实现。(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穆巴拉克·木里提江,艾尼瓦尔·吾术尔,王静,鲁雅荣[2](2019)在《碳酸钡在高温及高压下的相变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BaCO_3在高温及高压下的相变行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观察了BaCO_3在常压下从室温到1 200℃的相变过程,之后结合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BaCO_3从常温常压到15. 2 GPa压强的相变过程。由差热分析可知,BaCO_3在808℃和955℃处存在两个吸热峰,分别对应斜方晶相到叁方晶相和叁方晶相到立方晶相的转变。当压强从常压升高到10. 6 GPa时,BaCO_3的各个模向高波数段移动,且未发生相变;其斜方晶系结构(Pmcn)到叁方晶系结构(P31c)的相变发生在10. 6 GPa附近;而高于10. 6 GPa时也未观察到相变。从释放压强之后的BaCO_3的拉曼光谱图上发现,[CO_3]基团对称伸缩振动模v1与其初始相(斜方晶系结构)不对应,而对应其高压相(叁方晶系结构)。(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4期)
王彭涛,李学涛,李翔宇,徐德超,张博明[3](2019)在《2000MPa热冲压钢相变行为及热冲压温度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leeble2000D测量不同冷速下试验材料随温度变化热膨胀量,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基体组织,用维氏硬度计测量其硬度值,确定冷却过程中不同冷速下相变行为及温度,并绘制CCT曲线。结果显示:当冷却速度小于0.5℃/s时,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当冷却速度达到1.0℃/s时,开始出现贝氏体组织;当冷却速度超过7.5℃/s,试验材料组织转变为单相马氏体组织。依据Ac3、Ms、Mf和淬火临界冷却速度等参数制定热冲压温度工艺,热冲压后试验材料R_p0.2、R_m强度分别达到1286 MPa和2090 MPa,A50断后延伸率达到5.9%。(本文来源于《冶金与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肖尊湖,刘宁,徐刚军,陈光辉,徐光[4](2019)在《12Cr1MoV耐热钢热装热送过程相变行为及组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铸坯热装热送轧制工艺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减排工艺,该工艺生产时偶尔出现表面质量问题,导致轧制过程中钢板表面开裂。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12Cr1MoV耐热钢热装热送加热轧制生产工艺,利用金相法来观察试样组织。结果表明,当热装温度在两相区温度以下或以上时,最终组织中有较多铁素体和较少粒状贝氏体+M/A;当热装温度在两相区温度区间内时,最终组织为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粒状贝氏体+M/A。此外,在两相区热装后,经二次高温奥氏体化形成"奥氏体混晶"不均匀,在变形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纹的萌发。(本文来源于《连铸》期刊2019年04期)
涂煜,吴开明[5](2019)在《Al元素对高碳珠光体钢连续缓慢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试验与热力学、动力学计算,研究了在缓慢冷却条件下Al合金化对C-Si-Cr-Mn系高碳钢珠光体转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锻造后空冷条件下,不添加Al和添加1.5%Al的试验钢室温组织均为珠光体和少量马氏体,与Al-free钢相比,添加1.5%Al的试验钢的珠光体片层间距为130 nm,细化了约20 nm,维氏硬度HV_1降低了约56。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可知,Al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试验钢的珠光体转变温度及缩短珠光体转变时间,增大了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自由能,促进珠光体形成的同时也起到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田志强,李建新,张云飞,安治国,熊自柳[6](2019)在《中碳含铜钢相变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在实验室冶炼中碳含铜钢种,在中试轧机进行轧制,借助DIL 805热膨胀仪进行相变行为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钢的显微组织状态、析出物、物相构成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试验钢具有超级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并产生大量铜的析出物,为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提供了保证。(本文来源于《宽厚板》期刊2019年03期)
马飞[7](2019)在《纯锡及锡基钎料合金低温相变行为的分析与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纯锡在13.2℃以下存在同素异构转变,由白锡(β-Sn)转变为灰锡(α-Sn)。β-Sn向α-Sn转变过程中伴随26%~27%的体积膨胀且成为粉末状,虽然这种转变很缓慢,但可在较低温度下加速。对于电子器件而言,一旦有某一焊点发生了β/α相变而断裂,整个电子产品就可能完全失效。新一代的锡基无铅钎料合金由于其他组元含量较少,成分上接近于纯锡,具备发生β/α相变的潜力和风险。如何检测锡及其合金中灰锡转变的发生以及转变,对于科学研究、实际工件安全检测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纯锡及锡基无铅钎料合金的相变与检测。选择99.99wt%纯锡、99.9999wt%高纯锡及商用Sn37Pb、商用Sn0.7Cu、商用Sn3.5Ag、高纯Sn0.7Cu以及高纯Sn3.5Ag共晶钎料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在-20℃、-196℃进行了低温存储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如温度、植核(α-Sn)、植核量、压缩变形、纯度对β/α相变的影响,通过XRD来鉴定β/α相变的发生。研究表明温度对相变速度有一定影响,在-196℃下短期内(到240天)不会发生相变;植核会促进相变的发生,植核量越多,促进效果越明显;压缩变形对相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形变量越大,促进效果越明显;杂质元素含量会影响相变的发生和转化速度。设计了能够准确的检测到样品中β/α相变发生及灰锡转变比例的准原位体积检测装置。通过该装置测试了低温下固定质量锡、Sn0.7Cu及Sn3.5Ag试样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得出转变比例曲线。系统的研究了温度、植核(InSb)、晶粒尺寸和压缩变形对纯锡相变动力学的影响。白锡在-48℃左右孕育期最短,转变速率最快。-20℃到-48℃之间,随着温度的降低,孕育期缩短;-48℃至-100℃之间,随着温度的降低,孕育期增大,稳定性提高。纯锡相变的Avrami指数n处于3~4之间,受叁维形核反应机理的控制。植核对相变有促进作用,植核样品的Avrami指数n近似为3,属于从小尺寸开始的各种形状的生长,最初成核后成核率即下降为0,主要为初始形核得到的晶核生长。晶粒尺寸对相变动力学有影响,空冷小晶粒纯锡比炉冷大晶粒纯锡的相变孕育期要短。压缩变形通过引入压缩应力和加工硬化来影响纯锡的相变,压缩后直接低温存储会促进相变的发生,压缩后室温下存放30天再进行低温存储会延缓相变的发生。在高纯锡中加入Cu或Ag可以抑制β→α的转变,在-20℃低温存储过程中,高纯锡样品相变转化速度最快。高纯Sn0.7Cu的相变孕育期时间比Sn3.5Ag的要长8天左右,Cu对纯锡相变的抑制效果要优于Ag的。铜、银原子分别以金属间化合物Cu_6Sn_5、Ag_3Sn形式均匀地分散在锡基体中,在共晶结构中均匀弥散的固定了晶界。推测是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弥散强化作用阻碍了相变的发生。Cu和Ag对α→β逆转变有影响,DSC表明纯锡中加入Cu或Ag元素后,α→β相转变的开始温度和最大速率温度均有所提高,转变开始温度分别由35℃提高至55、62℃;最大速率温度由45℃提高至60℃、68℃。(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晓茜,王宝,周建安,刘青,卢新春[8](2019)在《硼对60Si2Mn弹簧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产的60Si2Mn含硼弹簧钢为研究对象,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和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进行临界相变温度和动态CCT曲线的测试,并进行不同冷却速率下弹簧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先共析铁素体生长过程的原位观察。结果表明,含硼26 ppm与不含硼弹簧钢发生完全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率分别为10℃/s和13℃/s。硼元素的加入,使临界冷却速率降低,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抑制了晶界处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阻碍了奥氏体的共析分解转变。另外,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晶界处的先共析铁素体明显减少。(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0期)
崔伟斌,陈延菘,姚桂全,王强[9](2019)在《稀土基合金中的奇异磁相变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渡族金属基一级磁-结构相变体系中,在发生晶体结构转变同时磁性态也同时变化,晶格熵与磁熵的共同贡献导致总熵变提高,因而这种变磁行为与一级相变紧密相关,通常伴随着显着的滞后效应,这被归因于过渡金属原子3d电子的巡游性。二级磁相变中,由于没有结构相变导致的晶格熵,其总熵变较小。因而,如何在相变区间宽且无滞后的优点同时提高磁熵变,成为人们研究焦点。人们发现R_2In类化合物中,Eu_2In具有正交结构不同于其他稀土元素构成的六角结构[1]。在低温55K时发生铁磁-顺磁相变,相变前后晶胞基本不变(~0.1%)。但却表现出奇异的无磁滞的变磁特性。因此在2T下就获得了高达近30Jkg~(-1)K~(-1)的磁熵变和5K的绝热温变,远高于其他具有六角晶胞的R_2In二级相变体系。这种异常行为来源于正交结构电子能带的不稳定性。与此相应的是R_2Al为正交结构,因此用A1逐渐取代六角结构R_2In中的In引入扰动畸变是否会触发电子能带不稳定性从而获得无磁滞的变磁相变及增强的磁熵变呢?我们从Dy_2In体系出发,通过Al代In,在x≤0.3时体系为六方晶格,而x≥0.4时为正交晶格(如图1)。在这个临界成分处出现变磁性,导致磁熵变最大,这被解释为临界成分处晶格畸变最剧烈导致。而在每个合金都表现无磁滞和热滞特性,依然是典型的二级相变。其内在机制是显然不同于过渡金属间化合物中磁滞热滞巨大的变磁相变。拓展研究表明,在其他六角的R_2In体系中当Al代In都会在某个临界成分时,会出现类似现象。与其他成分合金相比,具有临界成分的合金在相变温度附近饱和磁致伸缩值最大。(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周扬[10](2019)在《PVDF基铁电聚合物相变行为、介电性能和挠曲电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新能源,新材料的创新和研发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功能材料在两个领域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一种或多种优异的光、磁、电、力、热、生化等特性并能够实现性能间转换,针对它的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愈发活跃。其中高分子功能材料具有质量轻,易于制备,柔韧性好,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而半结晶的PVDF基聚合物材料具有多种晶相结构,且分子链上的C-F键具有较大的偶极矩,因此该类材料是一种优异的电学性能材料。自1969年Kawai发现其具有出色的压电效应后,基于其压电效应、热释电效应、铁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以及储能电容器、电卡制冷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点,而挠曲电效应作为一种不对称场下的机电耦合效应响应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研究人员在陶瓷材料中发现了较大的挠曲电效应,尽管理论研究高分子材料的挠曲电系数相对较小,但其出色的柔韧性和抗疲劳性等力学性能,展现出其在挠曲电效应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制备PVDF基纳米复合材料,可改善与提高基体上述的电学等特性。此外,进一步认识和研究PVDF基聚合物的结晶行为及相变规律,有利于从结构角度对其功能特性进行机制分析,也有助于提高制备过程中的实验可控性。基于上述分析和讨论,本论文将从PVDF基共聚物的结构和相变过程、PVDF基聚合物的挠曲电效应测试与应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界面效应的等方面研究PVDF基聚合物材料的电学性能性能及其相应机制。第一章主要介绍PVDF均聚物、多聚物及PVDF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合成工艺,同时介绍了该类材料在压电效应、热释电效应、铁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储能电容器、电卡制冷等方面的应用。第二章则基于PVDF基共聚物的电学性能,并结合材料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对P(VDF-TrFE)共聚物的晶相结构进行研究。采用流延成膜的方法获得一系列不同结晶温度和不同热处理温度的P(VDF-TrFE)70/30和P(VDF-TrFE)55/45共聚物纯薄膜样品,进而分析了两种热过程对共聚物材料的结构、形貌、相变过程及至材料介电性能等形成的差异影响,其中结晶温度显着改变材料的形貌特征,而热处理温度对室温下共聚物的结构组成由较大影响。第叁、四章系统的研究了PVDF基聚合物的挠曲电效应及其应用。第叁章研究和测量了PVDF,P(VDF-CTFE)和P(VDF-HFP)等共聚物的挠曲电系数,叁种共聚物材料的挠曲电系数μ12'均在10-9C/m数量级左右,并且PVDF的挠曲电系数较高,结合其他测试分析挠曲电效应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结晶度显着影响了PVDF基共聚物的挠曲电系数。第四章则采用PVDF均聚物制备点环式和拱形式的压电-挠曲电聚合物复合材料,测试与计算其表观压电系数及与之对应的挠曲电系数,同时研究其温度依赖性。对照极化的聚合物压电效应并结合其他测试手段,我们分析发现上述表观压电系数源自于共聚物的挠曲电效应而非压电效应,并且发现在共聚物的晶体相发生分子弛豫时其表观压电系数也降低,并对该机制进行了讨论。第五章研究制备了具有优异高场电学性能(如更大的高场极化强度和击穿电场)的P(VDF-TrFE)共聚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与P(VDF-TrFE)共聚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做对照,从界面效应的角度系统分析两种纳米片状颗粒对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及电学性能造成的影响与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28)
相变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BaCO_3在高温及高压下的相变行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观察了BaCO_3在常压下从室温到1 200℃的相变过程,之后结合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BaCO_3从常温常压到15. 2 GPa压强的相变过程。由差热分析可知,BaCO_3在808℃和955℃处存在两个吸热峰,分别对应斜方晶相到叁方晶相和叁方晶相到立方晶相的转变。当压强从常压升高到10. 6 GPa时,BaCO_3的各个模向高波数段移动,且未发生相变;其斜方晶系结构(Pmcn)到叁方晶系结构(P31c)的相变发生在10. 6 GPa附近;而高于10. 6 GPa时也未观察到相变。从释放压强之后的BaCO_3的拉曼光谱图上发现,[CO_3]基团对称伸缩振动模v1与其初始相(斜方晶系结构)不对应,而对应其高压相(叁方晶系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变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张璐,牛菁菁,翟天雷,秦善.白云石Ⅰ相到Ⅱ相高压相变行为的拉曼光谱研究[J].当代化工.2019
[2].穆巴拉克·木里提江,艾尼瓦尔·吾术尔,王静,鲁雅荣.碳酸钡在高温及高压下的相变行为[J].材料导报.2019
[3].王彭涛,李学涛,李翔宇,徐德超,张博明.2000MPa热冲压钢相变行为及热冲压温度工艺研究[J].冶金与材料.2019
[4].肖尊湖,刘宁,徐刚军,陈光辉,徐光.12Cr1MoV耐热钢热装热送过程相变行为及组织研究[J].连铸.2019
[5].涂煜,吴开明.Al元素对高碳珠光体钢连续缓慢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9
[6].田志强,李建新,张云飞,安治国,熊自柳.中碳含铜钢相变行为研究[J].宽厚板.2019
[7].马飞.纯锡及锡基钎料合金低温相变行为的分析与检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8].王晓茜,王宝,周建安,刘青,卢新春.硼对60Si2Mn弹簧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9].崔伟斌,陈延菘,姚桂全,王强.稀土基合金中的奇异磁相变行为[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10].周扬.PVDF基铁电聚合物相变行为、介电性能和挠曲电效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