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计文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包括内导体,内导体包括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间构成电传导连接,且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均设置有能与带状线构成电传导连接的端面,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在轴向方向能产生一定相对位移;本实用新型减小了连接距离,相应的降低了整体重量,提高了连接器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包括内导体,其特征在于,内导体包括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间构成电传导连接,且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均设置有能与带状线构成电传导连接的端面,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在轴向方向能够弹性伸缩。

设计方案

1.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包括内导体,其特征在于,内导体包括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间构成电传导连接,且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均设置有能与带状线构成电传导连接的端面,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在轴向方向能够弹性伸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设置为一侧开口的薄壁帽状壳体,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开口一侧相对设置,第一接触帽紧密套设在第二接触帽外侧;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构成的腔体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第一接触帽顶面内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接触帽顶面内壁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材质设置为金属;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通过侧壁接触构成电传导连接;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顶面与带状线构成电传导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材质设置为铜。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帽侧壁设置有从开口处向顶面轴向延伸的第一豁口;第二接触帽侧壁设置有从开口处向顶面轴向延伸的第二豁口。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导体外侧连接器还套设有绝缘子,绝缘子长度小于内导体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器还包括外导体,外导体包覆在绝缘子外侧。

8.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壁厚为0.03-0.15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帽为采用铜制圆柱体冲孔方式制成的帽状结构,壁厚为0.1mm-0.15mm;第二接触帽为薄铜皮使用模具冲压制成的帽状结构,壁厚为0.03mm-0.05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的内导体必须保证与板上触点接触良好的同时尽量减少自身长度与重量,适应震动与高温的工作环境。以往板与板之间连接主要采用毛纽扣连接方式,这种内导体下的连接方案主要包括仅毛纽扣模式、毛纽扣加绝缘体模式、毛纽扣加绝缘体加固定帽模式和毛纽扣加绝缘体与导体模式这四种连接方案。公布号为CN106803618A,发明名称为一种毛纽扣式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现有技术1公布了一种毛纽扣连接器,其包括毛纽扣、绝缘子和外导体,毛纽扣为由金属丝随机缠绕构成的弹性柱状体,绝缘子为空腔的绝缘体,毛纽扣置于绝缘子中,毛纽扣外包络尺寸大于绝缘子空腔尺寸,毛纽扣径向限制在空腔中,轴向可自由伸缩,外导体包覆在绝缘子外壁上。现有技术1所公布的是毛纽扣的同轴连接器,但是其公布的毛纽扣的技术特征是毛纽扣连接器的基本技术特征,既可以应用于同轴连接器也可以应用于垂直连接器。但是由于毛纽扣本身是由一根金属丝不规则缠绕而成,导致其成品无法保证一致性,彼此之间存在性能差异。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时,容易产生与触点接触不良的问题。采用毛纽扣的连接方案时,连接点之间距离较小更加密集,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彼此之间会互相影响,影响连接性能。毛纽扣本身的长度与绝缘体、固定帽的使用,使这种连接方式的长度受到限制,无法进一步缩小。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结构的缺陷,需要一种更小更稳定性能更优越的内导体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更小更稳定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包括内导体,内导体包括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间构成电传导连接,且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均设置有能与带状线构成电传导连接的端面,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在轴向方向能够弹性伸缩。

进一步的,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设置为一侧开口的薄壁帽状壳体,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开口一侧相对设置,第一接触帽紧密套设在第二接触帽外侧;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构成的腔体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第一接触帽顶面内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接触帽顶面内壁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材质设置为金属;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通过侧壁接触构成电传导连接;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顶面与带状线构成电传导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材质设置为铜。

进一步的,第一接触帽侧壁设置有从开口处向顶面轴向延伸的第一豁口。

进一步的,第二接触帽侧壁设置有从开口处向顶面轴向延伸的第二豁口。

进一步的,内导体外侧连接器还套设有绝缘子,绝缘子长度小于内导体长度。

进一步的,绝缘子内壁设置有能卡紧第一接触帽的第一接触帽卡紧部。

进一步的,连接器还包括外导体,外导体包覆在绝缘子外侧。

进一步的,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壁厚为0.03-0.15mm。

进一步的,第一接触帽为采用铜制圆柱体冲孔方式制成的帽状结构,壁厚为0.1mm-0.15mm;第二接触帽为薄铜皮使用模具冲压制成的帽状结构,壁厚为0.03mm-0.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连接器内导体两接触帽中用一定长度的弹簧连接,保证了内导体整体在一定长度内保持弹性,并使第二接触帽被压至底端仍能恢复到设定的最大连接距离,同时保证在最大连接距离时或高温振动等情况下,内导体仍保有一定弹性保证两端与触点接触良好;

②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侧壁都开设有豁口,能够保证两者配合时不会松动固定;第二接触帽开口的口径较小时可能会导致内导体和带状线电连接处产生间隙,内导体整体弯折,触点接触不良;第一接触帽开口口径小则有可能导致内导体整体脱离设定位置;在两者侧壁开设豁口可以使内导体的第二接触帽的口径向外扩张,而第一接触帽的口径向内收缩,与触点保持良好连接;

③使用薄壁金属制的接触帽的侧壁相互接触的方式进行带状线触点间的电连接,相对毛纽扣金属丝的不规则缠绕,增加了电连接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④使用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套设,并在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间连接弹簧的技术方案来适应不同间距的带状线连接,相对于毛纽扣的金属丝缠绕方式,连接器的弹性更好,能弹性伸缩的距离也更长,适应性更好,并且压缩到最短距离时并不会像毛纽扣一样向径向扩展。

⑤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都设置为薄壁金属,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可以采用两种工艺,一种是用铜皮使用模具冲压成帽状,这种工艺可以使壁厚达到0.03mm-0.05mm,一种是采用铜制圆柱体冲孔方式制成帽状结构,这种工艺可以使壁厚达到最小0.1mm,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的壁厚都如此薄,使得开设豁口后将第二接触帽的开口略略扩张,及将第一接触帽的开口略略收紧变得容易,使得二者电接触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或2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连接器内导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或2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第一接触帽和第二接触帽未套设在一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应用于一种带状线电路板间连接时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第二接触帽的展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2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应用于一种带状线电路板间连接时的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2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应用于无中间层支撑铜板时的带状线电路板间的连接时的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2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应用于不使用触点而是焊接连接的带状线电路板间连接时的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2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的应用于无中间层支撑铜板且采取焊接方式的带状线电路板间连接时的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第一接触帽;2、第二接触帽;3;弹簧;4、上层铜板;5、下层铜板;6、中间层支撑铜板;7、内导体;8、外导体;9、绝缘子; 10、覆铜板;11、第一豁口;12、第二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如图 1-5所述: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其包括内导体7,内导体7 包括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间构成电传导连接,且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均设置有能与带状线构成电传导连接的端面,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在轴向方向能够弹性伸缩。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设置为铜制帽状薄壁壳体,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的开口一侧相对设置,第一接触帽 1紧密套设在第二接触帽2外侧,且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共同构成的腔体内设置有弹簧3,弹簧3一端与第一接触帽1顶面内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接触帽2顶面内壁固定;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通过弹簧3弹性连接,可在轴向伸缩,这样可以适应不同间距的带状线连接。

绝缘子9套设在内导体7外侧,限制内导体7的径向位移,使内导体7只能轴向伸缩,绝缘子9长度小于内导体7长度,绝缘子9的内径略大于内导体7的外径;绝缘子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但是绝缘子 9的内径要大于等于第一接触帽1的外径,以防影响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的相对移动。

外导体8包覆在绝缘子9外侧,外导体8进一步限制连接器整体的径向移动。

第一接触帽1侧壁设置有从开口处向顶面轴向延伸的第一豁口 11,第二接触帽2设置有从开口处向顶面轴向延伸的第二豁口12,第一豁口11或第二豁口12贯通第一接触帽1或第二接触帽2的侧壁,第一豁口11和第二豁口12的设置是为了使第一接触帽1的开口处口径向内收缩及第二接触帽2的开口处口径向外扩展更加容易,这样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接触更好,但又不会影响两者在轴向伸缩。第一接触帽1和第二接触帽2的制作工艺有两种,都是现有技术,一种是一种是用铜皮使用模具冲压成帽状,这种工艺可以使壁厚达到0.03mm-0.05mm,一种是采用铜制圆柱体冲孔方式制成帽状结构,这种工艺可以使壁厚达到最小0.1mm,使用铜皮冲压的工艺制成的接触帽,开口会略微外扩,因此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接触帽1使用铜制圆柱体冲孔方式制成帽状结构,壁厚为0.1mm,第二接触帽2用设置有两个第二豁口12的圆形铜皮使用模具冲压成帽状(如图5所示),壁厚为0.03mm,这样第二接触帽2天然在开口处向外扩张,与第一接触帽1电接触更好。

将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结构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带状线电路板连接中时,如图4所示,带状线电路板包括两层覆铜板10,两层覆铜板10相接触的一面蚀刻有微带线,将两组带状线电路板连接时,为了防止覆铜板10压的不够紧密,电连接不好,上层带状线电路板的两层覆铜板10上下均压有铜板,分别为上层铜板4,和中间层支撑铜板6,下层的带状线电路板的两层覆铜板10的下方也压有铜板,设置为下层铜板5,并将上述几层结构穿孔用螺丝连接;而两组带状线电路板间的电连接通过在连接处打连接孔并在连接孔中设置连接器的方式连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上述带状线间的连接时,首先将内导体7放入连接孔然后将绝缘子9套设在内导体7外侧,之后将外导体8包覆在绝缘子9外侧。其中上层铜板4和下层铜板5的厚度为 1mm,覆铜板的厚度为0.5mm,中间层支撑铜板6的厚度为2mm,这种结构下的连接距离约为3mm。由于有外导体的存在,这种结构强度可靠,安装接地方便,结构统一。弹性浮动的内导体也提高了在震动和高温下的接触可靠性。但是中间层铜板和外导体的存在增加了整体重量,使连接距离无法进一步缩小。

实施例2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去掉了外导体8,减少了连接器的整体重量,因此此时中间层支撑铜板6的厚度可以减少到1mm(如图6所示),去掉了外导体后,连接距离减小,与连接器合并的中间层铜板也随之减小厚度,整体重量下降。这样去掉外导体后,安装接地方便,减轻了中间接地层的重量,缩短了连接距离。

去掉外导体后,甚至可以去掉中间层支撑铜板6(如图7所示),连接距离得到了很大的优化,此时微调触点的大小可以调整驻波指标。连接器的高度由两块覆铜板厚度决定,可以达到1mm,但是建议距离不低于1.5mm,然而此时内导体只有绝缘子做支撑,强度难以保证。以及去掉了中间层支撑铜板6的固定,覆铜板10之间的覆铜接触的平整度与接地的连续性无法得到保障。总体来说这种方案进一步减轻了整体重量,减小了连接距离,更加方便安装。

为了即能减轻重量,又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也可以不再使用触点接触的连接方式,而是直接采用焊接的方法,将内导体焊接在上下两块双面覆铜板上。这时可以采用1mm厚的中间层支撑铜板6(如图8 所示),也可以去掉中间层支撑铜板6(如图9所示)。这种连接方式将触点改为焊点,避免了高温和震动下的接触不可靠性,可靠性大大提高。不过同时安装的可行性和一致性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图9的安装方式没有中间层支撑铜板的固定,上下六块板之间的互相接触的覆铜接触平整度和接地连续性无法保障。图8的安装方式中间层支撑铜板6能够给内导体一定的支撑。

设计图

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3938.2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16099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H01R 13/33

专利分类号:H01R13/33;H01R13/03;H01R11/09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计文明

第一申请人:计文明

申请人地址:201311 上海市南汇区大团镇金园村金陵132号

发明人:计文明

第一发明人:计文明

当前权利人:计文明

代理人:李宏伟

代理机构:1153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带状线间的垂直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计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