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芳杨惠霞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航天总医院710100)
【摘要】急诊科是大多数急危重患者入院后的首选就诊科室,是抢救生命的第一线。经过初步处理后,因诊断与治疗需要,必须进行院内转运。但在转运过程中存在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各种管路脱落、突然呼吸心博骤停等。本文就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危重患者;危险因素;转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39-02
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1]。因此护送急诊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运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监护、治疗、护理的过程。急诊危重患者在转运前应进行充分评估与准备,完善预处理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全面了解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确保患者的转运安全。
1潜在危险因素
1.1病情评估不到位: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往往与病情不相符。科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从而影响安全转运。因此盲目转运或不合适宜的转运都会造成转运的失败[2]。
1.2医患沟通不到位: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多为突然发病,而且在救治过程中随时有生命危险,家属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患者也因为病情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躁情绪,希望得到最快有效的救治,往往对医护工作不理解配合。
1.3转运前准备不充分:护士在转运前对患者病情未全面进行评估,导致急救药品与器械配备不全;转运前未通知或及时通知接收科室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救治;转运前各种管道未固定妥善、急救仪器性能未检查影响途中转运工作。
1.4转运人员安排不合理:转运前未合理安排人员,如高风险患者或重症患者让低年资护士、实习护士甚至让其家属自行转运,导致途中意外状况不能及时处理,影响患者的转运。同时因转运人员经验不足、应急能力弱,缺乏评判性思维及预见性护理,从而也影响患者的安全转运。
1.5处理不及时:当遇突发事件,大批量的伤病员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急诊科,医护值班人员有限,医疗仪器设备不足,加上患者和家属的不良情绪导致就诊秩序混乱而影响医院的正常抢救工作。
1.6环境与行程缺乏人性化设计:因转运环境的客观因素导致转运路线重复、等待,从而延长了转运时间耽误患者的急救处理。
2防范措施
2.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建立急危重患者沟通制度和危重患者抢救告知制度。让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救治程序和必要的急救措施进行配合,使患者和家属明白就医,减少医患纠纷。如实向患者家属告知离室外出检查或住院途中存在的风险和可能的后果,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离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与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增强法律意识与风险意识。
2.2完善转运前准备与预处理
(1)心理护理:转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意外,并取得配合。(2)根据病情准备急救用物:如重度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患者,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3)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必要时可加固原有固定,以保持管道位置正确、通畅、防止滑脱;及时检查输液情况,确保转运途中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4)采取正确有效的搬运方法:如颅脑损伤的患者:针对病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颈椎损伤的患者:应颈托固定,一人托住头部其余人员协调一致地将患者平直抬至担架上。
2.3完善转运患者管理制度:根据患者病情派医护人员护送急危重患者进行特殊检查或住院。出科前测量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病情,经主管医生确认后方可离室,必要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同往。转送过程中护士守候在患者身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频率等,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转运途中的抢救和治疗经过等。接收部门在接到电话通知后迅速作好各项准备工作。患者到达科室时应与临床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如交清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各种管道、检查项目、标本采集以及患者的皮肤情况并实行双签名。严格执行双交接制度,完善转运的终结流程,保证患者的安全。
2.4合理安排转运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存在的风险因素,合理安排护送人员,如病情危重患者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高风险患者必须由高年资护士护送等。加强护士专科技能培训,重视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抢救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学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水平。开展转运知识理念的培训与演练,确保安全转运患者。
2.5保持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对就诊患者按轻、重、缓、急、认真监测生命体征并迅速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分诊。医护人员在转运患者前应与相关科室联系并充分交流,确保科室获知病情并作好准备,以便患者能及时进行检查或住院治疗,做到一站式服务。
2.6发生意外及时处理:危重患者在外出途中发生意外时,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与护送人员紧密合作实施对患者的抢救,立即报告科主任,组织力量全力抢救病人。安排有权威的医师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家属的理解。如有纠纷苗头,必须及时上报医务科协调解决。
总之,对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只要在临床急救护理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认真把好环节质量关,就能将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林涵真,危丽华,董馨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体会[J].畅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7(7):4027.
[2]张桂萍,李丽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