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凝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抗凝系统,检测,临床意义
抗凝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干员[1](2019)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系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DTV)抗凝系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研究患者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30名正常对比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全自动凝血仪器,来测定患者的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组抗凝血酶Ⅲ活性与正常对比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的蛋白S和蛋白C的指标均显着低于正常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的蛋白C、蛋白S均明显低于治疗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后组蛋白C、蛋白S、D-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C、蛋白S、D-D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断与治疗检测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14期)
李峰[2](2018)在《喉癌患者外周血蛋白C(proteinC,PC)抗凝系统相关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喉癌患者外周血蛋白C(proteinC,PC)抗凝系统相关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喉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7月2日-2018年5月10日),对两组受检者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复合物(T-TM)以及活化蛋白C(activatory protein C,APC)的血浆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血浆蛋白C系统抗凝因子含量与喉癌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的T-TM、TM、AP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具有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蛋白C抗凝系统异常和喉癌患者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能预示喉癌患者的预后不良。血浆蛋白C抗凝系统相关因子的含量检测或可成为临床预测喉癌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10期)
杨潇,Usenko,Alexander,Yuriyovich,Smorzhevsky,Valentin,Josipovich[3](2017)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系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又称为LDVT,在这种病症下,我们可以通过检查病患身体中的蛋白C,抗凝血酶等元素来进行研究和治疗,治疗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注意多个元素的含量对比,然后进行相应的判断[1]。我们在医学上对于这种病症也采取了很多的探索手段,笔者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是通过来研究这些含量的变化并且与LDVT来相联系,希望能够给医学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用到一种叫全自动血凝仪的一起,这种仪器来源于法国的一家公司,通过这项仪器我们可以来测定选中患者的蛋白C,蛋白S,D—D值,AT-III等参数。而我们测定的方法是希望能够通过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和被治疗后身体内所存在的这几项参数的变化情况[2]。我们在测量之后,发现测试组所反映出来的蛋白C含量是远远低于我们的参照组的,当然在统计学测试过程中我们的P是大于0.05的。通过具体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蛋白C和蛋白S对于LDVT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测试中所得到的AT-III事实上与我们研究的病症并无很大的关联。因此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蛋白C和蛋白S的参数变化情况,并且针对性的对这两项参数进行治疗,相信对于促进和优化LDVT的治疗方案会有很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临床的成功率[3]。(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21期)
陈慧,张文将,唐标,谭达全,梁媛[4](2016)在《血府逐瘀汤对动脉血栓模型大鼠抗凝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不同剂量组对叁氯化铁(FeCL_3)所致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后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4d,第14天除空白组外,均采用FeCL_3外敷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动脉血栓模型,分别称量其血栓质量和测定血浆AT-Ⅲ和PC含量。结果模型组有明显的血栓形成,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血栓质量减轻,其中中剂量组血栓质量最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府逐瘀汤不同剂量组血浆中AT-Ⅲ含量降低、PC含量升高(P<0.01)。结论血府逐淤汤不同剂量组抗凝机制可能通过与AT-Ⅲ结合而灭活凝血因子,促进了PC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从而发挥抗凝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李瑞娴,赵爽,潘玲[5](201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系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了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另选同期80例身体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纤维蛋白(FB)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T、PT及APTT时间分别为13.89±1.06S、9.22±1.11S及25.88±2.29S,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4.01±1.75μ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B含量为4.11±0.34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有血栓患者TT、PT及APTT时间减少,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FB含量均上升,可作为是否有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的一项诊断指标,该方法临床价值高,可普遍的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5年17期)
刘正清,郭立丽[6](2014)在《老年重型胰腺炎患者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重型胰腺炎患者机体内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情况,分析凝血、抗凝指标对疾病发展程度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重型胰腺炎老年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人群24例作为对照A组,同期选择老年轻型胰腺炎患者24例作为对照B组,对叁组入选受试者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检测和记录标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结果观察组PT、APTT、FIB和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结论老年重型胰腺炎患者机体内的凝血和抗凝系统明显异于常态时,可以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微循环,同时凝血和抗凝系统指标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有助于评估。(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4年11期)
李蕾,王培昌[7](2012)在《蛋白C抗凝系统及生物学作用最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C(PC)抗凝系统是调节血栓形成、限制炎症应答的主要体系,同时亦能够降低炎症因子和局部缺血所致的细胞凋亡。抗凝系统的主要组成为蛋白C、蛋白S(PS)、凝血酶(T)、血栓调节蛋白(TM)等。本文对蛋白C抗凝系统及其生物学作用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2年09期)
郑紫丹,杨杰,万晓强[8](2012)在《老年人重症胰腺炎凝血与抗凝系统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重型胰腺炎(SAP)患者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情况。方法轻型胰腺炎(MAP)、SAP、健康者各40例编入叁组,均于入组后首个清晨取空腹血液2ml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SAP组患者PT、APTT、FIB和D-二聚体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和MAP组,MAP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老年SAP患者机体内的凝血和抗凝系统存在明显的异常性,影响正常的微循环,PT、APTT、FIB和D-二聚体可作为检测指标了解SAP患者的病情发展,并对预防SAP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2年05期)
胥宾芬,钟谷平,范慧珍,吴裕文[9](2011)在《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与抗凝系统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结果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PT、APTT、Fg、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ATII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水平活性低下,且存在纤溶系统的亢进,测定这些指标对了解病程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1年10期)
张冬磊,郝建宇,杨宁[10](2011)在《肝硬化血栓调节蛋白、抗凝系统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抗凝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肝硬化患者106例,检测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和白蛋白(ALB)。结果:TM随肝功能恶化而逐渐升高,AT-Ⅲ、PC和PS均随肝功能恶化而逐渐减低。TM与ALB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07(P<0.01)。AT-Ⅲ、PC和PS与ALB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48(P<0.01)、0.363(P<0.01)和0.321(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TM和抗凝系统指标明显异常并与ALB显着相关,检测TM和抗凝系统指标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1年28期)
抗凝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外周血蛋白C(proteinC,PC)抗凝系统相关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喉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7月2日-2018年5月10日),对两组受检者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复合物(T-TM)以及活化蛋白C(activatory protein C,APC)的血浆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血浆蛋白C系统抗凝因子含量与喉癌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的T-TM、TM、AP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具有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蛋白C抗凝系统异常和喉癌患者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能预示喉癌患者的预后不良。血浆蛋白C抗凝系统相关因子的含量检测或可成为临床预测喉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凝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干员.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系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双足与保健.2019
[2].李峰.喉癌患者外周血蛋白C(proteinC,PC)抗凝系统相关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健康之路.2018
[3].杨潇,Usenko,Alexander,Yuriyovich,Smorzhevsky,Valentin,Josipovich.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系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4].陈慧,张文将,唐标,谭达全,梁媛.血府逐瘀汤对动脉血栓模型大鼠抗凝系统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5].李瑞娴,赵爽,潘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系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6].刘正清,郭立丽.老年重型胰腺炎患者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情况[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
[7].李蕾,王培昌.蛋白C抗凝系统及生物学作用最新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12
[8].郑紫丹,杨杰,万晓强.老年人重症胰腺炎凝血与抗凝系统变化的研究[J].四川医学.2012
[9].胥宾芬,钟谷平,范慧珍,吴裕文.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与抗凝系统变化的研究[J].江西医药.2011
[10].张冬磊,郝建宇,杨宁.肝硬化血栓调节蛋白、抗凝系统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