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婷: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美丽中国”哲学基础与实践构建论文

朱光婷: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美丽中国”哲学基础与实践构建论文

[摘要]“美丽中国”的概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发展环境进行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是理论创新,更是发展路径的创新。深入理解“美丽中国”的构想,从哲学层面去厘清与之相关的一些基础性概念,为整个理论和实践构建提供支撑和方法启示。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美丽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既要明晰构建“美丽中国”的理论核心环节,又要在具体的实践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战略途径,实现国家强大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关键词]“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2012年11月8日,“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作为执政理念出现,成为党的执政宗旨和指导思想;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首次被纳入五年计划,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把“美丽中国”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的片面、不可持续发展观的否定,也意味着人类对生存危机之下的社会发展和人的生存意义做出的一种新的价值构架。

一、“美丽中国”的哲学基础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对工业文明下,经济建设一枝独秀,社会、道德、机制、规则等配套建设滞后而引发的以生态危机为代表的社会危机深层次的反思,意图建立起一个生态、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任何一种文明的形成,都根源于人们在与自然、社会的交往中的彼此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促使人类不断克服已有的缺陷,以期根解矛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样是根源于人在生存与发展的现实中,不断化解面临的生存危机的结果,有着深厚的哲学理论根源。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美丽中国”的逻辑起点

近代以来,机器大生产取代了人力和畜力的生产方式成为工业文明发展的标志。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为主要特征,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处于支配地位,打破了千百年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状态。尤其是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该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通过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对自然的破坏,主张合理进行物质变换,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生产。首先,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通过劳动不断地使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从而能获取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的劳动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就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其次,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应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在从自然获取物质满足需求的同时,要遵循自然界规律,兼顾生态承受力,保护自然。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与自然通过劳动形成了一种对象性的关系,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处于一定的张力范围之间和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也即把人的活动局限于自然承载范围之内。进入工业文明后,科学技术的急剧发展和生产力爆炸式的提高逐步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状态,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破裂了,并且后果越来越趋向修复的不可能性。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在它产生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所有时代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让人措手不及的是,人类在享受征服自然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不得不承担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强调:“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

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物质主义的泛滥,人类对自然涸泽而渔的征服模式、视自然为占有物,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了,导致人对自然的绝对占有,无限索取成为维持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禀赋,不但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阻止了人与自然的物质与能量交换,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解构。“美丽中国”,表征是要建立一个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中国,内蕴是要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里,经济高速健康发展,政治制度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推行有力有效,文化建设强调人的生存意义的回归,建立超越物欲的精神和超越私利的普世价值,最终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国家。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着的实践是检验发展着的真理的唯一标准。“美丽中国”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要在发展中不断探索真理性认识的过程,工业文明涸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美丽中国”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所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推出的决策、举措,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越符合人民利益的认识,就越能体现实践检验的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美丽中国”的现实基础

3.实践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也是推动变革的根本力量。在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无所作为;二是过度的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造成生态失衡。这两种错误都会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在“美丽中国”建设上,我们要遵循实践的原则,不是要人完全放弃主体地位,完全的服从于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产状态,也不是过度的对自然挖掘,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系统和能量圈,造成生态危机。

构建“美丽中国”的核心环节,是要把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价值导向。既不对自然过度人的人化,展示人的霸主地位而导致自然生态危机,也不放弃人的主体地位,完全服从于自然,出现自然对人的奴役以致给人带来身心劳累甚至人性的丧失。首先要承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恩格斯所说:“文明联通文明的血、肉和头颅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2]也就是说,人的生存活动必须服从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秩序,符合生态系统的整体目的性。其次,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通过劳动这个媒介,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是有辩证统一的。劳动如同一个转换器,使得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紧密联系着,自然是社会的自然,社会是自然的社会。尽管实践体现了人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类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需求可以去改造世界,但是,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又制约着人的实践行为。因而,“美丽中国”建设,必须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合理进行物质变换、准确预见人类活动的社会影响。

一种新价值理念,不但要进行哲学构建,而且还要能够进行实践构建。“美丽中国”的实践,虽然是基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但也是符合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是价值观、世界观和文明观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要从哲学的高度去反思,更要从实践的角度去探索。

上述利用技术中,钢铁生产再利用和建材化利用可以消纳大量钢渣,是未来钢渣处置利用的重要途径,但各自存在如下问题:钢渣中含有P元素,会导致钢铁冶炼过程P富集,加量过多会对产品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再利用程度有限;钢渣中含有大量游离氧化物,在建材应用过程中游离氧化物会遇水体积膨胀1到2倍,内部膨胀容易导致路面开裂,制品破碎与粉化。从国外发达国家钢渣资源化处置成熟经验看,建材化利用可以有效解决钢渣利用率低的难题,但关键要解决钢渣体积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探讨钢渣稳定化技术,将有助于从源头提高钢渣利用难和利用率低的难题。

“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人类在工业革命依赖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否定,也意味着人类对生存危机之下的社会发展和人的生存意义做出新的一种价值构建。“美丽中国”建设,首先就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认清人与自然不是对立面的。我们的活动应该是始终在大自然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这就要求构建起人与自然的规约,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导向。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逻辑起点。

牛传染性肠胃炎是肉牛养殖中经常容易出现的一类传染性胃肠道疾病,该种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牛都可以感染该种疾病,随着牛日龄的增加,该种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通常对犊牛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造成牛传染性肠胃炎发生的病原主要有牛传染性肠胃炎、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1]。该种疾病具有潜伏期、传染性强的特点。发病初期患病牛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随后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排出黄绿色水样稀便,粪便中夹杂大量气泡,在粪便中还能发现大量凝乳块存在。

“美丽中国”不仅是一种执政理念,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深化的具体实践。可以说,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论基石,也是构建“美丽中国”框架的现实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面对时代呼唤、顺应历史要求下,为“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进程提供现实依据。

(三)“美丽中国”哲学构建的核心环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3)当需要支架前移时,支架立柱油缸、护帮油缸卸压,油缸收缩,支架立柱收缩,完成支架的降架过程,顶梁油缸、护帮油缸卸压,伸缩梁向内收缩,完成支架的收缩过程。

MMC由于直流侧没有集中布置的电容器,为保持直流母线电压正负极对称,需在直流侧或换流变二次侧设置接地点。常见接地方式主要有直流侧经电阻接地、交流侧构造接地点或利用换流变压器接地。

二、“美丽中国”的实践构建

1.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目标指向性,即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立场、有价值导向的。在人类活动下的自然不是原先意义上的自然,而是被实践改造过、已经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的烙印的自然。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实践主体的需要,因而实践观必然包含价值性和方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筚路蓝缕,开始了发展工业文明的艰难历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这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超过1000倍,粮食产量增加了两倍,但是能源的消耗量了也增加超过9倍。我们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承担着大自然的报复,生存环境处处危机四伏:雾霾横行、生态系统失衡、物种灭绝、垃圾围城、病毒变异肆虐,人与自然的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甚至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把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在现实面前,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反思,开始去实践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美丽中国”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正确反映。

(一) 从伦理道德的高度去凝聚思想共识

随着工业文明的确立,大机器生产及其直接代替人力和畜力进行加工的生产方式成为工业文明发展的标志。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人突破了自然界的束缚。导致人由“敬畏自然”转向“征服自然”,与之相伴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物质主义文化的盛行。这种文化,把人的自然本性即人的物欲最大限度的激活了。世俗享乐取代了禁欲主义,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以满足人的物欲成为人生存道德的善恶评判标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异化,由此出现了人生存意境的混乱迷茫,最终造成了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困境。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作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行为的准则和行为规约,通过公共教育,把这些准则和规约内化于人的内心自觉自愿遵守的基本行为法则。从伦理道德的高度,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诉求出发,对个人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的生态观念,凝聚思想共识。

Li[11]等在传统的三参数固体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一种四参数粘弹性等效模型,如图1。在粘弹性模型中,其K1、K2、Kb和C2构成了一个四参数粘弹性固体模型,主要可用于处理模型的阻尼特性,而Kb表示为一个变量即电流变弹性体在电场的作用影响下的模量。

(二) 建立完善制度保障实践的展开和成果的巩固

作为“五位一体”构成性元素的“美丽中国”建设,首先需要新政治对未来发展做出指向,换句话说,政治要在条约、规则和法律等工具中凸显规范性,要在整个社会构架中起到骨骼作用。从国家层面制定方针政策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和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同时在城市之间整体生态系统构建上做好协调和规划。加快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逐渐创建一个与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相适应的全国性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尽快完成各级地方政府层面的相应机构重组。其次,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老百姓不用担心生老病死没有保障,穷人不会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不停的向大自然索取,开荒垦地乱砍滥伐,造成大自然生态失衡;再有,社会制度公平合理,大家都按规矩办事,凭能力、凭劳动吃饭,挣多挣少心理平衡,没有因为不合理的因素导致悬殊的贫富差距。

(三) 从经济发展的追求中整合前进的目标与方向

生态文明维度的“美丽中国”建设基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的目的就是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并最终提高人类福利水平。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发展出现了目的性的偏差,生产和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随之,消费也出现了异化,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是被卷入由名牌、身份象征所组成的符号系统的追求中。人被赚钱的动机所左右,把追求“符号”性消费当成了人生最终的目的,这就导致了人的异化,人的理性和自由都被异化了的人的需求—“物欲”所控制。“美丽中国”建设,更多的呼唤人的理性的回归,价值追求的合理化,生产和消费的目的都回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上,经济活动符合生态规律。在经济建设上,从人们能够赚多大的钱收入有多高作为终极目的,引导到社会财富的积极获取,只要努力勤奋都可以获取较为满意的收入。

(四) 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长效机制

理念的巩固,文明的践行最终落到实处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及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等做法是一个具体操作可行的办法。城市建设稳定,城市的面貌包括建筑、街道都很少发生变化,既没有大量的拆迁,也没有大片的新建;整体空气云淡风轻,没有味道、没有灰尘,看着清爽,水质是透明,没有污染。生活中,必须要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对自然的征服从自然获取物质来满足自己的生存意义,转变到追求人之本己的生存意义:人内心精神快乐、幸福的追求上。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2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 [收稿日期]2018-12-16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2018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Ky201832);重庆市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微时代’重庆市共享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17SKS032)

[作者简介]朱光婷(1979-),女(壮族),广西来宾人,硕士,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9)02-0008-03

[责任编辑:刘卫财]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朱光婷: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美丽中国”哲学基础与实践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