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认同、具备社会所需德性的公民,其手段有许多,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社群主义公民教育观念,简要分析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形式与社群主义公民教育的关系,并简述了志愿服务活动对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加公民对于社群的归属感、责任感、认同感,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值得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社群主义 公民教育 志愿服务活动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重要的理论流派,以麦金太尔、桑德尔、泰勒和贝尔等人为代表,研究目的在于寻求社会运转的共同基础。”①而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活动,并且颇受重视,许多高校都会对志愿服务活动时长有所要求,团中央也印发文件明确规定了大学生每学期的最低志愿服务时长。所以本文从志愿服务活动入手,简要分析了社群主义视角下志愿服务活动对公民教育的影响。
1 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
社群主义对公民教育、尤其是西方的公民教育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本节对在社群主义视角下,公民教育的目的以及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而对于我国而言,公民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也受社群主义观念影响颇深。
1.1 社群主义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
“社群主义把社群普遍利益的认同作为社会团结的基础,认为有了这种认同,民主才能顺利运作,成员之间才会有共同的使命感并相互依赖……社群主义的公民就是具有社群认同和社群所需要的德性的人”②也就是说,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主张把公民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致力于培养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的公民。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就是使公民了解、认同自己所处社会的价值观点、规章规范,能够明确自己作为自己国家的公民拥有哪些权利、应尽哪些义务,鼓励公民自觉参与公民政治生活等等。以我国为例,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张立德树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等。例如,把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本从《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就可见一斑,明确了教育的重点“道德”、“法治”,说明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认同社会规章制度且有德性的人。
4)市场容量有限,产能过剩现状没有根本改观。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苹果消费以国内消费为主,苹果出口量少,多年来没有突破总产量的10%,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持续更使我国苹果出口形势雪上加霜。多年苹果发展经历表明,我国苹果适宜的种植规模为3 000万亩,这是我国苹果的产销平衡点,一旦超过3 000万亩,所产苹果就可能会出现卖难现象,售价就会下降。目前我国苹果种植规模在4 500万亩左右,在此规模下,即使减产20%左右,苹果总供给量仍出现过剩现象,这种局面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因而2018果季苹果价格上涨是非正常的,对此,生产者、经营者都应正确对待。
1.2 社群主义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
1.2.1 课堂授课传授知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师经常忽视跨文化知识教学,并且有些教师只是粗略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导致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将欧美国家文化中的伯爵称之为伯爵先生。[7]通常,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分清先生和大人的差异,才可以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称呼。所以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要从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出发,准确了解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积累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知识点的时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社群主义公民教育首先还是需要通过课堂授课进行,即通过教师等教育主体,在课堂上通过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使公民了解、认知本社会的文化、历史传承等等,塑造公民的文化认同感。麦金太尔说过:“我的生活的故事是永远被包括在我得到我的身份的那些社会共同体的故事中。”③公民作为社群中的公民,应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其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对于社会产生认同感,融入社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发展是在社会之中的。仍以中国为例,对于公民社群文化价值的教育,不仅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还要涉及许多其他相关课程,比如在历史课程中,我们会了解到中华民族上下5000 年的辉煌历程,了解到面临困难时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振兴中国的过程;还比如在地理学科中,我们走近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各民族的悠久文化,都会使学习者产生一种融入感、认同感,从而产生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还有一些学校开设特色校本课程与讲座,讲述本学校、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等等,也是可以增加公民对于学校或者地区等小社群的了解与认同感;除此之外,一些看似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的理科课程中,也要渗透进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并且,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个人能够组成群体,会对历史造成影响,同时个人也在历史之中,离不开群体的。
除了通过课堂授课形式进行公民教育,也可以通过组织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类的活动来进行公民教育;比如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可以强化公民对于地区之内的规章制度的了解,并且增加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以增加公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的意识,增加公民的归属感与社会责任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渠道也有很多,比如居委会、村委会等会定期组织活动,还有许多非营利性志愿团体、非正式性小团体等等。其中,非正式小团体指的是一些由个人自发组织的、不以公益活动为主业的小团体,比如一些兴趣协会等,这些组织并没有正式的报备,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等,只是由邻里朋友或兴趣相投之人自发组成的,比如说老年人的象棋协会、舞蹈协会等等,他们有时也会组织参与一些公益演出活动,不失为一种社区服务的好方式。
官员摆谱会摆掉人心与民意,老板摆谱会失去客户和生意,明星摆谱会得罪观众和粉丝,可见,摆谱这事确实有点悬。而且,本事大值钱,架子大不值钱;水平高了让人佩服,调子高了令人反感。真正有能耐有作为者不会也不屑于摆谱,而那些刻意摆谱者,大都底气不足,色厉内荏,用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卖豆腐的搭戏台——生意不大,架子不小。
1.2.2 社会参与、社会公益服务
2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形式与社群主义公民教育的关系
2.1 跨区域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精神被总结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都是在强调公民与社群的良好互利关系。公民为整个社群做贡献,与社群中的其他成员,友爱、互助,共同进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帮助公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增加公民的社会参与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公民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发挥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社会的规章制度以及运行状况,增强社会参与意识以及主人翁意识。进行一项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加深对相应领域的理解与认同,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把自己进行志愿服务的项目,比如说维护公共秩序或者是帮助他人等等看作自己的责任,待其不再进行志愿服务时,在这活动过程中所习得的技能与经验,甚至是所肩负的责任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志愿者往后的社会生活,比如一位公民在担任志愿者时,职责是维持观众进场秩序,那么就算以后他不再担任志愿者,他也会自觉遵守进场秩序、提醒身边的人,甚至是主动维护现场秩序。
2.2 区域性志愿服务活动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公民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对于社会规章制度、文化历史背景等的认知,志愿者在维护规章、分享历史给他人的同时,也会加深自身的理解与认同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的熏染。比如有些志愿活动是组织志愿者们去拜访一些民间艺人、劳动模范等等,在此过程中,志愿者们会了解到许多民间的传统文化,或者是感受到模范们的奉献精神,这样热爱传统文化、乐于奉献等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公民的观念与行为,比单纯的说教要更加的有意义。
3 从社群主义公民教育观视角看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影响
3.1 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社群意识
在此指的是跨区域较远,并未在自己的小社群之内进行的志愿服务。这种志愿服务在西方国家更为盛行,有些大学生会在高中毕业、大学开始之前进行一年,去到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志愿服务,于那些地区的有困难的人民给予帮助。当然,现在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也有许多发展,一些大学生会选择在假期之中去到外国进行志愿服务项目,或者是在师范高校,会有一些专门的学生组织,与困难地区的学校形成合作,每年的假期都会开展各种支教项目,支援边远地区的教育建设。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都由政府支持、高校要求,是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社会关切的强化,以期学生不会成为“书呆子”,而是在专业基础扎实的同时能够扎根社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在寻求自我梦想实现的同时,考虑到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
3.2 有助于增加公民的认同感
3.2.2 社会认同
张仲平没想到她还真生气了,连忙说:“你不是孙悟空也用不着这么生气吧?对不起,我的电话可能是打得太长了一点,现在,我愿意将功赎罪,回答你的问题。”
在此主要指在本地区或是本社区之内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一些区域性活动,当地主办的国际性交流活动或赛事、地区重点区域或交通枢纽的文明引导、帮扶志愿服务等,都需要很多的志愿者来维持秩序、引导来客等等。除此之外,社区也会需要许多的志愿者,来维持社区内的环境与秩序。这些志愿服务活动规模不一但是多由地区、社区或非营利性志愿服务组织承办,对于承办方来说,招募志愿者可以弥补正式工作人员数量上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增强公民对于公共事物的参与度,而对于志愿者而言,也会在此期间丰富经历、增长经验,可谓是双赢的局面。
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2.1 文化认同
志愿活动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增强公民对于社群的归属感以及公民之间的凝聚力。在志愿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必定会跟许多人进行交流,在这种过程中,志愿者们以及其他社区人员会增进感情、增进关系,想来也就不会出现邻居多年,相见却并不认识的状况;而被服务的公民则会感受到被帮助之后的温暖,增加与对于社会的认同,认为自己处于这个社会中,是会得到社会的帮助,而并不是孤身一人的。总体来讲,公民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会在不自觉之间意识到自己是属于这个社会的个体,会受到社会的诸多影响。
4 结语
对于社群主义公民教育而言,社区服务是很重要的途径,志愿服务活动对公民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从我国角度讲,习近平总书记也曾三次给志愿者组织回信,对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2018 也出台了《志愿服务条例》,可见国家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程度也不断上升,所以我们更应该切实意识到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并且借鉴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借助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
注释
①② 唐克军.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D].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③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8.
参考文献
[1]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王洪松.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D].中国政法大学,2011.
[3] 唐克军.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7.
[4] 冯建军.社群主义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13.
[5] 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
Voluntary Service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arian Citizenship Education
CUI Runqiu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
AbstractThe civic education of communitarianism is devo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s with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morality.There are many means.Volunteer servi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This paper briefly analyses voluntary servi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mmunitarian civic educ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arian civic education is discussed,and the importance of voluntary service to civic education is briefly described.It can be seen that voluntary service can help to increase citizens'sense of belonging,responsibility and identity to the community,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 and promot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ety,which deserves furth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wordscommunitarianism;citizenship education;voluntary service activities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75
标签:公民论文; 志愿服务论文; 社群论文; 社会论文; 主义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规划论文; 《科教导刊》2019年第25期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