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叙事论文_张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盖尔,修文,宏大,琼斯,故宫,结构主义,我在。

小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张勇[1](2019)在《大历史,小叙事——阿迪契《半轮黄日》中的历史创伤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半轮黄日》是尼日利亚新生代作家阿迪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在作品中,阿迪契以尼日利亚内战为背景,坚持不偏不倚的"情感性真实"的叙事立场,将家庭作为历史创伤的记忆和表征空间,以微观视野呈现宏大主题,有效处理了历史真实、虚构叙事和创伤记忆之间的关系,以非"独调"性的多元化叙事形态建构起小说的历史创伤叙事。(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赵琳[2](2019)在《网络节目“小叙事”:叙事差异、话语表征与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数百档网络节目的上线使视听节目生态发生了转变:一方面,网络节目独特的叙事面貌,成为传统电视节目的有益补充,丰富了视听节目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当前的节目格局来说,网络节目的创作水准和社会影响已经与电视节目不相上下,占据半壁江山,对传统电视节目形成了有力的挑战。网络节目已经成为当下网络文艺乃至影视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股视听力量,从学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认识和界定实属必要。(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13期)

曲盛妍[3](2019)在《“小叙事”的“大传播”:网络短视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网络短视频呈现井喷式生长。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12亿,网络短视频以其精简短小、即时迅捷的传播优势,引发大量用户碎片时间参与。现今,随着用户个性化表达需求的提高,网络短视频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愈加普遍,而网络短视频的高用户粘性和与社会化媒体的紧密联系,也为广告主带来了新形式的营销方式,引得资本大量进驻。本文旨在从网络短视频的叙事和传播两方面探究其发展奥秘,解析其内容生产与平台把控在网络短视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网络短视频的叙事为切入点,从网络短视频的叙事视角与结构、叙事修辞和视听语言进行剖析,总结网络短视频在体量限制下的“小叙事”特征;通过分析网络短视频传播过程中对人、内容、技术的包容性与延展性,探索其新媒介生态下融合化传播模式中以平台为核心的交互式的“大传播”特点。最后,本文总结了网络短视频现存的主要问题,结合政府监管和现有政策提出网络短视频生态平衡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江丽雯[4](2019)在《大故事中的小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纪录片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中国纪录电影。至今,中国纪录片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中国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再到《收租院》,早期的中国纪录片从时代的大背景角度,以群众和生活为依托进行内容的选择和拍摄。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纪录片的创作题材逐渐向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拓展,纪录片内容客观,大多以电视为媒介展开。1改革开放后,由于对文革时期艺术创作的突破,中国纪录片的题材不断多样化,逐渐向风光类、人文类和军事类等方面拓展。1979年,中日合拍了中国第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纪录片拍摄的眼界,之后的《望长城》、《神州风采》和《动物世界》等掀起了纪录片热潮,电视纪录片专栏节目应运而生。对于现实的真实纪录和叙述使得中国纪录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在现实主义的指导下缺乏思想性和欣赏性。中国纪录片在借鉴国外优秀纪录片制作经验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就中国纪录片自身来说,依然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宏大的方面展开,在内容上也没有跳脱纪录片缺乏戏剧性和情节性的特点。中国纪录片在叙事方式上,一直都需要进行改进和注入新的动力。纪录片的创作是对真实事件的还原,所以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核心,但是纪录片和新闻节目相比又有着很大的区别,纪录片更像是“易碎品”。无论是投入的成本还是制作的时间都比新闻节目要长。纪录片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是“精英拍给精英看的”,这和纪录片的艺术性有很大关系。为了使纪录片更加“好看”,往往会加入一些艺术手法,增加其艺术内涵。从纪录片的生产投入角度来看,纪录片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商业性,尤其在互联网与媒体不断融合的大趋势下,那些仅仅能够给“精英”看的纪录片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近几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呈现井喷之势,制作精良、立意深远是中国纪录片一直以来的目标和特点。电视纪录片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新闻性,与电视剧不同,纪录片在情节设置上往往缺少戏剧性,受众欣赏纪录片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文化内涵,这就导致中国纪录片的受众范围局限。中国纪录片开始倾向于记录普通人的生活,以小见大的展现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在历史题材上,“故宫”作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代表,以它为主题的纪录片有很多,《故宫》《故宫100》等都是从宏观角度去展现故宫的历史,但是却忽略了背后的人文情怀。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则弥补了这一缺点,纪录片将镜头转向故宫的文物修复者,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出发点,用平凡的人物来展现大国工匠精神的不平凡。本文将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样本,以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纪录片”和“叙事策略”等概念进行具体分析和阐释,再利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叙事方式进行分析,包括“散文化文本:开放性文本、多元化口述、交叉叙事”、“平民化叙事视角:人文化、口语化、普通化”和“特定时空的组合:话语时间、逻辑空间、时空交错”叁个方面。通过综合考量和个案研究,挖掘该纪录片典型叙事方式对其创作和传播的影响和深层意义,试为纪实内容的媒介呈现和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发展提供些许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志红[5](2019)在《小叙事,大隐喻——严歌苓短篇小说《橙血》的意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严歌苓的短篇小说《橙血》,故事简单精巧,于小叙事中运用意象形态不仅隐喻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折射出了很多更值得深思的内涵。柠檬柚隐喻了阿贤在白人女主人玛丽的生活中既是新鲜给养又是陪衬的生活状态,同时折射出玛丽所代表的西方对于东方的思维缺陷;阿贤的辫子、手和笑体现了玛丽对阿贤的刻意塑造及美国话语霸权臆造华人男性的史实,折射的是西方形塑中国的霸权传统由来已久;橙园是见证玛丽对内、对外双重权力的空间意象,折射的是西方对于东方的主宰与控制欲。严歌苓在小叙事中折射出了西方中心论的病症:西方的民族优越论是导致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内因之一。这也是海外华人作家群体将改写中国形象当成一种近乎于历史使命的任务来写作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安琪,于园园[6](2019)在《小叙事、讲故事:城市品牌传播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传播环境空前嘈杂,城市品牌传播应从宏达叙事转向小叙事、讲故事的新视角以增强穿透力,提升品牌传播效果。城市要讲好故事需要力求叙事内容的窄域与精选、讲求叙事主题的大众化与时代感、谋求叙事角度的集中聚合、追求叙事形式新颖别致。(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刘永康[7](2018)在《让学生与作文共同成长——评王保兵的“小叙事真性情”作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篇老学者对后学的提携之作,更是一篇针砭作文教学时弊而卓有远见的立言之作。"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华晔",刘教授深中肯綮,把脉凋零学生个性、消解学生悟性、扼杀学生灵性、毁灭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根源,并深情呼唤中学作文教学养其根、加其膏,行走仁义之途,让"学生与作文共同成长"。(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论坛》期刊2018年31期)

王腊宝[8](2018)在《盖尔·琼斯《抱歉》中的后现代“小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女作家盖尔·琼斯的《抱歉》一出版便以其显着的主题与风格引发了争议。有些批评家认为,它是一部反映澳大利亚民族寓言的宏大叙事小说。本文认为《抱歉》中虽确有政治话语因素,但它呈现的更是一种后现代"小叙事",因为它首先立足于白人视角,讲述一个白人女童的家庭恐惧故事;其次,该作品基于澳大利亚本土知识,呈现一种柔弱和妥协的反殖民话语;第叁,它以一种"诗意迂回"的方式,书写他者的伤痛。作为"小叙事",《抱歉》具有后现代小说的对抗性特征,它从个体经验出发,努力探求在理解"他者"的基础上与人交流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章颖[9](2018)在《从宏大叙事到小叙事——从《江南叁部曲》看格非小说风格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格非凭借《江南叁部曲》于2015年摘下茅盾文学奖的桂冠。该书可以看作是格非小说创作的转型之作。作者一方面通过非史诗性写作,拆解了宏大叙事的目的性与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另一方面也凭借对文本主题的翻转,解构了宏大叙事当中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部分叙事。在宏大叙事解构之后,作者以人的欲望重新串联文本,突出了对个人命运的书写,将读者引向对个体生存空间的思考,达成了一次小叙事的凯旋。《江南叁部曲》既可以看作格非小说叙事的革新,也能从中窥探茅盾文学奖评奖风格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品位经典》期刊2018年02期)

汤奇云[10](2018)在《论小叙事的诞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应对理性主义崇拜所带来的对人性奴役和心灵驯服这一精神危机,也就是福柯所说的"标准人"的出现,当代作家走出宏大叙事而纷纷采用了"小叙事"形式,让文学言说不再成为知识的陈述或者义理的表达,而是作家表达自身情志与感知的个人话语。因此,"小叙事"是作家用以应对这"荒诞"而"虚幻"世界而还原自身存在的一种言说方式,也展示出他们试图从一种新的符号关系结构中来重新认知自己的努力。因此,文学叙述的创新就不仅仅是所谓叙述策略或形式实验,而是一种基于形式主义信仰的"反熵"式叙事行为。通过作家"侵入"文本,让文本真正成为他个人面向世界与时代的话语;但在客观上却改写了人们对文学乃至世界的定义。(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小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数百档网络节目的上线使视听节目生态发生了转变:一方面,网络节目独特的叙事面貌,成为传统电视节目的有益补充,丰富了视听节目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当前的节目格局来说,网络节目的创作水准和社会影响已经与电视节目不相上下,占据半壁江山,对传统电视节目形成了有力的挑战。网络节目已经成为当下网络文艺乃至影视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股视听力量,从学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认识和界定实属必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1].张勇.大历史,小叙事——阿迪契《半轮黄日》中的历史创伤叙事[J].当代外国文学.2019

[2].赵琳.网络节目“小叙事”:叙事差异、话语表征与价值取向[J].电影评介.2019

[3].曲盛妍.“小叙事”的“大传播”:网络短视频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江丽雯.大故事中的小叙事[D].安徽大学.2019

[5].王志红.小叙事,大隐喻——严歌苓短篇小说《橙血》的意象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

[6].安琪,于园园.小叙事、讲故事:城市品牌传播的新视角[J].传播力研究.2019

[7].刘永康.让学生与作文共同成长——评王保兵的“小叙事真性情”作文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8

[8].王腊宝.盖尔·琼斯《抱歉》中的后现代“小叙事”[J].国外文学.2018

[9].章颖.从宏大叙事到小叙事——从《江南叁部曲》看格非小说风格的演变[J].品位经典.2018

[10].汤奇云.论小叙事的诞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刀函盯职剐Z中山纪念堂(左)、广州市府合署...图画《小蚂蚁过河》城市儿童在这一叙...《九色鹿新传》文创产品尝试例(4)多层套置结构·10·解放军电影《分手大师》叙事线索图

标签:;  ;  ;  ;  ;  ;  ;  

小叙事论文_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