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晚施舵点论文_贺益雄,熊勇,黄立文,田延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晚施舵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最晚,船舶,模糊,领域,数学,紧迫,局面。

最晚施舵点论文文献综述

贺益雄,熊勇,黄立文,田延飞[1](2014)在《基于船舶领域和MMG的最晚施舵点/C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MMG和船舶领域的LSP计算模型,以及改进的空间碰撞危险度(space collision risk index,SCRI)/时间碰撞危险度(time collision risk index,TCRI)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水动力模型精度可满足研究与实践要求;基于二分法的LSP模型能快速、可靠收敛;LSP和SCRI/TCRI模型更符合海员通常做法和避碰规则的公认理解.(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4年05期)

李伟,孙立成,洪碧光[2](2002)在《船舶最晚施舵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最晚施舵点应当是一种动态模型 ,对影响最晚施舵点的因素进行分析 ,在层次结构上将有关要素进行整理 ,并明确哪些是必不可少的 ,然后 ,把最晚施舵点所涉及的要素和层次化为子要素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来描述和分析这类模糊现象 ,最终 ,建立影响最晚施舵点因素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为检验文中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在模拟器中采用实例的形式对结论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郑中义,吴兆麟[3](2001)在《最晚施舵点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此文在考虑船舶操纵性能、船长、避碰行动局面划分、两船速度比、直航船转向90°两船距离的损失和两船最低安全通过距离等的基础上,建立了最晚施舵点模型,并利用等步长增加方法求得了具体会遇态势中让路船的最晚施舵点。(本文来源于《航海技术》期刊2001年02期)

李伟[4](2001)在《船舶最晚施舵点数学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安全有效的将人和货物运送到目的地。围绕这一目的的系统称之为船舶航行系统。航行系统可认为是由船舶、环境和航法叁要素组成。海上避碰研究正是围绕这叁个要素,从多角度、多方位、各层次和多手段进行详细研究的。 《规则》要求船舶严格遵守规则各条的规定,并且在《碰撞危险》条款中对如何判断碰撞危险和在判断碰撞危险时应注意的问题做出了较为具体、全面的规定,然而,对“碰撞危险”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规则不仅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而且一些权威着作都没有对此进行讨论,因此基于碰撞危险概念基础上的最晚施舵点的问题也变得比较困难。 最晚施舵点是对船舶存在碰撞危险进行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无论是在航海实践中,还是在船舶避碰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两船接近到单凭让路船的行动不能避免碰撞时,依照船长的判断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不仅成为直航船的权利,也是直航船的义务。然而在执行此规则时,直航船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如何确定何时与让路船处于极限位置。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确定船舶最晚施舵点的方法,以满足建立避碰智能决策系统以及指导驾驶员进行避碰行动的需要。 本文认为最晚施舵点模型应当是一种动态的模型,影响最晚施舵点模型的因素包括:船舶的操纵性能、本船的速度、本船的尺度、来船与本船的会遇格局、人为因素、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在层次结构上将有关影响最晚施舵点的要素进行整理,并明确那些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然后,把最晚施舵点涉及的要素和层次化为子要素,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最晚施舵点影响程度不同,且其影响是相对的、经验的、模糊的,各指标具有不连续性,致使船舶操纵安全难以量化,因此,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来描述和分析这类模糊现象,最终,建立影响最晚施舵点因素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充分考虑了船舶领域的概念,将船舶领域的模型应用到避碰决策的全过程,有机的将船舶领域与判断最晚施舵点结合在一起,使之与航海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 为检验文中所建模型的合理性,本文在模拟器中采用实例的形式对结论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1-03-01)

最晚施舵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研究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最晚施舵点应当是一种动态模型 ,对影响最晚施舵点的因素进行分析 ,在层次结构上将有关要素进行整理 ,并明确哪些是必不可少的 ,然后 ,把最晚施舵点所涉及的要素和层次化为子要素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来描述和分析这类模糊现象 ,最终 ,建立影响最晚施舵点因素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为检验文中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在模拟器中采用实例的形式对结论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靠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晚施舵点论文参考文献

[1].贺益雄,熊勇,黄立文,田延飞.基于船舶领域和MMG的最晚施舵点/CRI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

[2].李伟,孙立成,洪碧光.船舶最晚施舵点[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

[3].郑中义,吴兆麟.最晚施舵点模型及其应用[J].航海技术.2001

[4].李伟.船舶最晚施舵点数学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影响最晚施舵点因素的递阶层次结...t1和t2与时间碰撞危险度关系图航道内改向或减速Didmax几何示意图t1和t2与时间碰撞危险度关系图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几何矢量分析图

标签:;  ;  ;  ;  ;  ;  ;  

最晚施舵点论文_贺益雄,熊勇,黄立文,田延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