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锌空气电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池,空气,纺丝,催化剂,多孔,纤维,功能。
锌空气电池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强,张家琳,王纪冬,喻颖,张楚莹[1](2019)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状锌空气电池阳极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锌粉与聚丙烯腈(PAN)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共混配置纺丝液,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Zn/PAN复合纤维,即纤维状锌空气电池阳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热重分析技术对纤维状锌空气电池阳极进行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在纤维状锌空气电池阳极表面依次缠绕m(NH4Cl)∶m(KCl)=2∶1的电解质溶液水性薄膜和导电双面胶组装纤维状锌空气电池,并研究该空气电池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当PAN纺丝液中添加锌粉的质量分数为15%时,得到纤维状锌空气电池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其开路电压为0. 8~1. 1 V,电流平均值为0. 11 m A。(本文来源于《服装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明在,吴玉东,曹志钱,蒋童童,胡海波[2](2019)在《锌空气电池中电催化剂与电池结构设计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锌空气电池(ZABs)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1 086 Wh·kg~(-1),具有原料丰富、环境友好、成本低及安全性高等优点.该文介绍锌空气电池的基本原理、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围绕锌空气电池的组成部分详细讨论,主要内容包括空气阴极双功能电催化剂和电池结构设计.最后,以锌空气电池的应用为目标,展望其未来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郭一博,陈亚楠,崔会娟,周震[3](2019)在《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双功能电催化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能源的过度消耗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可持续发展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众多的研究在绿色和可持续能源开发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极大地推动了电化学储能和转换技术的进步.目前,锂离子电池正在引领着能量存储领域.然而,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足,限制了它们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金属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是最先进锂离子电池的几倍,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良好的替代品.根据负极金属的种类,金属空气电池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其中锂空气电池和锌空气电池是最具有潜力的金属空气电池.但是,锂空气电池存在一些缺点和潜在的危险,例如锂金属成本相对较高且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有机电解质十分易燃.这些问题阻碍了未来锂空气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和大规模应用.锌空气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成本低和环保等特性而备受关注.但是,由于锌空气电池的可充电性能较差,实现其实际应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空气正极上固有的缓慢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包括放电过程中的氧还原反应和充电过程中的氧析出反应.寻找廉价高效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来取代传统的单功能贵金属催化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这篇综述中,首先简要介绍了锌空气电池的结构和空气电极上基本的电化学反应.然后,详细介绍了最新的用于锌空气电池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并将其分为无金属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两大类.对于不含金属的双功能催化剂,杂原子掺杂碳材料是研究重点,这是由于它们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对于金属基双功能催化剂,根据其组成和制备分为叁类:金属和碳/氮杂化材料;金属氧化物和碳杂化材料;MOF衍生材料.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的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协同效应而成为贵金属催化剂最有潜力的替代品.最后,本文对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的设计方法和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09期)
孙长琪[4](2019)在《镍钴金属基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可持续的能量收集、存储以及转换装置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锌-空气电池由于具有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比容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分别为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迄今为止,能有效促进ORR的催化剂是Pt/C及其合金,而对于OER则是Ir,Ru以及它们的氧化物。这些贵金属材料,由于它们的稀缺性以及较差的稳定性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大规模实际应用。因此,锌-空气电池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能够找到低成本,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双功能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构成。1、本论文通过简单的硒化过程,将NiCo_2O_4纳米片转变成多孔结构的(Ni,Co)Se_2纳米片,同时调节了样品的电导率和比表面积。与NiCo_2O_4纳米片相比,多孔(Ni,Co)Se_2纳米片表现出了高效的OER和ORR电催化活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i,Co)Se_2多孔纳米片基锌-空气电池具有稳恒的1.38 V的开路电压。在充放电循环的测试中,它的充电电压为1.98 V,放电电压为1.17 V,并且经过140多个小时的充放电循环测试后,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并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衰减,表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测试的该电池的比容量为770 mAh/g。以上结果表明,多孔(Ni,Co)Se_2纳米片可以作为一种优异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空气阴极材料。2、利用一步烧结法制备了Ni/Co合金和N掺杂的碳纳米管复合的材料(NiCo@N-CNT)。由于该复合材料所具有的核壳结构以及内部的双金属电子协同效应,表现出了比单一金属样品更优异的析氧及氧还原催化活性。使用NiCo@N-CNT复合材料作为空气阴极材料组装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具有较大的开路电压(1.46 V),较大的比容量(760 mAh/g),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充电时为1.95 V,放电时为1.24 V)以及出色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100小时以上)。这些结果表明,该材料可以作为未来锌-空气电池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黄家和[5](2019)在《锌空气电池电解质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锌空气电池具有成本效益高、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而充放电周期少、效率低一直是阻碍锌空气电池在市场上大规模部署的障碍。本文讨论了一下锌空气电池不同电解质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曹志钱[6](2019)在《基于双功能纳米电催化剂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储能器件的设计与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双功能纳米电催化剂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储能器件的设计与制备,做了以下两个工作:(1)开发具有低成本效益,用于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的高活性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是促进燃料电池(FCs)和锌空气电池(ZABs)应用的关键。硫化钴是一种有前途的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然而,基于硫化钴纳米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其导电性差,暴露的活性位点不足以及在连续工作期间易于团聚。在此基础上,源于自然界蜂窝的灵感,我们通过简单的方法设计合成了蜂窝多孔结构Co9S8/N,S-共掺杂碳(Co9S8/NSC)原位复合材料。得益于独特的蜂窝状多孔结构,由单分散Co9S8纳米颗粒原位嵌入具有高导电性的叁维互连网络碳基质中,不仅有利于电子传输和电荷在界面上的转移,还可以暴露活更多的活性位点和ORR/OER相关物种的快速转运。所获得Co9S8/NSC原位复合材料在ORR/OER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在碱性电解质中,具有较大的半波电位(0.88 V)接近商业Pt/C(0.86 V),和小的过电位(0.41V,10 mA cm-2)接近商业IrO2(0.39V)。因此,基于双功能电催化剂进一步组装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表现出小的充放电过电位,高的电流效率和超过80小时长期循环稳定性。(2)可穿戴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兼容微型电源。然而,目前最先进的紧凑型能量存储系统,如微型超级电容器(MSCs)和柔性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能量密度不足或安全性差,仍未令人满意。因此,平面全固态可充电锌空气电池(PAR-ZABs)采用高活性N掺杂碳的核壳结构Fe/Fe3C@C纳米棒簇作为双功能电催化剂沉积在插指碳布上为空气阴极,插指式锌箔作为金属阳极,精心设计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碱性凝胶作为不燃固态电解质。正如预期的那样,所得到的PAR-ZABs具有比MSCs更具竞争性的面积能量密度(12.76 mWh cm-2)和LIBs相当的比能量密度(832 Wh kg-1)。同时,PAR-ZABs 比目前大多数报道的基于常规聚乙烯醇碱性凝胶电解质的固态ZABs具有更大的比容量(736mAh g-1)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120次循环/40小时,5mA cm-2)以及更高的开路电压(1.43 V)。更重要的是,采用更合理的共面内电极配置,保证了良好的集成能力,确保了PAR-ZABs在实际应用中任意串并联输出电压/电流。此外,受益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优异机械性能,PAR-ZABs具有额外的优异物理柔性,在凹凸形状的弯曲变形下电池性能稳定。最值得注意的是,卓越的物理柔性与水凝胶电解质的本质安全性相结合,赋予PAR-ZABs卓越的耐用性。最终,由集成PAR-ZABs表带驱动的智能手表,展示了在可穿戴应用及柔性平面储能方面的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翁晓琳,刘佩佩,刘江,刘美林[7](2019)在《锌空气电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锌空气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锌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关键电池材料(包括锌阳极、阴极及电解液)的描述,对二次锌空气电池、柔性锌空气电池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未来锌空气电池技术研究重点及方向。(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刘江涛[8](2019)在《过渡金属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的电催化及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急需发展环境友好和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存储和转换装置,如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等,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然而,目前所合成的材料因制备困难、价格高昂以及稳定性差等缺点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因此,探索一种实用、简单的方法以制备高性能电极材料,并应用在上述设备中对于解决目前的能源危机具有很好的作用。近年来,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一维纳米材料,因为它们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高的化学活性和比表面积以及低的体积密度。另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能显着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因此,能被广泛的应用在电池和催化等能源领域。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中心”和有机配体“骨架”自组装而成的规则多孔材料。与传统多孔材料相比,MOFs作为一类新型多孔材料表现出更独特的优势,如超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规则孔径结构和丰富的金属/配体组合。此外,MOFs还可以作为基质材料或前驱物以制备一系列衍生材料,包括在框架的孔结构中引入具有电催化活性的成分,以及通过高温处理获得碳基催化剂或金属化合物。这些MOF衍生物可能在保留MOFs的孔径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同时演化出更为优异的形貌和化学性质,例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从而进一步拓展MOFs在能源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通过将静电纺丝技术和沸石类(Zeolitic Imidazole Frameworks,ZIFs)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相结合,并进一步通过多种后处理方式制备多种具有不同形貌和组分的一维MOFs纳米材料。通过改变前驱物中的金属含量,以调控最终获得的一维碳纳米复合材料中金属的掺杂量并研究其电催化性能。本论文具体的研究进展和结果如下:1.Fe_3C/Fe纳米颗粒镶嵌的Fe/N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Fe_3C@FeN@CNF)用作双功能电催化剂。利用直接电纺法制备出包覆有ZIF-8和铁前驱体的复合纳米纤维,并进一步通过热解工艺,简便制备了Fe_3C@FeN@CNF。在热解过程中,ZIF-8转化为氮掺杂的多孔碳(N-C),铁前躯体转化为随机分布的石墨化层包裹的Fe_3C/Fe纳米颗粒,以及与周围N配位形成Fe-Nx活性位点。Fe_3C@FeN@CNF由于其独特的一维多孔结构和化学成分间的协同作用,在氧还原和氧析出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甚至可与商业化Pt/C催化剂相媲美。本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制备其他高性能金属掺杂MOF基衍生电催化剂。2.Fe_3C/Co/N掺杂多级结构碳纳米管(CNCo-5@Fe)的制备。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AN/M(Ac)_2(M=Zn,Co)纳米纤维,该纤维既可作为提供金属元素的载体,又可作为模板使双金属有机框架(BMZIF)纳米晶体生长在纤维表面。其次,通过将电纺纤维浸泡在2-甲基咪唑的溶液中,使纤维中的金属离子与2-甲基咪唑反应,在纤维表面合成双金属有机框架(BMZIF)纳米晶体,再经过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刻蚀,制备BMZIF-n纳米管。再次,将BMZIF-n纳米管与Fe-Phen(FeSO_4和邻菲啰啉的配合物)混合使Fe-Phen吸附在纳米管表面,再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干燥的BMZIF-n@Fe-Phen。最后,在氮气气氛下一步热解得到Fe_3C/Co/N掺杂的多级结构碳纳米管(CNCo-5@Fe)。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介孔管状结构的CNCo-5@Fe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活性、稳定性和甲醇耐受性,甚至优于Pt/C催化剂。上述CNCo-5@Fe的高性能可归因于以下因素的协同影响,包括催化剂内大量均匀分布的活性位点(Fe_3C,Fe-Nx和Co-Nx)可提高反应活性,大的比表面积能使活性位点与电解质充分接触,高石墨化程度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一维管状结构可提高反应物和产物的运输效率等。因此,本研究引入的设计方案有希望为其它MOFs材料及其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指导,不仅应用在储能领域,而且在其它前沿领域开辟新的机遇。(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史竞成,赵芳霞,孙鲁滨,何伟,张振忠[9](2018)在《导电剂对锌空气电池锌电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含超细锌粉锌电极的锌-空气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本文采用钝化曲线、交流阻抗曲线、充放电性能测试等手段,首先研究了锌电极中添加乙炔黑、膨胀石墨和人工石墨单一导电剂的添加量对锌负极性能的影响,然后研究了乙炔黑和人工石墨二元复配的比例及其添加量对锌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单一导电剂时,乙炔黑的效果最好,当其添加量为粉体总质量的15wt%时,组装的电池60次循环后容量为457.3mAh/g,容量保持率为90.2%;乙炔黑与人工石墨二元复配,当质量比为7∶3时效果最好,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电池60次循环后容量为479.8mAh/g,容量保持率为93.1%。(本文来源于《电池工业》期刊2018年05期)
季东晓[10](2018)在《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设计和制备及其在柔性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空气电池由于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新一代可穿戴储能技术中最理想的候选者之一。缺少低成本且能高效催化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和氧析出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的柔性电极,是制约金属空气电池在可穿戴电子器件中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电纺碳纤维集合体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和柔性,作为柔性电极材料具有优势。然而,传统电纺碳纤维较低的氧催化性能限制了其在柔性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化学组成调控和结构设计,提升电纺碳纤维的氧电催化性能,制备相应的柔性催化电极材料。课题提供了多种结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设计制备方法,分别为:纤维内部孔道结构设计、纤维表面修饰一维碳纳米材料结构设计、纤维表面修饰片状多孔碳材料结构设计和复合结构设计。首先,通过前驱体调控和产物性能测试,对不同结构电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理化性质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对不同结构电纺碳纤维进行了比较和氧催化优劣势分析;最后,探索了相应的可穿戴锌空气电池的应用,具体如下:(1)多种结构电纺碳纤维的优化制备和结构/性能表征比较i)多种结构电纺碳纤维的优化制备和优选样品:(1)利用醋酸纤维素(CA)为造孔模版,开发了具有内部孔道结构的电纺碳纤维氧催化材料(MC-ECF)。通过改变CA在前驱体中的比例,实现了MC-ECF孔道结构的调控。材料的比表面积(S_(BET))、介孔体积和微孔体积随着CA添加比的增大而提高,得到最优化的聚丙烯腈(PAN)和CA添加比为1:1。所得最优产物的S_(BET)为116.40 m~2/g(高于纯PAN电纺碳纤维的S_(BET)=10.0 m~2/g),双功能氧催化过电位(ΔE)为0.97 V。通过表征结果分析了孔道结构的形成机制;(2)在多孔道碳纤维配方基础上,利用叁聚氰胺作为固态碳源,开发了表面修饰一维碳纳米管电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CNT-ECF)。通过改变叁聚氰胺与碳化前驱体的添加比例,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结构调控和制备优化。材料的比表面积随叁聚氰胺添加比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介孔体积和微孔体积没有明显变化,得到了最优化的叁聚氰胺添加比为5:1。利用形貌特征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筛选出了最优样品(S_(BET)=232.3m~2/g,ΔE=0.801 V)。在此体系中,叁聚氰胺被用作碳纳米管生长的固态碳源,与传统气态碳源(乙炔、乙烯)相比,有安全、易操作等优势。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微观形貌观察表征分析了碳纳米管可能的形成机理;(3)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作为成孔结构材料,制备表面修饰多边形多孔片状碳材料的电纺碳纤维(PCF-ECF)。通过控制MOF的浸渍生长时间,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调控和优化制备。随着溶液浸渍生长时间的延长,所得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增大,微孔体积基本保持不变。实验发现,MOF结构在浸渍60分钟后停止生长;预氧化工艺会导致MOF结构的坍塌;直接碳化前驱体可以保持MOF原有的形貌特征。由双功能氧催化性能测试筛选出了最佳样品(比表面积341.6 m~2/g、ΔE=0.806 V)。通过XRD和形貌表征结果分析了MOF在PAN电纺纤维表面的形成机制。ii)由以上叁种结构电纺碳纤维的最优配方,总结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制备流程为:电纺纺丝液配制→静电纺丝→(溶液浸渍预处理)→(预氧化)→碳化→样品。通过工艺流程对比发现,PCF-ECF制备需要溶液浸渍预处理步骤,无需预氧化步骤,具有最小能耗。MC-ECF和CNT-ECF没有溶液浸渍步骤,具有高效制备的优势。通过比表面积与氧催化性能的相关性比较发现,叁种结构电纺碳纤维的比表面积越大,它们的氧催化性能越好。CNT-ECF表现出的相关性拟合斜率最大,表明此种结构材料可以在较小比表面积的情况下获得与其他两种结构相当的氧催化性能。通过XRD和X射线光子能谱(XPS)比较发现,叁种材料的主要结晶活性物质相同;吡啶氮、石墨氮、钴氮和单质钴激活的石墨结构为叁种材料中主要的活性位点,其中MC-ECF中未生成钴氮结构。氧催化性能表征发现,CNT-ECF和PCF-ECF分别具备最佳的ORR和OER反应活性,与活性位点含量的表征结果一致;CNT-ECF展现了最好的双功能催化过电位(ΔE=0.801 V);CNT-ECF结构具有最高的ORR反应电子转移数(>3.8);PCF-ECF具有最低的OER塔菲尔斜率(92 mV/dec)。通过表征比较发现,对电纺碳纤维进行表面修饰结构的构筑更有利于其氧催化性能的提高,使用制造内部孔道的方法对电纺碳纤维材料的氧催化性能提高有限。(2)复合结构电纺碳纤维的优化制备和与单一结构材料的表征比较i)以MOF生长的PAN电纺纤维膜为碳化前驱体,在碳化阶段加入叁聚氰胺,制备了表面堆砌碳纳米管和多孔碳框架复合结构的电纺碳纤维(CNT/PCF-ECF)。通过改变叁聚氰胺的添加比,对材料进行了制备优化。材料的比表面积随叁聚氰胺比例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介孔体积由于PCF结构坍塌而在叁聚氰胺添加比超过10:1时发生大幅下降,得到最优化的叁聚氰胺添加比为10:1。由双功能氧催化性能测试筛选出了最佳样品(比表面积为470.7 m~2/g,ΔE=0.753 V)。分析发现,复合结构的生成机理与所使用的MOF中含有钴基过渡金属和叁聚氰胺额外碳源的加入有关。ii)通过与CNT-ECF和PCF-ECF单一结构电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参数对比发现,CNT/PCF-ECF的制备流程具有较小能耗;其规模化制备则受制于溶液浸渍预处理工艺。比表面积与氧催化性能的相关性比较发现,CNT/PCF-ECF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双功能催化性能越好。还看出,CNT/PCF-ECF与单一结构材料相比展现了最小的相关性斜率,表明在较高比表面积的区间内,活性位点的本征活性逐渐成为影响材料双功能氧催化性能的限制因素。通过材料理化性质表征发现,与单一结构相比,CNT/PCF-ECF获得了更大的比表面积、介孔体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含量。氧催化性能比较发现,CNT/PCF-ECF展现出了较CNT-ECF更高的ORR催化活性和较PCF-ECF更好的OER催化性能。另外,CNT/PCF-ECF还在ORR和OER过电位方面分别超过商用贵金属Pt/C和Ir/C,表现了良好的氧电催化性能。CNT/PCF-ECF具有接近4的ORR电子转移数和低于Ir/C的OER塔菲尔斜率(60 mV/dec),体现了复合结构对于电纺碳纤维氧催化性能提高上的优势。以上结果表明,单一结构在电纺碳纤维表面的复合表现出了协同作用。(3)基于电纺碳纤维催化正极的柔性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和性能研究i)全柔性锌空气电池的制备:(1)为了解决金属锌片刚性的问题,以商用碳纤维布作为电极基底骨架,使用电镀法制备了柔性金属锌负极;(2)直接使用所合成的电纺碳纤维集合体材料作为电池的催化正极,省略了传统的催化剂制浆刷浆工艺和避免了非导电有机粘合剂的使用;(3)通过隔膜-电解质-柔性锌电极一体化设计和缝合的封装方式制备了锌空气电池。最终制得的锌空气电池具有与纺织品相似的柔性。ii)通过在1 mA/cm~2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测试,对比了几种电纺碳纤维催化正极在全柔性锌空气电池器件中的表现。其中,空白电纺碳纤维催化正极材料展现出了最差的电池充放电性能,并很快失效。基于CNT/PCF-ECF催化材料的锌空气电池具备最低的过电位(ΔV=0.68 V),是性能最好的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电极材料。另外,与Pt/C催化正极相比,基于CNT-ECF的锌空气电池具有相接近的放电电压(1.11 V)、更低的充电电位(1.90 V)和更好的过电位表现(ΔV=0.79V),表明CNT-ECF也具有替换商用贵金属Pt/C氧催化电极的实用性。最后,基于CNT/PCF-ECF的全柔性锌空气电池展现了良好的弯折状态工作性能,并具有63.19 mWh/cm~3的体积能量密度和530.17mAh/g_(zn)的比容量,其电池性能与近期报道的大部分柔性锌空气电池相比具有优势。所制备的全柔性锌空气电池在穿戴条件下能够驱动外部电子元件的工作,展现了良好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10-01)
锌空气电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锌空气电池(ZABs)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1 086 Wh·kg~(-1),具有原料丰富、环境友好、成本低及安全性高等优点.该文介绍锌空气电池的基本原理、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围绕锌空气电池的组成部分详细讨论,主要内容包括空气阴极双功能电催化剂和电池结构设计.最后,以锌空气电池的应用为目标,展望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锌空气电池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强,张家琳,王纪冬,喻颖,张楚莹.湿法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状锌空气电池阳极及其性能[J].服装学报.2019
[2].吴明在,吴玉东,曹志钱,蒋童童,胡海波.锌空气电池中电催化剂与电池结构设计研究进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郭一博,陈亚楠,崔会娟,周震.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双功能电催化剂(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4].孙长琪.镍钴金属基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9
[5].黄家和.锌空气电池电解质的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6].曹志钱.基于双功能纳米电催化剂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储能器件的设计与制备[D].安徽大学.2019
[7].翁晓琳,刘佩佩,刘江,刘美林.锌空气电池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9
[8].刘江涛.过渡金属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的电催化及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9].史竞成,赵芳霞,孙鲁滨,何伟,张振忠.导电剂对锌空气电池锌电极性能的影响[J].电池工业.2018
[10].季东晓.氧催化电纺碳纤维的设计和制备及其在柔性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