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素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纤维素,溶剂,羧基,纤维,聚乙烯醇,过氧化氢,结构。
纤维素膜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造纸杂志社产业研究中心[1](2019)在《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发展历史,成形及表面处理技术,全球及我国再生纤维素膜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全球再生纤维素膜主要生产企业情况;分析了再生纤维素膜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9年11期)
李美灿,陈京环,刘金刚,苏艳群,许泽红[2](2019)在《不同纤维原料对羧乙基微纤化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6种不同的纤维原料(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漂白硫酸盐竹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棉短绒浆、漂白针叶木化学机械浆和玉米芯纤维素)经羧乙基化预处理和机械研磨制备了微纤化纤维素(Microfibrillarized cellulose,MFC),并通过涂布法制备了MFC膜。探讨了原料羧基含量、研磨程度和原料种类对MFC及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处理后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羧基含量的增加,MFC的保水值由98%增加到538%,MFC膜的孔隙率由37%下降至19%。当羧基含量为0. 8 mmol/g时,MFC膜的抗张强度最高,达53 MPa。另外,随着研磨程度(次数)的增加,所得MFC纤丝化程度提高,MFC膜的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为75 MPa。在最优的羧乙基化预处理条件和研磨程度下,由6种不同纤维原料制备的MFC膜中,漂白硫酸盐竹浆所得MFC膜的强度最高,为84 MPa,其孔隙率为25%。(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9年11期)
李美灿,刘金刚,陈京环,苏艳群[3](2019)在《多孔性纳米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应用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简述了纳米纤维素膜的孔结构及其表征方法;然后以制备工艺为主线,详细论述了纳米纤维素制备、悬浮液配制,纳米纤维素膜制备对纳米纤维素膜多孔结构的影响;最后综述了多孔性纳米纤维素膜在导电储能材料、分离材料、吸附材料领域的应用。为了拓宽其应用领域,满足应用要求,采用单一的调孔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将多种方式相结合制备特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素膜,并复合其他材料制备功能性的多孔性纳米纤维素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9年09期)
那广宁,纪海鹏,李航,吴涵溪,刘倍汐[4](2019)在《菠萝叶纤维素膜对青枣和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初步明确菠萝叶纤维素膜对部分水果的保鲜效果,以青枣和鲜切菠萝为保鲜对象,研究菠萝叶纤维素膜对两种水果的保鲜效果及自身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素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纤维素酶和灰霉对其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菠萝叶纤维素膜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果外观商品性劣变,有效遏制果实失重率、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上升。综上,菠萝叶纤维素膜可有效提高青枣和鲜切菠萝的常温贮藏品质,在鲜食果蔬贮藏保鲜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7期)
南娟敏[5](2019)在《过氧化氢漂白富纤维素材料制备透明纤维素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地分离生物质组分,探索了由分离的生物质组分制备透明纤维素膜的方法,并且实现了生物质原料的有效利用。从甘蔗渣和杨树中提取乙醇电离,在分离液体体系的组分后,使用碱性过氧化氢体系的漂白组分分离富含纤维素的物质。使用叁因素正交实验来优化漂白过程。通过超声处理从漂白的甘蔗渣制备透明的纤维素膜。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去除有明显的漂白作用,甘蔗渣的漂白效果优于杨木。(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15期)
胡思前,王刚,朱天容[6](2019)在《改性再生纤维素膜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改性再生纤维素膜并对改性再生纤维素膜的性能有所了解,以聚乙烯醇(PVA)1750±50、1799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材料分别对纤维素膜进行改性试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拉伸强度试验对改性膜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PVA1750±50、PVA1799、MWCNT与再生纤维素有良好的兼容性;PVA1750±50和PVA1799均能提高改性膜的拉伸强度;当PVA1750±50含量为1%时,改性膜热分解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改性膜的溶胀性较纯RC膜均有提高,吸水性能增强。(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宋俊,侯源富,李俊男,郭雪雪,郝蕾[7](2019)在《纤维素膜的交联增强及其抗紫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增强纤维素膜:以纤维素/DMAc-LiCl溶液体系为铸膜液,以对二氯苄为交联剂,通过相转化成膜技术制得纤维素初生膜,再将其浸渍于NaOH水溶液中,通过醚化交联反应制备出具有一定抗紫外性能的高强度纤维素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对目标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剂的加入,使得纤维素原有的无定型结构被破坏,形成了结晶程度更高的新晶型;交联剂用量为1∶0.125 (摩尔比—OH∶—Cl)、NaOH浓度为0.1 mol/L、反应时间为3 h时可制备出力学性能最优的纤维素膜,其拉伸强度最高可提高102%,弹性模量最高可提高32%,断裂伸长率最高可提高210%;经过紫外光照射的未改性的纤维素膜力学强度下降了24.6%,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纤维素膜的拉伸强度降低幅度为16.8%~2.45%,证明了改性后的纤维素膜具备一定的抗紫外性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澌洁,李怡,李丹,吴忠旋,蒲俊文[8](2019)在《非衍生化溶剂体系制备再生纤维素膜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aOH/尿素/硫脲、[Amim]Cl、[Amim]Cl/DMF和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4种溶剂作为纤维素浆粕的溶剂体系并制备再生纤维素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再生纤维素及再生纤维素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将纤维素溶解在不同溶剂体系中,再生纤维素晶型均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再生纤维素的结晶度、热稳定性及再生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再生纤维素膜性能及成本核算方面考虑,[Amim]Cl/DMF溶剂体系制备再生纤维素膜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海燕[9](2019)在《低能量CO_2激光刻蚀改性细菌纤维素膜实现无疤痕伤口愈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皮肤作为机体最大的防御系统,各种创伤不可避免,如:擦伤、烧伤、刺伤、撕裂伤等。当损伤发生在真皮层及其下方时,原有胶原纤维缺失,皮肤组织缺如。此时,伤口的缓慢愈合、术后伤口感染,以及愈合后疤痕组织的形成将会为病人带来极大的痛楚和心理阴影。为了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避免早期伤口遭受微生物的侵袭,一些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是极为重要的。但这并不能满足当代人对美学的追求,因此仿生生物材料指导形成的新生组织能够很好的模仿原皮肤组织结构成为一大热点。近年来,生物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且其降解后的产物对机体无害,甚至可被机体利用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低成本,高产量,无毒,无害的材料,可通过物理,化学改性等方式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也利用这一性能实现伤口无疤痕愈合。方法:利用木醋杆菌(G.xylinus,ATCC 700178)在静态培养基中生成细菌纤维素膜(BC),因BC材料是一种网状多孔的生物材料,经冷冻干燥后的样品经高能量刻蚀后会将样品烧毁,为了形成规则的图形结构,本实验利用低能量(10W)的CO_2激光刻蚀机对生物聚合细菌纤维素材料进行微图形构造,形成微图形化的细菌纤维素膜(MPBC)。该膜具有规整的柱状结构和特定宽度和深度的沟壑纵横排列。再将由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H-Arg-Gly-Asp-Ser-OH,RGDS)四肽组合的纤维粘连蛋白接枝到刻蚀后图案的凸台表面。对改性后的膜(RGDS-MPBC)进行电镜、3D扫描、红外、接触角测试,与改性前以及刻蚀前的材料进行物理性能的比较,其后将成纤维细胞(L929 cells,HSF cells)接种到材料表面,以及将材料置于大鼠背部伤口处,观察其生物学性能及其在体内环境中对伤口愈合的促进效果。结果:木醋杆菌在完全培养液内,经过约一周左右的培养后可形成约3-5mm厚的BC膜,冷冻干燥后经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纤维素膜呈现多孔网状结构。经低能量激光刻蚀后形成微图形的BC膜在3D扫描镜下可见规则的柱状图像,凸台和沟壑相间排列。将小分子肽接到凸台表面,利用红外扫描通过-NH和C=O特征峰的出现,确定RGDS接到材料表面。进一步用接触角实验证实了在经过激光刻蚀和凸台表面结合RGDS后,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能有了改变,微图形化后的BC材料疏水性增加,而结合了RGDS后,亲水性能增强,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将鼠的成纤维细胞L929接种到材料上,不仅证实上述结果,也发现RGDS的结合极大的促进了成纤维细胞的增殖。HSF细胞实验可在镜下观察到RGDS对细胞分布有引导作用,且电镜扫描可看到胶原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填充沟壑。证实了微图形化对胶原纤维和细胞的分布发挥双向引导作用。为了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进行了体内实验的研究,发现MPBC,RGDS-MPBC,BC较凡士林纱布对伤口愈合的促进效果更好,且前两者形成的愈合组织处的胶原纤维更加均一,疤痕更少。结论: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有潜力的伤口敷料。在经过低能量激光刻蚀后,微图形化的BC材料表面疏水性能有所增加,这不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与RGDS结合后,不仅对材料的亲水性能有所改善,也可引导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二者结合形成的RGDS-MPBC材料不论体内还是体外实验都证实了其对伤口处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生长有促进作用,纵横排列的沟壑内胶原交错沉积可使胶原分布均一化,避免其平行排列形成疤痕组织。(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9)
杨文婷,代继宏,雷迎港,司辉清,孟庆[10](2019)在《茶渣纤维素的提取及其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碱法提取茶叶中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氢氧化钠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3%、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20,在温度80℃、最佳提取条件下茶纤维素的最高提取率可达95.05%。将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纤维素溶解于NMMO溶剂体系中,将获得的纤维素溶液引流于玻璃板后制为再生纤维素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ITR)、X-射线衍射(XRD)研究茶纤维素再生前后的结构与性能变化,检测结果显示:再生纤维素为具有微小孔径的纤维素薄膜,茶纤维再生前后官能团与结晶形态均未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13期)
纤维素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6种不同的纤维原料(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漂白硫酸盐竹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棉短绒浆、漂白针叶木化学机械浆和玉米芯纤维素)经羧乙基化预处理和机械研磨制备了微纤化纤维素(Microfibrillarized cellulose,MFC),并通过涂布法制备了MFC膜。探讨了原料羧基含量、研磨程度和原料种类对MFC及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处理后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羧基含量的增加,MFC的保水值由98%增加到538%,MFC膜的孔隙率由37%下降至19%。当羧基含量为0. 8 mmol/g时,MFC膜的抗张强度最高,达53 MPa。另外,随着研磨程度(次数)的增加,所得MFC纤丝化程度提高,MFC膜的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为75 MPa。在最优的羧乙基化预处理条件和研磨程度下,由6种不同纤维原料制备的MFC膜中,漂白硫酸盐竹浆所得MFC膜的强度最高,为84 MPa,其孔隙率为2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素膜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造纸杂志社产业研究中心.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造纸.2019
[2].李美灿,陈京环,刘金刚,苏艳群,许泽红.不同纤维原料对羧乙基微纤化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J].中国造纸.2019
[3].李美灿,刘金刚,陈京环,苏艳群.多孔性纳米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应用综述[J].中国造纸.2019
[4].那广宁,纪海鹏,李航,吴涵溪,刘倍汐.菠萝叶纤维素膜对青枣和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5].南娟敏.过氧化氢漂白富纤维素材料制备透明纤维素膜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
[6].胡思前,王刚,朱天容.改性再生纤维素膜的制备及表征[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宋俊,侯源富,李俊男,郭雪雪,郝蕾.纤维素膜的交联增强及其抗紫外性能[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
[8].王澌洁,李怡,李丹,吴忠旋,蒲俊文.非衍生化溶剂体系制备再生纤维素膜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19
[9].刘海燕.低能量CO_2激光刻蚀改性细菌纤维素膜实现无疤痕伤口愈合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10].杨文婷,代继宏,雷迎港,司辉清,孟庆.茶渣纤维素的提取及其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构性能研究[J].南方农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