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筒体、M8螺钉、溶液桶、一号水泵、二号水泵、吸水挡圈、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M6螺钉,所述筒体为圆柱状,内部中空,一端有螺纹,所述溶液桶外表为空心圆柱,其通过八个M8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吸水挡圈为圆环状固定在筒体表面凹槽内,其材料为遇水膨胀橡胶,所述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各通过四个M6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一号水泵的进液口通过软管一与溶液桶相连,出液口与软管四相连,所述二号水泵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二与溶液桶相连,进液口与软管三相连,所述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均为直径10mm壁厚1mm的塑料软管。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实现管道空间内进行电解工作时的电解液循环,解决水平方向封闭空间内电解液不便循环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M8螺钉、溶液桶、一号水泵、二号水泵、吸水挡圈、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M6螺钉,所述筒体为圆柱状,内部中空,一端有螺纹,所述溶液桶外表为空心圆柱,其通过八个M8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吸水挡圈为圆环状固定在筒体表面凹槽内,其材料为遇水膨胀橡胶,所述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各通过四个M6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一号水泵的进液口通过软管一与溶液桶相连,出液口与软管四相连,所述二号水泵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二与溶液桶相连,进液口与软管三相连,所述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均为直径10mm壁厚1mm的塑料软管。
设计方案
1.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M8螺钉、溶液桶、一号水泵、二号水泵、吸水挡圈、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M6螺钉,所述筒体为圆柱状,内部中空,一端有螺纹,所述溶液桶外表为空心圆柱,其通过八个M8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吸水挡圈为圆环状固定在筒体表面凹槽内,其材料为遇水膨胀橡胶,所述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各通过四个M6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一号水泵的进液口通过软管一与溶液桶相连,出液口与软管四相连,所述二号水泵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二与溶液桶相连,进液口与软管三相连,所述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均为直径10mm壁厚1mm的塑料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靠近螺纹端内部中空部分被隔板分隔开,隔板为筒体自身结构,其上有两个圆孔供软管三和软管四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桶内部储存电解液,外表为中空圆柱状,中空部分供电缆通过为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为同等型号微型水泵。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设备,尤其是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解加工方式是在电解槽内进行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然而在密闭的管道空间内有时需要去除封堵在管道内部的金属构件,以便解决工程上的难题。但是目前没有针对管道空间内进行电解作业所需要的电解液循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它结合了传统电解实验的方法,将电解液循环装置应用到密闭的管道空间内,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筒体、M8螺钉、溶液桶、一号水泵、二号水泵、吸水挡圈、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M6螺钉,所述筒体为圆柱状,内部中空,一端有螺纹,所述溶液桶外表为空心圆柱,其通过八个M8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吸水挡圈为圆环状固定在筒体表面凹槽内,其材料为遇水膨胀橡胶,所述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各通过四个M6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一号水泵的进液口通过软管一与溶液桶相连,出液口与软管四相连,所述二号水泵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二与溶液桶相连,进液口与软管三相连,所述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均为直径10mm壁厚1mm的塑料软管。
优选的,所述筒体靠近螺纹端内部中空部分被隔板分隔开,隔板为筒体自身结构,其上有两个圆孔供软管三和软管四通过。
优选的,所述溶液桶内部储存电解液,外表为中空圆柱状,中空部分供电缆通过为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供电。
优选的,所述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为同等型号微型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2)可为管道内的电解作业提供有效的电解液循环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轴测图,沿主视方向将筒体1和吸水挡圈6进行剖分;
图2: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轴测图,沿俯视方向将筒体1和吸水挡圈6进行剖分;
图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符号说明
1.筒体,2.M8螺钉,3.溶液桶,4.一号水泵,5.二号水泵,6.吸水挡圈,7.软管一,8.软管二,9.软管三,10.软管四,11.M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内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筒体1、M8螺钉2、溶液桶3、一号水泵4、二号水泵5、吸水挡圈6、软管一7、软管二8、软管三9、软管四10、M6螺钉11。筒体1为圆柱状,内部中空,一端有螺纹,溶液桶3外表为空心圆柱,其通过八个M8螺钉2与筒体1连接,吸水挡圈6为圆环状固定在筒体1表面凹槽内,其材料为遇水膨胀橡胶,一号水泵4和二号水泵5各通过四个M6螺钉11与筒体1连接,一号水泵4的进液口通过软管一7与溶液桶3相连,出液口与软管四10相连,二号水泵5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二8与溶液桶3相连,进液口与软管三9相连,软管一、软管二、软管三、软管四均为直径10mm壁厚1mm的塑料软管。
筒体靠近螺纹端内部中空部分被隔板分隔开,隔板为筒体自身结构,其上有两个圆孔供软管三和软管四通过。溶液桶内部储存电解液,外表为中空圆柱状,中空部分供电缆通过为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供电。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为同等型号微型水泵。
具体实施时,筒体1无螺纹端固定在连续油管上,螺纹端连接电解设备,其通过连续油管下放到井下工作位置,进入到套管内,电缆通过溶液桶3的中空部分进入到筒体内部连接到一号水泵4和二号水泵5上,开始工作时通过地上设备控制两个水泵同时开启,溶液桶3内的电解液通过软管一7进入到一号水泵4中,再通过软管四10进入到电解区域内,电解区域为电解设备、待电解部件和套管之间的空间,遇到待电解部件阻挡后反向流动,流向吸水挡圈6,使其吸水膨胀,塞满筒体与套管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从而形成封闭的电解环境。电解室内的电解液通过软管三9进入二号水泵5中,经由二号水泵5和软管二8返回到溶液桶3中,完成电解液的循环。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9707.1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368382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C25D 21/10
专利分类号:C25D21/10
范畴分类:23D;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一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申请人地址: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发明人:张学鑫;武鑫磊;牛贞伟
第一发明人:张学鑫
当前权利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