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和人之间的潜意识是能相互感染的,而这种影响是无形的。在心理辅导中,要求辅导者对来访者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其本质就是要求辅导者能与受访者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而这种交流不同于语言交流的地方就是脱去语言中表达内心感悟的那层外壳,依靠真实潜在内心的感受进行交流,也就是潜意识的相互影响交流。而掌控了潜意识则能够使我们获得这种能力。
关键词:潜意识;掌控;原意识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类,有意识是指我们经过主动的思考、判断,在自己的认知世界中筛选出自己认为对自己有用的认识和看法的心理活动。而无意识则是指没有经过这种复杂的思考,直接反映在对外在事物的想法上的心理活动。
一、什么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不同层次。其中意识是与人的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层面,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体现。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三大作用特性。
而潜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潜伏的但能成为有意识的”潜意识——前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但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成为有意识的”潜意识——无意识。实际的潜意识其实也是意识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已经发生过,但却没有被我们认可而被压抑或者隐藏起来的那部分意识。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50例行完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室间缺损患者,将5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25例实验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
在生活中,我们做的每一个动作或表情都是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说一个学生找老师请假,理由是回家看病,但真正的目的是他想出去旅游,他的思维想象中是想出去旅游,因为这是意识中思维思考的结果;但他的语言表达中就会说他要回家看病,这是前意识中自我保护层面作用的结果,因为前意识告诉他不能直接向老师说他要出去玩,因为他感觉这样请假老师准假的面不大;而他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眼睛比平常多眨了两下,这就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不断深化,县纪委监委承担的执纪审查调查任务也越来越重。为优质高效完成县委交办的执纪审查任务,县纪委监委干部聚焦主业主责,长期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开展工作。由于纪委监委干部大量时间精力都花在查办案件上,专门再腾出时间精力来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相对困难,许多干部、特别是执纪审查调查科室的干部工学矛盾问题突出,需要深度研究,统筹解决。
在思考潜意识的同时,我经常会被一些问题困扰,潜意识是怎样产生的?组成潜意识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又是什么?因此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影响潜意识存在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原意识。
企业合并重组的过程中,其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有所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财务部门应在内部增设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也被称为财务分析师,其主要职能是依据财务数据为企业管理机制与投资活动提供建议。这一职能与企业在合并重组过程中的管理需求恰好吻合。例如,在合并重组前,管理会计可对对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并推导出该企业的主要问题。同时管理会计应将这部分问题及该企业的运营模式,与本企业的管理机制进行对照。通过对比,管理会计可为企业重组后的资源流转,制定出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从而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优化。
潜意识不同于意识,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意识是浮现于人的行为、情绪表面的,可以被自己掌控、包装。潜意识对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影响是直接且不容自己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它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比如说我们晚上睡觉把手放在胸口容易做噩梦,就是因为手对心脏的压迫感影响了我们血液循环,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可怕事物的恐惧感。
我们举这么多例子证明原意识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原意识是原本就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大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中拥有一个无限大的宝藏等待着你去开发,就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自己寻找这些宝藏,把那些富含积极意义的原意识组合起来,形成积极有效的潜意识。
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公众能否有效参与社会管理,能否与政府实现良性互动,关键还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因为政府拥有超越参与各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能够引导公众有序、理性地参与。此时,政府需要本着平等、民主、责任、妥协的精神,通过与各参与主体的沟通、协调、激励等措施,调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并以行政指导或行政规划等强制性较弱的方式来促进各方利益的有效融合,使各方利益诉求维持在特定的秩序之下。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信访机制,加强不同层次的领导接待日制度,或是建立相应的信箱收集公众利益诉求等,以此推动公众的有序与理性参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探讨原意识的存在及其意义
潜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并且不会受主观意愿的影响和改变,这种反应的是源自于人内心深处一股很强的力量-潜意识的力量。对潜意识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分析自己和他人提供很大的帮助。
关于原意识的研究,在搜寻资料时我发现,很早以前胡塞尔就对原意识进行了定义,他指出原意识直接来自于人类的动物特性,是人的意识和动物意识的共性部分。
所以说,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想,世界上我们所有可以能够被认知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存在于我们细胞中的每个层面,只是在等待着我们用某种恰当的方式去唤醒。这种等待被唤醒的原本意识就是原意识。确切的说它并不是一种意识,而是一种等待被组成为潜意识的物质,我们暂且叫它原意识。
但是胡塞尔等人的研究仅仅把原意识局限于人和动物的层面,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原意识,指的是组成潜意识的一种物质,是一种可以被唤醒成为意识的东西。它不仅仅局限于人和动物,也存在于植物乃至一切物质之中。比如说:植物在当今社会中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没有意识的,但是一颗种子,在不适合生长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休眠,在适当的条件的影响下却可以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嫩叶。如果是没有任何生理意识存在的话,它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长成一棵完整的植物。
我们每个人都有潜意识的,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人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主观意识渐渐的占据人思考判断的主导地位。但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潜意识的研究探讨越发重要,因为它是研究人内在认知的重要途径。
当然,这些原意识涵盖着我们所有已知还有未知的原生意识,好的、积极的有,坏的、消极的也有。正如我们对同一事物所持有的不同看法一样,我们可以对同一样事物持有数不清的看法:积极的、有消极的,或者是有意义的、无意义的。比如说黑色,可以说它是夜空的颜色、木炭的颜色;也可以说它代表着死亡、忧伤。积极方面的话就可以说它可以带给我们宁静、深邃的感觉。这些都可以作为原意识。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这些原意识都是一样的,他们就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里,可以在不同唤醒方式下被不同的人所提取开发,形成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所以我们在看同一事物时会有不同的感受。
潜意识的作用很大,可以解释很多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提到的“血缘关系”,成人的行为和情绪多来自于主观意识的影响,当一个许久未回家的父亲归来后,看到自己幼小的孩子后,孩子在经过一定的观察后总能认出自己的爸爸,并伸出双臂让他抱抱自己,这种“血缘关系”其实就是孩子和父亲潜意识的体现,婴儿由于意识系统还未成熟,她的认知大都是源自潜意识观察的反映,她不会经过复杂的思考确认,只是直接的通过眼耳的观察进行感受,感受周围环境是否危险。而作为成人的父亲,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那种喜悦和关心,这会给婴儿带来安全的感觉,而婴儿就是通过观察父亲这种不自觉的潜意识而获得这种安全感,从而认出自己的父亲。
三、如何掌控自己的潜意识
潜意识一般是在无法察觉到的情况下默默工作的,它在无形中帮助我们调控人的身心、情绪、言行状态,维持着人的身心健康。虽然无法察觉,但依然可以掌控:
1.训练自己开发积极有效的潜意识唤醒模式,利用记忆功能不断的开发、储存代表积极意义的潜意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信息积累来开发自己的内心深处潜意识。同时,也要不断寻找出正确的方式去唤醒自己的潜意识。比如说,你明天早上有个重要的约会,如果你对你的潜意识暗示:我明天需要早起。那么你第二天一定会早早的起床;但是如果你给自己的潜意识暗示的是类似于“明天迟到怎么办?迟到她会不会不理我?”这样消极的信息时,那得到的结果可能只有两个:一个是今晚你可能失眠,因为潜意识中会告诉你今晚如果睡觉的话明早可能会有很糟糕的后果;另一个结果是你第二天早上可能真的会迟到。
2.训练自己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对于源自于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我们要让它占据内心的主导地位,成为我们的直觉习惯;对于消极意义的潜意识,我们要主动去抑制它。比如说,当看到网上的不良信息链接,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不让它轻易走进自己的潜意识中去。
3.要学会认识自己,定期的分析自己,学会自动的检验自己。我们每个人的情绪变化、言行方式都是受潜意识影响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定期的分析检验重新认识自己,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创造性灵感提升自己。
四、结束语
潜意识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有人把潜意识比作一个宝库,而这座宝库就在你心中,在里面找找,你就能找到你内心所想要的真实答案。掌控潜意识就能掌控自己。
从根本上说,留守儿童语文学习问题是城乡二元分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要将子女带到城市上学,仍然受到诸多限制,如家长在城市的居住时间、地址和务工经商的各种证件和手续等。这就必然导致为数不少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因为不符合条件而无法及时入学。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能够毫无障碍地在城市接受基础教育。
作者简介:迟平(1983-),男,汉,山东人,辅导员,本科,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
标签:潜意识论文; 意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的是论文; 它是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应用心理学论文; 《北方文学》2019年第24期论文;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