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肝脏隔离灌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肝脏,导管,肿瘤,动力学,气囊,局部,疗法。
肝脏隔离灌注论文文献综述
L.Sendra,D.Pérez,A.Miguel,M.J.Herrero,I.Noguera[1](2016)在《通过使用隔离器官介入灌注技术改进人类AAT基因到猪肝脏的基因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两种逆行导管插入术来评价猪肝脏血管内基因转移的效率,两种逆行导管插入术分别为:通过单一叶导管插入门静脉流入法(开放式)与通过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封闭全肝隔离法(封闭式)。方法对猪进行经皮血管穿刺术。开放式(3例):将8 F的球囊导管通过颈静脉放入肝上静脉分支。封闭式(3例):同时穿刺肝内门静脉(肝穿刺(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S.Murata,S.Onozawa,T.Mine,T.Ueda,F.Sugihara[2](2015)在《应用顺铂逆血流方向行经皮肝脏隔离灌注:药代动力学和可行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肝脏隔离灌注(PIHP)逆血流方向技术的可行性和其根本药代动力学。方法对12只经门静脉重新定向肝血流方向的雄性猪(体质量37~(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郑四鸣,陆才德,叶华,黄静,吴胜东[3](2010)在《HTK液逆行灌注可减轻肝脏隔离化疗对大鼠的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大鼠肝脏隔离灌注化疗模型;探讨在大剂量化疗药物肝脏隔离灌注过程中,HTK液经肝静脉逆行灌注对肝脏的保护及减少全身泄漏作用。方法:将75只体重300~35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只;手术建立大鼠隔离灌注化疗模型。A组经肝动脉灌注含30mg/L叁氧化二砷的林格液,门静脉灌注林格液,肝静脉为流出道。B组经肝静脉灌注林格液,门静脉为流出道,余同A组。C组经肝静脉灌注4℃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HTK)液,余同B组。各组于术后1、2、3、7d各随机处死大鼠5只,进行血清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A组和B组大鼠术中检测体循环和肝循环中的血药浓度。结果:各组动物血清ALT和AST峰值均出现在术后第1天,其后开始下降,至术后7d恢复正常。术后第1、2、3d,3组间的血清ALT、AST均数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A组与B组间体循环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肝循环血药浓度相类似;表明逆行隔离灌注的体循环泄漏率较顺行隔离灌注组为低。结论:低温HTK液逆行灌注可显着减轻肝脏隔离化疗对大鼠的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外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0年03期)
叶华[4](2009)在《叁氧化二砷在逆行隔离灌注模型中对肝脏毒性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叁氧化二砷(As2O3)在大鼠逆行隔离灌注(RIHP)模型中对肝脏毒性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4只体重300~400g雄性SD大鼠中8只为正常术前对照组,余分A、B、C、D 4组,每组24只。A组灌注不含As2O3的乳酸林格氏液, B、C、D组灌注As2O3的剂量分别为0.75mg/kg、1.5mg/kg、3mg/kg。实验组均采用RIHP,即经肝动脉灌注As2O3溶液,经肝静脉逆行灌注乳酸林格氏液,门静脉为流出道;灌注时间为15min,速度1ml/min。对照观察实验组术后1、2、3、7d各时点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TB)、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WBC)变化、肝组织学改变和术后生存情况;检测C组大鼠术中和术后第1d的肝循环和体循环中As2O3浓度。结果实验组ALT、AST峰值均出现在术后第1d,至术后3~7d恢复正常。A和B组ALT、AST峰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ALT、AST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ALT=40.811,P<0.01;FAST =48.212,P<0.01)。D组术后第7d时仍与对照组及A、B、C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差异(FALT =13.928,P<0.01; FAST =17.942,P<0.01),且术后肝组织出现片状坏死等较严重的损害。实验组A~C组STB无明显变化,提示肝功能均仅受轻度影响。D组STB明显较其他组升高,至术后第7d时仍与对照组及A、B、C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差异(F=4.664,P<0.05)。术后大鼠四肢活动自如及一般情况良好,术前后外周血Cr、BUN、WBC未见明显变化。肝循环和体循环As2O3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13.21±0.82 (ug/ml )和0.09±0.008 (u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758,P<0.01)。结论在大鼠RIHP模型中,灌注剂量不超过1.5mg/kg对肝脏损害是可逆的,超过此剂量,对肝脏的损害明显增加;模型中隔离完全As2O3外周泄漏率低,对全身副毒性影响小;正常SD大鼠能安全耐受15min的常温下无氧肝脏隔离灌注及下腔静脉半身阻断。(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09-04-10)
王晓东,杨仁杰,孙宏亮,张宏志[5](2008)在《一种新的低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相对简单的低氧隔离肝脏灌注(IHHP)方法,为球囊导管技术完成完全闭合式的隔离肝脏灌注术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12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IHHP组和肝动脉灌注(TAI)组各6只。IHHP组方法:临时阻断腹腔干开口以上的腹主动脉,隔离肝后下腔静脉,阻断肝动脉,将含丝裂霉素(MMC)(0.5mg/kg)的灌注液经肝动脉泵入同时经肝后下腔静脉泵出,再经肝动脉泵入,共循环15min,然后用空白灌注液灌洗肝脏5min。TAI组方法:经肝动脉持续灌入含MMC(0.5mg/kg)的灌注液3min。分时段从肝静脉和颈内静脉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血药浓度。结果:IHHP组的操作成功率为100%,出血量在8mL以内,手术时间2~3h,所有实验兔均可耐受手术操作并存活,隔离期间体循环平均渗漏率为2.63%,整个手术过程中渗漏率为7.75%。IHHP组肝循环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5.108±1.592)mg/L,体循环的Cmax为(0.110±0.057)mg/L;TAI组肝静脉的Cmax为(2.690±0.762)mg/L,外周血的Cmax为(0.730±0.362)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动物对IHHP方法耐受良好、体循环的渗漏率低,术中的4个阻断带可以很容易采用球囊导管技术完成,为使用球囊导管技术完成IHHP灌注提供了方法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王晓东,杨仁杰[6](2008)在《隔离肝脏灌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Isolated hepatic perfusion(IHP)is the best re gional chemotherapy modal ity for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liver primary cancer and liver metastases.The main principle of isolated hepatic chemotherapy is to achieve higher regional d rug concentrations and thus higher exposure of tumor tissue to the agents,resul ting in increased response rates,while shielding the organism from the systemic toxicity because of the much low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At present the methods of IHP include surgical methods and methods with balloon c atheter technique,which promise to provide a micro-invasive procedure,bu t are not fully mature.The key point of successful IHP is low leakage or leakage-free.The more beneficial aspect of IHP is that it can simultaneously apply hyperthe r my and biologic agent TNF to improve sensitivity of chemotherapy,which is not p ossible in other regional chemotherapy.From previous literatures this overview is to describe the principle,procedure techniques,leakage monitor methods,hyp erthermy application,administration agents,therapeutic reaction,com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 of IHP.(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梁浩晖,何劲松,叶坚,王先明,周汝明[7](2007)在《新型双球囊导管在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制双球囊导管在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PSIH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猪12头,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双球囊导管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比较灌注及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形态和凋亡指数。结果灌注区域肝细胞损伤明显,肝细胞凋亡指数(51.82%±5.34%)明显高于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凋亡指数(4.12%±0.84%)(P<0.01)。结论自制新型双球囊导管能有效隔离肝脏,对未灌注区域肝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球囊导管。(本文来源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梁浩晖,何劲松,王成友,王先明,关弘[8](2007)在《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肝细胞形态及凋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PSIHP)的可行性及隔离效果。方法实验猪8头,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比较灌注及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形态和凋亡指数。结果灌注区域肝细胞损伤明显,肝细胞凋亡指数(52.83±5.12)明显高于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凋亡指数(3.52±0.96)(P<0.01)。结论PSIH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肝脏隔离灌注化疗技术,隔离效果佳,对未灌注区域肝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期刊2007年08期)
叶坚,梁浩晖,何劲松,王成友,王先明[9](2007)在《新型双球囊导管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制双球囊导管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隔离效果。方法12只成年猪随机分为两组:HAI组6头,进行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PSIHP组6头,利用自制双球囊导管经介入放射学方法行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分别检测肝静脉及外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峰值,了解球囊隔离肝脏效果。结果HAI组肝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分别为4658.420±433.204mg/L和1676.140±226.933mg/L,PSIHP组为5321.711±517.318mg/L和65.735±6.425mg/L。两组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自制新型双球囊导管能有效隔离肝脏,是一种理想的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球囊导管。(本文来源于《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期刊2007年03期)
杨仁杰,王晓东[10](2006)在《低氧肝脏隔离灌注(IHHP)的方法和药代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囊导管技术完成传统复杂的IHP操作成为各国介入放射学医生挑战的新领域,目前球囊导管技术行完全闭合式的隔离肝脏灌注尚处在动物实验阶段,临床上一直没有获得成熟可行的操作术式,本实验参考了既往各种IHP术式,结合腹腔隔离灌注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一系列的预实验基础上,提出一种相对简单的低氧肝脏隔离灌注(isolatedhypoxichepaticperfusion,IHHP)方法并进行药动力学分析,试图为球囊导管技术完成完全闭合式的隔离肝脏灌注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期刊2006-10-01)
肝脏隔离灌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肝脏隔离灌注(PIHP)逆血流方向技术的可行性和其根本药代动力学。方法对12只经门静脉重新定向肝血流方向的雄性猪(体质量3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脏隔离灌注论文参考文献
[1].L.Sendra,D.Pérez,A.Miguel,M.J.Herrero,I.Noguera.通过使用隔离器官介入灌注技术改进人类AAT基因到猪肝脏的基因转移[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
[2].S.Murata,S.Onozawa,T.Mine,T.Ueda,F.Sugihara.应用顺铂逆血流方向行经皮肝脏隔离灌注:药代动力学和可行性的试验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
[3].郑四鸣,陆才德,叶华,黄静,吴胜东.HTK液逆行灌注可减轻肝脏隔离化疗对大鼠的损伤[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
[4].叶华.叁氧化二砷在逆行隔离灌注模型中对肝脏毒性的观察[D].宁波大学.2009
[5].王晓东,杨仁杰,孙宏亮,张宏志.一种新的低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6].王晓东,杨仁杰.隔离肝脏灌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7].梁浩晖,何劲松,叶坚,王先明,周汝明.新型双球囊导管在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中的应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7
[8].梁浩晖,何劲松,王成友,王先明,关弘.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肝细胞形态及凋亡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
[9].叶坚,梁浩晖,何劲松,王成友,王先明.新型双球囊导管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效果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
[10].杨仁杰,王晓东.低氧肝脏隔离灌注(IHHP)的方法和药代动力学分析[C].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