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几何内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几何,数学,图形,教材,内容,教科书,等角。
几何内容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黄典洋[1](2019)在《教师如何有效使用教材——以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几何内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的编写汇聚着制作人的智慧与结晶,认识教材是有效运用教材的首要条件,如何去理解教材?怎样运用好教材?是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优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正确认识教材内容的编辑体系,懂得数学概念的实际含义,把握几何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深度开发例题、练习题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正确掌握教材,有效使用教材.因此,文章根据教师如何有效使用教材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本文来源于《数学学习与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麻家云[2](2019)在《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内容对空间观念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观念"作为数学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数学的学习中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结合对教材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为更好地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同时,图形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因此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只从不同纬度(教材结构、知识呈现方式、例题习题)分析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编写对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影响,并针对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8期)
蒋丹丹[3](2019)在《贯通数形内容,转化构建破解——以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几何关系剖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难点内容,以其为背景命制的考题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其中存在一类结合几何知识考查学生处理综合问题能力的考题,该类考题的破解需要学生巧妙地对其中的几何条件进行转化,结合几何与代数的联系来构建解题思路.文章对一道融合几何内容的圆锥曲线题进行深入剖析,并适度拓展,开展解后反思.(本文来源于《数学教学通讯》期刊2019年24期)
裴婉莹[4](2019)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家庭作业类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在当今不断创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发现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动力,作业的设计逐渐走向创新多元化。主要以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图形与几何部分为例,以图形与几何方面为模型分析作业的类型,以此更有针对性的增强作业对学生学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9年20期)
张香[5](2019)在《基于经验 有效建构——以《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活动经验形式多样,生动而又富有个性,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如何基于学生活动经验而有效建构数学认识结构,完善系统数学知识?本文将从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合理优化等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9年07期)
叶立军,杨安宇[6](2019)在《初中数学教材几何内容导入特征及启示——以人教版、浙教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几何内容的导入方式,选取人教版和浙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文献,归纳导入方式的研究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定量研究教材导入方法和知识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概念型知识主要使用直接导入,命题型知识侧重于运用问题导入和活动导入,技能型知识偏向于使用问题导入和直接导入,问题解决型知识重视情境导入,并得到以下启示:知识导入方式应该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知识导入方式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导入方式应该避免导入过程机械化。(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陈晓宇[7](2019)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空间几何体内容变迁研究(1951-2007年)》一文中研究指出立体几何是几何学的重要分支,不仅能锻炼学生直观感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也能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空间几何体作为立体几何课程的重要分支,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空间几何体的内容编排与设置也逐渐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51-2007年出版的十套高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图表法叁种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代背景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对近六十年来空间几何体内容的演变与发展进行研究。厘清这十套教科书中空间几何体内容设置之变迁,并进行特点总结与原因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分四个阶段介绍了十套数学教科书编排背景,进而阐述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空间几何体内容的结构安排,并进行特点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其次,从空间几何体中柱、锥、台、球相关内容的引入、定义、相关性质、叁视图与直观图、表面积与体积、例题和习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论述其变迁特点。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概念引入方面,引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在概念表述上,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再到逐渐严谨的过程。在叁视图设置上,在第四套教科书中以二视图被首次提出,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到逐渐趋于完善。在公式推导上,推导方式变化相对较大,对公式要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题目的设置上,从无到有,从多到少,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并且根据其内容的变迁情况和发展趋势,从教科书编写要符合学生认知,教科书编写要注重实用性,教科书编写要满足学生需求,教科书编写公理化证明不能被轻视等几方面提出编排之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陈梦瑶,王保红,郭甜甜,薛华[8](2019)在《融入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内容比较——以源于《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的内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初中数学教材有叁个典型的版本,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北师大版、华师大版、人教版),研究其中的数学史内容可知,叁大版本都不同程度的融入了中外古典数学专着——《九章算术》和《欧氏几何》的内容[1].本(本文来源于《初中数学教与学》期刊2019年09期)
胡媛媛[9](2019)在《小学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小学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们描述空间世界的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图形与几何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通过对小学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发现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环球首映》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雪[10](2019)在《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中立体几何内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立体几何是中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国数学教科书中对立体几何内容的呈现也不尽一致。同样有着儒家文化底蕴的日本,如今的发展举世瞩目。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目前中国的研究文献的角度来看,研究日本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立体几何内容,对中国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完善以及中国数学教育和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1872年,日本开始建立国家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数学教育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经历了明治维新时期的学习洋学、昭和年代的“新数”运动以及平成时期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日本逐渐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数学教育。而从1989年版的《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中国《数学课程标准》)到现行的2008年版,再到最新颁布的2017年版,《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中小学数学教科书要求中的立体几何知识链几乎没有改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分别从内容设置、内容分布、知识点引入方式、知识点呈现方式、例习题设置和数学文化的融入六个方面对日本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立体几何内容进行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研究,并选取教科书中的叁个案例,即“球”、“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和“正多面体”(包括正多面体的文化史),论述同样内容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及其相互间的衔接,以实现培养学生了解数学史,发展直观想象、动手操作能力等重要的教育价值。并结合日本的实践案例对其中蕴藏的教育价值进一步阐明,为中国数学教科书的建设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与数学教育者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把握立体几何内容,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并对中国数学教科书有更清晰地认识。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注重立体几何的教育价值,即注重学生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培养;(2)重视中小学间的有效衔接,适应学生认知发展;(3)知识点涵盖较全面,初中立体几何内容分布不均匀;(4)在知识点引入方面,小学游戏引入较少,初中操作性引入和情景引入较少,高中问题引入较少。整体上中小学知识点引入方式较为单一;(5)高中缺少迁移性呈现方式;初中开放性习题较少,高中基础习题较少;(6)缺少对定理的严格证明。本文得到如下启示:(1)在教科书编写上,要注重立体几何的教育价值,致力于发展学生几何直观、动手操作、逻辑推理等能力;(2)在教科书编写上,立体几何内容中应增加实验操作;(3)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借鉴日本教科书对立体几何内容的处理方式;(4)无论教科书还是教师都要注重立体几何内容的有效衔接;(5)注重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其它分支的有效衔接。(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几何内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间观念"作为数学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数学的学习中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结合对教材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为更好地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同时,图形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因此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只从不同纬度(教材结构、知识呈现方式、例题习题)分析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编写对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影响,并针对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几何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1].黄典洋.教师如何有效使用教材——以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几何内容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2].麻家云.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内容对空间观念的培养[J].才智.2019
[3].蒋丹丹.贯通数形内容,转化构建破解——以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几何关系剖析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
[4].裴婉莹.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家庭作业类型分析[J].情感读本.2019
[5].张香.基于经验有效建构——以《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为例[J].考试与评价.2019
[6].叶立军,杨安宇.初中数学教材几何内容导入特征及启示——以人教版、浙教版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19
[7].陈晓宇.“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空间几何体内容变迁研究(1951-2007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8].陈梦瑶,王保红,郭甜甜,薛华.融入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内容比较——以源于《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的内容为例[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
[9].胡媛媛.小学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J].环球首映.2019
[10].张晓雪.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中立体几何内容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