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胡涛,汪唯一,周平平[1](2022)在《唾液腺显像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唾液腺显像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图像的检查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唾液腺显像检查的789例患者的图像,设为对照组,针对图像不合格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对此后2019年8月—2021年7月行唾液腺检查的493例患者中图像不合格的影响因素再分析,设为观察组,观察图像总不合格率、主要影响因素分布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图像不合格比率分别为8.24%(65/789)和3.25%(16/4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患者体位影响因素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注射技术因素、口服维生素C的时间、采集处理、设备等因素,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唾液腺显像检查影响因素复杂,头托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的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确保唾液腺显像的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姜婧晨[2](2020)在《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1)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构建适合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的临床护理路径并评价此路径在提高受检者依从性、缓解焦虑情绪、缩短检查时间、改善图像质量、减少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实施效果。(2)该临床路径的构建将会为核医学专业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护理工作规范化流程的完善及持续改进提供有利循证依据和积极的参考价值。方法(1)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阅读大量文献,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听取并筛选临床资深医务工作者针对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模块构建及应用的需求。(2)根据工作年限、学历、专业研究方向等主要方面建立结构合理的函询专家小组,根据相关理论及循证依据的支撑,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Delphi法),征求专家意见,对出入路径标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评价指标、护理路径实施方面等得出一致性意见,最终确定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3)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古某三甲医院和北京某三甲心血管专科医院进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受检者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受检者实施完成的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受检者基线资料、图像质量、受检总时长、知识知晓率、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进行比较,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和处理,受检者基线资料使用描述性分析;对效果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两组间指标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者,采取非参数秩和检验;对率和构成比采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显着性检验α均取0.05。结果(1)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査阅相关数据库,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支撑初步构建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成立课题工作小组,针对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发表建设性意见,对此路径中涉及到的护理内容精心筛选、判断,最终形成初步的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受检者临床护理路径。针对初步形成的路径进行两轮Delphi法专家函询,院内专家4名,院外专家10名,剔除2份无效专家函询表,最终函询12名专家,对本护理路径进行筛选、判断,并进一步完善内容。专家函询结果:(1)专家积极系数:两轮函询回收率分别为85.71%、100%;(2)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Cr=0.877;(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一轮函询问卷护理项目三级条目数61条,必要性、可行性Kendall协同系数分别为0.458、0.491,宣教内容三级条目数17条,必要性Kendall协同系数为0.467;第二轮函询问卷护理项目三级条目数63条,必要性、可行性Kendall协同系数分别为0.554、0.586,宣教内容三级条目数18条,必要性Kendall协同系数为0.510,显着水平P<0.05。(2)临床应用结果:(1)两组受检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实验组受检者图像质量良好率为93.4%,对照组受检者图像质量良好率为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受检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4.7%,对照组受检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受检者对检查前一天采用高脂低碳水晚餐依从性和检查当天配合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当天禁食依从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受检者检查总时长为195.22±25.026分钟,对照组受检者检查总时长为218.62±28.279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受检期间不良反应,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例数显着减少(P<0.05);(8)STAI评分方面:两组受检者均在受检前后进行STAI评分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查前STA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受检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检者S-AI评分经过临床护理时间较检查前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AI评分受检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该临床护理路径中实验组出现的变异因素进行分析:变异因素主要由受检者图像质量不合格、发生不良反应等因素影响受检者未能按照正常护理路径进行。结论(1)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减少受检者受检过程中的负性情绪。(2)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提高受检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加对检查的了解程度,增强受检者信心。(3)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极大提高受检者受检期间依从性,缩短了受检时间。(4)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图像质量,提高医师的诊断准确率。(5)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使受检者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有助于提高受检期间舒适度。(6)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和循证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充分体现当前医疗形势下护理专业的特点。
张悦[3](2020)在《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与临床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放射性核素锝99m标记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常规的核医学显像检查。本研究旨在:一、建立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标准化检查流程,在质控基础上建立Gates法测定GFR的校正方程,提高准确性;二、探讨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作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诊断分期依据的可行性,探讨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作为肾功能衡量指标与临床参数、疾病状态及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三、探讨Gates法分肾GFR测定作为泌尿系肿瘤术前常规检查和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研究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1、回顾性研究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核医学科进行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从整个检查过程,图像处理以及Gates法方程建立的参考标准分析Gates法测定GFR的影响因素。建立规范化的质控制度、标准化的检查流程和统一化的图像处理。在此基础上,以国际普遍采用的99mTc-DTPA双血浆清除率法测定GFR为参考标准,建立Gates法测定GFR的校正方程。2、以99mTc-DTPA单或双血浆法测定GFR为参考标准,记为rGFR,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记为gGFR,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血肌酐估算方程法测定GFR记为eGFR,比较gGFR、eGFR与rGFR之间的偏倚、精确度、准确度及相关性。根据提高肾脏病全球预后组织(KDIGO)中CKD诊断分期的规定,GFR<60ml/min/1.73m2且持续三个月以上诊断为CKD,并根据GFR分为5期,比较gGFR、eGFR对CKD诊断分期的差异。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gGFR以60ml/min/1.73m2为分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特征指标、一般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慢性病史及心脏、颈动脉靶器官功能损害情况。3、分肾功能衡量指标:左、右肾GFR和左、右肾相对功能百分比。左、右肾GFR=总肾GFR×左、右肾相对功能百分比。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分肾相对功能百分比之差大于10%且总肾和或分肾GFR低于同年龄段正常参考范围下限。回顾性分析2018年进行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研究各人群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类型、非对称性程度以及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结果:1、两年时间内核医学科共进行1806例次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首次显像成功率97.7%,失败主要原因是“弹丸式”注射质量不合格。质控项目包括患者、检查设备及显像剂的准备,满针和空针的放射性计数采集,显像剂的注射,图像采集及体位要求七个方面,分别建立了严格统一的执行标准。117例患者99mTc-DTPA双血浆清除率法测定GFR与Gates法测定GFR之间的相关性具统计学意义(r=0.81,P=0.000,95%CI为0.76~0.88),建立的校正方程:校正GFR(血浆法测定GFR)=Gates法测定GFR×1.122-7.160。2、GFR测定方法的比较,gGFR与rGFR的偏倚,精准度,15%、30%准确度及相关系数分别为-3.83,13.5,77.4%,89.3%及0.88;eGFR与rGFR的偏倚,精准度,15%、30%准确度及相关系数分别为-6.59,26.5,70.2%,79.5%及0.46。CKD的诊断分期,按gGFR诊断CKD的比例为27.0%,CKD1~5期分别有147,137,69,28,8例,按eGFR诊断CKD的比例为19.5%,CKD1~5期分别有161,152,52,19,5例,两者CKD分期比较的Kappa值为0.49,分期结果中度一致。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的临床应用,按gGFR以60ml/min/1.73m2为分界将研究对象分为肾功能正常和下降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肌酐,尿酸及eGFR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及CKD病史比例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gGFR诊断肾功能下降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下降比例和颈动脉狭窄/供血不足比例明显高于gGFR诊断肾功能正常患者(P<0.05)。3、644例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中,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346例,发生率为53.7%,在各年龄段患者中的发生率差异不大。在常见慢性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7.3%,在泌尿系外科疾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55.6%。182例因一侧肾脏/输尿管恶性肿瘤术前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105例,发生率为56.6%,健肾与患肾相对功能百分比之差为(24.1±10.2)%。结论:1、通过规范化质控建立标准化检查流程和统一化图像处理是保障Gates法测定GFR准确性的基础。在质控基础上,以国际通用的99mTc-DTPA双血浆清除率法测定GFR为参考标准建立校正方程,提高了Gates法测定GFR的准确性。2、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是准确的肾功能衡量指标,可以作为CKD诊断分期的依据。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与临床指标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能够早期发现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损害。3、Gates法校正后能够准确测定左、右分肾GFR,是一侧肾脏/输尿管肿瘤术前手术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是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研究实用的检查方法。
范敏[4](2020)在《唾液腺显像诊断及鉴别干燥综合征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唾液腺显像的定性及半定量参数诊断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的价值,同时评估唾液腺显像区别原发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与继发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ogren’s sydrome,sSS)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20年1月在西南医科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诊疗并疑似SS的患者88例。对所有病例均进行99mTcO4-唾液腺显像并行定性分析及半定量分析,半定量参数使用摄取指数及排泌分数。以2002年美国-欧洲共识诊断分类标准(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group,A ECG)为金标准,52例患者为SS组(pSS 35例、sSS 17例),36例患者为非SS组。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用于比较SS与非SS组之间、pSS与s SS之间唾液腺显像参数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唾液腺显像定性分析的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评价每对腺体的半定量分析的诊断效能,以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确定半定量参数的最佳临界值,AUC曲线下面积获得准确性;联合定性及半定量的最佳指标,分别获得诊断SS及鉴别pS S、sSS的诊断效能,并分别确定其最佳临界值。结果:定性分析以Schall分级3级为临界值,腮腺摄取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3%、65%、74%、62%、69%,颌下腺摄取诊断S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69%、61%、72%、58%、66%;腮腺排泌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67%、61%、71%、56%、65%,颌下腺排泌诊断SS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5%、67%、76%、65%、72%。半定量分析中,与非SS组比较,SS组每个参数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下腺排泌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每个半定量参数AUC均>0.7,其中腮腺摄取AUC为0.7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74%、67%,临界值为2.53,颌下腺摄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71%,临界值为2.64;腮腺排泌AUC为0.7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62%,临界值为46.76;颌下腺排泌AUC为0.8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86%、60%,临界值为25.65。联合定性及半定量分析腮腺摄取及颌下腺排泌诊断SS,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69%、81%、81%、81%。在鉴别诊断pSS与sSS方面,定性分析以Schall分级3级为临界值,腮腺摄取、颌下腺排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腮腺摄取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颌下腺摄取、腮腺排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摄取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7%、70%、84%、69%、75%,颌下腺排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1%、59%、78%、50%、68%。半定量分析中,与pSS组比较,s SS组每个参数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排泌及颌下腺排泌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腮腺摄取鉴别诊断pSS、s SS的AUC为0.7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77%、59%,临界值为1.79,腮腺排泌鉴别诊断pSS、sSS的AUC为0.6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9%、56%,临界值为41.35;颌下腺排泌鉴别诊断pSS、sSS的AUC为0.7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66%、53%,临界值为17.86,颌下腺摄取无诊断价值。联合腮腺摄取及颌下腺排泌鉴别诊断pSS、sSS,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0%、65%、82%、65%、75%。结论:唾液腺显像的定性分析及半定量分析对于诊断SS、鉴别pSS及sSS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敏感指标诊断可以提高它们的诊断效能。唾液腺显像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对诊断SS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定性分析诊断效能较低,半定量分析诊断效能中等。腮腺摄取指数及颌下腺排泌分数是诊断SS较敏感的指标,联合定性及半定量的腮腺摄取指数及颌下腺排泌分数可以提高诊断SS的准确性。sSS的摄取及排泌功能受损更严重。定性分析中只有腮腺摄取指数、颌下腺排泌分数对鉴别诊断pSS、sSS有价值,半定量分析中颌下腺摄取对pSS、sSS无鉴别诊断价值。联合诊断可以提高pSS、sSS鉴别诊断效能,使治疗方案更加准确。
曾昱[5](2019)在《SPECT双探头对向平面显像在腮腺功能测定及头部偏转校正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SPECT唾液腺显像中分别进行前、后位图像采集获得腮腺功能参数的差异;并探讨对向双探头平面采集所获得计数值的共轭计数值在不同头部偏转角度的差异。方法:1、前、后位图像的腮腺功能参数比较:对64名患者应用SPECT进行对向双探头前、后位99TcmO4-唾液腺动态显像(SGS)。勾画腮腺ROI,获得腮腺净计数(CountNet,单位:K count,下同),并计算前、后位腮腺15min摄取率(UR15)及酸刺激后排泌分数(EF),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比较前后位15min腮腺净计数(CountNet15)、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值(CountMax)、腮腺UR15及EF。2、头部偏转前后腮腺计数值的共轭计数值(单位:K count,下同)比较:使用99TcmO4-溶液灌注模体内的腮腺部分,在模体轴头部偏转(轴向旋转)角度为0°、2°、4°、6°、8°、-2°、-4°-、6°、-8条件下,行SPECT对向双探头平面采集,勾画双侧腮腺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前、后位图像ROI的放射性计数值(前位放射性计数值:IA,后位放射性计数值:IP),并计算腮腺的前、后位放射性计数值的共轭计数值(the Conjugate Count,IC)。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结果:1、前、后位图像中,左侧腮腺的15min净计数值分别为2.46±1.29、2.92±1.70(Z=-3.42,P<0.05),右侧腮腺分别为2.82±1.55、3.06±1.76(Z=-2.25,P<0.05);左侧腮腺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值分别为2.79±1.50、3.23±1.87(Z=-3.09,P<0.01),右侧腮腺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值分别为3.20±1.69、3.48±1.92(Z=-2.17,P<0.05)。左侧腮腺UR15分别为1.71%±0.76%、2.74%±1.38%(Z=-6.34,P<0.01),右侧腮腺UR15分别为1.97%±1.01%、2.86%±1.45%(Z=-6.11,P<0.01);左侧腮腺EF分别为74.84%±14.81%、76.61%±15.91%(Z=-3.92,P<0.01),右侧腮腺EF分别为:71.17%±15.34%、71.48%±14.90%(Z=-4.68,P<0.01)。双侧腮腺后位15min净计数值、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值均高于前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腮腺前位UR15均高于后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腮腺后位EF均低于前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偏转角度为0°、2°、4°、6°、8°、-2°、-4°-、6°、-8°时,腮腺放射性计数值(单位:K count,下同)分别为:0°:左侧(IA=25.96±0.11,IP=25.10±0.13,IC=25.53±0.12),右侧(IA=4.05±0.02,IP=3.27±0.04,IC=3.64±0.02);2°:左侧(IA=24.29±0.36,IP=25.05±0.43,IC=24.66±0.34),右侧(IA=4.45±0.12,IP=3.26±0.07,IC=3.81±0.07);4°:左侧(IA=24.09±0.14,IP=26.47±0.21,IC=25.25±0.17),右侧(IA=4.51±0.14,IP=3.10±0.06,IC=3.74±0.07);6°:左侧(IA=22.66±0.26,IP=27.43±0.20,IC=24.93±0.21),右侧(IA=4.78±0.11,IP=2.85±0.07,IC=3.69±0.07);8°:左侧(IA=21.83±0.14,IP=28.76±0.08,IC=25.06±0.09),右侧(IA=4.83±0.17,IP=2.55±0.06,IC=3.50±0.09);-2°:左侧(IA=26.52±0.64,IP=22.15±0.25,IC=24.24±0.18),右侧(IA=4.13±0.15,IP=3.44±0.04,IC=3.77±0.08);-4°:左侧(IA=28.23±0.21,IP=21.11±0.16,IC=24.42±0.18),右侧(IA=3.69±0.08,IP=3.24±0.88,IC=3.46±0.06);-6°:左侧(IA=29.59±0.20,IP=19.45±0.19,IC=23.99±0.18),右侧(IA=3.67±0.04,IP=3.55±0.04,IC=3.61±0.03);-8°:左侧(IA=29.75±0.38,IP=18.07±0.15,IC=23.18±0.23),右侧(IA=3.49±0.14,IP=3.52±0.02,IC=3.50±0.07);比较双侧腮腺偏转前、后的IC无统计学差异(P≥0.05/10)。结论:1、前、后位采集腮腺动态显像所获得的摄取及排泌参数间有显着性差异,差异可能是下颌支的骨性衰减所导致。2、头部偏转角度在-8°至8°内,双探头SPECT扫描可避免头部偏转对腮腺放射性计数值测量的影响。
汪洁[6](2019)在《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与抗SSA/SSB抗体检测及联合应用比较》文中指出目的:评价99mTc04 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中的临床价值,并与抗SSA/SSB抗体检测及二者联合应用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8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临床可疑SS的患者共49例,每例患者均在入院后一周内行99mTc04 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和抗SSA/SSB抗体检测。唾液腺动态图像采集后,由同一位核医学技师进行图像处理,再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UR、S/T、Tmin及SR定量指标。研究唾液腺显像定最分析在诊断SS中的作用。比较唾液腺显像、抗SSA/SSB抗体检测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并比较三种方法在诊断SS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唾液腺显像定量分析中,SS组腮腺及颌下腺的UR、S/T及SR值均低于非于SS组,SS组腮腺及颌下腺的Tmin值高下非SS组。其中两组腮腺的UR、SR及Tmin值及颌下腺的UR、S/T及Tmin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腮腺的SR值及颌下腺的S/T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腺动态显像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47.4%、79.6%、75.0%、100%;抗SSA/SSB抗体检测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57.9%、69.4%、80.0%、64.7%;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6.3%、71.4%、68.2%、100%。其中抗SSA/SSB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小于唾液腺动态显像和联合应用,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腺显像的准确性也高于抗体检测及联合应用,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中,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抗SSA/SSB抗体检测及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080(P<0.05)、0.689±0.081(P<0.05)、0.632±0.086(P>0.05)。结论: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SS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诊断价值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张兰[7](2017)在《不同显像时间99mTcO4- 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显像时间99mTcO4-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疑诊SS并在核医学科行99mTcO4-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的患者共147人。其中A组55人采用35min显像法,B组92人采用15min显像法。以2002年AECG(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Group,美国-欧洲合作联盟)标准为诊断标准,采用卡方检验分析99mTcO4-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和MSGB(Minor Salivary Gland Biopsy,唇部小唾液腺活检)的诊断效能;再以2012年ACR(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为诊断标准,采用卡方检验分析A、B两组99mTcO4-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的诊断效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分析A、B两组腮腺、颌下腺的摄取和排泄参数间是否有差异。结果:99mTcO4-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与MSGB诊断SS的灵敏度分别为96.55%、70.1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2=76.664,P<0.05)。99mTcO4-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中,A、B组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分别为86.8%、29.4%、69.1%和91.2%、14.2%、62%,B组灵敏度优于A组(?2=35.782,P<0.05)。腮腺摄取参数中,A、B两组Tmax分别为17.76±6.82和9.59±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8,P<0.05);A、B两组MAR、EAR、UR分别为0.82±0.22、8.25±37.0、25.27±127.79和0.79±0.23、1.10±0.50、12.76±124.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腮腺排泄参数中,A、B两组MER、EER、EF、残留比、Tmin分别为0.29±0.33、0.45±0.14、0.71±0.33、0.83±0.38、5.83±3.16和0.07±0.22、1.01±0.19、0.93±0.22、2.20±1.40、1.08±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颌下腺摄取参数中,A、B两组EAR、Tmax分别为1.34±0.31、20.34±4.16和1.53±0.42、8.39±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两组MAR、UR分别为0.37±0.18、1.73±0.66和0.36±0.21、1.73±0.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颌下腺排泄参数中,A、B两组MER、残留比、Tmin分别为0.16±0.17、1.05±0.30、5.59±3.30和0.09±0.13、2.79±1.23、1.02±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两组EER、EF分别为0.99±0.13、0.86±0.17和0.99±0.09、0.91±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99mTcO4-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对S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15min显像法优于35min显像法。诊断SS时,15min显像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将唾液腺动态显像摄取段的采集时间缩短至10min。
吴飞[8](2016)在《DWI-ADC早期预测和动态检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放疗对腮腺分泌功能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在自适应放疗(ART)过程中双侧腮腺ADC值的动态改变,探索腮腺ADC值的变化与其辐射剂量、体积退缩和腺体分泌功能的潜在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早期的评价涎腺功能改变的方法,进而指导临床保护腮腺的介入时机。方法:我们收集了四川省肿瘤医院从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入院初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IGRT、TOMO),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b=0、500、800s/mm2),选择5个扫描时间点,分别为:放疗前、放疗15次时(15th)、放疗25次时(25th)、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月。在最大截面分别测定双侧腮腺深浅叶的ADC值(患侧深叶:P1;患侧浅叶侧:P2;健侧深叶:P3;健侧浅叶叶:P4)。勾画放疗靶区时也将双侧腮腺的深浅叶分别勾画,腮腺深浅叶以下颌后静脉及面神经为分界。每周行咀嚼刺激试验、放射性核素扫描和RTOG急性口干反应标准来评估腮腺的分泌功能。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来对放疗前、放疗期间及放疗后的ADC变化与辐射剂量,体积退缩和腺体分泌功能之间的潜在相关性进行评价。利用放疗计划系统(TPS)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腮腺组织各亚结构的各时间点的受照剂量进行客观分析,初步探讨腮腺放射性损伤的剂量-体积-功能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6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鼻咽癌52例,喉癌5例,口咽癌3例。除喉癌患者外,所有患者的腮腺的ADC均值在放疗前后明显增加(P<0.01),ADC增加比率分别为0.37±0.15(P1),0.35±0.13(P2),0.35±0.17(P3)和0.35±0.09(P4),喉癌患者的腮腺ADC值变化没有其他病种患者明显(P>0.05)。脊髓的ADC均值变化不明显(增加比率≤0.04±0.01,与腮腺的ADC值变化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咀嚼刺激试验、放射性核素扫描和RTOG急性口干反应标准均显示所有患者腮腺的分泌功能在放疗后明显降低(P<0.01)。腮腺ADC均值的增加与受照剂量的增加呈明显的正相关(r1=0.98;r2=0.96;r3=0.964;r4=0.947),与体积体积的退缩呈显着负相关(r1=-0.61;r2=-0.54;r3=-0.51;r4=-0.48),与腮腺的分泌功能呈明显的负相关(r1=-0.74;r2=-0.71;r3=-0.69;r4=-0.68)。患侧深叶的ADC均值明显增高(P<0.01)。此外,ADC均值的改变在放疗早期15th最明显(比例:0.48±0.15),而腮腺的体积和分泌功能在15th时的变化没有ADC均值变化明显(变化比例分别为:0.08±0.05,0.09±0.03)。在放疗过程中,ADC均值的增加与放疗剂量有最明显的关系是在放射治疗15F时,即15th(r=0.83)。腮腺的ADC均值在15th时越高,在放疗结束后腮腺的分泌功能越差(r=-0.76)。结论:1.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腮腺的ADC均值在放疗过程中明显增加。2.它与腮腺的体积退缩和分泌功能的降低有密切的负相关,和腮腺的受照剂量的增加有密切正相关。3.患侧的腮腺深叶是双侧四个解剖区域中对放疗辐射最敏感的区域。4.动态的ADC变化可能是一个用来预测和评价腮腺分泌功能的新的和早期指标。
刘洪伟[9](2008)在《99mTc-MIBI SPECT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SPECT/CT显像在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定性、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手术前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40例,检查前患者均静脉注射99mTc-MIBI后行SPECT早期和延迟头颈部断层显像,结果与CT检查结果比较,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标准,对比研究SPECT和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第二部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腮腺肿块病人30例,术前患者均静脉注射99mTc-MIBI后行SPECT早期和延迟头颈部断层显像,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标准,对SPECT平面显像结果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结果比较,评价SPECT/CT在腮腺肿块定性、定位诊断的价值。[结果]第一部分99mTc-MIBI SPECT在定性、定量诊断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腮腺区肿瘤诊断优于口腔颌面部其它部位的肿瘤;CT影像学检查统计学意义不显着。99mTc-MIBI显像和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3.63%、83.33%、72.50%和54.54%、72.22%、62.50%,经分析99mTc-MIBI显像灵敏性与CT的灵敏性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别统计学意义不显着(p>0.05)。第二部分99mTc-MIB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腮腺肿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4.61%、94.12%、90.00%;SPECT/CT同机融合在腮腺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良性肿块组和恶性肿瘤组的SPECT/CT99mTc-MIBI T/N值分别为1.42±0.62,2.32±0.58,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99mTc-MIBI SPECT的灵敏性高于CT的灵敏性,可以作为CT鉴别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一种补充,在鉴别腮腺区良恶性肿瘤优于颌面部其它部位肿瘤。2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腮腺区肿块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张伟光,樊卫,梁培炎,王国慧,杨小春,戴军进[10](2003)在《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文中研究说明
二、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唾液腺显像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仪器 |
1.2.2 质量评判标准 |
1.2.3 分组方法与统计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图像不合格数分布比较 |
2.2 引起图像不合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 |
3 讨论 |
(2)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 |
1.1 准备阶段 |
1.2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初步构建 |
1.3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专家函询 |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观测指标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分析 |
2.7 研究结果 |
2.8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
3.1 研究结论 |
3.2 研究的创新点 |
3.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与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质控和Gates法测定GFR的校正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质控研究人群 |
1.1.2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影响因素研究人群 |
1.1.3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校正与验证人群 |
1.1.4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方法 |
1.1.5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图像处理方法 |
1.1.6 ~(99m)Tc-DTPA双/单血浆清除率法测定GFR |
1.1.7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回顾性分析与质控 |
1.2.2 肾脏ROI勾画的可重复性研究结果 |
1.2.3 肾脏ROI大小对Gates法测定GFR结果的影响 |
1.2.4 肾脏深度对Gates法测定GFR结果的影响 |
1.2.5 肾脏本底位置对Gates法测定结果影响 |
1.2.6 Gates法测定GFR校正方程的建立 |
1.2.7 Gates法测定GFR校正方程的验证 |
1.3 讨论 |
1.3.1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质控的必要性与价值 |
1.3.2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的影响因素与校正 |
1.4 小结 |
二、GFR测定方法的比较与临床价值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GFR测定方法比较人群 |
2.1.2 CKD诊断及分期人群 |
2.1.3 Gates法测定GFR临床价值研究人群 |
2.1.4 GFR测定方法 |
2.1.5 CKD诊断及分期标准 |
2.1.6 临床健康、疾病评价指标及靶器官功能损害诊断标准 |
2.1.7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GFR测定方法比较人群特征 |
2.2.2 两种GFR测定方法表现的比较 |
2.2.3 gGFR、eGFR对CKD诊断及分期的比较 |
2.2.4 Gates法测定GFR临床价值研究人群特征 |
2.2.5 肾功能正常和下降人群临床指标、慢性病史及靶器官功能损害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GFR是什么,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
2.3.2 Gates法测定GFR可以作为CKD诊断及分期的依据 |
2.3.3 Gates法测定GFR与临床指标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 |
2.3.4 Gates法测定GFR下降是心、脑血管靶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
2.3.5 GFR与其他临床疾病 |
2.4 小结 |
三、分肾GFR测定与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分肾功能测定与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研究人群 |
3.1.2 分肾GFR测定影响因素研究人群 |
3.1.3 分肾功能衡量指标与测定方法 |
3.1.4 分肾GFR测定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3.1.5 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指标 |
3.1.6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644例患者分肾功能测定结果 |
3.2.2 一侧肾脏深度对分肾GFR测定结果的影响 |
3.2.3 联合双血浆法与肾动态显像测定分肾GFR |
3.2.4 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
3.3 讨论 |
3.3.1 分肾功能测定与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研究的临床价值 |
3.3.2 分肾功能的衡量指标、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方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唾液腺显像诊断及鉴别干燥综合征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干燥综合征的影像学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SPECT双探头对向平面显像在腮腺功能测定及头部偏转校正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显像剂与仪器 |
2.3 图像的采集 |
2.4 图像处理与分析 |
2.4.1 分析和处理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时间-放射性曲线 |
3.2 腮腺15min净计数值及酸刺激前最大净计数 |
3.3 功能参数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3D打印模体的头部偏转前、后腮腺放射性计数值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设备 |
2.2 头-颈模体的设计及制作 |
2.2.1 获取图像 |
2.2.2 建模 |
2.2.3 实体打印 |
2.3 图像采集 |
2.3.1 核素充填 |
2.3.2 断层融合 |
2.3.3 平面显象图像采集 |
2.4 图像处理与分析 |
2.5 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与抗SSA/SSB抗体检测及联合应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抗SSA/SSB抗体检测 |
三、放射性核素唾液腺显像 |
四、SPECT图像分析 |
五、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受检者一般临床资料 |
二、SPECT唾液腺显像 |
三、抗SSA/SSB抗体检测 |
四、唾液腺显像、抗SSA/SSB抗体检测及联合成用三者比较 |
讨论 |
一、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 |
二、抗SSA/SSB抗体检测 |
三、唾液腺显像、抗SSA/SSB抗体检测及两者联合应用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7)不同显像时间99mTcO4- 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名词的英文缩略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一般资料 |
2.方法 |
3.统计学处理 |
4.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7.局限与展望 |
8.参考文献 |
综述 干燥综合征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DWI-ADC早期预测和动态检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放疗对腮腺分泌功能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综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涎腺功能的评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99mTc-MIBI SPECT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SPECT和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比较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2.方法 |
3.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在腮腺肿块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2.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唾液腺显像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 胡涛,汪唯一,周平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02)
- [2]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D]. 姜婧晨.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3]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与临床价值研究[D]. 张悦.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唾液腺显像诊断及鉴别干燥综合征的价值[D]. 范敏.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5]SPECT双探头对向平面显像在腮腺功能测定及头部偏转校正的应用[D]. 曾昱.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6]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与抗SSA/SSB抗体检测及联合应用比较[D]. 汪洁. 苏州大学, 2019(04)
- [7]不同显像时间99mTcO4- SPECT唾液腺动态显像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D]. 张兰.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8]DWI-ADC早期预测和动态检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放疗对腮腺分泌功能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D]. 吴飞. 西南医科大学, 2016(04)
- [9]99mTc-MIBI SPECT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D]. 刘洪伟. 青岛大学, 2008(07)
- [10]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J]. 张伟光,樊卫,梁培炎,王国慧,杨小春,戴军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