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
[摘 要]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阿格妮丝·赫勒、科西克、科拉科夫斯基等,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中流砥柱,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效应。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等西方哲学理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主要理论资源。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阐发、对日常生活微观研究与微观革命的主张、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深刻揭示、对人类美好生活和“家园”的追求等,成为其主要的理论建树。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关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整个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视,对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日常生活的变革与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现代化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独特性,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从思想基底上看,以阿格妮丝·赫勒、科西克、科拉科夫斯基等为代表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既在马克思的理论传统和概念框架下从不同维度对日常生活展开研究,又在新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对时代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实践性,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异化作出了尖锐的批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国内研究,受益于相关译著的陆续出版,尤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翻译和解读,更助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其理论的丰富性、视角的独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日益得到了国内学界的重视与关注。然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本质特征和独特意义尚未被学术界清晰地阐明和捕捉,这就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留存了空间。
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资源
对日常生活展开研究是20世纪以来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哲学趋势。哲学对日常生活的审视,表明了围绕日常生活的斗争正日益激烈和深入。胡塞尔以现象学分析为基础的生活世界研究,海德格尔对日常生活存在状态的理论关切,卢卡奇对日常生活物化及物化意识的揭示,葛兰西对市民社会及其领导权的研究,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理论建构,等等,都将日常生活研究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这一丰富的哲学理论沃土中生长出来的。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观点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日常生活理论,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批判性的过程中,饱含着丰富而珍贵的日常生活思想的火花。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观点,主要在以下方面深刻影响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了“生活”的首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158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深刻指出:“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2]13马克思对类本质对象化及异化问题的研究,成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马克思指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这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但异化劳动导致了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生活实践本质的肯定成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解放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家们认为,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一切神秘与虚假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人也将最终实现其类本质的对象化并通达自由和解放,寻到存身“家园”。
卢卡奇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导师,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产生了直接影响。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提出以日常生活为反思维度回应其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反复思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问题,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是第一性的”[3]序1。这一观点源于卢卡奇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反思。卢卡奇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科学和艺术领域意味着不同的结论。人们的审美反映与科学反映是人类精神活动彼此迥异的两极——审美反映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人的世界,因而具有主观性,指向人的目的、意图、愿望、要求等;科学反映提供了日常生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但二者都促进了日常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在卢卡奇的理论中,日常生活的态度、科学反映和艺术都以现实为描绘对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长出”的科学和艺术作为高级的、单一性的对象化意识,也要受到日常生活既有习惯、模式的阻滞,降低甚至使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发生扭曲。但是,日常生活的发展就是其与科学、艺术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卢卡奇主张,以科学反映和科学思维来取代日常思维,并以艺术拯救日常生活。卢卡奇的上述观点,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卢卡奇观点的吸收、反思和重构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大师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及其思想旨趣,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列斐伏尔认为,在日常生活研究上,过去哲学的缺点在于对日常生活采取了直接的、非反思的立场。日常生活的地位是基础性的,人类一切的高级活动——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以及各种高级的社会建构都是建立在日常生活这一基础上的。列斐伏尔指出:“高级的、分化的和专门的活动从来就没有与日常实践分开过,它们只是表面上呈现出与日常实践分开。高级的、分化的和专门的活动与日常实践分离的意识本身就是一种联系;仅仅因为高级的、分化的和专门的活动把它们自己上升到日常实践之上,它们才意味着对日常生活的一种间接的或隐含的批判。”[4]80-81因此,列斐伏尔为从事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规定了基本的研究态度——“日常生活被比喻成沃土。”[4]81只有承认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地位,我们才能理解日常生活。尤其是“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人和生物的人人化了(成为社会的人),更进一步讲,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这个人、这个后天的人、这个培养出来的人,成为自然的人”[4]88。列斐伏尔将日常生活异化及其原因分析作为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核心议题和终身的研究目标,并将微观革命作为日常生活革命的最终模式,认为在当下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日常生活的微观解放将以身体为策源地。在其晚期的节奏分析理论中,列斐伏尔指出,“节奏分析是一个正在构建的新科学,研究这些高度复杂的过程。它可能会补充或取代精神分析。它把自己置于身体,生理和社会之间,是日常生活的核心”[5]573。上述理论观点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重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开拓微观革命模式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西江”协同建设,推进西江一体化管理,打造安全监管命运共同体,11月1至2日,广东、广西海事局在西江干线肇庆至梧州段水域开展联合巡航活动。广东海事局局长陈毕伍、广西海事局局长黄军根在粤桂“平安西江”联合巡航结束后的座谈会上达成共识:同守千里西江,共谋万世之安,两广海事携手共建“平安交通”海事合作示范区。
此外,西方哲学思想对“生活”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生活世界”及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等,都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论是阿格妮丝·赫勒、科西克还是科拉科夫斯基,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上述理论资源。
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建树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思想的创造性阐发
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言,日常生活研究就是目的本身,因为在他们看来,单纯的宏观革命已经不可避免地失败了,通过日常生活革命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类个体的自由和解放或者追求理想的日常生活本身成为了最终目的。 列斐伏尔高度重视微观革命的重要意义,但其日常生活研究的核心旨趣仍是试图对宏观革命进行理论补充。日常生活研究的目的既是为宏观革命积蓄力量——提示人们日常生活及其微观研究的重要性、宏观革命与微观革命的辩证统一性,也是要解决西方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革命之后怎么办、革命作为典型事件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如何这一重要问题。因此,从本质上讲,在列斐伏尔那里,日常生活微观革命仍然是通往宏观革命的中介和途径。在赫勒看来,确实存在两种人类社会的解放模式:一种是宏观的以政治革命和阶级解放为基础,另一种则是日常生活革命和个人解放。但与之相比,赫勒更加强调后者的重要性。她认为:“没有个体的再生产,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而没有自我再生产,任何个体都无法存在。”[6]3赫勒将革命奠基在个体这一基础之上。她认为总有一些人能成功地把握类本质,这样的个体是人类中重要而关键的“少数”。但是,由这些关键性少数如何上升到人类整体,即从微观革命如何上升到宏观革命则成为了一个被遗留的关键问题。虽然赫勒提出了宏观革命与微观革命的关系问题,但她既没有对微观革命对宏观革命的关系作出完整而系统的说明,也没有就微观革命如何实现社会的整体革命给出清晰的路线。在赫勒自身的理论发展中,她对上述问题有所意识,并试图通过其他方面的一些补充性理论来对上述问题进行侧面的解答,比如通过现代性批判、道德和美学等,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上述问题。赫勒的整体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如果人终有一天会获得社会地扬弃异化的成功,以便主体同日常生活的非异化关系最终成为典型的,那么主体以创造与人相称的日常生活为宗旨而对异化的反抗其本身,就是必要的前提条件”[6]248。她认为通过对有意义的生活的追求,我们有可能实现从“个体”通达“我们”。
科拉科夫斯基在对微观革命的重视和主张上表现得最为典型。科拉科夫斯基不同于列斐伏尔和赫勒,他既不试图如前者般将日常生活带入哲学领域,要求哲学开垦这一处女地,也不试图如赫勒一般构建日常生活的理论形态。科拉科夫斯基直接从日常生活现象分析入手,充分展开日常生活的矛盾性、丰富性、混杂性、差异性,试图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的思想和认识“拔高一点儿”以理解日常生活。科拉科夫斯基甚至试图以“中立”的立场来审视日常生活,因而他的理论是完全沉溺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尤其是在革命问题上,他从个体自由及实现角度,认为个体自由中蕴含着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来自人本质上的“好奇”。“好奇,即去发现某些事情的一种无利害的需要,是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一起保持下来的一种本能,是一种唯有人才具有的特性。”[8]34“好奇,如同厌烦,是唯有人类才有的品性——卓越的(par excellence)人类品性。正是好奇,激发我们,即使在满足了我们的物质需要并且确保了没有危险会威胁到我们之后,去探索世界……如果我们从来就没有过厌烦,那么我们也就从来没有过好奇。”[8]71科拉科夫斯基认为,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带来了厌烦,但好奇与厌烦相伴而生,它是我们摆脱庸常、突破与重塑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暴力革命确实是实现人类整体自由的重要形式,但并非唯一。虽然科拉科夫斯基认为日常生活中个体自由的实现能够为实现整体自由开辟道路,但从根本上,由于科拉科夫斯基更加认可个体自由的意义与价值,因而并未给出从个体通向整体自由的有效路径。
赫勒指出:“《日常生活》写于那个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口号的时代。此书的首要目的正如标题本身所示:勾画关于日常生活的理论。”[6]英文版序言1在如何定义日常生活这个关键问题上,阿格妮丝·赫勒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出:“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他们就必须再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6]3她以马克思类本质思想为基础,结合卢卡奇的思想观点,阐发了自在的类本质、自为的类本质与自在自为的类本质问题。而“像所有对象化过程一样,日常生活也是在双重意义上作为对象化的。一方面,它是主体持续的客观化过程。另一方面,它是个人借此被持续地再创造的过程”[6]45。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家以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思想为基础,试图通过微观研究,追求人道、自由和解放,将人们从日常生活的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日常生活虽充满矛盾、琐碎,但仍然是蕴含着创造力与希望的,因而必须立足日常生活寻找使其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科西克指出,日常生活的重复和单调既使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成为可以被替代的,也使每一个个体成为可替代的“无此人”。科西克指出:“日常表现为非个人力量的匿名与专制,这种非个人力量决定每个人的行为、思想、品味,甚至决定他对平庸的抵制。日常的匿名性体现在匿名的主语上,体现在某人或没有人(no-one)上。”[7]57我们对这种状态提出质疑和挑战,不是因为日常成为了问题,而是日常背后的现实出了问题。这个“现实”指的就是人存身其中的世界及其对人而言的意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无此人”带来的荒诞感愈演愈烈,“实在”或者“现实”更处于层层遮蔽之中。每个个体已经被社会高度整合,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性受到全面压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系统或者装置已经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但科西克认为,日常生活仍然是充满希望的,“无此人”状态终将终结,真实终将显现。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淋巴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淋巴癌,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下签署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5~72岁,平均(58.6±4.1)岁;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4~72岁,平均(57.1±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马克思主义是科拉科夫斯基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资源。科拉科夫斯基认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不应仅仅作政治上的理解。试图摆脱斯大林思想模式的科拉科夫斯基,深入研究并吸收了青年马克思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的思想。而马克思高举的人的自由与解放旗帜以及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科拉科夫斯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理论武器。在日常生活理论中,科拉科夫斯基对异化的揭示与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人道主义关怀等,得到了高度的体现。但是,在如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这一问题上,科拉科夫斯基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是特定历史和社会条件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将人作为“大写的人”。但是,这个“大写的人”因其高度的抽象性而被科拉科夫斯基所摒弃。科拉科夫斯基始终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或曰“小写的人”。因此,在日常生活研究上,对个体生存境遇、状态的追问等,是其关注的重要话题。
(二)丰富了社会现实的微观研究与日常生活革命这一新领域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微观研究与革命模式探索,深刻启发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研究,但在日常生活革命对宏观革命意味着什么这一重要问题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列斐伏尔等人的思想出现了分野。
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理解、省思日常生活,既是20世纪世界哲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核心议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日常生活相关思想的创造性诠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家坚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与思想原本出发,力图坚持其思想的本来面貌,克服苏联马克思主义由于脱离现实生活而呈现出的抽象化弊端。在具体的日常生活理论建构上,采取重新阐释马克思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等,以恢复、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和现实解释力。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徧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故明主急得其人,而闇主急得其势。(《君道》)
(三)克服日常生活的异化状态,以人类理想日常生活为奋斗目标
然而,降低SHR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乙苯经脱氢制苯乙烯是一个吸热平衡反应,产物中的摩尔数上升。因此,高温、低压、高蒸汽比的反应环境更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蒸汽不仅有助于推移平衡点向产物方向移动,而且还能防止过度焦化和催化剂的过度还原。如果SHR较低,则相应地导致转化率降低。让超低SHR得以实现且创造价值的唯一方法便是创新流程技术并使用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兼得的催化剂。
赫勒在马克思主义和卢卡奇思想的基础上,思考扬弃日常生活异化状态的自由解放之路。赫勒区分了生活中“自在的”和“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是既有的、给定的社会规范、秩序和习惯,表现为个体所面对的社会生活中“不变的要素”;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则蕴含着人的自由和创造力,以反思和批判的方式,建构起个体的意义世界。就这样,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使现存秩序、规范和习惯在个体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中得以辩证综合,使现实世界成为“我的世界”。在此,无论是赫勒还是科西克、科拉科夫斯基都比较接近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但赫勒也继承了卢卡奇对日常生活与耸立于其上的社会结构、规范等的看法。赫勒认为,日常生活必然受其影响、制约和决定,从而使日常生活呈现被动、受压甚至异化的状态。
在《激进哲学》中,赫勒进一步由此出发指出:“我们把所有在一个以依附和统领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中出现的,但在这样的社会中不能被满足的需要表征为激进的需要。它们是这样的一些需要,即只有这样的社会被超越,这些需要才能被满足。”[9]123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通过革命性的实践构建合理性的乌托邦,通向人的自由和解放。她指出:“合理性的乌托邦同时也是与迄今为止现存的历史相对立的真实的历史。它也是类的实现,是历史中发展的人长期流浪的终点,是人向在其中可以真实存在的一个家园的‘回乡’。”[9]126能够“回乡”的个体就是实现了类本质的个体,而这一个体虽目前只代表少数人,但却代表了全人类的价值和诉求。赫勒认为,以这样的个体为基础,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类解放。
科拉科夫斯基更为注重对日常生活实现个体自由这一问题的探讨,以此为基础从个体自由通向人类整体解放。科拉科夫斯基以普通个体的思考模式为出发点,试图引导人们逐步地意识到并反思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而过渡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虽然日常生活压抑、琐碎,但是由于人们拥有好奇心而饱含创造力,正是在创造力的指引下,日常生活因而拥有了生命力。在个体层面,创造力和自由密切相关。他指出:“我们确实是我们所作所为的自由的代理人,而不仅仅是存在于世界上的各种力量的工具——尽管我们理所当然地服从自然界的法则。”[8]75科拉科夫斯基指出:“自由不只是在既定的种种可能之间进行选择的能力(ability);自由还是创造相当新颖、相当难以预测的情况的那种能力(capacity)。”[8]73科拉科夫斯基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必然在个体日常生活中体现为其选择与行为,因此,我们无法设想脱离日常生活的人类解放。
①字段信息抽取:利用WOS导出HTML格式的题录数据,抽取题录中指定的字段信息并可选择存储为文本文档(包括:关键词、作者、期刊名等字段)。
科西克在《具体的辩证法》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资源,将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理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阐发了具体总体的辩证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任务。科西克指出,由于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不直接呈现,所以,日常生活的现实就是头脑中的“日常思维”或“观念”。但这种“日常思维”对个体生存或者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由其建构的世界只能是虚拟的世界。在日常实践中,也存在上述问题。科西克从区分“实践”与“操控”出发,试图揭示日常生活的伪实践。他认为“操控”作为人与世界关联的方式和手段,体现了人类生活世界的拜物教化特征,即在思想意识中将人的意义世界表征为一个器械、装具的系统世界,这个世界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分工的发展,使人类劳动和生活都出现了片段化、片面化,丧失了真正的整体性和主体的创造性。这个由“操控”塑造的世界是一个效用世界,也是一个物的世界,虚构的世界就是伪现实、伪具体。具体总体的辩证法就是通过揭示伪现实而通达现实,还给人们真实的世界。科西克认为:“就其本质与普遍性而言,实践是对人作为一种处于形成中的存在,作为一种构造现实(社会—人类现实)的存在,并因而作为把握和解释现实(人类与超人类现实、总体现实)的存在这一秘密的揭示。”[7]170正是由于实践的这一本质,超越伪具体世界才得以可能。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以日常生活为沃土,尤其重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日常生活的异化状态和人类的生存困境,使日常生活重新被理解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存身于斯的“土壤”与“家园”。阿格妮丝·赫勒、科西克和科拉科夫斯基,虽然形成了各自迥异的思考模式和理论建构,但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直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日常生活及其异化问题,试图惊醒、启迪并解救深陷日常生活泥淖中的广大民众,从思想和意识解放的维度,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繁冗之上,探索日常生活革命道路,重构人类理想生活,形成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独特的理论建树。
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意义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既是理论家吹响的针对人类日常生活异化现实的反抗号角,也是在东欧现实社会发展进程这一独特的土壤中长出的理论形态。但在总体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是20世纪以来哲学走向生活世界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人类现实生存问题的深刻洞察和高度的理论反思,是为回应时代课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阐发。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并非以抽象、思辨的方式把握日常生活的本质、特征、结构和运行机制,而是从微观的角度以高度的现实性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思人类的日常生活境遇,批判资本逻辑主导下人的生存困境,为人提供一种反思性的理论形态和批判性的思想武器,从而以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反抗生活压抑,寻找人类生活解放的微观道路。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关注,对探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日常生活的变革与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脱离微观日常生活研究的现代化转型是无根的。日常生活是人们现实生存的基础性条件,不对日常生活进行充分研究也就丧失了现代化转型的现实根基。在《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中,衣俊卿教授指出:“人们目前的目光更多地投放到经济增长、技术发展、体制转换等社会层面的现代化,而对人的生存方式转变和文化转型等个体层面的现代化,即人自身的现代化关注不够。显而易见,如果以文化转型为表现形态的人自身现代化不能与社会层面的现代化同步展开,那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可能再一次受阻,甚至停滞。”[10]328这一论断,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当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型这一问题上仍旧任重道远。现代化转型,不仅意味着宏观层面的经济、政治、制度等的建构,也不仅意味着物质层面的丰盛,更意味着文化、心理等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但是,如果脱离日常生活这一微观现实基础,宏观的、客观的、物的层面与精神的、思想文化的层面就会因为丧失现实的“桥梁”、“中介”和“基础”而无根,脱离日常生活的现代化转型、欠缺日常生活革新的现代化实践也终将难以获得牢固的基础并最终实现。
甘密老师导入此课,紧扣游记这一文体特点——“我们继续欣赏,叶圣陶爷爷曾经游览过这,还写下一篇游记”。揭示课题后的主问题是“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顺着“游踪”这一主线去感知“游记”的文序、结构,渗透着类文体写作观。
脱离日常生活的人的现代化是抽象、空洞的。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中国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跃迁,但这一走向现代化的人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现实具体的。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解决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人的现代化,若非如此现代化进程将是抽象和空洞的。这就有必要从微观视角,对这一正在转变中的人及其目的、愿望、要求甚至困境作出科学的分析。“我们正置身于空前的大变革时代,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十字路口上的成千上万的普通中国人中间,正在萌生着走出熟悉的日常生活世界,进人充满竞争又充满创造性的非日常世界之中的历史涌动。”[10]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深处日常生活之中的个体虽然是生动的、具体的,但由于受到日常生活固有结构等的制约,往往沉溺于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对长期处于农耕文明条件下的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传统结构更是异常沉重。深处这一传统结构中的个体,不仅面对着急剧转型的现实社会的重重考验,也面临着由于熟悉感的固着化带来的心理安适的失却,面对外在现实世界与内在精神世界巨大转型的压力。由于“传统日常生活的沉重结构正在悄悄松动”[10]347,我们的任务是“使这一已经开始的历史进程由潜在走向公开、由自发走向自觉”[10]347。
变革日常生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日常生活方式随之进行调整,古今中西概莫能外。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物质财富的积累与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进步之间的不平衡与矛盾日益加剧。这就需要发挥日常生活的基础性与中介性作用。日常生活的基础性与中介性作用决定了对日常生活进行变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提出的重要任务。变革日常生活就是对其重复的、稳定的结构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变革,以引导人们适应变化了的现实。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结构的研究、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研究、对资本主导下资本主义日常生活及其异化的批判,以及对科学、艺术、哲学等对日常思维和日常实践的超越与创造性建构等,为我们提供了变革日常生活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常生活的新视角。这意味着中国社会对人的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及其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有意识的培育,更意味着我们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适应、匹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匈]卢卡奇.审美特性(上)[M].徐恒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 [法]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1卷)[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5] 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M].VERSO, 2014:573.
[6]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 [捷]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刘玉贤,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8] [波]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自由、名誉、欺骗和背叛——日常生活札记[M].唐少杰,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9] [匈]阿格妮丝·赫勒.激进哲学[M].赵司空,孙建茵,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0]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B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9)10-0037-08
[收稿日期]2019-07-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0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列斐伏尔节奏分析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L17CKS007)
[作者简介]关巍(1982-),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从事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杜 娟 杜红艳〕
标签:日常生活论文; 东欧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理论论文; 这一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欧洲哲学论文; 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哲学论文; 《学术交流》2019年第10期论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0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列斐伏尔节奏分析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L17CKS007)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