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在床架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两侧床架上分别设有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靠近支撑杆一端均与床架铰接,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分别通过多组第一气缸和多组第二气缸与床架铰接,多组第一气缸和多组第二气缸由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分别设置在第二翻板两侧床架上的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均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帮助病人翻身。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1),在床架(1)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杆(2)两侧床架(1)上分别设有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靠近支撑杆(2)一端均与床架(1)铰接,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分别通过多组第一气缸(51)和多组第二气缸(52)与床架(1)铰接,多组第一气缸(51)和多组第二气缸(52)由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与多组第一气缸(51)连通的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与多组第二气缸(52)连通的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分别设置在第一翻板(31)两侧床架(1)上的第一行程开关(41)和第二行程开关(42)、分别设置在第二翻板(32)两侧床架(1)上的第三行程开关(43)和第四行程开关(44),第一行程开关(41)、第二行程开关(42)、第三行程开关(43)和第四行程开关(44)均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1),在床架(1)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杆(2)两侧床架(1)上分别设有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靠近支撑杆(2)一端均与床架(1)铰接,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分别通过多组第一气缸(51)和多组第二气缸(52)与床架(1)铰接,多组第一气缸(51)和多组第二气缸(52)由控制系统控制伸缩;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与多组第一气缸(51)连通的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与多组第二气缸(52)连通的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分别设置在第一翻板(31)两侧床架(1)上的第一行程开关(41)和第二行程开关(42)、分别设置在第二翻板(32)两侧床架(1)上的第三行程开关(43)和第四行程开关(44),第一行程开关(41)、第二行程开关(42)、第三行程开关(43)和第四行程开关(44)均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内均设有凹槽(34),在各凹槽(34)内分别设有第一气囊(61)和第二气囊(62),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气囊(61)连通的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和和第二气囊(62)连通的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在第一气囊(61)连通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继电器(91),在第二气囊(62)连通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继电器(92),第一压力继电器(91)和第二压力继电器(92)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和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是采用牛津布复合TPU面料制成的梯形充气件。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气缸(51)连通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和第二气缸(52)连通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的管路上分别设有一组双向气控单向阀。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翻身床。
背景技术
褥疮是外科患者,尤其是昏迷、截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据国外布赖顿健康中心资料表明,老年看护病房褥疮发生率为 22.5%。国内资料介绍脊髓损伤患者褥疮的发生率为25% -85.9% 岛,且 8% 与死亡有关。住院老人褥疮发生率 10% - 25.9%,并且发生褥疮的老年人较未发生褥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 4 倍,如褥疮不愈合,其死亡率增加 6 倍。勤翻身是其常见并且最有效的预防护理方法,目前,陪护人员还是完全手工为患者翻身,劳动强度大,病人翻身的安全系数低;另一方面,夜间由于护理人员减少、家属休息,会忘记给病人翻身,所以常有病人经过一夜晚,就出现皮肤压红甚至有些会达到Ⅰ压疮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翻身床,能够自动帮助病人翻身。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在床架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两侧床架上分别设有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靠近支撑杆一端均与床架铰接,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分别通过多组第一气缸和多组第二气缸与床架铰接,多组第一气缸和多组第二气缸由控制系统控制伸缩;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与多组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与多组第二气缸连通的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分别设置在第一翻板两侧床架上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第二翻板两侧床架上的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均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
在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内均设有凹槽,在各凹槽内分别设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气囊连通的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和和第二气囊连通的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在第一气囊连通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继电器,在第二气囊连通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继电器,第一压力继电器和第二压力继电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
所述气囊是采用牛津布复合TPU面料制成的梯形充气件。
在第一气缸连通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和第二气缸连通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管路上分别设有一组双向气控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通过PLC控制器定时自动控制各气缸伸缩,以使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交替倾斜,帮助睡在翻板上的病人翻身,降低护士劳动强度,提高病人翻身的安全系数。
2、利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能够对翻身后病人的腰部和背部进行支撑,避免病人肩胛部和骶尾部过长时间接触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防止肩胛部和骶尾部的褥疮加重,同时也方便护士对肩胛部和骶尾部的褥疮进行护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翻板翻起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接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框图。
图中:床架1、支撑杆2、第一翻板31、第二翻板32凸出33、凹槽34、、第一行程开关41、第二行程开关42、第三行程开关43、第四行程开关44、第一气缸51、第二气缸52、第一气囊61、第二气囊62、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第一压力继电器91、第二压力继电器9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5所示,一种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1,在床架1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在支撑杆2两侧床架1上分别设有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靠近支撑杆2一端均与床架1铰接,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分别通过多组第一气缸51和多组第二气缸52与床架1铰接,多组第一气缸51和多组第二气缸52由控制系统控制伸缩;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与多组第一气缸51连通的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与多组第二气缸52连通的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分别设置在第一翻板31两侧床架1上的第一行程开关41和第二行程开关42、分别设置在第二翻板32两侧床架1上的第三行程开关43和第四行程开关44,第一行程开关41、第二行程开关42、第三行程开关43和第四行程开关44均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
如图1所示,在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靠近支撑杆2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凸出,两个凸出分别用于触发第二行程开关42和第三行程开关43;当第一翻板31处于水平状时,第一翻板31触发第一行程开关41,当第一翻板31被各第一气缸51推送翻转60度时,第一翻板31一端的凸出触发第二行程开关42,当第二翻板32被各第二气缸52推送翻转60度时,第二翻板32一端的凸出触发第三行程开关43,当第二翻板32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翻板32触发第四行程开关。
关于图4到7中各电气符号解释为;
YA1代表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左位得电,第一气缸51伸长;
YA2代表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右位得电,第一气缸51收缩;
YA3代表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左位得电,第一气囊61膨胀;
YA4代表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右位得电,第一气囊61收缩;
YA5代表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左位得电,第二气囊62膨胀;
YA6代表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右位得电,第二气囊62收缩;
YA7代表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左位得电,第二气缸52伸长;
YA8代表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右位得电,第二气缸52收缩;
SQ1代表第一行程开关41得电,第一翻板31处于水平;
SQ2代表第二行程开关42得电,第一翻板31处于翻转60度;
SQ3代表第三行程开关43得电,第二翻板32处于翻转60度;
SQ4代表第四行程开关44得电,第二翻板32处于水平;
KP1代表第一压力继电器91;
KP2代表第二压力继电器92;
SB1代表启动按钮;
SB2代表停止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2和5所示,
第一步:在病人躺在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上时,首先按下启动按钮,
第二步:接着第一电磁阀左位得电,各第一气缸51同步举升,第一翻板31翻转60度后出发第二行程开关42,随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池阀回到中位,第一翻板31保持60翻转状态30分钟,由此让翻转后的第一翻板31帮助病人翻身侧卧30分钟,30分钟过后,第一电磁阀右位得电,各第一气缸51同步缩回,让第一翻板31压在第一行程开关41上。
第三步: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左位得电,推动第二翻转翻转60度,第二翻板32上凸出触发第三行程开关43,随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二三位四通电池阀回到中位,第二翻板32保持60翻转状态30分钟,由此让翻转后的第二翻板32帮助病人向另外一个方向翻身侧卧30分钟,30分钟过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右位得电,各第二气缸52同步缩回,让第二翻板32压在第四行程开关44上,接着进行第二步,如此反复循环,当需要停止时,则按动停止按钮。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能够通过PLC控制器定时自动控制各气缸伸缩,以使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交替倾斜,帮助睡在翻板上的病人翻身,降低护士劳动强度,提高病人翻身的安全系数。
在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内均设有凹槽34,在各凹槽34内分别设有第一气囊61和第二气囊62,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气囊61连通的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和和第二气囊62连通的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在第一气囊61连通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继电器91,在第二气囊62连通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继电器92,第一压力继电器91和第二压力继电器92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和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
所述气囊是采用牛津布复合TPU面料制成的梯形充气件。
在第一气缸51连通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和第二气缸52连通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的管路上分别设有一组双向气控单向阀。双向气控单向阀能够有效的防止气缸漏气。
当病人躺在病床上时,第一气囊61和第二气囊62对准病人的腰部和背部,因为病人发生褥疮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肩胛部和骶尾部,用第一气囊61或第二气囊62支撑病人腰部和背部,一方面能够避免肩胛部和骶尾部的褥疮触碰第一翻板31或者第二翻板32,另一方面,方便护士对褥疮进行清理和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如图7所示:
第一步:在病人躺在第一翻板31和第二翻板32上时,首先按下启动按钮,
第二步:接着第一电磁阀左位得电,各第一气缸51同步举升,第一翻板31翻转60度后出发第二行程开关42,随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池阀回到中位,第一翻板31保持60翻转状态5分钟,由此让翻转后的第一翻板31帮助病人翻身侧卧5分钟,5分钟过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右位得电,各第一气缸51同步缩回,让第一翻板31压在第一行程开关41上,在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71右位得电的同时,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左位得电,气源空气进入到第一气囊61中,让第一气囊61随着第一翻板31的落下而逐渐膨胀,当第一气囊61彻底膨胀起来后会触发第一压力继电器91,接着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回到中位,第一气囊61保持膨胀状态25分钟,由气囊支撑病人腰部或者背部,25分钟过后,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81右位得电,第一气囊61被放气30秒。
第三步: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左位得电,推动第二翻转翻转60度,第二翻板32上凸出触发第三行程开关43,随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二三位四通电池阀回到中位,第二翻板32保持60翻转状态5分钟,由此让翻转后的第二翻板32帮助病人向另外一个方向翻身侧卧5分钟,5分钟过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右位得电,各第二气缸52同步缩回,让第二翻板32压在第四行程开关44上,在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72右位得电的同时,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左位得电,气源空气进入到第二气囊62中,让第二气囊62随着第二翻板32的落下而逐渐膨胀,当第二气囊62彻底膨胀起来后会触发第二压力继电器92,接着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回到中位,第一气囊61保持膨胀状态25分钟,由气囊支撑病人腰部或者背部,25分钟过后,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82右位得电,第二气囊62被放气30秒,接着进行第二步,如此反复循环,当需要停止时,则按动停止按钮。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151.0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713450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A61G7/015
专利分类号:A61G7/015;A61G7/057
范畴分类:申请人:汪晓亮
第一申请人:汪晓亮
申请人地址: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大道183号
发明人:汪晓亮;常婷婷;张波
第一发明人:汪晓亮
当前权利人:汪晓亮
代理人:成钢
代理机构:42103
代理机构编号: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