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变分原理论文_宋英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变分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理,变量,不等式,弹性,材料,噪声,方程。

混合变分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宋英伟[1](2018)在《大挠度直梁混合变量变分原理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科技不断创新,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迅猛发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于某些受弯构件,刚度和强度要求必须被满足,既要保证结构设施安全使用,又需要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直梁,是构件中最简单形式,可以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大空间网格结构等,人们对于大挠度问题也更加关注。混合变量变分原理的正确性已经在矩形板的稳定、振动和弯曲问题等领域得到了验证。对混合变量的泛函取极值得出的等价方程数量比拉格朗日和E.Reissner(雷斯纳)算法多,应用弱容许位移和弱容许挠度,得到的弱容许变量多,这些都易于推导出大挠度直梁混合变量变分原理。本课题首先应用二类混合变量变分原理,即大挠度直梁混合变量最小势能原理、混合变量最小势作用量原理求解大挠度直梁变形稳定问题,给出了一个新算法,将通过ANSYS建模所得数据与使用MATLAB编写程序计算得到的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大挠度直梁二类混合变量变分原理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大挠度功的互等定理推导出不同情况下直梁的零变分关系式,进而推导出大挠度直梁线弹性力学混合变量变分原理应变-应力关系,即叁类混合变量变分原理。在分析梁的非线性过程中,均布谐载压力下大挠度悬臂梁受迫振动等直梁问题可以应用二类混合变量的变分原理求解,其算法更加灵活,结果准确可信,可求解不同边界条件与载荷下的大挠度直梁平衡,振动等问题,同时,推导的四种叁类混合变量变分原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为解决具体应用中大挠度直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冬梅[2](2016)在《混合变分不等式的变分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并分析了有限维空间中混合变分不等式的变分原理,同时给出了混合变分不等式的解基于鞍点的刻画,最后,针对一些特殊情型给出了混合变分不等式问题基于经典优化问题的等价性刻画。因为线性,非线性补问题也可纳入混合变分不等式问题的框架,所以文章中得到的结果也可以直接用于这类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卢昕婷,韩立国,张盼,孙宏宇[3](2015)在《基于全变分原理的多震源混合数据直接偏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震源混合地震采集技术,即将多个震源以一定编码方式连续地激发,得到多炮混合的地震数据.该技术能减少地震采集时间,节约采集成本,但是混合数据的直接偏移会在成像剖面中引入严重的串扰噪声,影响成像效果.从数学上看,地震成像属于典型的数学物理反问题,可以采用线性反演方法求解一个正则化约束的最小二乘(LS)优化问题,获得更高质量的成像结果.全变分(TV)正则化方法是图像去噪和复原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热点技术,其能在去除噪声的过程中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和不连续性.在对TV图像去噪复原方法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多震源混合数据直接偏移成像问题转换成图像复原的极小化能量泛函问题,用TV正则化代替传统最小二乘偏移(LSM)中的L2范数正则化,提出基于全变分原理的混合数据直接偏移方法.该方法使用基于梯度的快速迭代收缩阈值与快速梯度投影组合算法——FISTA/FGP求解最优化问题,能有效压制串扰噪声,增强同相轴连续性,提高成像分辨率.理论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将本方法应用于混合数据,无论是去噪效果还是成像精度都得到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卢昕婷,韩立国,张盼,孙宏宇[4](2015)在《基于全变分原理的多震源混合数据偏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震源混合采集能减少地震采集时间,节约采集成本,但是多震源数据直接偏移会在成像剖面中引入严重的串扰噪声影响成像效果。本文将多震源地震数据直接偏移成像问题转换成图像复原的极小化能量泛函问题,提出基于全变分(TV)正则化约束的混合数据直接偏移成像方法。本方法能有效压制串扰噪声,增强同相轴连续性,对复杂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理论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将本方法应用于混合数据,无论是去噪效果还是成像精度都得到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9 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5-23)

许亚楠[5](2012)在《某些弹性力学问题的Hamilton混合能变分原理及双正交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分Hamilton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质,有很多显式的数值算法.针对可分Hami Iton系统,提出了推导Hamilton混合能变分原理和本征函数系双正交关系的理性方法.以粘性流体的扰动问题、Mindlin板弯曲问题、正交各向异性薄板弯曲问题和极坐标环扇形薄板自由振动问题为例,通过引入不同的对偶变量,利用可分Hamilton系统微分形式与积分形式的等价性,导出了两类变量的Hamilton混合能变分原理,并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还建立了相应问题的本征函数系之间的双正交关系.最后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2-05-01)

高强,谭述君,张洪武,钟万勰[6](2010)在《基于对偶变量变分原理和混合变量的保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广义位移和动量同时用拉格朗日多项式近似,并选择积分区间左端位移和右端动量为独立变量,或选择积分区间左端动量和右端位移为独立变量,然后基于对偶变量变分原理导出了哈密顿系统的离散正则变换和对应的数值积分保辛算法。当位移和动量的拉格朗日多项式近似阶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自然导出保辛算法的不动点格式。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位移和动量采用不同阶次插值所需最少Gauss积分点个数,并讨论了位移插值阶数、动量插值阶数以及Gauss积分点个数对保辛算法精度的影响,说明了上述不动点格式恰好是一种最优格式。(本文来源于《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期刊2010-08-20)

卿光辉,邱家俊,塔娜[7](2005)在《压电材料修正后的H-R混合变分原理及其层合板的精确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叁维弹性体的Hellinger-Reissner(H-R)混合变分原理引入到具有机-电耦合效应的压电材料静力学问题中,建立了压电材料修正后的H-R混合变分原理,通过变分运算和分部积分得到了压电材料的状态向量方程。给出了四边简支的压电材料层合板静力学状态向量方程的精确求解方法,数值实例的结果证明了方法是正确性的。这里的理论和求解方法同样适应于纯弹性材料板和压电材料板混合的层合板静力学问题的分析。变分原理将有利于压电材料问题相应的半解析法或有限元法的推导。(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5年05期)

卿光辉,邱家俊,刘艳红[8](2005)在《磁电弹性体修正后的H-R混合变分原理和状态向量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维弹性体的Hellinger_Reissner(H_R)混合变分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叁维磁电弹性体修正后的H_R混合变分原理,通过变分运算得到了磁电弹性板的状态向量方程,并应用该原理导出了平面内离散元素的状态向量方程,为半解析法在磁电弹性板问题上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后指出:纯弹性体、单一压电体或单一压磁体修正后的H_R混合变分原理都是目前原理的特例·(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05年06期)

卿光辉,邱家俊,塔娜[9](2004)在《压电体的混合变分原理及迭层板的自由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具有机 -电耦合效应的压电材料修正后的 Hellinger- Reissner (H- R)混合变分原理 ,并推导了压电材料的 Hamilton正则方程 ,即压电材料自由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 ;根据矩阵分析理论给出了带有压电材料层的迭层矩形板自由振动的精确求解方法 ,文中没有引入任何位移模式或应力模式假设 ,实例分析得到了压电混合迭层板正逆效应两种情况自由振动的低阶频率 ,并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提出的压电材料修正后的 H - R混合变分原理将有利于压电材料动力问题的有限元法或半解析法的推导(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付宝连[10](2004)在《有限位移弹性理论混合变量的变分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有限位移弹性理论混合变量的最小势能原理、驻值余能原理、广义势能原理、广义余能原理、虚功原理和虚余功原理。(本文来源于《唐山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混合变分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描述并分析了有限维空间中混合变分不等式的变分原理,同时给出了混合变分不等式的解基于鞍点的刻画,最后,针对一些特殊情型给出了混合变分不等式问题基于经典优化问题的等价性刻画。因为线性,非线性补问题也可纳入混合变分不等式问题的框架,所以文章中得到的结果也可以直接用于这类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变分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1].宋英伟.大挠度直梁混合变量变分原理及其应用[D].燕山大学.2018

[2].黄冬梅.混合变分不等式的变分原理[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卢昕婷,韩立国,张盼,孙宏宇.基于全变分原理的多震源混合数据直接偏移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5

[4].卢昕婷,韩立国,张盼,孙宏宇.基于全变分原理的多震源混合数据偏移[C].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9 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5].许亚楠.某些弹性力学问题的Hamilton混合能变分原理及双正交关系[D].内蒙古大学.2012

[6].高强,谭述君,张洪武,钟万勰.基于对偶变量变分原理和混合变量的保辛方法[C].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2010

[7].卿光辉,邱家俊,塔娜.压电材料修正后的H-R混合变分原理及其层合板的精确法[J].工程力学.2005

[8].卿光辉,邱家俊,刘艳红.磁电弹性体修正后的H-R混合变分原理和状态向量方程[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

[9].卿光辉,邱家俊,塔娜.压电体的混合变分原理及迭层板的自由振动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4

[10].付宝连.有限位移弹性理论混合变量的变分原理[J].唐山学院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3-11不同截断项数TV下如0) ̄ma...

标签:;  ;  ;  ;  ;  ;  ;  

混合变分原理论文_宋英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