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递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徽州,西递,黄山,文化,世界文化遗产,锣声,心腹大患。
西递村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记者,张璁[1](2019)在《安徽黄山西递村 古村有群“打更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安徽黄山脚下的西递村,直至今天,每到入夜,打更的铜锣声依然还会荡开在村间小巷。打更是中国古代夜间的报时工作,兼顾巡夜和维持治安。随着时代发展,“更夫”这个职业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在西递村,至今仍然活跃着一支自发组(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11-14)
董英俊[2](2019)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的可持续旅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部的西递村拥有保存完好的叁百多幢皖南古民居建筑,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其中还蕴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近年来西递旅游呈现下滑态势的现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梳理了西递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出当前旅游模式下的问题,并就如何将古民居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天然资源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和参考村志等方法,结合村情就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以及发展可持续旅游的途径与前景。(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08期)
洪涛,孙升[3](2018)在《传统聚落建筑与空间保护策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村落以独特的聚落形态、工艺精湛的民居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保护发展是乡村振兴面临的重要命题。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例,基于传统聚落形态保护为目的,分析传统村落形态与建筑现状及其历史特点,提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原则、保护框架、以及具体的保护目标与保护措施,以期为传统聚落保护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晓然[4](2018)在《中国传统古村落之西递村》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递村是众多皖南山岳中一个典型的古村落,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城东九公里,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相距黄山大门叁十八公里,离遗产地宏村、迷宫式村落南屏、舒秀文故里屏山仅十几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始建于公元11世纪的宋朝元佑(宋哲宗)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会财会》期刊2018年07期)
牛传宝[5](2018)在《论应天齐版画中徽派建筑元素的抽象性与具象性的融合——以《西递村系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天齐的版画《西递村系列》,以徽州建筑为元素,把具象与抽象进行冲突的融合,幻化出其独特的意境,打造出"应氏版画"的艺术语言。画面看似逼真,现实中却又不存在,从内容到构图,从质地肌理到黑色几何平面,以抽象化的具象、具象化的抽象造型风格,再造了一个沉静、古朴、神秘的意象"西递村"。(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江志伟[6](2015)在《效好便好 知难不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黟县西递村,300多户人家的墙壁上,都高挂着祖传的读书楹联。这些楹联作为自家人的座右铭,最古老的已经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有的是宣纸书就精裱而成的卷轴式楹联,有的是红木雕刻制就的徽州木雕楹联,有的是阳雕在竹片之上的徽州竹雕楹联……跨(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5-05-31)
吉利利[7](2015)在《西递村一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教育实践与研究(A)》期刊2015年05期)
苏梦蓓[8](2014)在《西递村外部公共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升温,徽州地区的古村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徽州西递古村落在现代生活模式和旅游发展的冲击下正慢慢地发生着改变,包括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模式,这些改变有些是不可逆的。所以如何有效地保护历史遗留下来地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对西递古村落的外部公共空间的研究是在以西递古村落为背景的前提下,独立地将外部公共空间做细致地研究以保证内容深度。文章首先介绍徽州地区的概况,以利于了解西递古村落的文化背景。其次介绍了西递古村落的发展变迁过程和村落中民宅的现状,主要对明、清时期的民宅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外部公共空间从界面的构成、价值分析和行为活动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述,从中可以看到作为历史遗产的西递村外部公共空间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的生活需求,存在着原真性、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有限的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矛盾等问题,依此作为研究的方向,提出保护规划的办法和原则,最终探讨了西递村外部公共空间具体的保护发展措施。在讨论保护措施时将外部公共空间分为物质化的空间环境、相关的附属设施和非遗的保护利用叁方面分别阐述,这和前文将外部空间分为界面、设施和人的活动相对应。笔者认为,古村落要保持其活力就一定需要发展,固守原态的保持是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但盲目强调发展则会破坏古村落的空间环境。所以在发展和保护中需要找到平衡点,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利发展。外部公共空间正是反映村落空间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故本文以此作为论述的重点。(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12-01)
丁雨莲[9](2014)在《徽州楹联文化旅游符号的隐喻及重构研究——以黟县西递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徽州楹联是高雅的文化旅游符号,表达出古徽州人崇儒重教、讲究孝悌、重视教育、谦让勤勉等处世哲学。文化景观中的楹联符号重构具有意义。重构中楹联符号在主题上应与文化景观的内涵相统一,内容上需民族性与时代性包容并蓄,格调上通俗与高雅兼而有之,形式上要追求赏心悦目的美学享受,功能上可突出渲染主题与深化意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10](2014)在《锦绣中华之西递村》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递村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西递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村落面积190多亩,现有居民354多户,一千一百多人。由于历史上西递较少受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西递至今仍然保存着明清民居近(本文来源于《资源与人居环境》期刊2014年05期)
西递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部的西递村拥有保存完好的叁百多幢皖南古民居建筑,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其中还蕴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近年来西递旅游呈现下滑态势的现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梳理了西递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出当前旅游模式下的问题,并就如何将古民居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天然资源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和参考村志等方法,结合村情就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以及发展可持续旅游的途径与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递村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张璁.安徽黄山西递村古村有群“打更人”[N].人民日报.2019
[2].董英俊.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的可持续旅游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9
[3].洪涛,孙升.传统聚落建筑与空间保护策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8
[4].晓然.中国传统古村落之西递村[J].中国工会财会.2018
[5].牛传宝.论应天齐版画中徽派建筑元素的抽象性与具象性的融合——以《西递村系列》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江志伟.效好便好知难不难[N].经济日报.2015
[7].吉利利.西递村一角[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
[8].苏梦蓓.西递村外部公共空间保护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9].丁雨莲.徽州楹联文化旅游符号的隐喻及重构研究——以黟县西递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锦绣中华之西递村[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