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及其合理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方献平,查倩,奚晓军,和雅妮,蒋爱丽[1](2019)在《葡萄灰霉病抗性快速鉴定技术与应用》文中提出以不同抗性的3个葡萄品种‘巨峰’‘夏黑’‘金手指’的叶片为试材,对灰葡萄孢菌接种温度、湿度和时长等发病条件进行研究,形成了葡萄灰霉病抗性离体叶片快速鉴定方法,并应用该法对‘夏黑’‘巨峰’‘醉金香’‘阳光玫瑰’和申沪系列等在内的18个葡萄品种和杂交株系的灰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20℃、湿度90%是灰葡萄孢菌的最佳侵染条件,在此条件下接种2 d后的病情指标可以较好地区分18个葡萄品种(系)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沪22’对灰葡萄孢菌显示高抗,而‘沪21’和‘沪27’显示高感。
徐丹丹[2](2018)在《植物多酚对两种果实病害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酚化合物是植物生长代谢中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不仅与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而且还具有显着的抑菌活性,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植物诱导抗病性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的角度分析了植物多酚化合物对葡萄灰霉病(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荔枝霜疫病(病原菌: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两种果实病害的作用效果,并以显微观察、代谢产物测定和分子测定的方法相结合探索了多酚化合物的作用机理,以期为植物多酚化合物在两种果实病害的防治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病原菌接种试验发现黄腐酸处理能够显着提高葡萄果实对灰霉病的抗性,进而从基因表达和代谢产物分析的角度探讨了黄腐酸对葡萄灰霉病诱导抗病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腐酸处理后显着诱导了果皮多酚合成相关基因(苯丙烷代谢通路)的表达和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增加了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黄酮醇和黄烷酮化合物)的积累。2.筛选测定18种多酚化合物(包括简单酚类、酚酸类、二苯乙烯类、黄酮类)对4株灰葡萄孢的生长抑制活性,其中7种多酚化合物(柚皮素、香豆素、白藜芦醇、阿魏酸、儿茶酚、白皮杉醇和紫檀芪)对灰葡萄孢有显着的抑菌活性;而后通过抑制孢子萌发和菌株接种果实后发病程度进一步测定这7种多酚化合物对灰葡萄孢的作用效果,以紫檀芪的抑菌活性最强,该化合物能够显着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并引发菌丝的畸形,其浓度为50 mg/L时可完全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紫檀芪和白皮杉醇能够显着降低葡萄果实灰霉病的发病率和发病度。3.测定了白藜芦醇和灰霉病杀菌剂嘧霉胺联合使用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二者联合使用时增效作用显着,不仅提高了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而且引起菌丝畸形和萎缩,能够显着提高嘧霉胺对葡萄灰霉病的抑制作用。4.采取显微技术、PCR技术和生化技术探索了紫檀芪对病原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紫檀芪处理极大地破坏了灰葡萄孢细胞膜地通透性和细胞器的完整性,导致菌丝和分生孢子畸形;紫檀芪处理诱导了灰葡萄孢漆酶基因Bclccl和Bclcc2的上调表达,提高了葡萄孢漆酶的活性。5.测定了 8种多酚化合物(儿茶酚、白藜芦醇、白皮杉醇、紫檀芪、儿茶素、柚皮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紫檀芪的抑菌活性最强,浓度为32 mg/L即可完全抑制荔枝霜疫霉孢子囊的萌发,其对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8 mg/L;通过荧光染料染色和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多酚化合物紫檀芪对荔枝霜疫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紫檀芪处理能够显着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引起菌丝和孢囊梗形态的畸形和微观结构的改变,并对病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器造成严重的破坏;对紫檀芪处理后的荔枝叶片和果实进行了霜疫霉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紫檀芪处理能够显着降低荔枝叶片和果实上霜疫病的发病度,对叶片和果实上霜疫病的降低率达到48.6%和88.0%;亦能降低荔枝果实的褐变,当紫檀芪处理浓度为1600mg/L时,褐变指数从3.5降至1.8。
姜彩鸽,杨小伟,张怡,王国珍,王广录,方治永[3](2017)在《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出对葡萄灰霉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1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生物制剂在离体叶片法预防作用试验中的毒力效果远好于治疗作用,可见该种制剂的保护作用更优,适于病前预防。化学药剂在试验中均表现出了较稳定且较强的毒力,尤其是咯菌腈、啶酰菌胺、啶菌恶唑、腐霉利及氟啶胺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药剂,可在生产中协调施用。
姜彩鸽,王国珍,张怡,邵鹏梅[4](2017)在《不同葡萄品种对灰霉病菌胁迫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贺兰山东麓不同主栽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感病程度,依据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的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对各葡萄品种的内含物-花青素、酚类物、糖分、总抗坏血酸(或维生素C)及维生素E分别采用锦葵色素标准品法、Arnow试剂法、直接滴定法、荧光法(或2,6-二氯靛酚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病果实的花青素等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健康果实存在明显差异,证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和花青素等物质有密切关系,质量分数较高抗病性较强,反之则弱;依不同葡萄品种被灰霉病菌侵染后各内含物的降幅进行比较判断,其抗病性强弱依次为‘赤霞珠’>‘梅鹿辄’>‘西拉’>‘雷司令’>‘霞多丽’>‘白诗楠’。由此可见,室内检测结果与田间发病表现一致,田间防治应以白色品种为重点。
张鹏[5](2011)在《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本研究主要对葡萄灰霉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以及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进行研究,为葡萄灰霉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葡萄灰霉病菌的菌种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采集辽宁、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甘肃、新疆、湖南、河北、内蒙古10省(市、区)葡萄产区的30余份新鲜葡萄灰霉病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并通过孢子、菌落形态以及回接鉴定,确认病原菌均属同一病菌,即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Pers.)。将葡萄灰霉病菌接种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碳源、氮源条件下进行培养,明确菌丝生长的最适合培养基为豆芽汁培养基,最不适合的为LB培养基;最适宜碳源为肌醇,最不适宜为葡聚糖;最适宜氮源为氯化铵,最不适宜为草酸铵;pH6,25℃是其生长的最佳pH和温度。2.北镇地区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研究2009年、2010年调查了北镇市设施葡萄灰霉病发生及危害程度,并用自动温湿度记录仪记录温湿度,应用数学模型模拟病情指数与各因子的关系。通过曲线图、R2值等对比,筛选出Logistic模型作为葡萄灰霉病发生预测模型,推导结果表明:北镇地区葡萄灰霉病指数增长期为4月10日左右,积温为出土开始至2691.5℃,累计相对湿度为出土开始至655.469%:逻辑斯蒂期为4月10日左右至5月31日左右,积温为2691.5℃-6556.5℃,累计相对湿度为655.469%-1715.467%;衰退期在5月31日以后,积温在6556.5℃以上,累计相对湿度在1715.467%以上;病害防治适期为3月30日左右,积温为1608.1℃,累计相对湿度358.347%,上述预测结果与田间发病情况基本一致。3.葡萄灰霉病室内高效、低毒防治药剂筛选研究开展速克灵、氟硅唑、咪鲜胺、甲基托布津、嘧霉胺、代森锰锌和腈菌唑7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抑制活性存在差异,速克灵、嘧霉胺、腈菌唑抑制活性较强,ECs0依次为19.715mg/L、23.912 mg/L、28.48 mg/L;甲基托布津ECs0为1969.017 mg/L,活性较差。4.葡萄灰霉病田间防治药效研究与示范选择室内对葡萄灰霉病菌有较强抑制活性的速克灵、嘧霉胺、腈菌唑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评价。结果表明,800mg/L速克灵、1600mg/L嘧霉胺、800mg/L睛菌唑对葡萄灰霉病田间防治效果理想,末期防效分别可达91.34%、90.29%、89.15%。提出减少抗药性产生的杀菌剂轮换用药策略。
孙晓丽,蔺创业,杨海容[6](2008)在《葡萄果穗黑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文中认为在甘肃省敦煌市,葡萄果穗黑霉病(Rhizopus stolnifer)病原菌以孢囊孢子在病穗、木架杆、杂草和土壤内越冬。翌年7月,当葡萄含糖量达到7%,温度在25~30℃时,有利于病原菌流行、侵染和危害。在生长期,喷42%粉必清悬浮剂25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可有效控制此病危害。
李喜玲[7](2008)在《灰葡萄孢致病力分化及与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为供试菌株,测定了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不同寄主上的致病性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并对灰葡萄孢的致病性与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并且细胞壁降解酶与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的致病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的致病力分化研究1.1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番茄的致病力分化从合肥、蚌埠、长丰、和县等市、县的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等发病寄主上分离鉴定获得18个灰葡萄孢菌株,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分别测定了上述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番茄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接种番茄果实后均引起发病,但不同菌株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着差异,显示灰葡萄孢菌株间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按照在番茄果实上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大小可将供试菌株致病力划分为较强、中等和较弱3种类型。总体来说,来自番茄的菌株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较强,来自草莓、葡萄和辣椒的菌株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较弱,但来自相同寄主的菌株间致病力也存在差异,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供试灰葡萄孢菌株接种番茄叶片后,除CF1外,均可引起番茄叶片发病,但不同菌株所致番茄叶片病斑的平均直径也有显着差异;供试菌株对番茄叶片的致病力差异与菌株的地域或来源无显着相关。1.2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辣椒、草莓和葡萄的致病力分化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分别测定了上述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辣椒、草莓和葡萄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接种辣椒、草莓和葡萄的果实和叶片后所致病斑直径均有极显着差异,表明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对辣椒、草莓和葡萄的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均有极显着差异,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对辣椒、草莓和葡萄的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有明显分化。来自相同寄主的不同菌株在相同寄主植物的果实和叶片上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番茄的致病力相似,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对果实的致病力强弱与其对叶片的致病力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但总的来说,灰葡萄孢菌株对其原寄主植物的致病力较强。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也无显着相关。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均可引起番茄、辣椒、草莓和葡萄等4种寄主植物的果实和叶片发病,说明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可在不同寄主植物间引致交互侵染,显示灰葡萄孢菌株之间没有明显的寄主专化性。2灰葡萄孢的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2.1灰葡萄孢纤维素酶活性与致病力的关系不同灰葡萄孢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有高低,酶活性在0.96U~33.55U之间,菌株纤维素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对供试不同寄主植物均表现较强致病力的菌株BB3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达33.55U,均表现较弱致病力的菌株FD2纤维素酶活性最低,为0.96U,致病力最强菌株纤维素酶活性为致病力较弱菌株纤维素酶活性的34.95倍。对不同灰葡萄孢菌株纤维素酶活性与不同菌株在寄主上所致病斑扩展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纤维素酶活性与病斑扩展速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为线性递增的方程,从整个趋势上可以看出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越高,其致病力也越强(r=0.7605)。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是灰葡萄孢与致病力相关的一种细胞壁降解酶。2.2灰葡萄孢果胶酶活性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不同灰葡萄孢菌株果胶酶活性存在差异,酶活性在1.12IU~52.4IU之间,在不同供试寄主植物上均表现较强致病力的菌株BB3、HF22果胶酶酶活性较高;均表现较弱致病力的菌株LJ、CF3、FD2、CF1果胶酶活性较低;PT、BB5在葡萄上均表现较强致病力,果胶酶活性与其它致病力较弱的菌株相比,菌株PT、BB5果胶酶活性相对较高。不同致病力灰葡萄孢菌株,果胶酶活性存在差异。对不同灰葡萄孢菌株果胶酶活性与不同菌株在寄主上所致病斑平均扩展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呈线性递增的关系。本试验的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株的致病力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正相关;灰霉菌果胶酶活性高低与致病力强弱有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证明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是灰葡萄孢的两种起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
刘来馨[8](2008)在《酿酒葡萄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酿酒葡萄基地的主栽品种赤霞珠、霞多丽等为对象,从2003年至2007年研究了抗性砧木嫁接苗建园、栽培密度、整形方式、负载量、副梢管理、采收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酿酒葡萄产量、质量以及树体营养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在相同立地条件和同样的栽培管理下,赤霞珠和霞多丽的扦插自根苗根系多呈水平角度延伸,根系分布浅,最大根量集中分布于0~20cm土层中,占58.6%,在20~40cm土层内的占34.5%;而嫁接苗(赤霞珠/SO4、霞多丽/420A)根系分支角度小,根系垂直分布较深,53.4%的根量集中在20~40cm土层中,60~80cm的深土层内亦有根系;嫁接苗树体长势强,对低温、干旱等的抗逆性增强。2、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赤霞珠和霞多丽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含糖量降低,行距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当行距缩减到1.6米时产量激增,亩栽520株(0.8米的株距)的产量分别比亩栽266株(株行距2.5×1.0米)增加了74.3%、81.7%,而含糖量分别下降10%和17%。综合比较,2米的行距、0.8~1.2米的株距有利于保持适宜的产量和较高的糖度,霞多丽和赤霞珠品种的产量分别为900、1100 kg/亩,含糖量达到180和200g/l。3、比较了多主蔓自由扇形和单干双臂水平龙干形的优缺点,开发了将自由扇形改造为规则水平龙干树形的技术,改造后当年的产量可达500公斤/亩,第二年可达到该树形的稳定产量。对比新建葡萄园,可节省两年时间和建园前两年的成本约5000元/亩,当年管理成本节省20%。4、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树形的产量和含糖量有明显差别,霞多丽和赤霞珠自由扇形的产量分别比规则龙干形高38%、27.6%,但含糖量分别下降8.8%、14.1%;由自由扇形改造为水平龙干形的树体产量和含糖量与标准龙干形相当,品质有明显提高。5、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产量水平葡萄果实含糖量有明显差异。亩产量在2500~800kg的范围内,赤霞珠和霞多丽的含糖量随着产量的降低明显增加,但当产量继续降低时含糖量增加很少。赤霞珠亩产量维持1000kg、霞多丽800kg水平时葡萄果实品质优良,树势稳定。6、不同的新梢叶幕夏季管理技术对葡萄产量、品质均有一定影响。通过保留结果部位以上的副梢,可以改变树体的叶龄结构,叶幕面积增加2.2倍,树体的光合能力提高。简化副梢的处理方式可以减少人工成本20%,降低葡萄生产管理费用100~150元/亩。7、采收期应以葡萄糖酸比来确定,适宜的糖酸比赤霞珠为33以上、霞多丽为25,相应的时间赤霞珠在10月10日前后、霞多丽在9月10日前后。随着采收时间的继续推迟,晚熟品种赤霞珠的枝条抽干率明显上升,不利于植株生长。8、叶柄硝态氮水平受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砧木和品种的多重影响。土壤增施有机肥和中微量肥料可以明显提高树体内氮素水平;叶面施肥有效作用期很短;不同品种和砧木吸收氮素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9、施N方式影响根系吸收,叶柄硝态氮含量均以在根系集中分布区施肥的含量较高;深根性砧木对应叶柄硝态氮含量较高的施肥组合为深20~30cm,距干40~60cm;浅根性砧木对应叶柄硝态氮含量较高的施肥组合为深10~20cm,距干40~80cm。地表撒施肥料损失大,肥效期短;行中间开沟施肥的效果最差。尿素适当深施可以提高百粒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进行了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标准化体系探索,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20多种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制订了无公害酿酒葡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杨玉红[9](2008)在《花卉灰霉病及其防治措施》文中认为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属真菌病害,温暖、潮湿是灰霉病流行的主要条件。灰霉病危害多种花卉,严重影响花卉的生长和观赏效果,加强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可将病害控制在一定范围。
沈建生[10](2006)在《金华市葡萄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无公害葡萄成了市场热点、消费者首选。金华是南方葡萄主产区之一,葡萄也是当地高效优势农产品,种植规模大,面积达4000余公顷。由于地处南方高温多雨地区,葡萄病害发生严重,露地葡萄年均喷药次数高达20-30次,果品农药残留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论文参考有关文献,简述了国内外、省内外及周边地区葡萄生产概况和最新发展动态;调查分析了金华葡萄生产基本情况,重点就避雨棚结构设计、避雨栽培模式下温湿度等气候因子调控、日常生产管理、病害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葡萄套袋技术等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开展试验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明确金华葡萄生产概况目前,金华地区现有葡萄面积4000余公顷,其中露地栽培面积约90%,大棚、避雨栽培面积10%左右,早中晚品种搭配比例为1:7:1,主栽品种藤稔、巨峰、京亚、红富士、京玉。近几年引进试种的葡萄品种达一百余个,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红地球、夏黑、巨玫瑰等品种在生产中表现较好。当前葡萄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量施用农药、化肥,果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片面追求高产,影响果品质量;户均种植规模小,设施栽培比例少;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2、设计并推广了一种新型避雨棚针对普通避雨棚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比较试验,设计了一种并拢式钢丝骨架葡萄避雨棚。该结构避雨棚具有投资省、节约用工、管理方便,抗风、雨、雪等不良气候因子的能力较强、适应架式广泛等优点。目前已在生产上推广。3、进一步明确金华葡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了葡萄先促成后避雨栽培技术,石灰氮使用技术。明确设施条件下葡萄发病规律:炭疽病、黑痘病、霜霉病发病轻,与露地栽培相比,灰霉病明显加重,白腐病、白粉病也有增加的趋势;提高结果部位有利于减轻病害。试验还总结了各病害药剂防治技术。4、开展无公害农药田间试验开展施佳乐40%SC与扑海因50%SC及其混用防治葡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其中施佳乐40%SC1500倍液处理防治葡萄灰霉病效果最好,施佳乐40%SC1700倍液+扑海因50%SC3000倍液、施佳乐40%SC1700倍液和速克灵50%WP1000倍液三处理防效较佳。科博对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连续单用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佳,优于常规用药,防治炭疽病的效果与常规用药相当。5、开展葡萄套袋试验,筛选理想纸袋试验结果显示:台湾盛大、日本小林、洞口金兴、天津兴果等白色纸袋套袋效果比较理想,套袋最佳时间为花后10-25天。通过上述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促进果实品质提高,生产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安全无公害葡萄,实现葡萄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葡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及其合理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及其合理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葡萄灰霉病抗性快速鉴定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后温度对葡萄叶片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
2.2 接种后相对湿度对葡萄叶片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
2.3 接种时长对葡萄叶片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 快速抗性鉴定方法在葡萄品种 (系) 上的应用 |
3 讨论与结论 |
(2)植物多酚对两种果实病害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葡萄灰霉病的研究概况 |
1.1.1 葡萄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2 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 |
1.1.3 葡萄灰霉病的采后防控 |
1.2 荔枝霜疫病的研究概况 |
1.2.1 荔枝霜疫霉的生物学特性 |
1.2.2 荔枝霜疫病的田间防治 |
1.2.3 荔枝霜疫病的采后防控 |
1.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概况 |
1.3.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 |
1.3.2 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1.3.3 常见的抗病性诱导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
1.4 植物多酚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4.1 植物多酚化合物的分类 |
1.4.2 植物多酚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4.3 植物多酚化合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1.4.4 植物多酚化合物在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应用 |
1.4.5 植物多酚化合物的协同增效作用 |
1.4.6 多酚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植物多酚代谢在葡萄灰霉病诱导抗性中的作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试剂、病原菌和接种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黄腐酸对葡萄灰霉病的影响 |
2.2.4 黄腐酸对灰葡萄孢生长速率的影响 |
2.2.5 黄腐酸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6 代谢物、酶活和基因定量分析测定材料的准备 |
2.2.7 总酚、类黄酮和H_2O_2的提取和含量的测定 |
2.2.8 粗酶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2.2.9 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
2.2.10 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2.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黄腐酸对葡萄灰霉病的影响 |
2.3.2 黄腐酸对葡萄灰葡萄孢的离体活性 |
2.3.3 黄腐酸处理影响了葡萄果皮总酚、类黄酮和H_2O_2的含量 |
2.3.4 黄腐酸处理对苯丙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5 黄腐酸处理对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2.3.6 黄腐酸处理对代谢产物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多酚对葡萄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病原菌 |
3.2.2 供试材料 |
3.2.3 主要化学试剂 |
3.2.4 植物多酚化合物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5 植物多酚化合物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的影响 |
3.2.6 植物多酚化合物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7 活性多酚物质对采后葡萄灰霉病的防效 |
3.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18种多酚化合物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 |
3.3.2 活性多酚化合物的IC_(50)测定 |
3.3.3 植物多酚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的影响 |
3.3.4 活性多酚化合物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5 活性多酚化合物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多酚物质白藜芦醇与嘧霉胺对灰葡萄孢的协同增效作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病原菌 |
4.2.2 供试药剂 |
4.2.3 供试接种材料 |
4.2.4 灰葡萄孢对化学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
4.2.5 灰葡萄孢抗药性水平划分 |
4.2.6 药剂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4.2.7 白藜芦醇和嘧霉胺的增效作用测定 |
4.2.8 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4.2.9 孢子萌发活力测定 |
4.2.10 活体接种试验 |
4.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灰葡萄孢对5种化学杀菌剂的抗性比较 |
4.3.2 白藜芦醇和嘧霉胺对灰葡萄孢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及其互作效果评估 |
4.3.3 两种药剂单独/联合使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4 两种药剂单独/联合使用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4.3.5 两种药剂单独/联合使用对葡萄灰霉病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酚物质紫檀芪抑制葡萄灰霉病及其作用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接种材料及病原菌 |
5.2.2 相关化学试剂及其配方 |
5.2.3 主要仪器 |
5.2.4 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 |
5.2.5 葡萄灰霉病活体防效的测定 |
5.2.6 细胞壁完整性测定 |
5.2.7 细胞膜完整性测定 |
5.2.8 病原菌微观形态观察 |
5.2.9 紫檀芪处理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5.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漆酶基因的表达 |
5.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紫檀芪对灰葡萄孢的体外抑菌活性 |
5.3.2 紫檀芪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 |
5.3.3 紫檀芪对病原菌孢子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 |
5.3.4 紫檀芪对病原菌孢子细胞膜通透性影响 |
5.3.5 SEM观察菌丝和孢子形态 |
5.3.6 TEM观察孢子结构 |
5.3.7 紫檀芪对漆酶产生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多酚物质紫檀芪抑制荔枝霜疫病及其作用机理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药剂及培养基 |
6.2.2 供试植物材料 |
6.2.3 试验仪器 |
6.2.4 病原菌及培养条件 |
6.2.5 活性多酚化合物的筛选 |
6.2.6 菌丝生长测定 |
6.2.7 细胞膜完整性测定 |
6.2.8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
6.2.9 荔枝果实接种 |
6.2.10 荔枝叶片接种 |
6.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紫檀芪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活性 |
6.3.2 紫檀芪处理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6.3.3 病原菌显微形态的变化 |
6.3.4 病原菌微观结构的变化 |
6.3.5 紫檀芪对荔枝果实霜疫病的防效 |
6.3.6 紫檀芪对荔枝叶片霜疫病的防效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总结论 |
7.1 多酚化合物在葡萄灰霉病诱导抗性中的作用 |
7.2 多酚化合物对葡萄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
7.2.1 不同多酚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差异 |
7.2.2 多酚化合物的抑菌机理 |
7.2.3 多酚化合物对真菌漆酶的影响 |
7.3 多酚化合物紫檀芪对荔枝霜疫病的抑制作用 |
7.3.1 紫檀芪对荔枝霜疫霉的作用机理 |
7.3.2 紫檀芪对荔枝霜疫病的影响 |
7.4 白藜芦醇对嘧霉胺的协同增效作用 |
7.5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基因的信息汇总 |
附录B 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 |
附录C 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附录D 抗性相关酶的酶活分析 |
附录E PCA得分图 |
附录F 检测得到的436种化合物聚类热图 |
附录G 迈维黄酮代谢通路图 |
附录H 实验中用到的多酚化合物的化学级别 |
个人简介 |
(3)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菌丝生长速率法 |
1.2.2 离体叶片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 |
2.1.1 不同供试药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比较 |
2.1.2 葡萄灰霉病菌对药剂敏感性比较 |
2.2 离体叶片法测定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4)不同葡萄品种对灰霉病菌胁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接种方法 |
1.3 各内含物质量分数检测方法 |
1.3.1 花青素测定 |
1.3.2 酚类物质 |
1.3.3 可溶性总糖 |
1.3.4 总抗坏血酸 |
1.3.5维生素C |
1.3.6 维生素E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葡萄品种中花青素等物质的动态质量分数变化 |
2.2 贺兰山东麓不同葡萄品种抗灰霉病差异 |
2.3 不同葡萄品种各内含物与灰霉病发生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葡萄灰霉病与酚类物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
3.2 不同葡萄品种抗灰霉病菌的差异 |
3.3 有利葡萄灰霉病的发病条件及防治 |
3.4 存在问题 |
(5)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葡萄灰霉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葡萄灰霉病症状 |
1.2.2 葡萄灰霉病病原 |
1.2.3 灰霉病菌生物学特性 |
1.2.4 灰霉病菌的致病机制 |
1.2.5 葡萄灰霉病发病规律 |
1.2.6 灰霉病的防治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葡萄灰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来源 |
2.1.2 培养基 |
2.1.3 病原菌鉴定 |
2.1.4 病原菌菌丝生长特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鉴定 |
2.2.2 病原菌菌丝生长特性测定 |
第三章 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研究 |
3.1 葡萄灰霉病时间动态模型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葡萄灰霉病积温动态模型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葡萄灰霉病湿度动态模型研究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多气象因子葡萄灰霉病预测模型 |
第四章 葡萄灰霉病防治药剂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药剂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50%速克灵防治葡萄灰霉病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4.2.2 25%氟硅唑防治葡萄灰霉病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4.2.3 50%咪鲜胺防治葡萄灰霉病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4.2.4 70%甲基托布津清防治葡萄灰霉病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4.2.5 40%嘧霉胺防治葡萄灰霉病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4.2.6 80%代森锰锌防治葡萄灰霉病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4.2.7 12.5%腈菌唑防治葡萄灰霉病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第五章 不同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田间防效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药剂及浓度 |
5.1.2 供试葡萄品种及试验地点 |
5.1.3 试验设计 |
5.1.4 小区排列 |
5.1.5 施药及调查方法 |
5.1.6 田间管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葡萄灰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6.2 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研究 |
6.2.1 葡萄灰霉病时间动态模型研究 |
6.2.2 葡萄灰霉病积温动态模型研究 |
6.2.3 葡萄灰霉病相对湿度动态模型研究 |
6.2.4 多气象因子葡萄灰霉病预测模型 |
6.3 葡萄灰霉病室内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效测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葡萄果穗黑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症状及病原菌鉴定 |
1.2 孢子捕捉及孢子越冬场所 |
1.3 感病试验 |
(1) 病源侵入途径观察 |
(2) 果穗保湿时间与发病的关系 |
(3) 含糖量与发病关系 |
1.4 药剂防治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症状及病原鉴定 |
2.2 越冬场所及孢子捕捉 |
(1) 越冬场所 |
(2) 孢子捕捉 |
2.3 感病试验 |
(1) 病源侵入途径观察结果 |
(2) 保湿时间与发病的关系 |
(3) 含糖量与发病的关系 |
2.4 药剂防治试验 |
3 结 论 |
(7)灰葡萄孢致病力分化及与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供试材料 |
2 试剂与仪器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 主要试剂 |
3 试验方法 |
3.1 灰葡萄孢致病力测定 |
3.1.1 供试病原菌培养 |
3.1.2 供试果实预处理 |
3.1.3 接种与病情调查 |
3.2 灰葡萄孢细胞壁降解酶测定 |
3.2.1 胞壁降解酶的培养和提取 |
3.2.2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 |
3.2.3 果胶酶活力测定方法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番茄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
1.1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 |
1.2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番茄叶片的致病力 |
1.3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番茄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比较 |
2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草莓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
2.1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草莓果实的致病力 |
2.2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草莓叶片的致病力 |
2.3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比较 |
3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辣椒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
3.1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辣椒果实的致病力 |
3.2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辣椒叶片的致病力 |
3.3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辣椒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比较 |
4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葡萄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
5 不同来源的灰葡萄孢在不同寄主植物叶片上的致病力比较 |
6 灰葡萄孢菌纤维素酶活力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 |
6.1 灰葡萄孢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
6.2 灰葡萄孢纤维素酶活力与致病力的关系 |
7 灰葡萄孢果胶酶活力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 |
7.1 灰葡萄孢果胶酶活力 |
7.2 灰葡萄孢果胶酶活力与致病力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1 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
2 灰葡萄孢的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酿酒葡萄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中国葡萄产业概况 |
1.2 蓬莱葡萄产业生态环境 |
1.2.1 优越的地理位置 |
1.2.2 良好的气候条件 |
1.2.3 有利的土壤条件 |
1.3 蓬莱葡萄酒产业概况 |
1.3.1 发展酿酒葡萄的社会环境 |
1.3.2 葡萄酒产业环境 |
1.4 建园、栽培管理技术对酿酒葡萄产量、品质影响 |
1.4.1 嫁接苗的特点与应用现状 |
1.4.2 栽培管理措施对酿酒葡萄质量、产量的影响 |
1.5 蓬莱酿酒葡萄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葡萄园状况及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根系分布 |
2.2.2 果实含糖量、含酸量测定 |
2.2.3 养分测定 |
2.2.4 光合参数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嫁接苗与扦插苗的根构型差异 |
3.2 栽培密度对酿酒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架式对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 |
3.3.1 多主蔓自由扇形与单干双臂水平整形两种架式比较 |
3.3.2 多主蔓自由扇形改造为单干双臂水平树形技术 |
3.3.3 不同栽培架式对酿酒葡萄产量、品质影响 |
3.4 不同产量水平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
3.5 副梢处理方式对叶面积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3.5.1 副梢处理对新梢数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
3.5.2 副梢处理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3.6 不同采收期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
3.7 施肥对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 |
3.7.1 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对葡萄含糖量的影响 |
3.7.2 施肥对葡萄叶柄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7.3 施肥方式对叶柄硝态氮的影响 |
3.8 酿酒葡萄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
3.8.1 主要栽培品种 |
3.8.2 葡萄园建设建园选址与规划 |
3.8.3 苗木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
3.8.4 苗木定植与苗期管理 |
3.8.5 架式和整形修剪 |
3.8.6 酿酒葡萄生长期作业管理标准 |
3.8.7 葡萄园地土、肥、水的管理 |
3.8.8 埋土防寒 |
3.8.9 果实的采收 |
3.9 酿酒葡萄基地病虫害防治规范 |
3.9.1 防治原则 |
3.9.2 防治方法 |
3.9.3 农药使用标准 |
3.9.4 主要葡萄病害及防治方法 |
3.9.5 主要葡萄虫害及防治方法 |
3.9.6 蓬莱酿酒葡萄病虫害防治年历 |
4 讨论 |
4.1 酿酒葡萄与鲜食葡萄栽培技术体系的差异 |
4.1.1 品种差异 |
4.1.2 品质要求 |
4.1.3 产量控制 |
4.1.4 花果管理 |
4.2 叶果比与副梢管理 |
4.3 酿酒葡萄园施肥 |
4.3.1 营养诊断施肥 |
4.3.2 施肥方式与肥料利用率 |
4.4 合理负载与适期采收 |
4.4.1 产量确定因素 |
4.4.2 影响葡萄成熟的因素 |
4.4.3 采收期判断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9)花卉灰霉病及其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识别 |
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
3 综合防治技术 |
3.1 农业防治 |
3.1.1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 |
3.1.2 注意前期处理 |
3.1.3 加强田间管理 |
3.1.4 改善环境条件 |
3.2 药剂防治 |
3.2.1 叶面喷药 |
3.2.2 药剂熏蒸 |
3.2.3 喷粉尘 |
(10)金华市葡萄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世界葡萄生产 |
1.1 世界葡萄生产概况 |
1.2 国外葡萄生产的一些特点及发展趋势 |
1.2.1 注重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重视品种区域布局 |
1.2.2 讲究葡萄品质,注意控产 |
1.2.3 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有机栽培逐步兴起 |
1.2.4 技术服务体系键全,有较强的科技支撑 |
1.2.5 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后服务体系 |
2 国内葡萄栽培历史及生产动态 |
2.1 我国葡萄发展史及生产概况 |
2.2 南方葡萄发展概况 |
2.3 浙江省生产概况 |
3 金华市葡萄生产概况 |
3.1 产地自然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2 葡萄引种栽培情况 |
3.3 葡萄区域分布情况及其品种结构 |
4 当前金华葡萄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4.1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果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2 片面追求高产,影响果品质量 |
4.3 户均种植规模小,设施栽培比例少 |
4.4 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1 一种并拢式钢丝骨架葡萄避雨棚简介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
1.1 宽行并拢式钢丝骨架避雨棚结构 |
1.2 与普通避雨棚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
1.3 该结构避雨棚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其使用优点 |
1.4 讨论 |
2 葡萄先促成后避雨栽培模式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3 葡萄结果部位高低对发病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4 设施栽培葡萄病害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5 施佳乐 40%SC与扑海因苏 50%SC及其混用防治葡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6 科博对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7 葡萄套袋比较试验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葡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及其合理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葡萄灰霉病抗性快速鉴定技术与应用[J]. 方献平,查倩,奚晓军,和雅妮,蒋爱丽.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02)
- [2]植物多酚对两种果实病害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徐丹丹.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3]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姜彩鸽,杨小伟,张怡,王国珍,王广录,方治永. 宁夏农林科技, 2017(08)
- [4]不同葡萄品种对灰霉病菌胁迫的响应[J]. 姜彩鸽,王国珍,张怡,邵鹏梅. 西北农业学报, 2017(02)
- [5]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 张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6]葡萄果穗黑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J]. 孙晓丽,蔺创业,杨海容. 中国果树, 2008(05)
- [7]灰葡萄孢致病力分化及与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研究[D]. 李喜玲.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9)
- [8]酿酒葡萄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D]. 刘来馨.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9]花卉灰霉病及其防治措施[J]. 杨玉红. 农业与技术, 2008(01)
- [10]金华市葡萄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沈建生. 浙江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