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抓手,包括主体和夹臂,所述主体上固设有驱动气缸,所述主体位于驱动气缸行程方向装设有导轨,两所述夹臂分设在驱动气缸两侧,其中一所述夹臂滑移连接在导轨上且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轴连接。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夹臂(2),所述主体(1)上固设有驱动气缸(3),所述主体(1)位于驱动气缸(3)行程方向装设有导轨(4),两所述夹臂(2)分设在驱动气缸(3)两侧,其中一所述夹臂(2)滑移连接在导轨(4)上且与所述驱动气缸(3)的气缸轴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夹臂(2),所述主体(1)上固设有驱动气缸(3),所述主体(1)位于驱动气缸(3)行程方向装设有导轨(4),两所述夹臂(2)分设在驱动气缸(3)两侧,其中一所述夹臂(2)滑移连接在导轨(4)上且与所述驱动气缸(3)的气缸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包括第一导轨(421)和第二导轨(422),两夹臂(2)分别为滑移连接在第一导轨(421)上的第一夹臂(21)和滑移连接在第二导轨(422)上的第二夹臂(22),所述第一夹臂(21)上通过连杆组件(6)连接至所述第二夹臂(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第一架体(11)和与第一架体(11)配合的第二架体(12),所述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围合形成供驱动气缸(3)和两夹臂(2)嵌设的安装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1)上开设有供连杆组件(6)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6)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第一夹臂(21)上的第一连接轴(61)、转动连接在第二夹臂(22)上的第二连接轴(62)、转动连接在主体(1)上的换向片(63),所述第一连接轴(61)和换向片(6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4),所述第二连接轴(62)与换向片(6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供第一连接轴(61)穿设的第一定位槽(111)和供第二连接轴(62)穿设的第二定位槽(11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12)上开设有安装槽(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2)上固设有与导轨(4)配合的滑块(5),所述导轨(4)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41),所述滑块(5)上设置有与限位槽(41)配合的限位块(5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之间还设置有防护板(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2)与气缸轴铰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抓手。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生产已经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工作已经由智能化设备所替代,人只是在其中起到维护、监控和辅助等作用。如现在在轮毂压合流程中,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已经制造出的各类机械抓手以代替人工,减轻劳动力的负担,但现有的大部分抓卸装置,其结构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环境下,不能满足操作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抓手,可用于夹持物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抓手,包括主体和夹臂,所述主体上固设有驱动气缸,所述主体位于驱动气缸行程方向装设有导轨,两所述夹臂分设在驱动气缸两侧,其中一所述夹臂滑移连接在导轨上且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轴连接。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两夹臂分别为滑移连接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夹臂和滑移连接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上通过连杆组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夹臂。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架体和与第一架体配合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围合形成供驱动气缸和两夹臂嵌设的安装腔。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架体上开设有供连杆组件的定位槽。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第一夹臂上的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第二夹臂上的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主体上的换向片,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换向片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换向片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包括供第一连接轴穿设的第一定位槽和供第二连接轴穿设的第二定位槽。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架体上开设有安装槽。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臂上固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导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还设置有防护板。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臂与气缸轴铰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抓手可用于夹持物品,其结构简单,且夹持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机械抓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机械抓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主体;11、第一架体;111、第一定位槽;112、第二定位槽;12、第二架体;121、安装槽;13、安装腔;14、防护板;2、夹臂;21、第一夹臂;22、第二夹臂;3、驱动气缸;4、导轨;41、限位槽;421、第一导轨;422、第二导轨;5、滑块;51、限位块;6、连杆组件;61、第一连接轴;62、第二连接轴;63、换向片;64、第一连杆;65、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机械抓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机械抓手的爆炸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机械抓手,包括主体1和夹臂2,主体1上固设有驱动气缸3,主体1位于驱动气缸3行程方向装设有导轨4,两夹臂2分设在驱动气缸3两侧,其中一夹臂2滑移连接在导轨4上且与驱动气缸3的气缸轴连接。
驱动气缸3和导轨4均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体1上,其中以夹臂2与气缸轴之间可以是螺栓固定,也可以是焊接。该机械抓手工作时,驱动气缸3启动,气缸轴伸出,带动连接在气缸轴上的一夹臂2运动,滑移连接在导轨4上。通过控制气缸轴的伸缩,能够使该夹臂2相对主体1发生往复运动。而另一夹臂2与主体1连接,此处的连接可以是滑移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只需满足两夹臂2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即可,通过两夹臂2之间的距离变化,即可实现机械抓手夹持物品的目的。
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气缸轴行程方向与导轨4安装方向容易出现安装偏差,本发明实施例夹臂2与气缸轴铰接。使夹臂2与气缸轴之前有一定的转动角度,从而避免了由于安装偏差导致的设备损耗加剧。在此处,夹臂2上供气缸轴铰接的铰接孔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大于连接气缸轴和夹臂2的定位销,从而使夹臂2与气缸轴之间除了转动角度之外,还有一定位移孔空间。进一步避免了由于安装偏差导致的设备损耗加剧。
图3示出了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2和图3,同时,为了避免夹臂2相对导轨4偏移,本发明实施例夹臂2上固设有与导轨4配合的滑块5,导轨4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41,滑块5上设置有与限位槽41配合的限位块51。通过限位槽41和限位块51的配合,使夹臂2具有稳定的移动方向。夹臂2与滑块5的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导轨4包括第一导轨421和第二导轨422,两夹臂2分别为滑移连接在第一导轨421上的第一夹臂21和滑移连接在第二导轨422上的第二夹臂22,第一夹臂21上通过连杆组件6连接至第二夹臂22。连杆组件6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第一夹臂21上的第一连接轴61、转动连接在第二夹臂22上的第二连接轴62、转动连接在主体1上的换向片63,第一连接轴61和换向片6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4,第二连接轴62与换向片6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5。
通过连杆组件6的传动设计,使用一个驱动气缸3就能够使来两夹臂2同步开合,相较于一侧夹臂2固定或者两侧夹臂2使用两个气缸的驱动方式,该方式的同步性更高,且两夹臂2之间的对中效果更好,夹持物品能够始终位于该机械抓手的中部,进而使两侧夹臂2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保持相近。
本发明实施例主体1包括第一架体11和与第一架体11配合的第二架体12,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围合形成供驱动气缸3和两夹臂2嵌设的安装腔13。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之间还设置有防护板14。安装腔13和防护板14的设计能够用于保护驱动气缸3和夹臂2,避免外物碰撞造成的抓手损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架体11上开设有供连杆组件6的定位槽。定位槽包括供第一连接轴61穿设的第一定位槽111和供第二连接轴62穿设的第二定位槽112。通过定位槽的设计,起到了定位连杆组件6的作用,使连杆组件6能够稳定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架体12上开设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的开设既节省了材料,又能够方便工具深入安装腔13中,方便该机械抓手的安装和维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1820.2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350268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B25J 15/00
专利分类号:B25J15/00;B25J15/08
范畴分类:40E;
申请人:杭州翰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翰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顺风路528号研发楼四层408室
发明人:李汪;吴茜茜
第一发明人:李汪
当前权利人:杭州翰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白瑞强;李杏
代理机构:1173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