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滚筒论文-赵志浩

印版滚筒论文-赵志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印版滚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刷机版滚筒,温度控制,PID控制,遗传算法

印版滚筒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浩[1](2018)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印版滚筒PID温控箱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刷机版滚筒是印刷机最为重要的部分,在工作时对外界要求很高,即使出现了微小误差也会对印刷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当印版滚筒的温度偏低时,油墨粘稠度变大,触变性变差,这些变化将导致印刷时附着效果大大降低,极其容易蹭脏产品;而当温度过高时,油墨的流动性又会太强,使得产品颜色不饱满,层次不分明。因此版滚筒在工作时,需要保持在恒温,通常情况下温度控制方法是通过循环水对其控制。印刷机版滚筒循环水温度变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属于时变时滞性系统,因此使用传统PID控制往往会因为控制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寻求最优解的算法,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优胜劣汰”法则,逐代淘汰进化最终找到近似最优解。因此,将PID控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控制效果。本文通过对现有印刷机版滚筒温控箱调研,分析了印刷机版滚筒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具有时滞性、非线性以及易受到外界干扰等缺陷后,设计出一种新型温控箱,其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新型温控箱在控制方法上,针对传统PID控制在应对复杂系统时难以确立准确控制参数的缺点,运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参数进行寻优。通过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宜的控制参数,克服了传统PID控制器在整定参数时工作量大、准确度低、耗时长等不足之处。本文对遗传算法做出进一步优化,对于可能出现的早熟早收敛问题进行了改进,首先对基于赌盘的选择策略进行了缩放,其次在遗传和变异的概率计算上采取了自适应的方式,避免了算法局限于局部最优解;在PID控制时,使用了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与PID控制相结合使得系统具有超调量较小、快速响应、稳态性能好等特点,从实际应用看来控制效果比传统PID更加优秀。本文核心控制系统采用欧姆龙公司C200H型PLC,并增加温度控制模块,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控;设计了辅助电路,完成叁通阀、加热管精确控制和温度信号采集/转换。在人机界面设计上,实现了与欧姆龙触摸屏NT631C的通信,使用户对于系统的可操作性得到提升,同时也将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向用户反馈。目前系统已成功投入印刷生产之中,根据运行反馈数据和产品质量来看,该型温控箱不仅实现了全部设计功能,满足了设计的指标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在节能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韩雨彤[2](2017)在《印刷机中印版滚筒的专利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针对印刷技术中印版滚筒在IPC分类号B41F13/10下的专利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简要描绘该类技术的组成、原理与技术演进路线,并对其技术发展作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2017年02期)

郑新[3](2015)在《独立水墨系统双印版滚筒交替印刷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少胶印机生产过程中的非故障因素造成的作业停机时间,提高胶印机使用率,文中通过分析现有胶印机频繁停机原因提出采用两套印版滚筒各自独立印刷原理,研究换版操作与瞬时转换机构,设计一种带有独立水墨系统的双印版滚筒交替印刷胶印机,避免传统胶印机因印刷作业任务更换而带来的频繁停机换版操作,从而提高胶印机的整机使用率。通过采用这种新的印刷结构,印刷机所需的换版作业时间接近为零,解决以往因为印版更换而造成的印刷机停机带来的生产时间的损失,大大提高胶印机的利用率,提升胶印机生产效能。(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刘东梅[4](2012)在《胶印机印版滚筒版夹的故障分析与调节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提升,"快节奏"显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特色。印刷行业亦是如此。印刷设备制造商不仅希望其产品能够印刷出高质量的印刷品,更重要的是对印刷速度的不懈追求,希望在满足客户及消费者对高效生产需求的同时,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胶印设备的印刷速度已经从以往的3600印张/小时提升至现阶段的18200印张/小时。(本文来源于《印刷技术》期刊2012年10期)

张凯乐[5](2009)在《PZ1650印版滚筒动平衡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械设备中,旋转是一种很普遍的运动形式,转子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机器的可靠性。滚筒作为印刷机的旋转部件,它运转的平稳性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品的质量。造成印刷滚筒不平衡的原因很多,其中对于那些操作失误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容易避免的,而对于滚筒质量分布不均所产生的振动,我们必须通过动平衡来减少,从而达到增加滚筒稳定性,提高印品质量的目的。目前,国内的制造厂家在滚筒制造与安装上做了很多考虑,以保证在良好的状态下完成图文印刷任务,但滚筒设计方面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尚未解决,使国产的印刷机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鉴于滚筒的重要性和目前印刷机的制造状况,对其动态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非常必要。本课题以动平衡及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PZ1650胶印机的印版滚筒为研究对象,对印版滚筒进行动平衡研究。根据滚筒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适当的简化,运用Pro/ENGINEER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建模与分析,最终得到滚筒不平衡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实际生产中滚筒进行动平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9-03-01)

胡勇,张晓玲,许坤梅[6](2008)在《胶印机印版滚筒设计运动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印版滚筒是印刷机印刷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印刷的效果。在满足刚度要求和不发生共振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滚筒的重量。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四开胶印机印版滚筒进行受力和模态分析,得出了滚筒在工作情况下的变形、前五阶的固有频率及相对应的振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滚筒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对印版滚筒结构设计的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国际会议暨海峡两岸第四届机构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07-01)

王强,张海燕[7](2007)在《改良型凹版印刷印版及滚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凹版印刷概述凹版印刷一直在印刷工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尤其在塑料软包装领域中更是具有很强的优势,在烟包、装饰材料,以及出版印刷领域凹版印刷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凹版印刷之所以能在当今环保呼声日趋高涨情况下仍能赢得印刷业的重视,与其自身的特点和印刷优势有关。众(本文来源于《今日印刷》期刊2007年12期)

关志光[8](2005)在《如何选择凹印版滚筒》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凹印版滚筒,懂得怎样选择,从哪几方面检验,使用时和使用后又如何维护,成为凹版印刷厂商所必须要做的功课。也只有这3方面都做到了,才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原材料消耗,才有可能为客户提供合格精美的产品,才能留住客户,创造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期刊2005年12期)

柳剑[9](2002)在《使用不当造成凹印版滚筒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凹印版滚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常会造成版滚筒损伤,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点:(1)上版时,一般要垫一块绒毛毯子,在用锤子紧版时会使版滚筒转动,绒毛毯子上如果有硬砂粒,就会硌坏版滚筒。因此上版前应将绒毛毯子上的砂粒清理干净。(2)装卸版滚筒时,不小心会碰伤版滚筒。因此装卸时应使用专用推车,并做到轻推轻放;上版时应将版滚筒(本文来源于《印刷技术》期刊2002年33期)

马平东,姜志绘[10](2002)在《塑料凹印版滚筒耐印力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凹印复合包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同时对凹印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凹印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印版决定的,以至人们常说"七分印版、叁分印刷",足见印版的重要性。凹印版滚筒的耐印力直接影响着彩印企业印刷产品的一致性(印刷产品稳定性),同时也影响到企业的印刷成本,因此印版的耐印力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塑料凹印工艺是采用刮刀将印版表面多余的油墨刮(本文来源于《印刷技术》期刊2002年24期)

印版滚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将针对印刷技术中印版滚筒在IPC分类号B41F13/10下的专利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简要描绘该类技术的组成、原理与技术演进路线,并对其技术发展作出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印版滚筒论文参考文献

[1].赵志浩.基于遗传算法的印版滚筒PID温控箱研究与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8

[2].韩雨彤.印刷机中印版滚筒的专利技术综述[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7

[3].郑新.独立水墨系统双印版滚筒交替印刷机设计[J].轻工科技.2015

[4].刘东梅.胶印机印版滚筒版夹的故障分析与调节过程[J].印刷技术.2012

[5].张凯乐.PZ1650印版滚筒动平衡性能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

[6].胡勇,张晓玲,许坤梅.胶印机印版滚筒设计运动及有限元分析[C].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国际会议暨海峡两岸第四届机构学研讨会论文集.2008

[7].王强,张海燕.改良型凹版印刷印版及滚筒研究[J].今日印刷.2007

[8].关志光.如何选择凹印版滚筒[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5

[9].柳剑.使用不当造成凹印版滚筒损伤[J].印刷技术.2002

[10].马平东,姜志绘.塑料凹印版滚筒耐印力影响因素[J].印刷技术.2002

标签:;  ;  ;  ;  

印版滚筒论文-赵志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