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汤舒雅[1](2021)在《集体化时期苏南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农业的支持,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农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战争的摧残下中国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建设的困境,发展农业是首要任务,遂开展土地改革、合作化、公社化等一系列的运动。与此同时,淳化镇东焦村的农业产业也在运动的推动下出现了转变。对比1923年卜凯调查下的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集体化时期在各产业构成、种植业内部结构、产业资金投入比例等方面产生变化。但从整体农业产业结构来看,这种变化较为微弱,种植业一直占据主导。同时,东焦村位于南京南部地区,属于广义上的苏南地区。整个苏南地区中,东焦村与苏南“核心”地区的无锡、苏州等地之间,在集体化期间不仅在农业产业整体结构上存在差异,在农业各产业的内部也有着不小的差别。无锡地区的林业占比较多,种植业、牧业内部种类结构上有所差别,就种植比例而言,东焦村的种植业占九成之多,而无锡的种植业仅有七成到八成。但总体看来,两地的农业产业结构都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占主导地位。通过东焦村与河北盐山的对比,发现集体化时期的两地仍然是种植业占据绝对优势,但这种优势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减弱,种植业的占比从原来的九成降为了八成。因此,期待借此研究发现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希望能对现今的农业发展有所帮助。
侯纯纯[2](2021)在《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胶东经济圈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探测农业生产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趋势,有助于深化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认识,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合理优化,对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及提出因势利导的对策建议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胶东经济圈2003-2018年3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了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特征以及农业部门间生产结构变动的趋势,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在时间维度上,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的总体特征表现为:2003-2018年间种植业和渔业产值占比上升、畜牧业产值占比下降,这与全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阶段特征分为平稳变动和缓慢调整两个阶段;趋势特征体现为种植业依旧是农业内部四部门中的重要支撑产业,渔业的增长势头最强劲,林业的增长优势不明显。农业部门生产结构变动表现为:在种植业部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相对稳定,粮经作物产量及比例变化在2003-2009年间总体上呈增长状态,2010-2018年呈现不断下降状态,反映了随着时间增加人们渐渐由更多种植粮食作物转为种植经济作物;在畜牧业部门:以猪和家禽的养殖为主,牛和羊的养殖不占优势,畜产品的存栏与产量变动相一致,猪肉和禽肉的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牛肉和羊肉的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在渔业部门:随着人们对渔产品需求的上涨,水产品的养殖面积持续扩大。(2)在空间维度上,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各县市区农业生产内部的4部门在2003-2018年间,林业集聚的优势县市区数量变动最小,其次是种植业和渔业,牧业的变动最大;种植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增加,林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减少,牧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增加,渔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减少。农业生产结构地域部门差异表现为:在种植业部门各县市区种植经济作物的扩展趋势,说明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正积极调整;在畜牧业部门养殖牲畜的存栏总量占比下降的县市区虽然比上升的县市区要多,但是肉类总产量占比上升的县市区要大于肉类总产量占比下降的县市区,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规模化;在渔业部门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面积上升和下降的占比情况相当,具有相对稳定的渔业发展优势。(3)通过对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胶东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城镇化率、非农GDP占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较为显着,工业化率和人均GDP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弱;农业生产条件是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重要推动力量,种植业劳动效率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大,农村用电量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推动作用不突出,化肥使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较弱。(4)基于对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分析以及影响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条件两大因素的探讨,提出了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突出农业各部门生产特色;完善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劳动生产率。
王佳方[3](2020)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繁荣稳定、农民生计等重要基础功能,确保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运行,粮食产量连年增高,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4617元。农业农村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业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向好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隐忧:农业产业结构供需失衡,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这些当前农业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打破我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困境、有效应对“三农”工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围绕“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全文共9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和第2章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同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做出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为第3-8章。本部分首先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内涵进行研究,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机制;其次,通过研究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分析评价中国农业供给效率,指出农业供给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全面剖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后面研究路径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最后从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和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四个方面研究了如何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部分是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本部分从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守住三条基本底线、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二是依据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构建了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实现路径,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进行实证分析;三是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了市场和政府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且细致的剖析研究,得出了四个系统、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希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贡献微薄力量。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罗雅丽[5](2018)在《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农业是大都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大都市发展的内在需求,结合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需要,本研究以都市农业结构演进与优化为研究主题,遵循过程—格局—机理—调控的基本路径,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演进过程、空间格局、动力机制、优化模式和保障政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已有研究梳理与思考。围绕研究主题,从都市农业基础研究、都市农业功能与功能结构、都市农业产业与产业结构、都市农业区位与空间结构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明确了现有研究中尚存争议和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2)都市农业的内涵辨析。从“都市农业是自然演变的结果,还是一种理想的形态”争议出发,指出都市农业是位于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服务于城市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生产特征的农业形态,是自然演变的结果,“服务于城市需求的特殊产业结构”是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3)都市农业结构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基于都市农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分析方法。(1)分析了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一般特征,从结构的层次性、适应性、协调性和效率性四个维度,针对性选取了八个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2)分析了都市农业的功能类型、特征、关系等,就都市农业的供给保障、生态维护、休闲服务、农民收益和农区带动等五项基本功能,选取十二个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3)基于都市农业本质特征和城市需求结构的阶段性、城乡需求结构变化的同向性,根据区位商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思想,构建“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界定都市农业空间。(4)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与可视化方法,探究都市农业空间格局。(4)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运用都市农业结构分析的理论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层次高级化、农业内部结构向养殖业转换、种植业内部结构向瓜果蔬菜转换、农业结构经济效率稳步提高等明显趋势;农业食品供需总量结构均衡但时空结构失衡、产业环节之间效率失衡等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突出;(2)功能结构整体上呈现出多功能性波动增强;而单项功能中,都市农业供给保障能力、休闲服务、农区带动等功能逐步提高,但生态维护、农民收益保障等功能有下降的倾向;(3)都市农业空间,伴随城乡消费结构从1990年代前的“温饱型”、2000年代年的“小康型”、2010年代的“享受型”向未来的“未来型”阶段性演进,范围边界呈现不断外扩的趋势。(5)西安都市农业空间格局。运用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从宏观(区县)、中观(乡镇)、微观(园区)三个尺度,分析了大西安都市农业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中观尺度是大都市区农业空间研究的理想尺度。(2)从中观尺度分析,西安都市农业空间结构可以抽象为“圈层+板块”的结构模式,即近郊精品斑块镶嵌的蔬菜产业圈,中郊专业化产业板块组成的规模农业圈和远郊特色生态农业主导的生态屏障圈;(3)农地多元价值实现的内在机理、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空间约束机理以及市场经济环境、制度安排等调控机理共同解释了都市农业空间结构模式。(6)都市农业结构演变驱动机制。在梳理并分析影响都市农业结构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及驱动机制;认为推动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包括城市化作用力和非城市化作用力,驱动机制即城市化推动都市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机制、城市化引致的市场需求变化拉动机制、价值观转变形成的多元价值目标诱导机制、政策制度变化的抑推机制、农业经营主体的应变机制。(7)都市农业结构优化。基于都市农业层级嵌套的地理特征和结构内在关系,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化的都市农业结构优化路径。宏观尺度,确定都市农业目标功能和产业结构,进行农业空间功能分区;中观尺度,确定不同类型都市农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微观尺度,提出五种典型的都市农业生产模式。最后针对市场失灵,提出推进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郑甘甜[6](2018)在《人力资本、规模经营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源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国内外研究经验也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积累与提升是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农业生产效率的集中体现,一直是相关学者用于分析农业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然而,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没有考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与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农业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负向影响,进而可能会高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真实水平,在生态矛盾突出时,甚至会得出误导性的政策含义。事实上,我国农业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已经产生了较为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体现在粗放式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大量损耗;另一方面体现在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温室气体(C)等污染物排放的持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资源与环境因素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并且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的刚性约束。因此,唯有基于资源环境因素修正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即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全面反映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基于此,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我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在耦合视角下深入分析其变动的影响因素,为全面促进我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关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对某一种影响因素的孤立探讨,或是对一系列影响因素的泛泛而谈,忽视了相关因素间的互动作用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理论分析与生产实践经验来看,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不仅与从业者的素质技能相关,而且与农业经营方式有很强的关联性,同时,这两大影响因素之间还存在显着的互动关系。因此,本文运用基于SBM-DEA模型的GML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 1995-2015年我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动情况,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别分析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对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并借助物理学的耦合系统分析工具,检验两者的耦合互动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从而证明了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耦合协调发展是提升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理性选择。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结论,为全面提升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农业规模经营及其耦合作用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从正向影响与负向影响两个方面,论述农村人力资本、农业规模经营分别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随后以耦合的视角,将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视为一个耦合互动的整体,论述其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二是测算我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动态势。本部分运用我国1995-2015年30个省区(不包含西藏)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基于SBM-DEA模型的GML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农业环境全要生产率GML指数及其分解指标——农业环境技术进步GMLTC指数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GMLEC指数。从总体态势来看,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态势,平均增长率为3.5738%,增长动力源于农业环境技术进步的推动,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则产生了制约作用;从省际差异来看,在30个省区中,有15个省区的GML指数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有27个省区的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农业环境技术进步,有14个省区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显着的制约作用;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的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GML指数最高,而东北部地区则最低;东北部农业环境技术进步GMLTC指数最高,而中部地区最低;仅东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GMLEC指数大于1,其他三个地区均小于1,处于明显的衰退状态。三是检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根据“核心要素-基础要素-支撑要素”的圈层结构,本文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层次分解,将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农村健康人力资本、创新环境支持分别作为农村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基础要素与支撑要素,进而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变动的影响,并从实证分析结果中寻找支持“农村人力资本促进论”或“农村人力资本作用之谜”的证据。研究结果显示:(1)在农村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中,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但并不显着,揭示了“农村人力资本作用之谜”存在的可能性;在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异质性结构中,农村高等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环境技术进步的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但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却有不显着的负向作用,部分支持了“农村人力资本促进论”的观点;(2)在农村人力资本的基础要素中,健康人力资本投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实现的,表明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提升技术效率;(3)在农村人力资本的支撑要素中,财政支农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是通过促进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的。科研投入强度对农业环境技术进步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但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却存在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技术转化效率存在损失。总体而言,农村人力资本及其内部各要素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文献中提及的“农村人力资本作用之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四是检验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学界对于小农经营与规模经营孰优的争议仍未有定论,“农业规模经营促进论”与“农业规模经营质疑论”并存。同样根据“核心要素-基础要素-支撑要素”的圈层结构,本文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层次分解,将土地规模、集约化程度、物质资本积累分别作为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要素、基础要素与支撑要素,进而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分析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要素中,土地规模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环境技术进步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体现了农业规模经营与小农经济相比,在成本节约、要素优化配置、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2)在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要素中,农业机械投入密度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主要是通过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强势拉动;农膜投入密度对农业环境技术进步有显着正向作用,但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却有显着负向影响,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但并不显着,表明农膜技术的推广有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实现,但其在使用中的环境效率还有待提升;(3)在农业规模经营的支撑要素中,物质资本积累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正向作用,主要源于农业环境技术进步的推动。总体而言,在考虑了资源环境因素以后,农业规模经营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是对“农业规模经营质疑论”的有力回应。但我国目前的农业规模经营及其结构水平相对较弱,还存在可观的提升空间。五是检验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研究引入耦合协调分析工具,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本-农业规模经营”耦合协调系统。从我国30个省区1995-2015年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来看,各省区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较低,仅北京市的均值达到初级协调水平。耦合协调度在0.5以下,处于濒临失调与轻度失调的省份有24个,占总样本的80%。在实证分析中,本研究基于三种方式,全面检验了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合力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1)基于核心要素交互项的实证检验。选取农村人力资本中的核心要素——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农业规模经营中的核心要素——土地规模,检验两者核心要素的交互项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心要素交互项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动力源于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依赖于农业环境技术进步的局面。基于核心要素交互项的实证结果,初步证明了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之间存在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两者的合力有助于激活农业环境技术效率;(2)基于序参量的实证检验。农业人力资本序参量与农业规模经营序参量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两者的动力各异,农村人力资本序参量是通过农业环境技术进步带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农业规模经营序参量则是通过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提升带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两者具有互补互促的前提条件;(3)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实证检验。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动力源于农业环境技术进步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共同推进。由此可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耦合协调发展,能使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由长期以来的技术进步单向驱动向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双轮驱动的方式转变。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分析了提升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思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优化环境效率提升的主体条件;(2)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化环境效率提升的主导动力;(3)全面促进耦合协调发展,开辟环境效率提升的科学路径;(4)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并进,变革环境效率提升的驱动方式。
李燕[7](2018)在《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成就的取得是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农业所实现的高产增产增收主要是依赖化肥、农药等一些现代化学投入品所实现的,由此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农地土壤地力破坏和食品安全问题愈加突出。随着这些负面影响的日益严重,提高农业环境效率,促进农业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型向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当务之急。农地产权制度安排是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根本性因素,对农户生产投入决策具有激励作用,而农户生产行为又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用、收益、处置等权能,使农民拥有的土地产权完整性、确定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农村土地产权结构持续优化。产权结构的优化对农户的生产行为和资源利用方式,进而对农业增长和农业环境效率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围绕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环境效率这一重要论题,首先对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环境效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接着阐述了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机制和途径,并构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继而展开本文主体部分的研究。主体部分的研究先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演进并对1983~2015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进行了度量,接着通过构建Global-DEA超效率模型测度了中国农业环境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性特征,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现状和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实证检验了农地产权结构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并且具体考察了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两个机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研究发现:(1)建国以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由激进型向渐进型转变。农地产权结构在不同主体间的配置逐渐以农户为主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户的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的排他性在不断增强。(2)1983~2015年期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虽然在波动中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但是总体水平较低,增长幅度较小,农业环境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农业环境效率发展严重不平衡,三大地区中农业环境效率均值排名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根据中国农业环境效率地区变动的收敛性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农业环境效率仅存在条件β收敛,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3)农地产权结构是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理论分析表明,农地使用权排他性的提高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农地处置权排他性的提高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农地收益权排他性的提高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不确定。论文基于1983~2015年中国28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面的FGLS、LSDV和LSDVC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排他性的增强均有利于农业环境效率的提高。(4)农地产权结构不仅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农地产权结构不仅具有直接的“产权-环境”效应,而且通过农地长期投资产生中介效应影响农业环境效率。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户收益的稳定和安全,从而激发农户引进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长期产出绩效,能够直接提高农业环境效率。此外,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还会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影响。而在实证结果中,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均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具有显着正向的中介效应。利用中介效应的公式计算发现,在全国样本中,农地收益权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是农地处置权,农地使用权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中介效应最小。(5)农地产权结构也会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间接影响。第七章从理论上分析农地产权结构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以及农地产权结构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在实证上基于1983~2015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农地产权结构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的排他性的增强对农地经营规模均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对农业环境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并且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因此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直接作用,同时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间接效应。农地使用权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间接效应为0.097,农地收益权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间接效应为0.403,农地处置权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间接效应为0.423。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放松农地产权管制,赋予农户更多的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尤其是农地处置权中的农地流转权和抵押权,以促进农业环境效率的提高;二是进一步延长农地使用权承包期限,提高农地使用权的稳定排他性,激发农户环保生产行为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完善农地流转和农地抵押机制,促进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环境效率;四是建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量化标准,从农业环境效率提高的角度来评价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五是渐进地开展农地产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出有利于既有利于促进农业产出增长又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措施。
吴楠,王广斌[8](2017)在《加快当前农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产业,农业各部门之间的组成及比例分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农业的长远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03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我国粮食自给率较低,粮食进口比例较大,粮食结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各位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进行归纳整理,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王立全,李仪芳,史小忆[9](2016)在《文献综述:基于粮食安全战略的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与前两轮不同,此轮农业结构调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粮食安全战略与农业结构调整究竟处于何种关系?本文立足文献综述,在梳理农业结构概念和国内外对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而分析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有关研究,对其从调整农业结构与确保粮食生产不可偏废等4个方面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目前研究多数是从理论角度探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在已有的计量分析研究中,也更多的关注是耕地和粮食产量减少的关系,没有从综合角度分析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实质关系。
刘媛媛[10](2013)在《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度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问题,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项研究从产业经济分析入手,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应用统计方法,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性研究:文章根据农业结构的内涵和本质,选取了复种指数、农业科技贡献率、农村就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所占比重、农产品商品率等多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1978--2010年以及中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进行了测度,并据此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历经增量调整、非农产业发展、结构优化、追求效益、可持续发展共五个阶段;2010年,中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呈现明显地域差异,调整效果从东南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依次递减。最后,在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综上所述,研究提出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目的和意义,从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效益性、要素投入结构和需求变动结构出发,测度和研究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应用和战略性决策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持。
二、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期苏南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卜凯的相关研究及跟踪调查研究 |
(二)江南农村经济的相关调查及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时间界定 |
第一章 卜凯与东焦村 |
1.1 1923 年卜凯淳化镇调查简述 |
1.1.1 淳化镇调查情况概述 |
1.1.2 卜凯视域下的东焦村 |
1.2 东焦村村情概况 |
1.2.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1.2.2 社会发展状况 |
1.2.3 集体化时期的东焦村 |
小结 |
第二章 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变迁 |
2.1 土地制度的变革 |
2.1.1 民国时期的土地制度 |
2.1.2 集体化期间的地权流转 |
2.2 东焦村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
2.2.1 民国时期的种植业情况 |
2.2.2 集体化时期种植业的发展 |
2.2.3 单一的种植结构 |
2.3 林、牧、渔业的发展 |
2.3.1 林业 |
2.3.2 牧业 |
2.3.3 渔业 |
小结 |
第三章 东焦村乡镇工业与农业发展 |
3.1 集体化时期东焦村乡村工业的发展 |
3.2 村办、镇办工厂与农业发展的相互作用 |
3.2.1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
3.2.2 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小结 |
第四章 集体化时期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外因素 |
4.1 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的特殊性 |
4.2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 |
4.2.1 生产关系的变革 |
4.2.2 农田水利修缮及农机利用 |
4.2.3 农业税的变化 |
4.2.4 教育的发展 |
4.3 集体化时期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的后果 |
4.3.1 自然、经济资源浪费 |
4.3.2 生态环境破坏 |
4.3.3 农民收入增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生产结构定义研究 |
1.2.2 农业生产结构评价研究 |
1.2.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规律研究 |
1.2.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研究 |
1.2.5 胶东经济圈研究必要性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 |
2.1.1 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变 |
2.1.2 农业现代化发展核心理论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
2.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2.3.1 农业规模结构 |
2.3.2 农业市场结构 |
2.4 小结 |
第3章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分析 |
3.1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时间变动 |
3.1.1 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变动 |
3.1.2 农业部门生产结构变动 |
3.2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空间变动 |
3.2.1 农业生产结构地域总体差异 |
3.2.2 农业生产结构地域部门差异 |
3.3 典型案例 |
3.3.1 寿光 |
3.3.2 莱州 |
3.4 小结 |
第4章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影响因素 |
4.1.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4.1.2 农业生产条件 |
4.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平稳性检验 |
4.3.2 相关性检验 |
4.3.3 协整检验 |
4.3.4 实证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
5.2.2 因地制宜,突出农业各部门生产特色 |
5.2.3 完善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劳动生产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
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
2.4 总结与评价 |
第3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3.1.3 新供给经济增长理论 |
3.1.4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
3.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
3.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
3.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
3.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
3.3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 |
第4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状况分析 |
4.1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 |
4.1.1 农业整体发展趋势平稳向好 |
4.1.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4.1.3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
4.1.4 农业发展遭受“双板挤压” |
4.1.5 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危机 |
4.2 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分析 |
4.2.1 基本原则 |
4.2.2 指标体系 |
4.2.3 评价方法 |
4.2.4 综合评价 |
4.3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
4.3.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 |
4.3.3 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足 |
4.3.4 农业体制机制发展水平滞后 |
4.4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
4.4.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影响 |
4.4.2 市场配置资源不足 |
4.4.3 政府宏观调控存在越位与错位 |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分析 |
5.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5.1.1 农林牧渔结构分析 |
5.1.2 粮食结构分析 |
5.1.3 种植结构分析 |
5.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1 农产品结构失衡问题突出 |
5.2.2 缺少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 |
5.2.3 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
5.2.4 农产品国际竞争形势严峻 |
5.3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路径 |
5.3.1 统筹调整粮经作物种植结构 |
5.3.2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
5.3.3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
5.3.4 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
第6章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分析 |
6.1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现状分析 |
6.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
6.1.2 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现状分析 |
6.1.3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分析 |
6.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问题 |
6.2.1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 |
6.2.2 高素质劳动力进入不充分 |
6.2.3 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存在限制 |
6.2.4 土地流转效率不高 |
6.2.5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过高 |
6.3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的路径 |
6.3.1 积极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
6.3.2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6.3.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 |
6.3.4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6.3.5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
第7章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分析 |
7.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
7.1.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良好 |
7.1.2 农业科技经费来源多样化 |
7.1.3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力度提升 |
7.1.4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提升 |
7.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供给侧发展的关系 |
7.2.1 研究设计 |
7.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3 平稳性检验 |
7.2.4 边界协整检验 |
7.2.5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短期关系 |
7.2.6 稳定性检验 |
7.3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的路径 |
7.3.1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
7.3.2 提高对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 |
7.3.3 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
7.3.4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
第8章 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分析 |
8.1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
8.1.1 实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原因 |
8.1.2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
8.1.3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路径 |
8.2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改革 |
8.2.1 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农村金融发展 |
8.2.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8.2.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8.2.4 加快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实现路径 |
8.3 深化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3.1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
8.3.2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8.3.3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
第9章 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 |
9.1 全面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以农民为核心的改革理念 |
9.2 守住三条基本底线,确保改革路径不出较大偏差 |
9.3 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 |
9.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着力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选择 |
1.3.1 研究区—西安市域 |
1.3.2 研究时段—改革开放至今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视角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思考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1 都市农业基础研究 |
2.1.2 都市农业功能研究 |
2.1.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研究 |
2.1.4 都市农业区位与空间结构研究 |
2.2 相关研究的思考 |
2.2.1 都市农业基础研究的思考 |
2.2.2 都市农业功能研究的思考 |
2.2.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考 |
2.2.4 都市农业空间研究的思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农业结构研究的理论构建 |
3.1 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结构再认识 |
3.1.1 都市农业 |
3.1.2 都市农业结构 |
3.2 地理学视角下都市农业结构研究框架 |
3.2.1 总体研究框架 |
3.2.2 理论分析逻辑 |
3.2.3 实证空间逻辑 |
3.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研究 |
3.3.1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内涵 |
3.3.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一般特征 |
3.3.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评价 |
3.4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研究 |
3.4.1 都市农业的功能类型 |
3.4.2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 |
3.4.3 都市农业功能评价 |
3.5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研究 |
3.5.1 都市农业空间形成与发展 |
3.5.2 都市农业空间范围的界定 |
3.5.3 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市农业结构演变分析 |
4.1 西安市农业发展概述 |
4.1.1 农业生产条件 |
4.1.2 农业发展历程 |
4.1.3 农业地域空间变化 |
4.2 西安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
4.2.1 农业产业结构评价 |
4.2.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
4.2.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阶段 |
4.2.4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4.3 西安市农业功能结构演变 |
4.3.1 农业功能评价 |
4.3.2 都市农业功能演变特征 |
4.3.3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方向 |
4.4 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演变 |
4.4.1 农业空间的内部分异 |
4.4.2 都市农业空间演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 |
5.1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1.1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 |
5.1.2 区县尺度数据的获取 |
5.1.3 各区县都市农业优势产业 |
5.1.4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2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2.1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 |
5.2.2 乡镇尺度数据的获取 |
5.2.3 各乡镇都市农业优势产业 |
5.2.4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3 园区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3.1 现代农业园区空间格局 |
5.3.2 休闲农业园区空间格局 |
5.4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 |
5.4.1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模式 |
5.4.2 模式形成的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都市农业结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
6.1 都市农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自然资源禀赋 |
6.1.2 农业生产要素禀赋 |
6.1.3 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体系 |
6.1.4 农业经营主体 |
6.1.5 宏观政策制度 |
6.2 都市农业结构演变驱动力 |
6.2.1 城市化作用力 |
6.2.2 非城市化作用力 |
6.3 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 |
6.3.1 城市化推动都市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机制 |
6.3.2 城市化引致的市场需求变化拉动机制 |
6.3.3 价值观转变形成的多元价值目标诱导机制 |
6.3.4 政策制度变化的推阻机制 |
6.3.5 技术进步对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推动机制 |
6.3.6 多力综合作用下农业经营主体应变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都市农业结构优化 |
7.1 大都市层面的都市农业结构优化 |
7.1.1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定位 |
7.1.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7.2 分区层面的农业结构优化 |
7.2.1 都市农业空间分区及其功能定位 |
7.2.2 分区层面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
7.3 微观生产单元的生产模式优化 |
7.3.1 生产模式构成要素 |
7.3.2 生产模式优化方向 |
7.4 促进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
7.4.1 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 |
7.4.2 推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人力资本、规模经营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三、农业规模经营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
二、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综述 |
三、农业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农村人力资本、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一、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 |
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 |
第二节 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一、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 |
二、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 |
第三节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耦合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第三章 中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
一、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环境污染的处理方法 |
二、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
第二节 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三节 中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
一、中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总体态势 |
二、中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省际差异 |
三、中国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区域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结构态势 |
一、农村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教育人力资本 |
二、农村人力资本的基础要素:健康人力资本 |
三、农村人力资本的支撑要素:创新环境支持 |
第二节 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
三、回归估计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结构态势 |
一、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要素:土地规模 |
二、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要素:集约化程度 |
三、农业规模经营的支撑要素:物质资本积累 |
第二节 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
三、回归估计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人力资本、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耦合视角 |
第一节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耦合系统分析 |
一、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互动关系 |
二、“农村人力资本-农业规模经营”耦合系统的内涵与测算模型 |
三、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耦合协调度测算分析 |
第二节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规模经营耦合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一、基于核心要素交互项的实证分析 |
二、基于序参量的实证分析 |
三、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理论分析 |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业环境效率的涵义 |
2.1.2 农地产权结构的涵义 |
2.2 理论分析 |
2.2.1 绿色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 |
2.2.2 农业环境效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2.2.3 农地产权制度是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根本制度 |
2.3 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机制与理论假设 |
2.3.1 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机制 |
2.3.2 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理论假设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度量 |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农地承包制前期:1979~1992年 |
3.2.2 农地承包制后期:1993~至今 |
3.3 农地产权结构的度量 |
3.3.1 农地使用权的度量 |
3.3.2 农地收益权的度量 |
3.3.3 农地处置权的度量 |
3.3.4 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演变与收敛性分析 |
4.1 模型、方法与数据 |
4.1.1 基于GLOBAL-DEA的农业环境效率 |
4.1.2 收敛性分析方法 |
4.1.3 样本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4.2 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特点 |
4.2.1 农业环境效率的时间演变 |
4.2.2 农业环境效率的空间特征 |
4.3 农业环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4.3.1 农业环境效率的σ收敛检验 |
4.3.2 农业环境效率的绝对β收敛检验 |
4.3.3 农业环境效率的条件β收敛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基础 |
5.2 计量模型、变量说明及估计方法 |
5.2.1 模型设计 |
5.2.2 变量说明 |
5.2.3 样本及数据来源 |
5.2.4 参数估计方法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长面板数据检验 |
5.3.2 实证检验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长期投资与农业环境效率 |
6.1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机理 |
6.1.1 农地产权结构对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 |
6.1.2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长期投资与农业环境效率的传导机制 |
6.2 方法说明、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
6.2.1 中介效应方法 |
6.2.2 模型设定 |
6.2.3 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长面板数据检验 |
6.3.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3.3 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环境效率 |
7.1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 |
7.1.1 农地产权结构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 |
7.1.2 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 |
7.1.3 农地产权结构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 |
7.2 农地经营规模的度量及发展现状 |
7.2.1 全国农地经营规模发展现状 |
7.2.2 分区域农地经营规模发展现状 |
7.3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3.1 计量模型设定 |
7.3.2 变量选取 |
7.3.3 数据来源 |
7.3.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7.4 实证结果分析及效应分解 |
7.4.1 实证结果分析 |
7.4.2 效应分解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进一步拓展分析:差异性分析 |
7.5.1 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
7.5.2 不同地貌的差异性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 |
8.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加快当前农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念 |
1.1 农业结构 |
1.2 农业结构调整。 |
2 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1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 |
2.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
2.3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综合效益低下 |
2.4 农村劳动力不足, 素质偏低 |
3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3.1 加强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3.2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农业 |
3.3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
3.4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结束语 |
(9)文献综述:基于粮食安全战略的农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概念 |
(一)农业结构。 |
(二)农业结构调整。 |
二、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现状 |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背景 |
(二)国内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探索 |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四)效果测量与评价 |
三、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 |
四、小结 |
(10)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度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
1.1.2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
1.1.3 保持农民增收的要求 |
1.1.4 加入 WTO 后,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学依据 |
2.2.2 农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2.2.3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4 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
2.2.5 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 |
3 影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指标的设置原则 |
3.1.1 全面性 |
3.1.2 精简性 |
3.1.3 可行性 |
3.2 反映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反映农业结构调整效益的指标 |
3.2.2 反映农业部门比例合理性的指标 |
3.2.3 反映农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效应的指标 |
3.2.4 反映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需求效应的指标 |
3.3 数据来源及部分指标数据说明 |
4 测度方法——因子分析法的原理概述 |
4.1 因子分析基本思想与条件 |
4.1.1 因子分析基本思想 |
4.1.2 因子分析的条件 |
4.2 因子抽取的方法 |
4.3 因子数目 |
4.4 因子旋转 |
5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 |
5.1 基于时间序列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 |
5.1.1 KMO 和巴特球形检验 |
5.1.2 各项指标载荷的确定 |
5.1.3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评价指标名称及分类 |
5.1.4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综合得分 |
5.2 基于截面数据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 |
5.2.1 KMO 和巴特球形检验 |
5.2.2 各项指标载荷的确定 |
5.2.3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评价指标名称及分类 |
5.2.4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综合得分 |
5.3 小结 |
6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评价 |
6.1 基于时间序列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
6.1.1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
6.1.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阶段分析 |
6.2 基于截面数据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
6.2.1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省(市)趋势分析 |
6.2.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地区差异分析 |
6.3 小结 |
7 政策建议 |
7.1 将农业结构调整与乡镇建设相结合起来 |
7.2 制定全国农业分行业、分品种和品质的区域布局规划 |
7.3 切实增加对不同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 |
7.4 实施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政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期苏南东焦村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研究[D]. 汤舒雅. 河北大学, 2021(02)
- [2]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侯纯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 王佳方. 辽宁大学, 2020(07)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 罗雅丽. 西北大学, 2018(02)
- [6]人力资本、规模经营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郑甘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D]. 李燕. 武汉大学, 2018(06)
- [8]加快当前农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述评[J]. 吴楠,王广斌. 山西农经, 2017(24)
- [9]文献综述:基于粮食安全战略的农业结构调整研究[J]. 王立全,李仪芳,史小忆.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1)
- [10]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度及评价[D]. 刘媛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