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使用合理的急诊抢救措施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接收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诊抢救方式,实验组实施系统急诊抢救措施,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的抢救成功率(P<0.05);入院时刻实验组MBP、HP 与SPO2 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多发伤伴创新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科学的急诊抢救措施可提高救治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抢救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及建筑行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各种原因所致创伤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创伤严重的患者,因病变严重,这使得此类患者常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这一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对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按照,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急诊抢救措施,通过科学的抢救让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降低[2]。本研究中,具体探讨了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针对土地租赁建造房屋的情况,需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管理,保证土地使用权、土地出租房以及土地规划一致。在土地租赁的情况下,需要土地使用权人、出租房、土地管理部门三方同意后,登记部门才能正式办理登记业务[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3]中关于创伤后失血性休克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患者也对研究知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组如下:实验组50 例,男29 例,女21 例;年龄19-70 岁,平均(52.6±2.3)岁;创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16 例,高空坠落致伤14 例,重物砸伤12 例,其他原因致伤8 例。对照组50 例,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1-71 岁,平均(52.2±2.2)岁;交通事故致伤15 例,高空坠落致伤15 例,重物砸伤11 例,其他原因致伤9 例。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复苏抢救方式,主要在入院先全面且系统的对患者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监测心率、呼吸、脉搏及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给予患者及时的吸氧及输液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及呼吸道通畅,在吸氧的时候需控制氧浓度在40%左右,氧流量维持在6-9 L/min。在初步复苏后实施以止血及控制感染为主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手术,病情稳定后行确定性手术。实验组采取系统的急诊抢救措施,具体如下:针对出现心脏骤停患者予以心肺复苏,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控制液体复苏,控制收缩压在90 mmHg 左右,并微量泵入多巴胺5-20 μg/(kg·min)。对重症患者需予以持续的复苏并输注血浆,采取各种复温措施来恢复热平衡,采取各种复温措施恢复热平衡,先快速的将患者湿冷衣物除掉,将全身擦干并让患者躺在复温毯,控制机体目标温度在37℃左右,并将棉被盖上,采用内置温度探头监测直肠体温。初步复苏后开展以止血及控制感染为主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手术,手术时间控制在90 min 左右,术毕将患者送至ICU,继续复苏与生命器官支持,病情稳定实施确定性手术。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心率稳定<100次/min,血压收缩压≥90 mmHg,四肢温暖为显效;心率在100-140 次/min,血压收缩压在70-90 mmHg,四肢出现温暖趋势为有效;心率>140 次/min 血压收缩压<60 mmHg,四肢冰凉。(2)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刻的平均血压(M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煤样灰分为44.64%,当一次精选后,累计产率是33.49%,平均灰分为13.44%。二次精选后,累计产率是28.21%,平均灰分为8.43%。
2 结果
文化特色词语(culture-specific items),富含民族、文化信息。汉语文化特色词语,往往富含中国特有地域、时段、政治、经贸、民俗等文化内涵。如何处理这些词语的英译,反映出译者翻译目的上的差异。试看“民国六年”一例:
2.1 疗效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
2.2 抢救指标。实验组在各项抢救指标上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 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入院后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
3 讨论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及出行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各种原因所致多发伤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4]。严重多发伤发病后病情严重,这使得患者常容易合并失血性休克这一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会引起一系列的器官紊乱情况,如此给患者及家属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需予以患者科学且有效的急诊抢救。
具体在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上,及时的输血及输液是治疗的关键,在抢救患者的时候,及时的为患者输注多巴胺是关键的措施[5]。在多巴胺的输注上主要是采取微量泵入的方式,借助多巴胺刺激多巴胺受体功能的作用,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力及扩张肾脏、胃肠等器官血管,缩短低血压损伤所致内脏损伤情况,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输注多巴胺后,还提倡早期予以患者扩容、促血管活动药物及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等,其中扩容主要是考虑到严重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者的病情严重且失血量较大,因此需要及时的建立静脉通路,借助快速的补液以实现有效扩容,如果情况紧急还可借助代血浆进行复苏[6]。此外借助科学的抗感染及支持治疗以预防抵抗力下降所致感染情况,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在病情稳定后再予以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这可以起到有效治疗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中,分别比较了应用常规复苏抢救方式、系统急诊抢救措施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显示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在入院后的各项指标上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也表明系统的急诊抢救措施对患者的抢救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针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及时的予以科学且系统的抢救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抢救的效果,且改善患者入院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忠宝.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措施与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6(13):75-77.
[2] 黄仁春,周世泰,马飞.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和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9):28-32.
[3] 吴昊,高平发,王青.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4(23):55-56.
[4] 张宪超.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36(9):48-50.
[5] 祝各亮,李琴.重症监护室内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进展[J].医学综述,2017,6(15):79-80.
[6] 王慧峰.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J].蛇志,2017,35(3):223.
中图分类号:R44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8.027
本文引用格式:江智恒.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措施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50-51.
标签:患者论文; 多发论文; 实验组论文; 急诊论文; 性休克论文; 医药论文; 卫生论文; 外科学论文; 外科治疗学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8期论文;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