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键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铺计划生育服务站724213)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95-02
无排卵性宫血是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围绝经期卵巢功能不断衰退,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卵巢不能排卵,由于其体内仅有单一雌性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增生,继而发生雌激素突破性出血[1]。临床主要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有时经血淋漓数月,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应用止血药物效果不佳。本站采用口服短效避孕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宫血进行对比观察[2],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
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我站门诊治疗的6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年龄(42—51)岁,出血时间15天—1个月。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及不同程度的贫血。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排除妊娠,且无子宫器质性病变,全身检查无心血管、血液及内分泌疾病,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诊断性刮宫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
1.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过诊断性刮宫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组初始用口服短效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炔雌醇片(三相片),2片/天,每8小时1次,连服3天。然后改为1片/天,共计21天后停药,等待撤退性出血,出血第3天继续服用三相片,1片/天,连用21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宫血宁及云南白药等止血药,按照治疗剂量常规给药,3次/天,共治疗3月。
1.3疗效观察及评定标准[3]
所有病例均记录控制出血量(从第一次用药时间到出血明显减少时间),完全血止时间(从第一用药时间时间到出血完全停止的时间),治疗失败(用药48—72小时,出血未能控制或出血增多或血止后减量及维持用药期间又不规则出血而改用其他药物治疗),有效率(用药72小时内,出血明显减少,并逐渐血止减量及维持用药期间无出血例数所占百分比)。
疗效评定标准为用药72小时内出血明显减少并逐渐血止,逐渐减量至维持量,治疗期间无异常出血,1个疗程结束后月经恢复正常或绝经视为有效;用药48—72小时出血未能控制或出血增多或治疗期间异常出血等而改用其它方法治疗视为无效。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对象年龄、病史、治疗前出血时间、贫血程度无差异。
2.2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对象出血时间、出血量、血红蛋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血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见表: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2.3复查及随访
两组患者治疗失败后均采用了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组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后复查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3讨论
围绝经期宫血多为无排卵性的出血,主要原因为内源性孕激素缺乏,雌激素占相对优势而使增生期子宫内膜不能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单用雌激素治疗可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近年来孕激素在子宫内膜止血中起主要作用,但采用单纯孕激素止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破性出血,部分患者仍不能达到止血效果。此外传统的、比较及时的治学方法是诊断性刮宫,清除增生过度的子宫内膜,止血的同时将子宫内膜常规送检。不过诊刮虽然在短期内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因不能改变下丘脑——垂体系统对血清激素水平的调控作用,故易复发。
近来研究主张少量雌激素配合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性宫血,即可修复子宫内膜,又可使子宫内膜不至于太厚,从而使停药后出血不多[4],.复方避孕药物中的孕激素在子宫内膜出血中起主要作用,可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状态,使子宫内膜变薄、萎缩,并迅速修复子宫内膜,有效止血。停药后月经量很少,子宫内膜剥脱完整,流血时间短,故而使患者贫血得到改善。
本文经观察认为,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围绝经功血安全有效,不仅可以达到快速止血,恢复月经周期等效果,而且经济、复发率低,服用方便,患者易接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申秀荣.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5):311.
[2]葛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生殖内分泌与妇产科疾病诊治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09—410.
[3]申秀荣.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5):311.
[4]朱巧珍.妈富隆治疗无排卵型功血37例[J].妇幼保健手册.2005,16(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