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属于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较差的问题。本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电芯的冷却底座,所述冷却底座包括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的两侧面接触的冷却侧板和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底面接触的冷却底板。本冷却结构通过三面冷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本电池模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电芯(1)的冷却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底座(2)包括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1)的两侧面接触的冷却侧板(21)和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1)底面接触的冷却底板(22)。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电芯(1)的冷却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底座(2)包括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1)的两侧面接触的冷却侧板(21)和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1)底面接触的冷却底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底板(22)的冷却液进口与其中一个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冷却底板(22)的冷却液出口与另一个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进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侧板(21)包括上冷板(211)、导热垫(212)和下冷板(213),所述下冷板(213)上设有冷却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底座(2)呈盒状且还包括两个端板(23),两个端板(23)分别与两个冷却侧板(21)以及冷却底板(22)相互连接并合围形成上述冷却底座(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出口通过连接管一(3)与冷却底板(22)的冷却液进口相连通,且该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进口上连通有进液管(4);另一个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底板(22)的冷却液出口通过连接管二(5)相连通,且该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出口上连通有出液管(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端板(23)上开设有固定槽(231),所述进液管(4)、出液管(6)、连接管一(3)和连接管二(5)布置在固定槽(2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231)有四个且均呈L型,并布置在端板(23)的四个角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冷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汽车行业的共识。电动汽车具有噪音小、行驶稳定性好,零排放等优势,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尾气排放,以及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其中,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为电动汽车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但是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在充放电过种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出去,可能会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甚至引起电动汽车发生起火事故。

现有技术中,电池包通常采用的是风冷散热方式或液冷散热方式进行散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521703.8】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用机箱,包括托板和设置在托板四周的侧板,所述托板包括处于上层的水冷板和处于下层的隔热板,水冷板与隔热板一体成型,该机箱在电池包发热时采用托板内的水冷板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散热,在天气较寒冷时,利用托板内的隔热板将电池包与冷空气隔离,防止电池包受冻,这样在承载电池包的同时兼具对电池包的冷却和保温作用,并且整个机箱采用双层铝合金型材加工而成,大大降低机箱重量,且提升了整个机箱的机械强度。

分析上述专利文献可知,上述电池包只有设置在底部的水冷板对其进行冷却,显然对于输出功率较高的电动车的电池包来说,上述单面冷却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芯大功率工作时的散热需求;并且,上述冷却方式易导致电池底部和顶部温差过大,影响电池寿命,且有热失控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电芯的冷却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底座包括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的两侧面接触的冷却侧板和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底面接触的冷却底板。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通过改进冷却底座结构,即通过设计与电池模组电芯的两侧面接触的冷却侧板和与电池模组电芯底面接触的冷却底板,使得电池模组电芯的两个侧面和底面都能够得到冷却,也就是说,通过本冷却结构,使得电池模组能够进行三面散热,大大增加了电池模组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使得电池模组能够满足更苛刻环境下电池的散热需求;并且电池模组侧面同时散热,能够降低电池模组底部和顶部温差,同时能够确保电池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降低热失控风险,有利于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中,所述冷却底板的冷却液进口与其中一个冷却侧板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冷却底板的冷却液出口与另一个冷却侧板的冷却液进口相连通。通过以上设计,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均匀性,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中,所述冷却侧板包括上冷板、导热垫和下冷板,所述下冷板上设有冷却流道。本实用新型中冷却侧板和冷却底板结构相同,均采用上述几个部件组成,通过以上设计,使得冷却侧板具备冷却功能的同时又能满足强度要求。

在上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中,所述冷却底座呈盒状且还包括两个端板,两个端板分别与两个冷却侧板以及冷却底板相互连接并合围形成上述冷却底座。通过以上将冷却侧板和冷却底板作为模组的结构件的集成设计,简化了模组的结构,且使模组的组装更加简便。

在上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中,其中一个冷却侧板的冷却液出口通过连接管一与冷却底板的冷却液进口相连通,且该冷却侧板的冷却液进口上连通有进液管;另一个冷却侧板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底板的冷却液出口通过连接管二相连通,且该冷却侧板的冷却液出口上连通有出液管。通过以上设计,实现了冷却侧板和冷却底板三块板的相互连通,从而保证电池模组散热的均匀性。

在上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中,其中一个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进液管、出液管、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布置在固定槽内。通过以上设计,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中,所述固定槽有四个且均呈L型,并布置在端板的四个角上。通过以上设计,使得各管道的布置安装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本冷却结构通过三面冷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本电池模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池模组中电芯和冷却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电池模组中冷却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电池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电池模组中冷却液流动示意图。

图中,1、电芯;2、冷却底座;21、冷却侧板;211、上冷板;212、导热垫;213、下冷板;22、冷却底板;23、端板;231、固定槽;3、连接管一;4、进液管;5、连接管二;6、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电芯1的冷却底座2,冷却底座2呈盒状且包括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1的两侧面接触的冷却侧板21和用于与电池模组电芯1底面接触的冷却底板22,还包括两个端板23,两个端板23分别与两个冷却侧板21以及冷却底板22相互连接并合围形成上述冷却底座2。

更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底板22和冷却侧板21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冷板211、导热垫212和下冷板213,下冷板213上设有冷却流道。同时,其中一个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出口通过连接管一3与冷却底板22的冷却液进口相连通,且该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进口上连通有进液管4;另一个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底板22的冷却液出口通过连接管二5相连通,且该冷却侧板21的冷却液出口上连通有出液管6。并且,其中一个端板23上开设有固定槽231,固定槽231有四个且均呈L型,并布置在端板23的四个角上。上述进液管4、出液管6、连接管一3和连接管二5布置在固定槽231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芯1、冷却底座2、冷却侧板21、上冷板211、导热垫212、下冷板213、冷却底板22、端板23、固定槽231、连接管一3、进液管4、连接管二5、出液管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设计图

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5110.7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96981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H01M 10/613

专利分类号:H01M10/613;H01M10/6568;H01M10/6554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城东闸头

发明人:李忠建;张新宾;刘彬;占莉;潘福中

第一发明人:李忠建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开国

代理机构:33107

代理机构编号: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