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四子王旗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内蒙古四子王旗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论文摘要

四子王旗位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域,地表水较少,地下水作为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支撑着区内频繁的工、农业和一系列生产生活的用水需要。本文旨在分析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这对了解地下水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合理开发地下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2015-2016年丰水季节所采取的194个地下水水样,其中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样57个,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水样137个,采用Piper三线图,基于库尔洛夫式和舒卡列夫分类原则的水化学分类表示法,Schoeller图,多元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进行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为矿化度偏低的中性-弱碱性淡水,少量地下水为微咸水,整体水质较好,但存在个别水样点存在水质超标现象;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地下水矿化度整体偏高,只有少数地下水为淡水,大部分地下水为微咸水,咸水,地下水整体呈中性—弱碱性,大部分水样存在多个水化学指标超标现象。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以HCO3-Ca·Mg型为主,优势阴离子为:HCO3-,优势阳离子为Na+,基于库尔洛夫式和舒卡列夫分类原则的水化学分类表示方法可将研究区的水化学类型分为29种;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以SO4-Ca·Mg型和SO4·Cl-Na为主,优势阴离子为:Cl-,优势阳离子为Na+,基于库尔洛夫式和舒卡列夫分类原则的水化学分类表示方法可将研究区的水化学类型分为53种。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化学成因的自然机制主要为水岩-相互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水化学成因的自然机制主要为水岩相互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通过离子比例系数法证实了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水均受人为活动影响且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介质间联系较少,含水介质相对封闭,因此水质更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文地球化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水质评价研究现状
  •   1.4 地域性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地层与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含水岩组
  •     2.2.5 补、径、排关系
  •   2.3 采样点分布与水质指标
  •     2.3.1 采样点分布
  •     2.3.2 水质指标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1 水化学类型表示方法
  •     2.4.2 形成机制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四子王旗地下水化学特征
  •   3.1 主要水化学组分特征
  •     3.1.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化学特征
  •     3.1.2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水化学特征
  •   3.2 水化学类型
  •     3.2.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化学类型
  •     3.2.2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水化学类型
  • 第四章 地下水化学成因及形成机制
  •   4.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化学成因机制分析
  •   4.2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化学成因机制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旻玮

    导师: 董少刚

    关键词: 四子王旗,地下水化学特征,成因机制,自然机制,人为活动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内蒙古大学

    分类号: P641.12

    总页数: 63

    文件大小: 2439K

    下载量: 139

    相关论文文献

    • [1].花岗岩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以新县县城红高粱滑坡为例[J]. 科技视界 2020(16)
    • [2].花岗岩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以新县县城红高粱滑坡为例[J]. 科技视界 2020(21)
    • [3].网络成瘾的成因机制研究进展[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02)
    • [4].贵州省印江县赵家坝浅层滑坡成因机制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05)
    • [5].宁乡县靳江流域岩溶塌陷的成因机制和防治对策[J]. 低碳世界 2016(33)
    • [6].额尔古纳七卡泥石流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措施[J]. 山西建筑 2017(19)
    • [7].采煤诱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J]. 煤炭技术 2016(02)
    • [8].“从而”的词汇化及其成因机制[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1)
    • [9].某堆积体边坡成因机制分析[J]. 硅谷 2011(12)
    • [10].甘孜州某不稳定斜坡成因机制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1].地裂缝成因机制分析及数值模拟[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1)
    • [12].煤粉的成因机制-产出位置综合分类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2(01)
    • [13].奉节县曾家棚滑坡时空差异性变形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2)
    • [14].松辽盆地南部茫汉断陷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 非常规油气 2017(06)
    • [15].路河山隧道大塌方成因机制及处治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14)
    • [16].某危岩体的成因机制与稳定性评价[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7].头沟隧道进口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 陕西建筑 2017(05)
    • [18].乌鲁木齐郊区某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0(02)
    • [19].高原寒区碎裂松动岩体成因机制研究[J]. 人民珠江 2018(12)
    • [20].川东某滑坡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J]. 四川水泥 2018(11)
    • [21].宽裂谷的构造样式与成因机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03)
    • [22].西安某黄土崩塌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18)
    • [23].也门69区块盐构造类型及成因机制探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17)
    • [24].湖南省永兴县五星组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8(04)
    • [25].白龙江下游某顺层滑坡不同分区的成因机制分析[J]. 科技视界 2018(12)
    • [26].多动症儿童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 中华少年 2018(08)
    • [27].浅谈广东省兴宁市某特大型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分析[J]. 西部资源 2018(03)
    • [28].渤海海域渤中凹陷西南环硫化氢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03)
    • [29].阶地型降雨滑坡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以大仁烟村滑坡为例[J]. 水利水电技术 2018(04)
    • [30].浅谈广州市某大学学院后山崩塌成因机制及防治措施[J]. 西部资源 2018(02)

    标签:;  ;  ;  ;  ;  

    内蒙古四子王旗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