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转移椅论文和设计-薛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转移椅,包括后部开口的U型底框,四个可刹车万向载轮,四根倾斜管,两个电动推杆,扶手架,扶手架连接管,防侧翻机构,两组卷带机构,座板以及靠背,所述的倾斜管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倾斜管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电动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和所述的倾斜管上,所述的扶手架左右两侧内部各设置有一组卷带机构,所述的卷带机构中固定设置有两盘卷带,所述的两盘卷带可拆卸地与座板连接,所述的座板有多种结构,手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后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转移椅,可实现患者床、轮椅、沙发和坐便等位置之间的转移,可用于家庭、医院、养老院等。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部开口的U型底框,四个可刹车万向载轮,四根倾斜管,两个电动推杆,扶手架,扶手架连接管,防侧翻机构,两组卷带机构,座板以及靠背,所述的倾斜管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倾斜管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电动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和所述的倾斜管上,所述的电动推杆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扶手架左右两侧内部各设置有一组卷带机构,所述的卷带机构中固定设置有两盘卷带,所述的两盘卷带可拆卸地与座板连接,所述的座板有多种结构,手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后方。

设计方案

1.一种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部开口的U型底框,四个可刹车万向载轮,四根倾斜管,两个电动推杆,扶手架,扶手架连接管,防侧翻机构,两组卷带机构,座板以及靠背,所述的倾斜管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倾斜管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电动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和所述的倾斜管上,所述的电动推杆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扶手架左右两侧内部各设置有一组卷带机构,所述的卷带机构中固定设置有两盘卷带,所述的两盘卷带可拆卸地与座板连接,所述的座板有多种结构,手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底框包括两根固定内管,两根外管以及底框横管,所述的外管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固定内管上,所述的固定内管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外管上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的固定内管前端和所述的外管后端下方设置有所述的可刹车万向载轮,其中,所述的外管后端下方的可刹车万向载轮上固定设置有地脚螺栓。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侧翻机构包括横向连接管,L型外管和平衡轮,所述的横向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外管上,所述的L型外管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横向连接管上,所述的横向连接管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L型外管上设置有紧定螺钉以及平衡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框横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内管上,所述的底框横管包括固定横管和可滑动横管,所述的可滑动横管套接在所述的固定横管上,所述的固定横管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可滑动横管上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的固定横管和所述的可滑动横管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脚踏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管包括倾斜内管和倾斜外管,所述的倾斜外管可滑动地套接在倾斜内管上,所述的倾斜内管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倾斜外管上设置有定位螺钉,脚托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倾斜外管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包括扶手架连接管左部和扶手架连接管右部,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右部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左部上,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左部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右部上设置有定位螺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带机构包括锥齿轮传动机构,少齿差行星轮机构,升降带引导机构和两个卷带盘,所述的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手柄,横轴,横向锥齿轮和纵向锥齿轮,所述的手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横轴与所述的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横轴上,所述的纵向锥齿轮和所述的横向锥齿轮相啮合,它们的轴线成90°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少齿差行星轮机构包括偏心轮轴,偏心轮,行星轮,内齿轮,销轴,销套以及输出轴,所述的偏心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偏心轮轴上,所述的行星轮套接在所述的偏心轮上,所述的行星轮上开有多个销孔,所述的销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销套上,所述的销轴插接在所述的行星轮的销孔上,所述的内齿轮与所述的行星轮相啮合,所述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销套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带盘包括卷轴,两个卷盘,所述的卷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卷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卷轴上,所述的卷轴上缠绕有所述的卷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带引导机构包括固定板,两个引导轴和橡胶带,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内部,所述的两个引导轴可转动地平行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两个引导轴两侧通过橡胶带进行约束,所述的卷带穿过所述的两个引导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包括靠背左部和靠背右部,所述的靠背左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靠背右部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靠背左部上,所述的靠背右部通过连接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靠背左部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靠背右部上设置有定位螺钉。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转移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高龄老人逐渐增多,除此之外,由心脑血管疾病、脊椎损伤引起的下肢无力、肢体瘫痪等具有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数量众多。转移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是一种日常的生活活动,但由于下肢无力、肢体瘫痪等问题,导致转移过程困难,例如将患者从床上转移至厕所、沙发或者轮椅上,通常需要多个护理人员的协助才能够完成,从而加重了护理的难度。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适合老年人和下肢障碍患者的转移装置比较少,结构尺寸较大,可调节性不强,且操作不便,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难以满足老年人和下肢障碍患者进行多种场合安全转移的需求,目前老年人和下肢障碍患者所使用的转移装置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适用性均有待改进。为老年人和下肢障碍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操作便捷,适用性强的可调节转移椅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调节转移椅。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转移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部开口的U型底框,四个可刹车万向载轮,四根倾斜管,两个电动推杆,扶手架,扶手架连接管,防侧翻机构,两组卷带机构,座板以及靠背,所述的倾斜管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倾斜管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电动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和所述的倾斜管上,所述的电动推杆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扶手架左右两侧内部各设置有一组卷带机构,所述的卷带机构中固定设置有两盘卷带,所述的两盘卷带可拆卸地与座板连接,所述的座板有多种结构,手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后方。

所述的U型底框包括两根固定内管,两根外管以及底框横管,所述的外管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固定内管上,所述的固定内管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外管上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的固定内管前端和所述的外管后端下方设置有所述的可刹车万向载轮,其中,所述的外管后端下方的可刹车万向载轮上固定设置有地脚螺栓。

所述的防侧翻机构包括横向连接管,L型外管和平衡轮,所述的横向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外管上,所述的L型外管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横向连接管上,所述的横向连接管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L型外管上设置有紧定螺钉以及平衡轮。

所述的底框横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内管上,所述的底框横管包括固定横管和可滑动横管,所述的可滑动横管套接在所述的固定横管上,所述的固定横管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可滑动横管上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的固定横管和所述的可滑动横管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脚踏板。

所述的倾斜管包括倾斜内管和倾斜外管,所述的倾斜外管可滑动地套接在倾斜内管上,所述的倾斜内管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倾斜外管上设置有定位螺钉,脚托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倾斜外管上。

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包括扶手架连接管左部和扶手架连接管右部,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右部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左部上,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左部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右部上设置有定位螺钉。

所述的卷带机构包括锥齿轮传动机构,少齿差行星轮机构,升降带引导机构和两个卷带盘,所述的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手柄,横轴,横向锥齿轮和纵向锥齿轮,所述的手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横轴与所述的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横轴上,所述的纵向锥齿轮和所述的横向锥齿轮相啮合,它们的轴线成90°角。

所述的少齿差行星轮机构包括偏心轮轴,偏心轮,行星轮,内齿轮,销轴,销套以及输出轴,所述的偏心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偏心轮轴上,所述的行星轮套接在所述的偏心轮上,所述的行星轮上开有多个销孔,所述的销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销套上,所述的销轴插接在所述的行星轮的销孔上,所述的内齿轮与所述的行星轮相啮合,所述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销套上。

所述的卷带盘包括卷轴,两个卷盘,所述的卷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卷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卷轴上,所述的卷轴上缠绕有所述的卷带。

所述的升降带引导机构包括固定板,两个引导轴和橡胶带,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内部,所述的两个引导轴可转动地平行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两个引导轴两侧通过橡胶带进行约束,所述的卷带穿过所述的两个引导轴。

所述的靠背包括靠背左部和靠背右部,所述的靠背左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靠背右部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靠背左部上,所述的靠背右部通过连接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上,所述的靠背左部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靠背右部上设置有定位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转移椅,安全可靠,适用性强,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下肢残障人士都能够提供良好的平衡性,实现患者从床到轮椅、沙发、坐便和汽车等位置之间的转移,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转移椅还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性,转移椅的宽度,高度以及转移椅的倾斜角度均可调,从而适应不同体型不同身高的患者,除此之外,座板的模块化设计拓宽了转移椅的使用范围,防侧翻机构增加了转移椅的稳定性,卷带机构能够实现可靠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转移椅能够方便患者完成从床到轮椅、沙发、坐便和汽车等日常生活中的转移,解决患者生活中的困难,并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转移椅的前侧视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后侧视图;

图3所示为可调节转移椅的靠背打开图;

图4所示为卷带机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少齿差行星轮机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升降带引导机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万向轮设置示意图;

图8所示为座板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装有海绵垫的可调节转移椅前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转移椅包括后部开口的U型底框1,四个可刹车万向载轮,四根倾斜管2,两个电动推杆3,扶手架4,扶手架连接管5,防侧翻机构6,两组卷带机构7,座板8以及靠背9,所述的倾斜管2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1上,所述的倾斜管2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4上,所述的电动推杆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1和所述的倾斜管2上,所述的电动推杆的电池3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框1上,所述的扶手架4左右两侧内部各设置有一组卷带机构7,所述的卷带机构7中固定设置有两盘卷带42,所述的两盘卷带42可拆卸地与座板8连接,可采用多种插扣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安全带插扣方式,所述的座板8有多种结构,手握4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4后方。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转移椅可帮助患者实现床、轮椅、沙发和坐便等多个位置之间的转移,在使用时分为三步,第一步将患者从床、轮椅、沙发或坐便上转移至转移椅上,第二步推动转移椅将患者送至目的地,第三步将患者从转移椅上转移至床、轮椅、沙发或坐便上,第三步的操作过程与第一步的操作过程相反,本实用新型仅以将患者从床上转移至转移椅上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将座板8从卷带42上拆卸放置到床上,将患者扶起至坐立状态,使其坐在座板8上,所述的靠背9上设置有连接套94和紧定螺钉95,通过调节紧定螺钉95使连接套94处于可滑动状态,滑动连接套94使其超出扶手架4顶部,并将紧定螺钉95拧紧,然后打开靠背9,护理人员通过手握41将转移椅移动到床边,然后将座板8与卷带42扣紧,关闭靠背9,松开紧定螺钉95,滑动连接套94到原始位置,拧紧紧定螺钉95,摇动手柄711将所述的座板8抬高,使其脱离床面,完成患者从床上到转移椅上的操作。

为了调节座板8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转移场合,如图1、图4、图5和图6 所示,采用卷带机构7对座板高度进行调节,所述的卷带机构7包括锥齿轮传动机构71,少齿差行星论机构72,卷带盘73和升降带引导机构74。所述的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手柄711,横轴712,横向锥齿轮713和纵向锥齿轮714,所述的手柄71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4上,所述的横轴712与所述的手柄711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锥齿轮713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横轴712上,所述的纵向锥齿轮714和所述的横向锥齿轮713相啮合,它们的轴线成90°角。所述的少齿差行星轮机构72包括与所述的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纵向锥齿轮714固定连接的偏心轮轴721,与所述的偏心轮轴721固定连接的偏心轮722,与所述的偏心轮套接的行星轮724,与所述的行星轮啮合的内齿轮723,所述的行星轮 724上开有多个销孔,销轴725插接在所述的销孔上,所述的销轴725固定设置在销套726上,所述的销套上固定设置有输出轴727,所述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733与卷带盘73固定连接。当转动手柄711时,通过横轴712带动横向锥齿轮713转动,所述的横向锥齿轮713与纵向锥齿轮714啮合,从而带动纵向锥齿轮 714转动,所述的纵向锥齿轮714带动偏心轮轴721转动,所述的偏心轮轴通过偏心轮722带动行星轮724转动,所述的行星轮724与所述的内齿轮723相啮合,所述的内齿轮723相对于扶手架4固定不动,所述的行星轮724将动力传递给销轴725,所述的销轴725带动销套726转动,最终将动力传递到输出轴 727,所述的输出轴727通过联轴器733与卷轴731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所述的卷轴731转动,实现卷带42的升降。这样,当转动手柄711时,座板8可提升或者降低至任意位置,当所述的手柄711固定不动时,由于行星轮724和内齿轮723发生干涉,行星轮724不再转动,座板8可被定位到任意位置并在该位置锁定。

优选地,为了保证座板8在上升或者下降时,卷带能够处于竖直状态,不发生缠绕,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所述的卷带盘73下方设置有升降带引导机构74,所述的升降带引导机构74包括固定设置在扶手架内部的固定板741,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引导轴742和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引导轴 743,所述的两个引导轴两侧设置有弹性胶带744将所述的两个引导轴压紧,卷带42穿过所述的两个引导轴,这样,当座板8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卷带42不会发生缠绕现象。

进一步地,为了调节转移椅的宽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底框横管14、扶手架连接管5和靠背9结构可调,所述的底框横管14包括固定横管141和可滑动横管142,在所述的固定横管141上等距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的可滑动横管142上设置有定位螺钉143,定位螺钉143 可以配合不同的螺纹孔来控制底框横管14的宽度,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5包括扶手架连接管左部51、扶手架连接管右部52和定位螺钉53,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右部52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左部51上,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左部51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右部52上设置有定位螺钉53,定位螺钉53可以配合不同的螺纹孔来调节扶手架连接管5的宽度,所述的靠背9包括靠背左部91、靠背右部92和定位螺钉93,所述的靠背右部 92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靠背左部91上,所述的靠背左部91上等距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靠背右部92上设置有定位螺钉93,定位螺钉93可以配合不同的螺纹孔来控制靠背的宽度,具体来讲,为保证转移椅宽度调节的一致性,所述的底框横管14、扶手架连接管5和靠背9调节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为了调节转移椅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的U型底框1和所述的倾斜管2上设置有电动推杆3,所述的电动推杆3的电池31固定设置在固定横管141上,这样患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节电动推杆的长度,从而改变U型底框1和倾斜管2的角度,达到改变转移椅高度的目的,所述的倾斜管2采用内外管套接的形式,包括倾斜内管21和倾斜外管22,所述的倾斜外管上设置有定位螺钉23,所述的倾斜内管上等距设置有螺纹孔,当转移椅的高度仍不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时,可以通过定位螺钉23配合不同的螺纹孔将倾斜管2伸长,从而升高转移椅的高度,优选地,倾斜管2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从而保证底框1和扶手架4始终保持水平。

进一步地,为适应不同的转移场合,如图8所示,所述的座板8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来更换不同的座板。

为了提高转移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图2所示,所述的外管13上设置有定位螺钉12,所述的固定内管11上等距设置有螺纹孔,拧开外管13上设置的定位螺钉12,向后滑动所述的外管13,拧紧定位螺钉12,以实现两个外管13 的等距离伸缩,从而提高可调节转移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转移椅的侧翻,如图1和图3所示,U型底框两侧设置有防侧翻机构6,所述的防侧翻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外管13上的横向连接管63,与所述的横向连接管套接的L型外管62,所述的L型外管上设置有滚轮61,所述的L型外管62上设置有紧定螺钉,所述的横向连接管63上设置有螺纹孔,可以通过调节紧定螺钉来配合不同的螺纹孔增大防侧翻机构的宽度,更大程度地增大转移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提高安全性,如图2所示,在所述的扶手架4上设置有扶手架连接管5,患者在使用转移椅时可双手握住扶手架连接管5来保证自身的安全。

为了提高患者的使用感受,如图2所示,在所述的倾斜管2上设置有脚托垫24,患者在使用转移椅时,脚托垫24可以支撑患者腿部的重量,从而使患者更加舒适。同时,如图9所示,在所述的扶手架4,所述的靠背9和所述的扶手架连接管5上分别设置有多边形或者圆形海绵外套4,增强患者的舒适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转移椅,安全可靠,适用性强,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下肢残障人士都能够提供良好的平衡性,实现患者从床到轮椅、沙发、坐便和汽车等位置之间的转移,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转移椅还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性,转移椅的宽度,高度以及转移椅的倾斜角度均可调,从而适应不同体型不同身高的患者,除此之外,座板的模块化设计拓宽了转移椅的使用范围,防侧翻机构增加了转移椅的稳定性,卷带机构能够实现可靠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转移椅能够方便患者完成从床到轮椅、沙发、坐便和汽车等日常生活中的转移,解决患者生活中的困难,并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可调节转移椅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5318.5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678896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A61G5/00

专利分类号:A61G5/00;A61G5/10

范畴分类: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

第一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

申请人地址: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天津科技大学563信箱

发明人:薛强;周斌伟

第一发明人:薛强

当前权利人:天津科技大学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可调节转移椅论文和设计-薛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