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包括锅盖和座体,锅盖和座体结合形成扣合部和枢接部,分别位于煎烤器的前、后端,锅盖通过枢接部实现在座体上的翻转,扣合部包括倒钩和阶梯槽,倒钩凸设于锅盖上,阶梯槽对应倒钩的位置设于座体上,阶梯槽包括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和沟槽,倒钩在对应第一阶梯面的位置设有卡齿,卡齿的宽度大于倒钩的宽度,第一阶梯面供卡齿抵靠,第二阶梯面凸设于第一阶梯面下方,倒钩由可受力形变的材料制成,沟槽内凹形成在第二阶梯面下方,形变后的倒钩带动卡齿离开第一阶梯面,倒钩绕过第二阶梯面且钩扣于沟槽中。本实用新型既满足锅盖与座体紧密地扣合,可携带出门旅行,又能半扣合在座体上,便于烹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包括锅盖和座体,锅盖和座体结合形成扣合部和枢接部,扣合部和枢接部分别位于煎烤器的前端和后端,锅盖通过枢接部实现在座体上的翻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包括倒钩和阶梯槽,所述倒钩凸设于所述锅盖上,所述阶梯槽对应倒钩的位置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阶梯槽包括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和沟槽,所述倒钩在对应所述第一阶梯面的位置设有卡齿,所述卡齿的宽度大于所述倒钩的宽度,所述第一阶梯面供所述卡齿抵靠,所述第二阶梯面凸设于所述第一阶梯面下方,所述倒钩由可受力形变的材料制成,所述沟槽内凹形成在所述第二阶梯面下方,形变后的所述倒钩带动卡齿离开所述第一阶梯面,所述倒钩绕过所述第二阶梯面且钩扣于所述沟槽中。
设计方案
1.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包括锅盖和座体,锅盖和座体结合形成扣合部和枢接部,扣合部和枢接部分别位于煎烤器的前端和后端,锅盖通过枢接部实现在座体上的翻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部包括倒钩和阶梯槽,所述倒钩凸设于所述锅盖上,所述阶梯槽对应倒钩的位置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阶梯槽包括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和沟槽,所述倒钩在对应所述第一阶梯面的位置设有卡齿,所述卡齿的宽度大于所述倒钩的宽度,所述第一阶梯面供所述卡齿抵靠,所述第二阶梯面凸设于所述第一阶梯面下方,所述倒钩由可受力形变的材料制成,所述沟槽内凹形成在所述第二阶梯面下方,形变后的所述倒钩带动卡齿离开所述第一阶梯面,所述倒钩绕过所述第二阶梯面且钩扣于所述沟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的材质为塑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还设有握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倒钩上的卡齿的数量为两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面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区间为5°-4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
背景技术
锅盖,应用于煎烤器等烹饪设备中。锅盖的形状层出不穷,有常见的圆状、方状,也有不规则的个性化形状,通常还带有一定的弧度。
锅盖的主要作用是焖煮锅内物质,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防止外物掉入,保护锅内物质的好处。现有技术中,煎烤器锅盖与锅体有一些新型组合,如锅体下方安装座体,锅盖通过枢接在座体上与座体设计为一体式,翻转锅盖可以实现盖合或分离并能连接着座体,但是,这种煎烤器在盖合时锅盖常常没有可以扣合、扣紧的位置,造成无法携带携带、携带不便的问题,还存在待改良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既满足锅盖与座体紧密地扣合,可携带出门旅行,又能半扣合在座体上,便于烹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包括锅盖和座体,锅盖和座体结合形成扣合部和枢接部,扣合部和枢接部分别位于煎烤器的前端和后端,锅盖通过枢接部实现在座体上的翻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部包括倒钩和阶梯槽,所述倒钩凸设于所述锅盖上,所述阶梯槽对应倒钩的位置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阶梯槽包括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和沟槽,所述倒钩在对应所述第一阶梯面的位置设有卡齿,所述卡齿的宽度大于所述倒钩的宽度,所述第一阶梯面供所述卡齿抵靠,所述第二阶梯面凸设于所述第一阶梯面下方,所述倒钩由可受力形变的材质制成,所述沟槽内凹形成在所述第二阶梯面下方,形变后的所述倒钩带动卡齿离开所述第一阶梯面,所述倒钩绕过所述第二阶梯面且钩扣于所述沟槽中。
进一步,所述倒钩的材质为塑料。
进一步,所述锅盖上还设有握把。
进一步,所述扣合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以上。
进一步,所述单个倒钩上的卡齿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第二阶梯面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区间为5°-45°。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枢接部使锅盖能够翻转结合在座体上,当锅盖翻转至座体上时,因为卡齿的宽度大于倒钩的宽度,所以卡齿最先抵靠在第一阶梯面上,从而锅盖未与座体完全扣合,即半扣合在座体上,此时适用于烹饪的时候锅盖随时掀开或焖煮,随后,在半扣合的基础上再掰动倒钩,由于倒钩的材料可受力形变,所以倒钩形变后的卡齿不受第一阶梯面限位,从而锅盖继续向下,倒钩钩扣入沟槽中,实现锅盖和座体紧密扣合,此时适用于携带出门。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扣合状态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扣合状态半剖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扣合状态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扣合状态半剖图;
图7是图6中B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锅盖,2-座体,3-枢接部,31-枢轴,32-轴孔,4-扣合部,41-倒钩,42-卡齿,43-阶梯槽,431-第一阶梯面,432-第二阶梯面,433-沟槽,5-握把。
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煎烤器的锅盖与座体扣合结构,参阅图1-7,包括锅盖1和座体2,锅盖1和座体2结合形成枢接部3和扣合部4,扣合部4和枢接部3分别位于煎烤器的前端和后端。
枢接部3包括枢轴31和轴孔32,枢轴31设于锅盖1上,轴孔32对应枢轴31两端的位置设于座体2上,锅盖1通过枢轴31插入轴孔32实现在座体2上的翻转。
所述扣合部4包括倒钩41和阶梯槽43,所述倒钩41凸设于所述锅盖1上,所述阶梯槽43对应倒钩41的位置设于所述座体2上,所述阶梯槽43包括第一阶梯面431、第二阶梯面432和沟槽433,所述倒钩41在对应所述第一阶梯面431的位置设有卡齿42,所述卡齿42的宽度大于所述倒钩41的宽度,所述第一阶梯面431供所述卡齿42抵靠。
所述第二阶梯面432凸设于所述第一阶梯面431下方,所述倒钩41由可受力形变的材料制成,塑料是可形变的材料之一,其强度合适,易获取,是倒钩41的最佳用材。
所述沟槽433内凹形成在所述第二阶梯面432下方,形变后的所述倒钩41带动卡齿42离开所述第一阶梯面431,所述倒钩41绕过所述第二阶梯面432且钩扣于所述沟槽433中。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枢接部3使锅盖1能够翻转结合在座体2上,当锅盖1翻转至座体2上时,因为卡齿42的宽度大于倒钩41的宽度,所以卡齿42最先抵靠在第一阶梯面431上,从而锅盖1未与座体2完全扣合,即半扣合在座体2上,此时适用于烹饪的时候锅盖1随时掀开或焖煮,所述单个倒钩41上的卡齿42的数量为两个,增加了第一阶梯面431上的受力面积,半扣合效果更佳。随后,在半扣合的基础上再掰动倒钩41,由于倒钩41的材质可受力形变,所以倒钩41形变后的卡齿42不受第一阶梯面431限位,从而锅盖1继续向下,倒钩41钩扣入沟槽433中,实现锅盖1和座体2紧密扣合,此时适用于携带出门。为了方便携带出门,锅盖1上还设有握把5。
为了使倒钩41易绕过第二阶梯面432而钩扣入沟槽433中,所述第二阶梯面432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区间为5°-4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合部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以上,使扣合更加紧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5863.3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661410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A47J 37/06
专利分类号:A47J37/06;A47J37/10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厦门索玛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厦门索玛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街道福泉路9号(附属厂房二)第四层
发明人:陈伟
第一发明人:陈伟
当前权利人:厦门索玛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唐绍烈;陈修伟
代理机构:35244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市天富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陈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