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医发病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学,中医,心身疾病,关节炎,机制,病因,中医治疗。
中医发病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竹云,杨毅,马静华,王醊恩,刘春娜[1](2014)在《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烟台地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本地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症候分布特点。方法:本课题组对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山东省烟台市中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共8家医院的儿科门诊、中医科门诊符合西医诊断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共327例进行了调查,采集纳入患儿的相关发病因素、临床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信息,整个调查工作由接诊中医大夫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进行,患儿不能表述的,由家长陪同填写"儿童CVA发作诱因调查表"。将所收集材料录入数据库后,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每一个病例所描述的症状进行频数分析,总结不同证型症状出现频率。对所收集的中医症状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列出各聚类症状、舌脉频数及百分比,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各聚类类别的证型。结果:外感、寒冷刺激是CVA的主要发作诱因,占96.02%,其次是饮食(海鲜类)不当,另外年龄、性别、运动、天气变化、劳累、吸入刺激气味均与CVA诱发有关;一级亲属有哮喘史、一级亲属其他过敏史进入模型,是CV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中,肺气虚证98例,占29.97%,为本研究中症候分布之首,其次分别为寒饮犯肺证患儿75例,占22.94%;风热犯肺证患儿65例,占19.88%;肝火犯肺证患儿57例,占17.43%;肺阴亏虚证患儿32例,占9.79%。结论:外感、寒冷刺激是本研究中CVA的主要发作诱因,其次是饮食(海鲜类)不当;哮喘及过敏性个人史、家族史是CVA发病的危险因素;肺气虚证是本研究中最多见证候类型,其他依次为寒饮犯肺证、风热犯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虚证。(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叁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6-27)
项祖闯[2](2013)在《心身疾病发病学机制——“循环迭加机制”的研究及中医治疗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根据中医情志学说,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提出心身疾病发病机制-"循环迭加机制"的观点,阐述"内生应激源",是心身疾病发病、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发病环节。强调心理干预改善不良认知评价,对于治疗心身疾病的重要性。阐述中医药治疗心身疾病的对策和思路。(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换届大会2013年神志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8-23)
项祖闯[3](2013)在《心身疾病发病学机制—“循环迭加机制”及中医治疗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根据中医情志学说,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提出心身疾病发病机制—"循环迭加机制"的观点,阐述"内生应激源",是心身疾病发病、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发病环节。强调心理干预改善不良认知评价,对于治疗心身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中医药治疗对策的思路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3年08期)
彭江云,狄朋桃,方春凤,李兆福,刘维超[4](2012)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发病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当前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学规律。方法对2006~2010年间云南不同地区的1120例RA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伴随症状、体征等进行调查,用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120例患者中,求诊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RA患者存在明显的的性别差异;职业与工作强度调查结果是相对应的;体质中平和质最多(32.50%),虚性体质构成比之和为36.43%,湿热质11.16%,痰湿质9.29%,瘀血质(3.21%)最少;发病诱因主要以受寒为多见,最常见的症状与体征依次为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痛处拒按、冷痛而肿等。结论当代社会条件下RA发病学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阴阳受损、营卫不和、气血亏虚是疾病发病的内因;六淫邪气是RA发病的外部因素;过劳、饮食不节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痰浊瘀血是内源性致病因素。在辨证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要点。(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2年10期)
李兆福,狄朋桃,刘维超,彭江云,吴洋[5](2012)在《昆明地区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发病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昆明地区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0steoarthritis,KOA)患者有关情况的资料调研,总结出当代社会环境条件下昆明地区KOA的中医发病学特点,为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中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收集的652例KOA患者的病例调查资料分析研究,对其中医发病学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年龄、体力劳动、工作强度、生活工作环境、BMI、居住楼层、下蹲时间、饮食习惯、0A家族史、绝经、怀孕、膝关节外伤史与KOA发病可能有一定相关性。中医虚性体质是KOA的体质基础,肾虚、寒湿、脾虚、肝虚、阳虚、血虚、气虚、瘀血是KOA的主要病机因子。结论:KOA是一种与年龄、肥胖、创伤、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相关的疾病,其中医证侯属本虚标实之证,发病以肝脾肾虚、气血不足为本,寒湿、瘀血为标。改变行为生活方式、控制相关疾病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减少KOA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9-01)
柯兰,李娟[6](2011)在《情志疾病的中医发病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人体内外环境的诸多因素为依据阐述情志疾病的发病学特点,其中关于脏腑功能、气血营精对情志的主导影响,四时阴阳、五运六气对情志的相关作用,外邪侵袭、饮食因素,以及体质和情志的关系等论述表明了《黄帝内经》对情志疾病的发病学认识是基于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的中医发病学系统,因此,对情志疾病的论治必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1年05期)
彭江云,狄朋桃,李兆福,刘维超[7](2010)在《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发病学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遍布世界各地,以温带、亚热带、寒带多见,而热带少见。它可见于所有种族、发生于任何年龄。世界平均患病率为1%。多数西方国家RA患病率为0.5%~1%。在气(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期刊2010-05-01)
黄为群,周洲[8](2009)在《审视内外病因在消渴病中的发病学机理——中医内科教材消渴篇有待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教材认为:阴虚燥热为消渴病理特点,其病变脏腑在肺、胃、肾,并以肾为主。消渴病宗"叁消"分型,养阴清热,生津除消为治疗消渴病的大法。但实际上消渴病之病理特点应为精微不得正化。主要病变脏腑在肺、脾、肾并以脾为主。即使宗叁消分型,消渴病发病也与痰湿脂热关系密切,甚至与寒湿二邪有关,养阴生津通治消渴甚不合理。与此同时,教材论消渴的发病原因无外邪一说,此不符合消渴病的发病学基础,应补充更正。(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期刊2009年01期)
秦国政,李庆生,张春和,郑进,王志红[9](2008)在《艾滋病中医发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建立研究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云南艾滋病中医发病学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德宏等9个州、市的1007例病例进行调查,对其中232例做了免疫学相关指标检测。结果:1007例中,不安全注射感染者538例(53.43%,绝大多数为静脉吸毒)、性接触传染387例(38.43%);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居多,HIV病毒携带者气虚质(24.57%)、阴虚质(17.63%)较多,发病后气虚质的人员比例增高(占AIDS的28.64%);常见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上)有恶风、神疲乏力、头晕、腰膝酸软、心悸、盗汗、气短、食少纳呆、咳嗽、失眠和耳鸣11种;常见证候(出现率在3%以上)有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脾虚湿困、肺脾气虚、阴虚湿热、痰湿阻肺、肝肾阴虚、痰热壅肺;232例HIV/AIDS患者中艾滋病患者CD4+较HIV病毒携带降低;虚实夹杂证与CD4+下降水平呈正相关;气虚质、瘀血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与平和质比CD4+降低,阴虚质与平和质比CD4+差异不明显。结论:云南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具有发病速度快、贫困地区疫情严重、主要传播途径为静脉吸毒、性传播等四大特点,青壮年群体受威胁最大;所有体质类型人群对HIV感染普遍易感;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状态低下,正气亏损与机体免疫细胞损伤呈较高相关性,气虚质、阳虚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患者免疫功能紊乱;HIV/AIDS中医辨证分型与体质类型有关,HIV/AIDS的虚证多发生在虚损体质的人群中。(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赵英凯,谢琪,范为宇,张兆丰,胡艳敏[10](2008)在《中医病因及发病学理论的非特异性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西医分别是从不同的背景、立场和角度观察、认识并了解人体及人体疾病的,而二者在病因和发病学理论上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医在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理念和方法上的不同。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医疗重点的转移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正在引起国外主流医学界和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基于近年来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回顾、分析中医传统病因及发病学理论的非特异性特点及其与"现代疾病"的相互联系,不仅有助于重新理解、评价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和临床特点,而且有利于发现和探讨中医在现代医疗环境条件下的潜在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中医发病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根据中医情志学说,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提出心身疾病发病机制-"循环迭加机制"的观点,阐述"内生应激源",是心身疾病发病、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发病环节。强调心理干预改善不良认知评价,对于治疗心身疾病的重要性。阐述中医药治疗心身疾病的对策和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医发病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竹云,杨毅,马静华,王醊恩,刘春娜.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烟台地区)[C].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叁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
[2].项祖闯.心身疾病发病学机制——“循环迭加机制”的研究及中医治疗对策[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换届大会2013年神志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3
[3].项祖闯.心身疾病发病学机制—“循环迭加机制”及中医治疗对策[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
[4].彭江云,狄朋桃,方春凤,李兆福,刘维超.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发病学初探[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5].李兆福,狄朋桃,刘维超,彭江云,吴洋.昆明地区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发病学初探[C].全国第十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6].柯兰,李娟.情志疾病的中医发病学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1
[7].彭江云,狄朋桃,李兆福,刘维超.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发病学规律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2010
[8].黄为群,周洲.审视内外病因在消渴病中的发病学机理——中医内科教材消渴篇有待完善[J].甘肃中医.2009
[9].秦国政,李庆生,张春和,郑进,王志红.艾滋病中医发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建立研究简报[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
[10].赵英凯,谢琪,范为宇,张兆丰,胡艳敏.中医病因及发病学理论的非特异性特点分析[J].中医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