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康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锡林浩特市026000)
摘要: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了各行各业,电力技术系统弄更是如此。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里不开电力这种能源,所以保证供电的质和量以及安全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旧有的供电模式下,我们采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来进行融合,就能够让电力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同时,减少故障的发生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石油化工,卫星发射,电缆、光纤通讯,铁路轨道交通,报警安防系统等各方面都必须运用到这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知识。这门学科涵盖了电工电子技术、信息操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诸多技术。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得到,在国家的大型工程中也有它的用处,小到家庭生活中的开关设计,大到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建设,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在21世纪,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发展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建设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及意义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据历史记录可考,最早发现电的是一位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名为泰利斯。他使用布摩擦琥珀后发现这块琥珀能够吸引一些像绒毛、麦秸等质量轻体积小的东西。在17世纪,英国医生吉尔伯特(W.Gilbert1544-1603)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这种现象,在他的著作中论述了他对电现象的研究。在18世纪,美国富兰克林做风筝引电实验,证明了大自然中电的存在,并且还由此发明了避雷针。在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安培(André-MarieAmpère,1775年1月20日—1836年6月10日)发现磁场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即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在这之后麦克斯韦尔这个电磁理论集大成者,他的理论为电气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大学陆续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在中国,最早设立有关电气专业的是南阳大学堂,在1908年设立了电机专科。1912年,同济医工学堂设立电机科。1932年,清华大学设立了电机系。新中国成立后,到1952年,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出现了一大批设有电机工程系的工科院校。1986年,国务院批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4年,杨奇逊教授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这之后不断发展,创新技术。
1.2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现有的电力能源企业内部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在我国现有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实际面对的市场性经营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历史背景下,我国各类用户对电力能源产品的需求数量水平和质量要求水平均展现出表现程度显著的逐渐提升趋势,客观上直接要求我国现有的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在不断改善提升电力能源产品的生产输送质量水平过程中,也要不断改善提升电力能源产品的生产输送效率。在上述历史性经营发展实践背景之下,我国现有的各类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应当在具体组织开展的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技术系统的建设优化实践工作过程中,积极引入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形态,改善提升我国现有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应用技术系统的内部组成结构,在显著且有效地改善提升供电技术活动的效率水平和质量水平背景之下,有效降低和缩减我国现有的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在基础性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规模,在切实改善提升我国现有的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技术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实践背景之下,保障和支持我国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的综合性经济社会收益水平不断改善优化。
2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2.1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是电力系统控制的主流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的电力产业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是一项潜力巨大的应用技术,解决传统控制技术的疑难、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适应程度高系统的应用要求,表现出稳定的控制效果。
2.2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这个系统是自动传输系统的核心部分,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而且还融入了大量新的节能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串联补偿,FACTS技术,SVC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对传动智能控制系统的主要参数能够智能化调节,输电系统的传输性更加平稳、可靠,大大提高了传输系统的能控性和传输效率、降低功耗和成本,实现了节能的电力传输。
2.3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动态安全监测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SCADA系统和监控系统,其核心技术是自动故障检测技术,通过对故障录波器的电磁暂态分析记录,检测效果较好效率高,并可实现同步数据传输的GPS技术,有效的提高效率的监控和维护。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故障录波器数据冗余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未来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将全面融入:电能表、输配电、配电网、变电所、互动终端等领域。变电站建设的应用可以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无人值守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建设成本和人力物力消耗。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中可以协调到一系列设备,完成变电站设备的继电保护和自动故障诊断等操作,并可以采用自动隔离措施,并制作故障录。这些记录可以为变电站的定期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定期维护中,根据分析数据,对多个故障点、关键点进行检测,以降低故障率,提供故障检测效率。在电网调度中,通过服务器实现自动调度,降低调度成本,实时监测电力负荷,避免停电过载,未来将成为电网调度自动化调度技术的主流。
3.1视觉信息的引入
视觉信息技术运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能够对大量图象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远程监控系统功能,促使系统达到自动化水平。根据电力自动化应用需求来看,未来将会朝着在线监控、无人操作两个方面,如监测各路电气开关情况等,以此来节省更多人力和物力。
3.2新型变电站技术设备的应用
变电站技术设备空间的大量且广泛地建设和运行,特别是相关自动化技术形态的引入运用,能够有效保障和支持我国现有变电站空间的自动化运行技术状态,继而有效减少和降低我国现有变电站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支出规模,以及在具体化的技术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要素和物力资源要素的消耗数量,继而支持和助力我国电力能源产业的经济收益获取水平显著改善提升。
3.3加快GPRS技术融合
就现有配网来看,低压配电数量多、且处于分散状态,对配电设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移动GPRS技术,能够有效对分散的低压配电进行监测、数据采集等,保证数据时效性、准确性,从而达到电力系统对数据传输的标准。同时,运用该项技术,能够在系统内实现智能化调节,游刃有余地应对复杂的电力网络。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高效、灵活特点,能够为工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引入该项技术,能够改变以往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实现自动化操作,同时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采用合理措施加以调整,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将朝着视觉信息、GPRS技术融合等方向转变,促进电力工业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变,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董恩奇,刘量,徐铭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17(03):206.
[2]潘海涛,孙利华.刍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182.
[3]戚正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及发展[C].2012信息技术与应用优秀论文,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