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小说论文_张拴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林白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林白,女性,女性主义,空间,小说,困境,自闭。

林白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拴刚[1](2019)在《妖女与镜:林白小说的女性主义及其困境窥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作家林白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充满个性化的写作姿态使她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作家林白创作的作品中她试图树立一个又一个现代社会中独立自主,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现代女性形象,尽管作家林白在作品中通过生动笔触不断的对女性主义进行描写,但是在作品中还是会有一定的困境。本文就从妖女与镜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0期)

肖庆国[2](2019)在《女性写作与民间叙事——从林白与学界的“对话”关系考察其小说创作的形态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考证林白小说创作与学界的"对话"关系,可以追本溯源和勾稽流变林白小说创作的形态变迁。从一九九○年代进入评论家的视域时,林白小说创作便与学界保持着紧张、复杂的"对话"关系,同时也陷入了时代激流中的艰难调适状态。自一九八叁年到一九九叁年中期,林白小说创作的形态表现为存在叙事,典型特征是边缘与虚无。一九九叁年中期林白在陈晓明评论文章的引导之下,有意识地转入女性写作,之后与陈晓明的一系列评论文章始终保持着依附式"对话"关系。二○○○年到二○○四年是林白小说创作从女性写作到民间叙事的过渡期,直至二○○四年林白在获得陈思和对《万物花开》中民间叙事的肯定和进一步引导之后,有意识地转入民间叙事。不过,"对话"造成的急迫转型,致使林白小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不得不面临多重价值限度。(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9年05期)

肖庆国[3](2019)在《吊诡的“发生”与“强制阐释”的艰难——林白小说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白小说从明显的男权意识到对女性主义的自我指认和疏远,造成作品前后意义场域强烈的断裂,文本呈现与自我指认之间的矛盾,以及由自我标签化到反标签化均源于1993年中期林白试图弥合其创作与批评家陈晓明所提出的阅读期待之间的裂隙。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复杂关系及其所引发的自我标签化,让林白以女性主义代表性作家的身份显露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但女性主义在其创作中始终属于缘饰性的异质。这引发了学界对其文本的阐释困境,并且使其创作的转型表现出暧昧不清的姿态,同样昭示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指认困境与限度。(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杨璐佳[4](2019)在《林白小说中的女性孤独——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终于摆脱了男性中心主义的压迫,女作家们纷纷以自觉的女性意识和眼光观察世界,完全抵达了一种被遮蔽千年的女性真实。作为一场女人困兽式的突围,林白在90年代出场,她固执地书写着属于女性自我的"一个人的战争",激烈也更加清晰地揭示了女性的孤独处境。林白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通过对房间、镜子等意象的描写,揭示了女性在男性阴影下自闭、自恋进而转向寻求同性之爱的心理过程,展现了女性孤独的生存体验。(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蕾[5](2019)在《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为研究对象,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的选题依据,对林白小说的研究现状概括梳理,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预期要解决的问题,并对研究方法进行阐释。第一章对林白小说中出现的空间类型进行概括总结,从实体空间和虚幻空间两个方面入手,将实体空间分为组合空间和单一空间两个部分,虚幻空间则集中于分析气味对空间建构的作用。通过实体空间和虚幻空间在小说风格形成方面的具体影响,指出空间叙事在林白小说中的独特地位,阐述其在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第二章对林白小说中的时空关系进行解读。本章主要分析林白小说中空间的时间特性和时间的空间化处理,以沙街和红楼为研究对象。小说《寂静与芬芳》和《致一九七五》以同一时间段为基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讲述沙街的历史,凸显出空间的时间特性。本章第一节以小说《寂静与芬芳》和《致一九七五》为依据,首先对沙街的典型性进行分析,然后解读时间赋予沙街的特性,表现岁月悠悠,记录时代印记。第二节对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和中篇小说《回廊之椅》进行解读,着重分析两部小说中重复出现的空间——红楼。首先解读红楼的符号化倾向,理解嵌套叙事对小说文本起到的共生和映衬效果。然后通过红楼的前世今生,着重分析时间的空间化表达,感悟其中蕴藏的生命意识。第叁章着重分析林白小说空间叙事的手段。首先小说中多次运用主题并置及空间转换的手法,极大地理清了行文脉络,拓宽了故事空间。然后在表现人物方面也频繁使用空间表征法,将人物命运性格同空间相联系,赋予空间人的性格。除此以外,在林白小说中,色彩的运用也是重要的空间叙事手段,丰富的色彩和语言表述能力,为读者呈现出众多鲜活的图像,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刺激。第四章对林白小说整体呈现的文化特征进行解读。林白小说空间叙事整体呈现出地域性、性别化和诗化的文化特征。结合林白的个人经历解读“故乡”这一空间所指在小说前后的转变,了解其对林白小说风格形成起到的作用。透过林白小说空间建构过程中,对偏向女性色彩意象的使用和小说中几近平面化的男性空间,可以感受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审视其小说形式诗歌化的框架和跳跃的语言特征,领悟林白对于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体会“飞翔”的内核。最后结语部分探讨林白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指出其小说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郜苗苗[6](2019)在《从私人写作到万物诉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白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在经历了80年代诗歌创作的最初探索后,终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寻找到创作的真正归宿。自从1994年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发表以来,评论界对于这个以独特手法创作小说的女作家饱含争议和讨论。紧随其后,林白站在女性的写作立场上,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女性意识的揣摩都是建立在对男权文化颠覆和消解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了从女性主义意义上鲜明的性别写作。当然在取得90年代丰硕成果之后,林白的创作仍笔耕不辍。在面对女性写作存在的种种困顿和弊端的基础上,林白发挥了一个优秀作家不断探索改进的优良品质,在90年代后期以及新世纪以来持续有作品发表。林白开始将自己的笔触从私人的内视角过渡到历史的方方面面,从对个人的关注过渡到对世间万物的描摹,甚至把自己的眼光投视到底层生活的人们,在记录和回顾中不断搜寻她写作的出路。本文在绪论部分通过对林白个人创作历程的梳理,发现长久以来她创作的作品在主题和文体叙事上所发生的变化,并且通过研究界对林白的相关研究现状来确定,林白创作历程上所发生的嬗变是有据可循的,根据文本呈现的状态来探讨本文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一章将林白创作初期敲定为“萌芽期”,主要是集中对林白在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进行自身经历、社会环境以及文学界叁方面的分析,从这几个方面来解读林白创作最初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形成环境,并且探究这种环境对她以后的创作所形成“个人化写作”的重要影响。第二章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90年代林白创作的“过渡期”进行系统地梳理,结合作家本人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经历,从文本出发,从叙述话语、女性经验以及和男性的关系叁个方面来论述这个时期林白创作的特点,着重发掘这个时期林白创作上表现出来女性思想和艺术特色,对于女性视角的关注和独特的审美效果在后期创作上既有保留的成分,又有做出嬗变的努力和成果。第叁章则是着重从新世纪以后林白创作的文本出发,从关注的主题和写作中叙事的倾向上,去发现林白所发生的嬗变。林白凭借极其自觉地创作追求,将创作的视野转向到底层大众,并且在回顾历史的部分加重了笔墨,以及得到和解的两性关系则是主题选择转变上叁个主要方面。在叙事上则是从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叁个方面来寻求文章美学的效果,以此来探讨林白创作上所发生的嬗变。最后一章将集中论述林白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发生改变产生的价值嬗变。并且从女性主义的坚守中发现这种转变的合理性和意义,针对更深层次的内涵,主要集中在发现一位女作家创作中追求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效果的终极意义,以此来体现出林白文本生成中发生的嬗变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指向。(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任杰[7](2018)在《再论林白前期小说的异质性——以《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白在九十年代前后的写作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影响持续至今。从《一个人的战争》到《说吧,房间》风格的某些转变显示出了林白对创作转型所做的努力,但其前期小说的底色完全一致,都是一种异于以往中国文坛主潮的异质性书写。这种书写的异质性体现为两方面的核心指向,一是凸显个人话语,二是张扬女性意识。她前期小说的书写特征也颇为鲜明,主要有四点,一是回绕盘旋、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二是基于躯体经验的语言狂欢,叁是"海面上的珍珠"般的细节描写,四是作为素材来源的个体记忆与经验的反复书写。(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雯苑[8](2018)在《岔路的方向——论林白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林白创作的研究,长期围绕着女性作家与女性写作两个标签展开,林白创作中的生命意识在不同程度上被忽略。本文试图通过对林白笔下"死亡"与"消失"两大意象的映衬、男性形象描写与女性形象塑造的对比与林白作品的空间发展叁个方面的分析,探寻林白创作中潜在的生命意识。(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27期)

刘逾群,陈燕芳[9](2018)在《新世纪林白小说创作的原始主义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林白都致力于用自己最真实的生命感知和体验书写人类最内在的激情与生活本质。新世纪的林白小说创作走向了更广阔的外部世界,赋予自发性的、民间性的生存状态和土着文化更多关注,赞扬自然万物的蓬勃生命力和狂欢的民间生活,强调"本来如此"的自然状态,通过原生态世界的自然万物和民俗文化呈现出更多原生态的原始特征。(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15期)

王岩[10](2018)在《论林白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对女性深层心理空间的开掘》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白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通过私人化的叙事方式构建了女性独特的生理和心理成长史。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来看,作品主要展示了人物隐秘的心理状态,并深入挖掘出女性深层心理空间所呈现的自恋性、自虐性和封闭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0期)

林白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考证林白小说创作与学界的"对话"关系,可以追本溯源和勾稽流变林白小说创作的形态变迁。从一九九○年代进入评论家的视域时,林白小说创作便与学界保持着紧张、复杂的"对话"关系,同时也陷入了时代激流中的艰难调适状态。自一九八叁年到一九九叁年中期,林白小说创作的形态表现为存在叙事,典型特征是边缘与虚无。一九九叁年中期林白在陈晓明评论文章的引导之下,有意识地转入女性写作,之后与陈晓明的一系列评论文章始终保持着依附式"对话"关系。二○○○年到二○○四年是林白小说创作从女性写作到民间叙事的过渡期,直至二○○四年林白在获得陈思和对《万物花开》中民间叙事的肯定和进一步引导之后,有意识地转入民间叙事。不过,"对话"造成的急迫转型,致使林白小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不得不面临多重价值限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白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张拴刚.妖女与镜:林白小说的女性主义及其困境窥探[J].北方文学.2019

[2].肖庆国.女性写作与民间叙事——从林白与学界的“对话”关系考察其小说创作的形态变迁[J].东吴学术.2019

[3].肖庆国.吊诡的“发生”与“强制阐释”的艰难——林白小说考论[J].当代文坛.2019

[4].杨璐佳.林白小说中的女性孤独——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5].王蕾.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分析[D].鲁东大学.2019

[6].郜苗苗.从私人写作到万物诉说[D].沈阳师范大学.2019

[7].任杰.再论林白前期小说的异质性——以《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为中心[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8].李雯苑.岔路的方向——论林白小说中的生命意识[J].长江丛刊.2018

[9].刘逾群,陈燕芳.新世纪林白小说创作的原始主义特征[J].汉字文化.2018

[10].王岩.论林白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对女性深层心理空间的开掘[J].名作欣赏.2018

论文知识图

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4)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3)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1)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2)书哭。最桂中国现代文学馆附表(1)

标签:;  ;  ;  ;  ;  ;  ;  

林白小说论文_张拴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