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氧化性有机论文_瞿红云,贾国梅,向瀚宇,岳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易氧化性有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理化,海南岛,氧化碳,热带,土地利用,蚂蚁。

易氧化性有机论文文献综述

瞿红云,贾国梅,向瀚宇,岳云飞[1](2019)在《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易氧化有机碳组分能够敏感指示土壤质量的变化。为探讨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以2个修复年限的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为研究对象,测定4个季节的易氧化有机碳组分(F_1:高氧化活性有机碳;F_2:中氧化活性有机碳;F_3:低氧化活性有机碳;F_4:难氧化有机碳),揭示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变化的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及其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具有明显季节动态。F_1表现为夏季最低冬季最高;F_2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最低值出现在冬季;F_3表现为春、秋、冬显着性高于夏季,F_4表现为春、夏季显着低于秋、冬季。但是夏季的(F_1+F_2)/TOC最高,且春季高于秋、冬季,(F_3+F_4)/TOC变化规律则相反。这说明有机碳在春、夏季活性高,秋、冬季稳定性强。对于4个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土壤有机碳春、秋、冬季主要以F_1为主,而F_2在夏季含量最高,因此,F_1可作为衡量基质质量状况的良好指标。冗余分析发现:气候因子是驱动易氧化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边坡坡度以及基质的理化性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驱动F_1和F_2组分的季节动态。(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2](2019)在《蚂蚁筑巢对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蚂蚁筑巢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时空动态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和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3种恢复阶段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蚂蚁筑巢地"与"非巢地"2种处理进行野外控制实验,对比分析蚁巢和非蚁巢土壤ROC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这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蚂蚁筑巢显着影响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P<0.05),蚁巢土壤ROC含量较非蚁巢提高了14.2%。不同恢复阶段蚁巢与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大小顺序为:野芭蕉群落>崖豆藤群落>白背桐群落。(2)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均呈单峰型的时间变化趋势(P<0.05),最大值出现在6月,且各月份蚁巢土壤ROC含量均高于非蚁巢。(3)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蚁巢和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着递减的垂直变化趋势(P <0.05),且蚁巢土壤ROC含量均大于非蚁巢(P <0.05)。(4)蚂蚁筑巢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土壤ROC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土壤ROC含量与土壤p H和容重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铵态氮及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P <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总有机碳是蚁巢土壤ROC时空变化的主要贡献者,而铵态氮、全氮和总有机碳是非蚁巢ROC时空变化的主控因子。因此,蚂蚁筑巢改变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如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理化性质(如总有机碳、铵态氮与全氮等),进而显着影响土壤ROC的时空动态。(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6期)

张哲,王邵军,李霁航,曹润,陈闽昆[3](2019)在《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演替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作为土壤中易被氧化且活性较高的有机碳,能够敏感反映群落植被环境与土壤环境的早期变化。为探明土壤ROC时空变化对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白背桐群落、野芭蕉群落与崖豆藤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并分析土壤ROC时空动态特征,探究这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野芭蕉群落(11.38 mg/g)>崖豆藤群落(10.5 mg/g)>白背桐群落(9.72 mg/g);(2)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的月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6月显着高于12月,且各月份间差异显着;(3)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且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4)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水解氮和铵态氮显着影响土壤ROC含量的时空变化,而pH值与土壤ROC显着负相关。因此,土壤ROC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演替具有敏感的响应,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水解氮、铵态氮及pH是土壤ROC时空变化的主控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赵志忠,李燕,赵泽阳,邢瑶丽,刘玉燕[4](2019)在《海南岛东部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南岛东部地区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抛荒地、果园、橡胶林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SOC(土壤有机碳)和ROC(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测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OC以及ROC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对SOC与ROC具有显着影响,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影响植被凋落物、根系以及耕作方式、施肥收割等管理措施影响SOC及ROC的分布特征。就整个土壤剖面(0~30 cm)而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OC质量分数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水田>抛荒地>果园>橡胶林地;各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在表层土壤中质量分数最高,并随着土壤层的加深逐渐递减。水田、果园和橡胶林地土壤的ROC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抛荒地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ROC质量分数表现为抛荒地>水田>果园>橡胶林地。ROC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与SOC质量分数基本相同。土壤的SOC质量分数是影响ROC质量分数变化的重要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田、抛荒地和橡胶林地的SOC与ROC质量分数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果园的SOC与ROC质量分数呈显着正相关。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田土壤ROC的分配比例较低,说明水田的SOC稳定性相对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较高,有利于土壤碳的储存。(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9年01期)

阎欣,刘任涛,安慧[5](2018)在《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库变异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地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变异规律,分析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碳库指数变化,探讨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土壤碳库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荒漠草地沙漠化程度的加剧,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呈线性下降。易氧化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均在荒漠草地达到最大值,在半固定沙地达到最小值。利用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计算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荒漠草地沙漠化程度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利用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计算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均显着正相关,但溶解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略高于易氧化有机碳。通过比较活度敏感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敏感指数发现,荒漠草地逆向演替至固定沙地过程中,易氧化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溶解性有机碳。固定沙地演替至流动沙地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易氧化有机碳,表明易氧化有机碳能够较好地表征荒漠草地沙漠化前期土壤碳库变化,而荒漠草地沙漠化中期和后期利用溶解性有机碳表征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少辉,王邵军,张哲,陈闽昆,曹润[6](2019)在《蚂蚁筑巢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蚂蚁筑巢定居能够形成与巢穴周围显着不同的微生境和土壤养分环境,从而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勐仑热带植物园白背桐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蚂蚁巢地与非巢地土壤EOC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蚂蚁筑巢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对土壤EOC时空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蚁巢和非蚁巢地土壤EOC随月份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规律,表现为6月>9月>3月>12月;土壤EOC沿土层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在0~5 cm土层,蚁巢土壤EOC显着大于非巢地,在5~10和10~15 cm土层的差异不显着.蚂蚁筑巢显着提高了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硝态氮和水解氮含量,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率和容重,但对铵态氮、pH值的影响不显着.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调控蚁巢和非巢地土壤EOC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温度、含水率、全氮和硝态氮等土壤指标对土壤EOC的影响次之.蚂蚁筑巢主要通过改变微生境(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土壤养分(主要是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状况,进而调控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时空动态.(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雷娜[7](2018)在《治沟造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治沟造地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补充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延安市南泥湾镇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治沟造地区域水田、旱地、柳树林地、松树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有机碳和易氧化碳的含量、分布规律以及易氧化态碳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0~60cm土层深度内,旱地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碳均低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充分说明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治沟造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全球碳循环中,治沟造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陈小花,杨青青,陈宗铸,余雪标,杨琦[8](2017)在《海南岛热带海岸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热带海岸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分布规律,探讨土壤因子对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方法测定研究区域内不同林分类型(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琼崖海棠天然次生林、椰子人工林、木麻黄人工林、大叶相思人工林)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采用简单相关系数法和冗余分析方法评估土壤因子对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m深剖面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范围为0.60~9.05 g·kg~(-1),各土层间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变化差异显着,均值表现为椰子人工林(4.36 g·kg~(-1))>琼崖海棠天然次生林(3.99 g·kg~(-1))>香蒲桃天然次生林(3.83 g·kg~(-1))>大叶相思人工林(1.29 g·kg~(-1))>木麻黄人工林(0.85 g·kg~(-1))。5种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活度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着降低,在0~20 cm土层,不同林型间均表现为木麻黄人工林>大叶相思人工林>香蒲桃天然次生林>椰子人工林>琼崖海棠天然次生林,说明木麻黄与大叶相思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较差。EOC的分布受土壤因子(BD、SWC、pH、TN、C/N)的影响,其中,EOC与TN具有最大的正相关性,与BD具有最大的负相关。本研究揭示了海南岛热带海岸不同林地土壤碳库的敏感性和稳定性,研究了不同林分类型土壤EOC和土壤养分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热带海岸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供应环境及碳汇响应机理,为评价热带海岸林分类型对土壤碳吸存能力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齐思明[9](2017)在《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对黑土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黑土区耕地和14a、23a、50a生落叶松人工林表层土壤(0-20cm)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土壤和不同粒径干、湿筛团聚体中蔗糖酶、β-D葡萄糖苷酶、磷酸酶活性及易氧化有机碳组分等指标的测定、计算与分析,以期探究混合土壤和干、湿筛团聚体之间酶活性的差异,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水解酶活性和易氧化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土壤酶活性显着低于干筛团聚体酶活性(P<0.05),表现出团聚体对土壤酶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植被恢复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混合土壤和干筛团聚体酶活性。其中以显着提高干筛团聚体≤1mm各粒径团聚体及综合指标最为显着(P<0.05),以显着提高湿筛团聚体<0.25mm最为显着(P<0.05),植被恢复对酶活性促进作用表现为干筛团聚体>混合土壤>湿筛团聚体,可认为≤1.00mm粒径干筛团聚体酶活性可以作为表征黑土区土壤生境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易氧氧化有机碳组分在混合土壤和团聚体内含量分布均表现为:低活性>中活性>高活性。植被恢复不同程度促进混合土壤和团聚体低、中、高活性有机碳的累积,其中混合土壤和湿筛团聚体以高活性有机碳提高幅度最大,干筛团聚体以低活性有机碳提高幅度最大。在植被恢复到14年时,植被恢复促进了>1mm各粒径团聚体易氧化有机碳的累积,随林龄增加,≤1mm各粒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着增加(p<0.05)。干、湿筛团聚体蔗糖酶、β-D葡萄糖苷酶、磷酸酶活性之间表现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团聚体对酶的保护效果酶种类的影响。干筛团聚体内水解酶与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均呈现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干筛团聚体内部酶活性的提高可以促进活性有机碳的累积。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黑土区植被建设对黑土质量的生态修复效果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丁少男[10](2016)在《长期施肥对黄土丘陵区坡地农田水溶性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丘陵区坡地农田已经大幅减少,有关施肥对这一区域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碳库研究中较为活跃的水溶性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为了明确施肥对坡地农田土壤的影响,特以一块长期施肥的坡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水溶性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异特征,最后明确施肥对坡地土壤的有机碳动态影响过程。(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5 水土保持与生态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9-24)

易氧化性有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明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蚂蚁筑巢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时空动态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和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3种恢复阶段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蚂蚁筑巢地"与"非巢地"2种处理进行野外控制实验,对比分析蚁巢和非蚁巢土壤ROC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这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蚂蚁筑巢显着影响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P<0.05),蚁巢土壤ROC含量较非蚁巢提高了14.2%。不同恢复阶段蚁巢与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大小顺序为:野芭蕉群落>崖豆藤群落>白背桐群落。(2)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均呈单峰型的时间变化趋势(P<0.05),最大值出现在6月,且各月份蚁巢土壤ROC含量均高于非蚁巢。(3)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蚁巢和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着递减的垂直变化趋势(P <0.05),且蚁巢土壤ROC含量均大于非蚁巢(P <0.05)。(4)蚂蚁筑巢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土壤ROC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土壤ROC含量与土壤p H和容重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铵态氮及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P <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总有机碳是蚁巢土壤ROC时空变化的主要贡献者,而铵态氮、全氮和总有机碳是非蚁巢ROC时空变化的主控因子。因此,蚂蚁筑巢改变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如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理化性质(如总有机碳、铵态氮与全氮等),进而显着影响土壤ROC的时空动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氧化性有机论文参考文献

[1].瞿红云,贾国梅,向瀚宇,岳云飞.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蚂蚁筑巢对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9

[3].张哲,王邵军,李霁航,曹润,陈闽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演替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9

[4].赵志忠,李燕,赵泽阳,邢瑶丽,刘玉燕.海南岛东部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9

[5].阎欣,刘任涛,安慧.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库变异的表征[J].草业学报.2018

[6].李少辉,王邵军,张哲,陈闽昆,曹润.蚂蚁筑巢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7].雷娜.治沟造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分析[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8

[8].陈小花,杨青青,陈宗铸,余雪标,杨琦.海南岛热带海岸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

[9].齐思明.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对黑土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7

[10].丁少男.长期施肥对黄土丘陵区坡地农田水溶性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C].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5水土保持与生态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论文知识图

溶解性有机碳短期动态变化光催化燃料电池反应原理图6-2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与土壤有机...1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元阳梯田襄Fie.1Theverticalsection直结...

标签:;  ;  ;  ;  ;  ;  ;  

易氧化性有机论文_瞿红云,贾国梅,向瀚宇,岳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