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指标论文_李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存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指标,淋巴细胞,比值,免疫,细胞,肺癌,扶正祛邪。

生存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19)在《健脾益胃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健脾益胃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FOLF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后观察组CD3~+、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胃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国医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杨浩,许军生,曾湖,何海权,冯亦伟[2](2019)在《凝血指标和癌胚抗原表达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癌胚抗原表达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于2009年1月~2012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采集血液标本,测定癌胚抗原表达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肺癌组与对照组的癌胚抗原表达水平、凝血功能指标。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根据其5年生存情况,剔除失访病例,将随访成功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在随访5年时测定、比较癌胚抗原表达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并分析其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生存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的癌胚抗原表达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死亡组患者的癌胚抗原表达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0.05),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存活组(P <0.05);经相关性分析后得出,癌胚抗原表达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之间呈负相关,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生存呈正相关。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状态普遍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指标、癌胚抗原表达水平与其远期生存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将凝血功能指标、癌胚抗原表达水平作为预测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输血与检验》期刊2019年04期)

欧剑标,胡丰良[3](2019)在《扶正祛邪抗癌法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扶正祛邪抗癌法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后常规放化疗。研究组给予扶正祛邪的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平消片。两组均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证候疗效、生存质量、体液免疫指标及生存率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Ig A、Ig G、Ig M水平、QLQ-C30问卷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证候疗效(92.68%)优于对照组(73.17%)(P<0.05)。两组叁项免疫指标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健康情况、功能领域各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症状领域和单一领域各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应用扶正祛邪抗癌法,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证候疗效,虽未明显提高生存率,但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可能与提高体液免疫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郭翠华,孙永红,杨蜜,杨健荃[4](2019)在《术后采取XELOX方案对直肠癌患者相关肿瘤指标的影响及生存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后采取XELOX方案对直肠癌患者相关肿瘤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XELOX方案化疗。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生存质量,并检测两组肿瘤相关指标含量。术后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EA、AFP、CA125及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输尿管损伤、切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疼痛、低热发生率均基本一致。结论术后采取XELOX方案可有效提高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开展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刘喜娟,陆丽骏,邱红,吴乃胜[5](2019)在《血D-二聚体等指标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降钙素原(PCT)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旨在提高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的生存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54例重症肺部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生存与否将所有儿童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生存儿童共34例,观察组为死亡儿童,共20例,比较两组儿童的DD、NT-ProBNP、PCT以及IL-6等指标,使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威胁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DD水平为(2.36±0.44)μg/mL,NT-ProBNP水平为(3 127.92±312.86)pg/mL,对照组DD水平为(0.91±0.27)μg/mL,NT-ProBNP水平为(1 362.55±115.7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9、2.011,均P<0.05);观察组PCT水平为(1.47±0.32)ng/mL,IL-6水平为(65.27±6.88)pg/mL,对照组PCT水平为(0.44±0.13)ng/mL,IL-6水平为(8.95±1.36)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07、2.281,均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DD水平、高NT-ProBNP、高PCT水平以及高IL-6水平是威胁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的高危险因素。结论 DD、NT-ProBNP、PCT与IL-6可以用于预测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的生存状况,高DD、NT-ProBNP、PCT与IL-6提示儿童有死亡风险,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吴颖,成科[6](2019)在《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指标与生存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指标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指标检测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60乳腺癌患者组织中,以Ki-67阳性表达率最高,其次为ER。经18个月的随访,发现160例患者中因肿瘤死亡44例,猝死2例,肿瘤转移7例,肿瘤复发2例,其中包含1例既复发又转移患者。Ki-67、C-erb B-2、p53阳性组患者术后6个月~18个月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R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C-erb B-2、p53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较低,临床可将此叁项指标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16期)

吴志南[7](2019)在《如何合理选择炎性复合指标对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预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肺癌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前列。在中国,肺癌死亡率和发病率高居榜首,给国家医疗卫生工作带来巨大负担。如果能准确预测接受某种治疗方法的肺癌患者预后,筛选出潜在的获益人群,剔除掉无明显获益的患者,对临床上提高相应疗法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预测因子在大量研究中被提出,其中炎性复合指标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预后有显着相关。在肺癌中被证实为独立预后因素的炎性复合指标也很多,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等等。这就带来一个选择最优指标的现实问题。如何针对特定患者人群找出这些独立预后指标的最优解,以达到肺癌患者生存预测能力的最优化,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是肺癌患者提高生存时间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进展期的肺癌对手术治疗的敏感度不同。精准预测各病理类型、各进展期肺癌患者的手术预后有助于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有必要制定合理的选择策略,为特定的肺癌手术患者人群选择最优的预后预测指标。研究目的:我们制定了一个数学集合运算取交集的指标选择策略,并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人群中验证该策略筛选最优指标的效果及合理性。期待其能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优预测指标提供帮助。目前为止,尚未见肺癌研究中有类似报道。研究方法:我们系统性收集并随访了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行肺部肿物切除术的患者,获得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术后生存时间、淋巴细胞数(LY)、中性粒细胞数(PMN)、单核细胞数(MNC)、血小板计数(PLT)等详实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炎性复合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等等。我们根据入院主诉将患者分为症状阳性组和症状阴性组,按病理类型把患者分成腺癌组、鳞癌组和其他癌组,分别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与炎性复合指标的关系。Log-Rank(Mantel-Cox)检验和Breslow(Generalized Wilcoxon)检验分别验证生存曲线的远期预后和近期预后。以Log-Rank(Mantel-Cox)检验得出的P值与P=0.05作比较,定义P<0.05的指标为可供推荐的预测指标,而P≥0.05的指标为不推荐的预测指标,得出各组相应的推荐/不推荐的预测指标。每组取其推荐指标作为一个集合,以备取交集运算。我们根据主诉(阳性/阴性)、病理类型(腺癌/鳞癌/其他类型)、术前术后指标叁个条件互相组合,把样本人群分成12个亚分类(2 X3X2=12),对应我们分析的12种特定患者人群(比如“只有术前指标的症状阳性腺癌患者”)。各集合按照12个亚分类的要素统筹分析,运用数学集合运算的方法求取交集,得出各亚分类人群下的推荐预测指标。最后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各亚分类人群预测指标的预测效能,并与其它指标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排序。一是为了找出最优指标,二是进一步验证取到的交集指标是否都具有较大的预测效能,以此验证选择策略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我们共随访了535例肺癌术后患者,汇总各分组中根据Log-Rank检验法得出P<0.05的推荐预测指标,按亚分类人群特征取交集,得到可在症状阳性腺癌患者中推荐使用的术前预测指标9个:LMR%,LY%,NLR,PMN%,PMN,MNC,PLR%,LMR,NLR%;可在症状阳性鳞癌患者中推荐使用的术前预测指标10个:LMR%,NLR,PMN%,PLR%,PLR,LMR,LMR-PLR%,LMR-PLR,LY,NLR%。可在症状阴性腺癌患者中推荐使用的术前预测指标1个:LY%;可在症状阳性鳞癌患者中推荐使用的术后预测指标1个:LMR。症状阳性和症状阴性的腺癌患者没有推荐使用的术后预测指标;而其他癌患者和症状阴性的鳞癌患者由于纳入数量过少,不符合统计学计算要求,因此剩余分组患者没有获取到较满意的推荐预测指标。对各亚组推荐指标的预测效能进行排序的结果显示:取得交集的预测指标在预测效能排序中都排在前列。纳入患者数量符合统计学计算要求的亚分类人群中,症状阳性腺癌患者优先推荐使用的术前预测指标是:NLR%,P(Log-Rank)=0.000<0.05;症状阳性鳞癌患者中优先推荐使用的术前预测指标是:PLR%,P(Log-Rank)=0.000<0.05;症状阴性腺癌患者中优先推荐使用的术前预测指标是:LY%,P(Log-Rank)=0.022;而症状阳性鳞癌患者中优先推荐使用的术后预测指标是:LMR,P(Log-Rank)=0.040。研究结论:数学集合取交集运算法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中是合理选择炎性复合指标用于预测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有效策略,能够为临床上选择最佳预测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有效提高临床上对肺癌手术患者生存期的预测精准度。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可用于推荐的术前指标比术后指标的数量更多,选择范围更广,预测效能更高。经过该算法筛选出来的预测指标都有较强的预测效能,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01)

汪海涛,朱佳,苟安栓,牛灵,张冬梅[8](2019)在《血清与肺泡灌洗液TLR4及免疫功能指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与肺泡灌洗液Toll样受体4(TLR4)及免疫功能指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66例,根据患者1个月内的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58例和生存组10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1周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TLR4表达水平、免疫功能细胞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TLR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1周,死亡组患者TLR4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生存组患者逐渐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免疫功能细胞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1周死亡组患者上述免疫细胞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生存组患者无明显变化,且死亡组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结论 Toll样受体4的高表达,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低表达可能造成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较差。(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陈钊,陈爱秋,李明丽[9](2019)在《强化护理对雾化吸入激素治疗哮喘患儿生存质量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50例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50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生存质量、免疫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IgM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A与IgG指标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VC、FEV_1及PEF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激素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免疫指标水平及肺功能,有利于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并促进疾病恢复。(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宋春青,高正兴,卢桂龙,韩磊,任建鸿[10](2019)在《抗VEGF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生存时间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对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生存时间及VEGF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VEGF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及脑转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DCR高于对照组(53. 33%vs. 26. 67%,86. 67%vs. 63. 33%)(P <0. 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66. 67%vs. 40. 00%,40. 00%vs. 16. 67%,26. 67%vs. 6. 67%)(P <0. 05)。观察组患者的VEGFA、VEG-FB、VEGFC蛋白水平[(87. 51±10. 36)、(78. 42±9. 48)、(50. 17±7. 34) pg/ml]低于对照组[(160. 37±18. 95)、(129. 74±11. 87)、(89. 74±10. 23) pg/ml](P <0. 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蛋白尿、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脑转移2例(6. 67%),对照组脑转移5例(16. 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年后,观察组脑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 00%vs. 33. 33%,P <0. 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可以提高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脑转移发生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2期)

生存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癌胚抗原表达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于2009年1月~2012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采集血液标本,测定癌胚抗原表达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肺癌组与对照组的癌胚抗原表达水平、凝血功能指标。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根据其5年生存情况,剔除失访病例,将随访成功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在随访5年时测定、比较癌胚抗原表达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并分析其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生存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的癌胚抗原表达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死亡组患者的癌胚抗原表达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0.05),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存活组(P <0.05);经相关性分析后得出,癌胚抗原表达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之间呈负相关,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生存呈正相关。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状态普遍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指标、癌胚抗原表达水平与其远期生存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将凝血功能指标、癌胚抗原表达水平作为预测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存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健脾益胃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医论坛.2019

[2].杨浩,许军生,曾湖,何海权,冯亦伟.凝血指标和癌胚抗原表达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关系的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

[3].欧剑标,胡丰良.扶正祛邪抗癌法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4].郭翠华,孙永红,杨蜜,杨健荃.术后采取XELOX方案对直肠癌患者相关肿瘤指标的影响及生存质量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9

[5].刘喜娟,陆丽骏,邱红,吴乃胜.血D-二聚体等指标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

[6].吴颖,成科.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指标与生存的相关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7].吴志南.如何合理选择炎性复合指标对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预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

[8].汪海涛,朱佳,苟安栓,牛灵,张冬梅.血清与肺泡灌洗液TLR4及免疫功能指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9].陈钊,陈爱秋,李明丽.强化护理对雾化吸入激素治疗哮喘患儿生存质量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19

[10].宋春青,高正兴,卢桂龙,韩磊,任建鸿.抗VEGF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生存时间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

论文知识图

分析不同参数分组的NSCLC...各年龄人口的生存数(nqx)2010(lx...不同算法下适应度随迭代代数和时间的...1 机动导弹系统生存能力指标3 层次分析...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分析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标签:;  ;  ;  ;  ;  ;  ;  

生存指标论文_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