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箱体右侧表面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推杆,所述箱体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盛放板,所述盛放板顶部的表面纵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盛放板左侧表面中心处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盛放板、挡板、定位孔、定位柱、放置槽、轴承座、转动板、推动板、转动杆和转动孔的配合使用,可对齿条进行分离存放,这样周转箱的转运效果更好,解决了周转箱在对齿条转运时,因不能对齿条进行分离,容易造成齿条混在一起发生碰撞,造成齿条的损坏,从而导致周转箱出现周转效果较差的问题。
设计方案
1.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3),所述箱体(1)右侧表面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推杆(4),所述箱体(1)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盛放板(2),所述盛放板(2)顶部的表面纵向开设有放置槽(8),所述盛放板(2)左侧表面中心处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6);
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盛放板(2)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9),两个轴承座(9)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表面套设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上贯穿开设有与转动杆(12)配合使用的转动孔(13),所述转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左侧表面中心处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孔(6)配合使用的定位柱(7),所述挡板(5)底部表面中心处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的两侧均延伸至轴承座(9)的内腔并与轴承座(9)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13)的直径远大于转动杆(12)的直径,所述定位柱(7)的表面与定位孔(6)的内腔为紧密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板(2)的正表面、背表面和右侧的表面与箱体(1)的内腔均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板(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盛放板(2)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所述放置槽(8)的深度为盛放板(2)厚度的五分之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类产品在机械设备中都能得到加工,齿条就是其中之一,齿条在加工的过程中,需使用到周转箱,方便其进入下一道工序,现有的周转箱在转运齿条时,不能对齿条进行隔离处理,使得齿条摆放在一起时容易发生碰撞,造成齿条的损坏,从而导致周转箱出现周转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周转箱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具备对齿条进行分离存放的优点,解决了周转箱出现周转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箱体右侧表面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推杆,所述箱体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盛放板,所述盛放板顶部的表面纵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盛放板左侧表面中心处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
所述箱体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盛放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贯穿开设有与转动杆配合使用的转动孔,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左侧表面中心处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孔配合使用的定位柱,所述挡板底部表面中心处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延伸至轴承座的内腔并与轴承座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孔的直径远大于转动杆的直径,所述定位柱的表面与定位孔的内腔为紧密配合。
优选的,所述盛放板的正表面、背表面和右侧的表面与箱体的内腔均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盛放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盛放板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所述放置槽的深度为盛放板厚度的五分之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盛放板、挡板、定位孔、定位柱、放置槽、轴承座、转动板、推动板、转动杆和转动孔的配合使用,可对齿条进行分离存放,这样周转箱的转运效果更好,解决了周转箱在对齿条转运时,因不能对齿条进行分离,容易造成齿条混在一起发生碰撞,造成齿条的损坏,从而导致周转箱出现周转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周转箱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推杆,方便了周转箱的推动,通过挡板,可对放置槽内的齿条进行限位,通过轴承座,可对转动杆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正视图。
图中:1箱体、2盛放板、3滚轮、4手推杆、5挡板、6定位孔、7定位柱、8放置槽、9轴承座、10转动板、11推动板、12转动杆、13转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包括箱体1,箱体1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3,箱体1右侧表面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推杆4,通过手推杆4,方便了周转箱的推动,箱体1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盛放板2,盛放板2的正表面、背表面和右侧的表面与箱体1的内腔均为固定连接,盛放板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盛放板2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放置槽8的深度为盛放板2厚度的五分之二,盛放板2顶部的表面纵向开设有放置槽8,盛放板2左侧表面中心处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6;
箱体1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盛放板2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9,两个轴承座9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两侧均延伸至轴承座9的内腔并与轴承座9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通过轴承座9,可对转动杆12进行支撑,转动杆12的表面套设有转动板10,转动板10上贯穿开设有与转动杆12配合使用的转动孔13,转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5,通过挡板5,可对放置槽8内的齿条进行限位,挡板5左侧表面中心处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孔6配合使用的定位柱7,转动孔13的直径远大于转动杆12的直径,定位柱7的表面与定位孔6的内腔为紧密配合,挡板5底部表面中心处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11,通过设置盛放板2、挡板5、定位孔6、定位柱7、放置槽8、轴承座9、转动板10、推动板11、转动杆12和转动孔13的配合使用,可对齿条进行分离存放,这样周转箱的转运效果更好,解决了周转箱在对齿条转运时,因不能对齿条进行分离,容易造成齿条混在一起发生碰撞,造成齿条的损坏,从而导致周转箱出现周转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周转箱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使用时,通过设置盛放板2、挡板5、定位孔6、定位柱7、放置槽8、轴承座9、转动板10、推动板11、转动杆12和转动孔13的配合使用,可对齿条进行分离存放,这样周转箱的转运效果更好,解决了周转箱在对齿条转运时,因不能对齿条进行分离,容易造成齿条混在一起发生碰撞,造成齿条的损坏,从而导致周转箱出现周转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周转箱的实用性;转运齿条时,将齿条放置于放置槽8的内腔,然后拉起推动板11,使转动板10沿转动杆12转动,将定位柱7塞入定位孔6的内腔,利用挡板5对齿条进行限位,从而达到目的。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该齿条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箱,通过设置盛放板2、挡板5、定位孔6、定位柱7、放置槽8、轴承座9、转动板10、推动板11、转动杆12和转动孔1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周转箱出现周转效果较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746715.X
申请日:2019-05-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87557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B25H3/02
专利分类号:B25H3/02;B25H5/00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扬州市维力齿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扬州市维力齿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友谊北路689号
发明人:童石岗;陈军
第一发明人:童石岗
当前权利人:扬州市维力齿条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浩
代理机构:1148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