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预估

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预估

论文摘要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干旱严重影响了产量。开展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对于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通过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建立了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成灾环境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对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利用RCP4.5未来气候情景数据计算出SPI,对未来干旱风险进行预估。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成果总结如下:1)干旱是安徽省主要的气象灾害,1960-2017年间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其中 1976、1978、1988、1995、2001、2008、2011、2013 年的干旱情况较严重,年平均干旱次数为67.48站次,轻旱发生占比48.24%,中旱29.84%,重旱14.13%,特旱7.79%。但是总干旱站次数的变化呈轻微下降趋势。2)基于SPI指数研究,1960-2017年间安徽省夏玉米生育期干旱发生频率在30%左右,且呈微弱减少趋势。皖西北干旱频率最高;从6月到9月的干旱面积逐渐减小,干旱区域位置逐渐北移,干旱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利用RCP4.5未来气候情景数据计算出SPI指数,得到2020-2100年年均干旱次数也呈逐渐减少趋势,与历史情况相似。千旱次数较少的年份多分布于21世纪上半叶,干旱较多的年份分布于20-40年代和90年代。3)综合危险性、暴露度、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对1960-2017年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做评估,结果为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等级别以下风险区,只有皖西北和皖中皖东部分地区处在次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全省夏玉米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中等偏下。2020-2100年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预估结果为全省约三分之二地区处在中等级别以下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位置相比历史情况有所变化,全省未来夏玉米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中等偏下。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干旱的定义和分类
  •   1.2 干旱的指标
  •     1.2.1 降水指标
  •     1.2.2 植物生理干旱原理的相关指标
  •     1.2.3 作物缺水指标
  •   1.3 干旱灾害评估
  •   1.4 暖温带和亚热带环境及作物研究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内容
  •     3.1.3 技术路线图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3 数据来源
  •     3.3.1 气象数据
  •     3.3.2 夏玉米产量数据
  •     3.3.3 社会经济数据
  •     3.3.4 未来气候情景数据
  •   3.4 研究方法
  •     3.4.1 SPI计算方法及干旱等级划分
  •     3.4.2 千旱特征指标
  •     3.4.3 自然灾害风险理论
  •     3.4.4 加权综合评估法
  •     3.4.5 AHP层次分析法
  •     3.4.6 双线性插值法
  •     3.4.7 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SPI指数的适用性验证
  •   4.2 安徽省干旱特征及分析
  •     4.2.1 安徽省干旱的时间特征及分析
  •     4.2.2 安徽省玉米生育期的干旱时间特征及分析
  •     4.2.3 安徽省夏玉米生育期干旱的空间分布
  •     4.2.4 安徽省夏玉米生育期不同干旱等级空间特征
  •     4.2.5 安徽省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空间特征
  •   4.3 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3.1 危险性评价指标
  •     4.3.2 暴露度评价指标
  •     4.3.3 脆弱性评价指标
  •     4.3.4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
  •     4.3.5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
  •   4.4 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     4.4.1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     4.4.2 承灾体暴露度评估
  •     4.4.3 成灾环境脆弱性评估
  •     4.4.4 防灾减灾能力评估
  •     4.4.5 安徽省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
  •   4.5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安徽省干旱灾害风险预估
  •     4.5.1 未来气候情景下干旱时空分布
  •     4.5.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安徽省干旱危险性预估
  •     4.5.3 未来气候情景下安徽省干旱灾害风险预估
  •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鲁屹

    导师: 杨书运

    关键词: 安徽,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风险预估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气象学,植物保护,农作物

    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分类号: S513;S423

    DOI: 10.26919/d.cnki.gannu.2019.000204

    总页数: 65

    文件大小: 4488K

    下载量: 39

    相关论文文献

    • [1].武陟县夏玉米分区施肥意见[J]. 河南农业 2019(34)
    • [2].滦州市一次夏玉米倒伏气象因素简析[J]. 陕西气象 2020(01)
    • [3].邓州市夏玉米高温热害发生特点及预防策略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3)
    • [4].夏玉米适期晚收技术[J]. 科学种养 2020(09)
    • [5].夏玉米肥料田间利用率试验分析[J]. 河南农业 2020(28)
    • [6].基于光谱和时相特征的夏玉米遥感识别[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6(06)
    • [7].武功县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 2016(11)
    • [8].南和县夏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24)
    • [9].硫酸脲缓释肥对夏玉米生产示范技术初探[J]. 现代农业 2017(02)
    • [10].枣庄市夏玉米异常灾害发生规律及应对措施调查研究[J]. 科学种养 2017(04)
    • [11].夏玉米倒伏影响因子及减轻补救方法[J]. 农技服务 2017(06)
    • [12].遵化市夏玉米追肥技术的变化[J]. 现代农村科技 2017(07)
    • [13].利用夏玉米端元丰度估算夏玉米种植面积的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7(05)
    • [14].周口市2016年高温热害对夏玉米授粉及结实率的影响[J]. 农技服务 2016(12)
    • [15].长葛市夏玉米生产的气候资源分析及高产对策[J]. 北京农业 2014(33)
    • [16].冀中南夏玉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 2015(01)
    • [17].2014年干旱对衡水市夏玉米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村科技 2015(03)
    • [18].夏玉米倒伏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3)
    • [19].河南、山东:夏季市场即将开启 化肥价格上涨乏力[J]. 中国农资 2017(18)
    • [20].夏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J]. 农业知识 2017(16)
    • [21].夏玉米防倒伏重管理更重技术[J]. 中国农资 2017(23)
    • [22].夏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J]. 农业知识 2017(16)
    • [23].夏玉米适时晚收技术[J]. 农业知识 2017(22)
    • [24].高产优质夏玉米新品种——津北288[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1)
    • [25].夏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10)
    • [26].四川省夏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4)
    • [27].京科968晚夏播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河北沧州夏玉米晚播生产调查为例[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3)
    • [28].夏玉米增产配方施肥与节水技术[J]. 科学种养 2020(09)
    • [29].干旱条件下夏玉米地-气温差的影响因素及其模拟[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 [30].夏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浅谈[J]. 农业与技术 2019(17)

    标签:;  ;  ;  ;  ;  

    安徽省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