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初探

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初探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628400

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美育在培养新一代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净化灵魂;它能借助于艺术形象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他们的智力;它能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文明修养程度。

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又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观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内容,如能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使二者有机结合,则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那么在语文课中怎样实施“美育”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一、指导学生美读,体会文学作品的音乐美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文学家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读者如文中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抑扬顿挫,读着读着,与作者心灵相通,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受文章的美感。学生通过抑扬顿挫、富有表情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跃然纸上,产生美感。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物形象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意境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色彩美等等。通过美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自然而然地领受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时必须做到语言顿挫分明,有张有弛,这样才有韵味,才能引人入胜。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抒情诗,整首诗充满了欢乐、喜悦、激动之情。朗读时第一句和七、八两句节奏要急促,读出欢快之情;第三、四两句要舒缓,读出激动的心情。诗押ang韵,应读出韵脚,“愁何在”、“喜欲狂”、“好还乡”读出重音,这样抑扬顿挫地朗读,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二、指导学生善悟,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美

语文教学渗透美育是以展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为手段的一种审美教育。一篇篇课文里所描绘出来的各种艺术形象,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不断吸引着读者去感受、去欣赏。

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形象在美学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和艺术形象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思,曹操“伏骥千里”的博大胸怀,柳宗元抨击“苛政猛于虎”的愤懑,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恬淡,范仲淹的“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闻一多“拍案而起”的铮铮铁骨,朱自清不食“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等,无不让我们眼花缭乱而心有所仪。

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菲利普夫妇的唯钱是亲,镇关西的横行,杨二嫂的市侩都令人憎恶。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既是对美的欣赏,又是道德的比较与默化。要激发审美情趣,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含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

三、指导学生入境,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更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优秀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饱满的情感因素。

白居易曾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这个原因,文学的作者在他所描写的人物、场景、情节之中往往渗透了丰富的情感因素,例如《一碗清汤荞麦面》用最朴实、最普通的语言,表现了一家人在困境中的相濡以沫和不屈不挠,笔墨则是深入到了人之常情中最难摹写的心灵美。

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但能以理喻人,更能以情动人。诸葛亮早岁得到刘备知遇后,又受命托孤,辅佐刘禅,他同蜀汉两代君主之间的情谊非比一般,因而在远行告别的进言中,自然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进言一一发自肺腑,尽管语言平实,但有一种动人心弦的力量,读来特别感人。

再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都是包含血泪的文章,这些文章情深语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让学生置身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美的享受。

语文教学为美育开拓了广阔天地,美育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要陶冶美的心灵,酿造美的甘泉,播下美的种子。让语文教学载着美育的甘泉,去绽开学生心灵美之花,结出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美之果。

标签:;  ;  ;  

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