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正>非语言行为,也称无声语言或非语言表达,它包括眼神、手势、头语、体态、表情等。教学非语言行为是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运用言语以外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活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性地运用非语言因素进行教学,有时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非语言行为的形式与作用1.副语言。副语言一般由辅助言语和类语言构成。辅助言语是语言的非词方面,它包括音质、音量、音调等。同一个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玉德
来源: 教育革新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中等教育
单位: 兰州市第十四中学
分类号: G632.4
页码: 14
总页数: 1
文件大小: 29K
下载量: 15
相关论文文献
- [1].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的合理运用[J].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2].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探究[J]. 海外英语 2019(16)
- [3].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6(09)
- [4].非语言行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积极作用[J]. 考试周刊 2017(03)
- [5].内容分层,恰当引导,因材施问——浅谈如何在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自信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7(12)
- [6].教师非语言行为对学生的影响[J]. 吉林教育 2014(Z1)
- [7].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应用探讨[J]. 新课程(下) 2014(02)
- [8].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非语言行为[J]. 吉林教育 2011(12)
- [9].现代教学离不开艺术[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1(18)
- [10].浅析体育教师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11)
- [11].简论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语言行为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8(08)
- [12].小学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及提升策略[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13].论职场道歉场合中日非语言行为之差异[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06)
- [14].非真实性非语言行为的中美实验性对比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S1)
- [15].体育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研究[J]. 教育科研论坛 2008(02)
- [16].临终病人非语言行为的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 2008(04)
- [17].医护人员非语言行为初探[J]. 内蒙古中医药 2008(17)
- [18].对体育教学中非语言行为作用的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7(01)
- [19].基于高效教学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的非语言行为研究[J]. 科普童话 2015(45)
- [20].速览[J]. 教育 2015(13)
- [21].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探析[J]. 考试周刊 2012(13)
- [22].无声胜有声——浅谈教师的非语言行为[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 2012(11)
- [23].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3)
- [24].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研究综述[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9)
- [25].非语言行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9)
- [26].谈科技教学口译中非语言行为的形式和作用[J]. 职业时空 2008(08)
- [27].护士非语言行为能力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 职业与健康 2011(07)
- [28].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研究[J]. 教育探索 2009(07)
- [29].重视非语言行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22)
- [30].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