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518057
摘要:商业建筑为人们的城市生活提供了场所和资源,其人流量比较大,活动比较密集。做好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能保证商业建筑活动更加安全的进行。基于此,本文对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现状及设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商业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大空间;中庭、扶梯;防火分隔;安全疏散;
引言: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已有所变化,当前许多大型商业建筑是集餐饮、娱乐、旅游、文化等消费功能于一体,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形式纷繁,因此此类建筑的消防设计也较为复杂,对建筑防火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设计者提出更大的挑战。
1、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难题
1.1商业综合体建筑火灾的特点
火灾发生产生的烟雾大且毒性高。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火灾一般会供气不足,阴燃时间长,烟量大,同时有的可燃物会产生有毒的分解物,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大型商业建筑空间比较封闭发生火灾时温度易过高,火灾烟热无法从门窗排出,导致内部空间温度上升快,热量积累也在加快,这使得易燃易爆物品会发生爆炸,容易出现“轰燃”现象。
商业建筑装潢带有的可燃物的数量大,很容易产生火灾隐患。火灾一旦发生,燃烧猛烈且燃烧时间长,无法高效利用外门窗进行疏散,只能从安全出口疏散出去。由于烟雾会阻挡光线,影响视线,导致疏散人群看不清疏散道路,另外烟气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在商业综合体建筑火灾中,由于出入口少,空间封闭,探测火情困难,导致指挥员的决策困难,通讯指挥也受到严重影响,消防员进入火场也十分困难,灭火的设备和场地都受到限制,以至展开扑救受到很大的制约。
1.2商业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的现状
建筑密集,上下贯通,空间大;客流量大,易造成疏散困难;安全通道狭小,安全出口的数量较少且宽度不足,导向标识不明显;物流量大,火灾的负荷密度高;电气照明的设备多,用电负荷大;装修复杂,存在的隐蔽工城隐患多;消防设备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到位。
1.3防火设计的难点
地下商业建筑的规划建设需要与其他建设项目有机结合,合理确定其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车与地下空间的接驳、独立式出入口等。由于对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同时地下商业建筑没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上普遍存在着缺乏合理的平面布局、可靠的防火分隔措施、内部交通流线组织不流畅和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等问题。
2、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具体措施
2.1总平面防火设计
大型商业建筑往往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交通情况复杂不利于大型消防车靠近扑救的因素较多。大型商业建筑的特点使得其在火灾发生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专业的扑救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大型商业建筑一旦发生火警,应有便于消防车能够快速驶入,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火险和快速施救的条件。
进行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和选址时,要保证其对人员能及时的进行疏散,对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符合,保证消防扑救的方便及时。因此在建筑的外围,环形消防车道要被设置,两幢楼之间的间距能够满足规定的防火间距,这样消防负疚才能更加的方便及时。进行消防扑救面的布置时,对建筑室外楼梯间的布置、内部防火分区的划分、建筑周边的消防车道实际情况等要进行具体分析,这样能够保证出现火情能够迅速的抵达火区,展开相关的救援工作。
2.2需要设计合理的消防分区
消防分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整栋建筑物受到火灾的威胁,同时也可以为人员的疏散以及物资的抢救赢得时间。同其他建筑物相比,商业建筑的防火区域划分更加复杂,因为它自身功能的原因,要求在进行消防分区划分的时候空间的使用要尽可能开阔,并且要让各个分区之间相互连通。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合理地分配每个分区。
2.3安全出口的布置与直通室外的重要性
安全出口是由地下进入地面的必经之路。安全出口在疏散导向、可识别性、通达性等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火灾发生时,人们容易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因而在寻找逃生路线时喜欢“走原路”,当面对一个封闭的面或尽端道路时,常常会惊慌,容易造成危险。因此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出口应结合人流经常使用的路线布置,并具有可识别性,在人流密集的位置多设置几个安全出口,且设置环形通道,形成多向的通达性,确保在紧急情况时能安全疏散。
2.4商业建筑的防火疏散
安全疏散设计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疏散的主要对象是人,交通组织需要考虑人流的动向,通常还需要平衡货物流通、车辆流通以及功能流线,保证各个方面都能够顺畅同行。第二,安全疏散具有单向性,其主要路线方向是商业建筑的人工活动区,通过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下到室外的安全区域,疏散的目的地也非常明确。而通常,我们在设计安全疏散通道的时候需要按照建筑物内部人员活动的具体规律来制定,最终为了让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疏散出去,使安全通道设计得更加合理便捷。第三,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商业区的人流流通可以通过多个方面,升降梯、电梯以及楼梯都可以使用。但是当火灾发生时,除了消防电梯以外的其他电梯和升降梯都会停止运行,平时使用的一些通道因为防火分区设置的防火卷帘或者防火门而停止使用,人员只能通过制定的通道进行疏散,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自己能够到达安全地带。
2.5中庭、扶梯等上下连通空间的处理
贯通中庭的各层应按一个防火分区计算,面积大于一个防火分区的限值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分隔措施。由于现代商业中庭要求视觉上尽量通透,因此不利于使用传统的防火墙分隔。现在常用的分隔方法以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时,如设置通体的防火卷帘,备管线穿越防火卷帘上部,防火封堵设计和结构方案不合理易产生裂隙次灾隐患较大。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疏散的前提下应结合管线布置,留出一定长度的实体防火墙以备设备管线穿越防火分区、利于防火封堵。而利用防火卷帘对中庭及扶梯等上下连通空间进行防火分隔时往往忽视了被防火卷帘分隔在外的走廊等部分使用空间内人员的疏散问题,当防火卷帘降至地面时靠近中庭空间的走廊及扶梯上的人员完全被封闭在防火卷帘以外。设计中应设置部分供该部分人员疏散的甲级防火门保证该位置的人能自由无障碍地进行疏散。
结束语
总之,商业建筑发生火灾后不但会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在进行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时,应当合理选择建筑的耐火等级,注重建筑平面布局设计,确定合理的安全疏散路径,强化建筑灭火系统设计,进而确保商业建筑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中翔,郭海筱.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防火设计方法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
[2]宫海琳.试述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防火设计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3]章春.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策略[J].建筑技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