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莉: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论文

李淑莉: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论文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国的社会被网络覆盖着,中国目前的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在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下,互联网、计算机和各种移动设备的运用更加广泛,这种的网络共享时代,使中国几亿人口在网络平台上活跃着,致使社会空间和社会的事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缺场空间的发展突飞猛进,对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挑战,两者之间的和谐调整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化;缺场空间;社会学的研究;调整

现在中国已经进军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致使参与网络的人们非常多,网络的队伍快速的壮大起来,这使社会空间、社会矛盾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互联网发展太过于迅速,致使这其中隐藏的深刻韵味没有被一些学者和研究者注意到,很多研究者还是按照以前的思想和方法来探究社会,此文章旨在提醒学者更新观念,重视缺场网络空间。

一、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

在我国,网络的如此迅猛发展是出乎意料的,据统计,现如今在中国人口中,有超过6亿人成为网民,其中手机是主要的网络工具,对于网络的普及达到了中国一般的人口,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和中年人[1],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心社会、热爱生活、思维敏捷,这些人们的组成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对社会的变化敏感,是中国未来流向的引流人。网民的壮大其实在实质上就标志着我国的社会生活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相关的统计报告显示,在2014年上半年,我国的网民每周人均上网时间达到了二十多个小时,这表示,除了吃饭睡觉和工作之外,网民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上网,这说明了我国网民对网络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还潜在表示,网络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也让我们意识到,网络其实本质上不是虚拟的空间,而是运用虚拟的形势进行实际的沟通交流,最后都换成了实际的空间。

缺场的网络空间的出现,把社会的现实空间分化,形成了两部分空间,即在场空间和缺场空间,这两者其实在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冲突,这也是跟随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在没有网络之前,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都有一定的差距,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化,这也是形成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原因,无论是哪种宗教信仰,都时刻坚信着各自不同的看法。

二、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联系

网络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它将整个地球的人类都可以联系到一起,信息的快速流动和我国网民人群的参与,使互联网变得生活化,网络的内容也贴近生活,适用于生活,任何的国家大事、明星八卦、甚至身边的有趣的小事都会通过网络传播给每个网民[2]。网络中大量的实施表明,网络中的内容源于生活,而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所以网络世界形成的缺场空间是具有极强现实性的生活,属于社会空间,网络的内容大多数都来源于生活,最后也是结束于生活,其实它本身就是通过现实生活的引导而形成的,只不过是用另外一种方式传播而已。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的发展可谓是无孔不入了,所以,网络所形成的缺场空间其实质上就是现实空间用另一种形式展现。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科学不是固定的死的知识,而是通过社会经验得出来的,在早年间,培根曾提出经验学,把知识的来源归根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的演绎,强调了科学与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所有的思想观念都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不同的历史条件形成的,在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更新下进行修改和转变,所以根据我国互联网行业对国家内在变化的影响,我国的研究者应将改变一下自己的社会研究方法,更新自己的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3]。在从培根开始到十九世纪长达三百年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受到了各种宗教的影响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对于经验描述的肯定性更加的肯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者有开阔的视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用整体代表个别,用多数代表少数。

“我认为,阳光印网现今打造的就是一个最佳的合作模式,一种共生模式,而不是简单的业务合作。”杨斌强调道。

用事实证明的社会学强调的是经验描述通常都是通过感性的表象思维开展起来的,在一些相关的调研中发现,很多的社会现象是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感的事实,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源于生活,普通的人们群众都是在自己的情感支配下进行每天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不能否认经验是通过情感的认识反应产生的这一事实,尽管表象思维仍然是形象思维,但是表象思维可以形成实际概念,可以为研究者的判断提供一定的素材,是可以真切感受得到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力发展网络的同时,可以提升表象思维。

四、结束语

俗话说“感性无理性则盲,理性无感性则空”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对社会学的研究更加的有利,社会学的研究可以通过网络中呈现的现状的表象,进行相应的理性考量,只有这样在网络中包含的众多内容才能避免对个别经验的简单看法,以偏概全。

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相继进行了一系列课程建设和改革,制定突出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努力构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实结合,集中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新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戴世富,韩晓丹.缺场在线与在场缺位——网络社交殖民化现象研究[J].当代传播(汉文版),2015(5):59-61.

[2]刘少杰.网络社会的缺场交往与在场治理——评《社区传播论》[J].新闻与写作,2018,413(11):102.

[3]姜方炳.空间分化、风险共振与“网络暴力”的生成——以转型中国的网络化为分析背景[J].浙江社会科学,2015(8):52-59.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16-0265-01

*作者简介:李淑莉(1999-),女,黎族,海南琼中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

标签:;  ;  ;  ;  ;  ;  ;  

李淑莉: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