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固挤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神经网络,灵敏性,有限元,裂纹,温度场,体系结构。
液固挤压论文文献综述
刘健,齐乐华[1](2016)在《一种改进的Cockroft-Latham断裂准则及其在液固挤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是影响液固态C_sf/Mg复合材料损伤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将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相关的Zener-Hollomon参数作为一个修正系数引入Cockroft-Latham断裂准则。采用高温及半固态单轴拉伸试验方法得到不同lnZ下C_sf/Mg复合材料的断裂应变,通过非线性拟合确定了模型中的修正系数,从而得到改进的Cockroft-Latham断裂准则。将该断裂准则应用于液固挤压成形过程中的数值模拟,发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断裂准则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镁基复合材料液固挤压表面裂纹的预测。(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6年11期)
陈家平,齐乐华,周计明,杨方[2](2009)在《基于VC和ANSYS接口的液固挤压数值模拟参数化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VC++和ANSYS接口技术开发了参数化液固挤压工艺有限元分析可视化集成平台,设计了友好的类型导航界面,借助VC++前台开发友好和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对复杂和难于理解的APDL命令流进行后台封装,实现了参数化模拟仿真功能,大大减少了液固挤压模拟仿真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难度,具有方便、高效、稳定、可靠的优点。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了该平台的可行性,为解决通用程序和专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9年11期)
苏力争,齐乐华,周计明,王振军,李贺军[3](2009)在《基于GA-BP混合算法的液固挤压工艺组合参数逆向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液固挤压复合材料成形过程中金属的流动均匀性,减少制件的内部损伤缺陷,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采用改进的混合GA-BP算法建立了设计参数与控制目标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对样本集的学习,初步建立了液固挤压工艺组合参数知识库,将网络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79%,说明采用GA-BP混合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利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分析了模具参数和工艺参数组合对制件变形均匀性的耦合作用,为液固挤压工艺的综合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关俊涛,杨方,齐乐华,周计明[4](2008)在《基于LabVIEW的液固挤压工艺监控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液态浸渗挤压复合材料成形过程实施难度大、工艺参数和成形过程难以控制的现存问题,以PCI数据采集控制卡为核心,采用LabVIEW软件设计开发了工艺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工艺过程中重要参数的在线采集、显示与存储,利用该监控系统进行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实验,基本实现了对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的过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从而为真空吸渗挤压复合材料工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08年11期)
齐乐华,周计明,王玉山,苏力争[5](2008)在《考虑预热情况的液固挤压复合材料模具非稳态温度场分析及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辐射传热原理,建立液固挤压复合材料过程模具传热的非稳态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模具初始温度场和液固挤压过程模具温度场的传热特性,得到了模具温度场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成形过程的影响规律,并对比研究了考虑模具预热和初始模具温度场恒定的数值模拟情况。结果表明,考虑预热情况的模拟结果更加接近实际,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樊成芳,齐乐华,苏力争,周计明[6](2008)在《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参数优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集凝固、压力下结晶和大变形为一体的液固挤压复合材料过程参数设计难题,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开发了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系统原型,实现了人机环境下液固挤压成形过程有限元分析和参数遗传优化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集成。重点研究了基于组件对象模块(COM)的信息交互技术和结合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遗传优化算法,使平台系统更适应于复杂的非线性参数优化问题,并以分析液固挤压成形实验测得的变形力为应用实例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该系统优化工艺参数,能有效缩短工艺设计周期,为实验设计提供更为理想的工艺方案。(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08年03期)
王振军,齐乐华,周计明,杨方[7](2007)在《Al_2O_(3sf)/LY12复合材料液固挤压成形中温度场演变的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液固挤压Al_2O_(3sf)/LY12复合材料叁维非稳态传热过程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叁维热传导数值模拟,直观地显示出材料内部和表面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叁维温度场分布及其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坯料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场在保压过程中分布均匀,而在挤压过程中则随时间推移而剧烈波动,从而造成坯料表面局部过热,由此导致制件表面龟裂现象的发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为合理确定工艺参数和保证成形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王玉山,齐乐华,周计明[8](2006)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液固挤压工艺参数灵敏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液固挤压工艺参数的灵敏性分析中,对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液固挤压工艺进行建模,通过非线性网络泛化映射,求解输出变量对输入变量的偏导数,得到了工艺参数在每个样本点处的灵敏度值,从而定量地确定了多个非确定性参数共同作用下的灵敏度指标。结果表明,影响液固挤压工艺的参数中,作用最大的为浸渗时间,其次为浇注温度与模具温度,最小为浸渗压力,这与实际情况相符。(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06年08期)
齐乐华,史忠科[9](2005)在《基于CNFN的液固挤压复合材料MIMO系统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复杂非线性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在对该系统进行描述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数据和有限元模拟数据组成样本集,利用改进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CNFN)学习算法,建立了液固挤压复合材料MIMO系统的CNFN辨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实现对双输出变量较为准确的预测,并能展现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按所建模型的预测参数进行实验,取得良好效果,说明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05年12期)
张晋辉[10](2005)在《液—固挤压成形复合材料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由液态金属直接成型复合材料管、棒材类制件的新工艺,液态浸渗-半固态挤压工艺具有工序少、能耗小、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在汽车、建筑、民用乃至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液—固挤压复合材料成形工艺本身是集凝固、热传导和塑性变形为一体的复杂过程,目前主要从系统建模、工艺参数预测、工艺参数优化、数值模拟和缺陷预测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各成体系,研究中所使用的几种软件难以兼容,很难从整体上分析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给该工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带来了困难。本文在对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研究方法和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仿真平台,集成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使各模块之间通过界面接口集成到一起,该平台对今后研究内容还具有扩展能力,进而能够满足工艺研究不断发展的需求。 本文利用软件体系结构思想设计了叁层结构的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仿真平台框架,采用“4+1”视图方法和UML结合的方式对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仿真平台的软件体系进行了描述。 将液—固挤压工艺研究过程中用到的系统建模模块、参数预测模块、参数优化模块、网络验证模块封装成COM组件,并利用界面接口将这些组件集成到仿真平台中。通过这种开发模式,为液-固挤压工艺的进一步更新换代和功能扩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文采用Visual C++和APDL将液—固挤压工艺的浸渗过程仿真集成到液—固挤压复合材料的仿真平台中。通过这种方式既简化了研究过程中的操作又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定制后处理,使用户可以方便和形象地进行浸渗过程的仿真工作。 本文采用SQL Server 2000建立液—固挤压成形复合材料工艺数据库,实现工艺参数科学存储,减少数据冗余。采用ADO技术实现仿真平台对该工艺数据库管理和使用,为今后工艺研究过程方便和合理选取工艺参数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5-03-01)
液固挤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VC++和ANSYS接口技术开发了参数化液固挤压工艺有限元分析可视化集成平台,设计了友好的类型导航界面,借助VC++前台开发友好和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对复杂和难于理解的APDL命令流进行后台封装,实现了参数化模拟仿真功能,大大减少了液固挤压模拟仿真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难度,具有方便、高效、稳定、可靠的优点。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了该平台的可行性,为解决通用程序和专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固挤压论文参考文献
[1].刘健,齐乐华.一种改进的Cockroft-Latham断裂准则及其在液固挤压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
[2].陈家平,齐乐华,周计明,杨方.基于VC和ANSYS接口的液固挤压数值模拟参数化实现[J].机床与液压.2009
[3].苏力争,齐乐华,周计明,王振军,李贺军.基于GA-BP混合算法的液固挤压工艺组合参数逆向设计[J].塑性工程学报.2009
[4].关俊涛,杨方,齐乐华,周计明.基于LabVIEW的液固挤压工艺监控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
[5].齐乐华,周计明,王玉山,苏力争.考虑预热情况的液固挤压复合材料模具非稳态温度场分析及实验验证[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8
[6].樊成芳,齐乐华,苏力争,周计明.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参数优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
[7].王振军,齐乐华,周计明,杨方.Al_2O_(3sf)/LY12复合材料液固挤压成形中温度场演变的叁维有限元分析[J].金属学报.2007
[8].王玉山,齐乐华,周计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液固挤压工艺参数灵敏性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
[9].齐乐华,史忠科.基于CNFN的液固挤压复合材料MIMO系统建模与仿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
[10].张晋辉.液—固挤压成形复合材料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