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浆游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浆,心肌梗死,综合征,毒血症,腓骨,产前诊断,多态性。
血浆游离论文文献综述
吴杨雪,孙雅妮[1](2019)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填充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与康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填充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4例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填充技术进行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术后及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出血性休克、下肢深静脉血栓、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12月,每3个月复查X线片1次。其中1例分期为ARCOⅡ的患者在术后3月发生切口感染,经住院治疗后感染情况改善。1例分期为ARCOⅢ的患者术后6月髋关节疼痛未改善而进行了髋关节置换。其余患者均未出现髋关节术后感染、排异反应,未发生足趾背伸受限等并发症,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髋部外展、屈曲、内收、外旋活动度增加,肢体外形和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吻合血管游离腓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技术已在临床上成熟运用,同时专家学者经过大量生物细胞研究和动物实验,认可PRP在骨缺损修复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本次回顾性分析发现,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填充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护理团队对患者采取的术前心理疏导、有效沟通、术前指导、术后体位护理、疼痛管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预防下肢DVT等并发症以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等措施,更有效提高了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率,能够加速患者早日康复。而且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社区医疗与叁级医院体制改革,护理工作将再次延伸,类似股骨头坏死这类需要跟踪随访的患者以及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的需求将推动"延续护理"开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填充的治疗技术虽然有大量的生物细胞研究和动物试验认可其在骨坏死修复中的作用,但其在临床治疗效果仍需更多的深入研究和随访数据来论证。(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吉世军,白静,杨钦超[2](2019)在《血浆中游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游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发病并于发病后12 h内入院的AMI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随访30 d,按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n=20)和非MACE组(n=101)。收集患者住院的一般资料,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酶标法检测NETs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浆游离NETs对AMI患者短期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BNP、CK-MB、cTnⅠ水平以及糖尿病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血浆游离NETs水平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游离NETs水平升高(OR=6.902,95%CI:3.724~9.085)是AMI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游离NETs水平预测AMI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和75.0%。结论外周血浆游离NETs水平与AMI患者短期预后相关,有望成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辅助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王珍,李静[3](2019)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RNA对诊断21-叁体综合征胎儿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RNA对21-叁体综合征(D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98例。提取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RNA,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测定mRN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状态,分析杂合SNP位点片段,以样本中≥2个杂合SNP位点,各杂合SNP位点中长片段、短片段对应峰面积比值接近或等于2∶1则判定为DS阳性,以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金标准计算诊断结果。结果 mRNA-SNP诊断DS的灵敏度为92.86%(52/56),特异度为94.37%(134/142),阴性预测值为97.10%(134/138),阳性预测值为86.67%(52/60)。kappa检验显示,mRNA-SNP与金标准诊断DS的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54)。结论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RNA检测在DS胎儿中具有较好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肖焕舜,陈思,张温麑,钟旋,黄珊[4](2019)在《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与孕产妇脓毒血症预后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游离血红蛋白(CFH)与孕产妇脓毒血症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入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产科分娩后脓毒血症症孕产妇78例,分娩后正常对照组70例资料,包括APACHII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连续检测入院后叁天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降钙素原浓度等,分析各组游离血红蛋白与降钙素原等的相关性。结果脓毒血症组CFH浓度较对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有统计差异;在脓毒血症组内,脓毒性休克组CFH较严重脓毒症组升高,P<0.01,有统计学差异。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与PCT有正相关关系,r=0.676,脓毒血症患者,随病情加重、PCT浓度增加,CFH浓度也有增加。结论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与脓毒血症孕产妇预后有相关性,检查CFH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检测和诊疗方向。(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5期)
刘夏青,谢婷,陈芳,黎晓丹,龚莉蓉[5](2019)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及血浆游离氨基酸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及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归纳为患病组,同时选取同一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结果健康的38例儿童作为健康组;详细记录两组成员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8~+、CD4~+、CD4~+/CD8~+)、红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C3b受体(RBC-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红细胞免疫亲和力受体(FEER)]、血浆游离氨基酸指标(色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检测结果,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发现,患病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患病组的CD8~+水平显着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红细胞免疫指标比较发现,患病组的RBC-C3b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患病组的RBC-ICR、FEE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指标比较发现,患病组的色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及血浆离氨基酸水平具有的相关性变化,上述结果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诊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文韬,韩毅,周世杰,刘志东[6](2019)在《血浆游离DNA中黑色素瘤抗原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血浆游离DNA中黑色素瘤抗原A1(melanoma antigen-A1,MAGE-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进行初步检测,并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NSCLC患者(研究组)5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27例。应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ensitive restriction enzymes-based quantitative PCR,MSREqPCR)对两组患者血浆游离DNA中MAGE-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清骨胶素(CYFRA21-1)分析其在NSC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中MAGE-A1的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诊断NSCL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4.6%、88.9%,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91;在联合CEA和CYFRA211后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可提升至67.9%、92.6%,AUC为0.844。结论游离DNA中MAGE-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对于NSCLC具有潜在的非侵入性辅助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9年06期)
高志文,耿彤瑶,石琳然,蒋利丽,马田莉[7](2019)在《母血浆游离胎儿DNA对21-叁体综合征产前筛查价值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孕母血浆游离胎儿DNA (cff DNA)在产前筛查21-叁体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OVID、Spring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6年) cff DNA与产前筛查21-叁体综合征有关的文献,依据诊断实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Meta-Di Sc 1. 4软件检验文献数据的异质性,据此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检查胎儿共计19 540例。采用cff DNA对21-叁体综合征进行产前诊断文献评价结果显示,灵敏度合并为93%,特异度合并为100%; 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99 0。结论基于cff DNA产前诊断21-叁体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的准确性均较高,可用于21-叁体综合征的产前筛查。(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09期)
钟明,赵峰,吴衍,裴文江,高航[8](2019)在《血浆游离DNA中抑癌基因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血浆游离DNA中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 HIC-1)甲基化检测技术,评估其作为体液活检诊断方法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5份乳腺疾病患者(其25例乳腺癌,10例乳腺良性疾病)及10份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本,分离、提取血浆中的游离DNA。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法,检测HIC-1基因启动子区域-636~-424 bp中16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结果:在检测的16个CpG位点中,以-636~-617 bp中的4个位点甲基化最为明显。其中,乳腺癌组的这4个位点平均甲基化率为22.6%,而良性乳腺疾病组为8.5%,健康对照组为8.3%,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进行分析,发现以这4个位点的平均甲基化率诊断乳腺癌时,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 AUC)为0.794,证实其对乳腺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检测血浆游离DNA中抑癌基因HIC-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王晖,李瑶,钟雪锋,马雅立,李传保[9](2019)在《两步磁珠法提取血浆游离DNA的评价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两步磁珠法提取血浆游离DNA的方法进行评价,初步探讨血浆游离DNA定量对于肺癌患者实验诊断的意义。方法在健康志愿者血浆中掺入DNA标准品127 bp,208 bp和Quick-load~@100 bp DNA ladder(由100-1 500 bp DNA片段组成),采用两步磁珠法和分离柱提取法提取血浆中掺入的DNA标准品;用Qubit测定DNA浓度,安捷伦2100生物芯片分析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DNA片段大小分布。用两步磁珠法和分离柱提取法分别提取15例肺癌患者的血浆cfDNA,利用安捷伦2100生物芯片分析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cf-DNA片段大小分布,分析cf-DNA浓度与肺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两步磁珠法第二步分离的DNA浓度与掺入标准品DNA(127 bp,208 bp)片段浓度呈正相关(r~2=0. 985 7,P <0. 001);两步磁珠法提取的Quick-load~@100 bp DNA ladder第一步分离的DNA片段≥300 bp,第二步分离的DNA片段≤300 bp,分离柱提取法重提取的Quick-load~@DNA ladder≤1 500 bp。两步磁珠法第二步分离的肺癌患者血浆cf-DNA浓度与肺癌分期呈正相关(r~2=0. 866 4,P=0. 004 9)。分离柱提取法提取的cf-DNA浓度与肺癌分期无显着相关性(r~2=0. 500 9,P=0. 214 5)。结论两步磁珠法可分别提取不同大小片段的DNA标准品,同时有效提取肺癌患者血浆中小片段游离DNA,且其浓度与肺癌分期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阚莹,陆纪德,葛智儒[10](2019)在《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在心血管疾病中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比较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中FFA水平,探讨FFA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中FFA水平在多支病变组中(0. 76±0. 56) mmol/L大于单支病变组(0. 65±0. 38) mmol/L和两支病变组(0. 61±0. 41) mmol/L,叁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发现,FFA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血浆FFA是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一项独立的生化指标对心肌梗死进行初步的辅助诊断。(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2期)
血浆游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游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发病并于发病后12 h内入院的AMI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随访30 d,按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n=20)和非MACE组(n=101)。收集患者住院的一般资料,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酶标法检测NETs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浆游离NETs对AMI患者短期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BNP、CK-MB、cTnⅠ水平以及糖尿病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血浆游离NETs水平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游离NETs水平升高(OR=6.902,95%CI:3.724~9.085)是AMI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游离NETs水平预测AMI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和75.0%。结论外周血浆游离NETs水平与AMI患者短期预后相关,有望成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辅助参考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浆游离论文参考文献
[1].吴杨雪,孙雅妮.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填充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与康复[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2].吉世军,白静,杨钦超.血浆中游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
[3].王珍,李静.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RNA对诊断21-叁体综合征胎儿的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
[4].肖焕舜,陈思,张温麑,钟旋,黄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与孕产妇脓毒血症预后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刘夏青,谢婷,陈芳,黎晓丹,龚莉蓉.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及血浆游离氨基酸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6].文韬,韩毅,周世杰,刘志东.血浆游离DNA中黑色素瘤抗原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19
[7].高志文,耿彤瑶,石琳然,蒋利丽,马田莉.母血浆游离胎儿DNA对21-叁体综合征产前筛查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8].钟明,赵峰,吴衍,裴文江,高航.血浆游离DNA中抑癌基因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9
[9].王晖,李瑶,钟雪锋,马雅立,李传保.两步磁珠法提取血浆游离DNA的评价及临床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10].阚莹,陆纪德,葛智儒.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在心血管疾病中诊断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