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愈肝口服液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建伟,杨天才,马秀芬,张福琴,杨威虎[1](2007)在《乳安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备乳安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柴胡、桂枝、当归等药材制成乳安合剂;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柴胡、白芍、当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结果:柴胡、白芍、当归的TLC斑点清晰;丹参素的进样量在0.203~2.0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结论:乳安合剂处方配伍及制备工艺合理,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封浩德,江永苏[2](2005)在《柴芩调肝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制备柴芩调肝液,研究质量控制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水蒸气蒸馏法及渗漉法,制备成合剂。建立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并观察72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层析分离清晰,重现性好。临床总有效率为94.4%。结论: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控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谢东翰[3](2005)在《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发病基础,仅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就约有一亿多人口呈病毒感染或发病状态,该病对人民的健康、经济建设危害极大。根据主要症状和体征以及疾病的演变过程,在中医“黄疸”“胁痛”等范畴里可以找到与本病相关的记载。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对其病因病机有着深刻的认识,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导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早期、中晚期表现都是毒邪毒害作用的结果。以热毒、湿毒、瘀毒等形式出现。导致阻滞气机,伤肝阴,损脾气,导致肝郁脾虚,肝阴亏耗,气滞血瘀。基于此病因病机,拟定了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用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初步探讨,分为基础理论,导师经验和临床研究三部分。 理论研究:在对古今中西医有关文献的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是由以热毒、湿毒、瘀毒等形式出现,又由於正气虚损,导致气机阻滞,损伤肝阴,乘脾生痰,导致肝郁脾虚,肝阴亏耗,气滞血瘀。久而导致气血痰瘀相互搏结,脏腑失调失和,经络不通最终使得阴阳气血俱虚。气滞血瘀,湿热内停是本病的病理机制和发展过程。治疗应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以调整气血阴阳。 导师经验:总结了导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思路和方法。掌握扶正祛邪、调整气血阴阳的用药规律,倡导柔肝健脾、养阴活血解毒的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通过对临床病例回顾,观察了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化检查指标的变化。在辨证下均予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的基本方治疗,疗程为六个月。临床疗效分析表明,基本方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由以上结果观察可以推断: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张兴国,乔立新,张永恒,王宪波,薛纯盛[4](2002)在《愈肝口服液的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研制愈肝口服液 ,观察该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黄芪、柴胡、五味子等药材制成愈肝口服液 ,并制定质控标准。结果 :处方配伍及制备合理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 8 %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可靠 ,质量可控 ;临床效果良好。
二、愈肝口服液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愈肝口服液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乳安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处方 |
2.2 制备[2,3] |
2.2.1 乙醇提取液的制备: |
2.2.2 蒸馏液的制备: |
2.2.3 成品的制备: |
2.3 定性鉴别 |
2.3.1 性状: |
2.3.2 简易鉴别: |
2.3.3 柴胡的TLC鉴别: |
2.3.4 白芍的TLC鉴别: |
2.3.5 当归的TLC鉴别: |
2.4 丹参素的含量测定[4] |
2.4.1 色谱条件: |
2.4.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4.3 阴性对照溶液的配制: |
2.4.4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4.5 干扰试验: |
2.4.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7 重现性试验: |
2.4.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4.9 样品含量测定: |
3 讨论 |
(2)柴芩调肝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2 处方与制备 |
2.1 处方 |
2.2 制备 |
3 质量控制 |
3.1 性状 |
3.2 鉴别 |
3.2.1 柴胡的鉴别 |
3.2.2 丹参的鉴别 |
3.3 黄芩苷含量测定 |
3.3.1 色谱条件, 采用ZorbaxSB18柱 (4.6 mm×250 mm, 5 μm) ;流动相: |
3.3.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3.3 供试品的制备 |
3.3.4 精密度及重现性实验 |
3.3.5 稳定性试验 |
3.3.6 样品测定 |
3.4 稳定性考察 |
4 临床应用 |
4.1 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
4.2 临床资料 |
4.3 治疗方法 |
4.4 疗效标准 |
4.5 两组疗效比较 |
4.6 血脂及肝功能指标 |
5 讨论 |
(3)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肝脏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
1.1 肝脏的生理特点 |
1.2 肝脏的病理特点 |
1.2.1 肝体为病虚多实少 |
1.2.2 肝用为病有实有虚 |
1.2.3 肝与其它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
2 中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2.1 古代中医对黄疸,胁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1 古代对黄疸的认识 |
2.1.2 古代对胁痛的认识 |
2.2 近代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1 外感疫毒致病 |
2.2.2 新感引动伏邪致病 |
2.2.3 正虚邪恋内外相召 |
2.2.4 湿热合邪致病 |
2.2.5 肝郁气滞痰瘀互结 |
2.2.6 病毒性肝炎先伤肝体后及肝用 |
2.3 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2.3.1 对乙肝病毒的认识 |
2.3.2 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 |
2.3.3 诊断乙肝的指标及临床意义 |
3 中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3.1 古代中医对黄疸胁痛的治疗 |
3.1.1 黄疸治疗 |
3.1.2 胁痛治疗 |
3.2 现代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论治 |
3.2.1 疏肝健脾为主 |
3.2.2 重视利湿解毒 |
3.2.3 强调养阴活血 |
3.3 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3.3.1 抗病毒治疗 |
3.3.2 免疫调节治疗 |
3.3.3 护肝药物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导师经验 |
1 毒是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键 |
2 扶正祛邪、调理气血 |
3 分期辨证用药、结合药理研究 |
4 重视三分治疗七分养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选择 |
1.1.2 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 |
1.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1.2.3 慢性肝炎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
1.1.3 选择病例标准 |
1.1.4 排除病例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基本方药物组成 |
1.2.3 观察项目 |
1.2.3.1 临床观察 |
1.2.3.2 病原学检测 |
1.2.3.3 生化检测 |
1.2.4 疗效评价标准 |
1.2.4.1 中医证候总疗效判定标准 |
1.2.4.2 理化检查指标改善比较 |
1.2.5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结论 |
2.1 临床资料分析 |
2.2 疗效总结 |
2.2.1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
2.2.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2.3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比较 |
2.2.4 阴转率 |
2.2.5 不良反应 |
3讨论 |
3.1 疗效分析 |
3.2 病因病机分析 |
3.3 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基本方作用机制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分型 |
3 治疗 |
3.1 常用治法及药物 |
3.2 常用中成药 |
3.3 复方研究 |
3.4 单味中药研究 |
参考文献 |
(4)愈肝口服液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试药 |
2处方与制备 |
2.1处方 |
2.2制备 |
3质控标准 |
3.1性状 |
3.2鉴别 |
3.3检查 |
3.4含量测定 |
4临床应用 |
5讨论 |
四、愈肝口服液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乳安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J]. 谭建伟,杨天才,马秀芬,张福琴,杨威虎. 中国药房, 2007(33)
- [2]柴芩调肝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J]. 封浩德,江永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12)
- [3]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D]. 谢东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
- [4]愈肝口服液的研制及应用[J]. 张兴国,乔立新,张永恒,王宪波,薛纯盛. 中国药房,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