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变高岭石论文_姚林波,高振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变高岭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键,抗菌剂,偏高,论文,抗菌材料,高岭石,热变高岭石。

热变高岭石论文文献综述

姚林波,高振敏[1](2007)在《苏州高岭石的热变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等手段,研究了苏州高岭石560~1600℃热变产物,结果显示:①高岭石-偏高岭石-莫来石的转变系列存在结构上的连续性,其转变经历了脱羟阶段(约400~600℃),偏高岭石阶段(600~800℃),相分离阶段(800~1100℃),莫来石阶段(1100~1600℃);②莫来石形成过程没有出现Al2O3的大量分凝,但存在SiO2的分凝;③偏高岭石-莫来石转变过程的中间相为Al-Si尖晶石和准莫来石;④引起1000℃放热反应的主要因素是SiO2的大量分凝,其次是准莫来石等过渡相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07年Z1期)

杨占印[2](2004)在《热变高岭石基化学键合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抗菌材料的发展状况,全面综述了抗菌剂的选择与抗菌机理、化学键合方法制备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详细讨论了热变高岭石的结构特点与活性,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阐述了其作为抗菌基体材料的可行性,利用化学键合无机抗菌剂制备了不同系列的抗菌材料,并对其从抑菌圈、杀菌率和最小抑菌浓度等抗菌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 高岭石经过300℃—1200℃温度范围内的热处理后所得到的产物称为热变高岭石,500℃—900℃热变高岭石的结构部分地保留了高岭石(Al_2O_3·2SiO_2·2H_2O)层状结构的特点,而且具有了化学活性,符合作为抗菌基体材料的特点。XRD表明结晶较好的高岭石,衍射峰数目多,峰形狭窄,尖锐对称,随着结晶度的降低,由于某些衍射峰的合并而出现平缓的丘状峰,随着温度上升到1200℃左右时,莫来石晶体的衍射峰明显表现出来,逐渐失去活性。 键合强度值反映了热变温度与其活性的关系,300℃之前的强度不高,300℃至900℃的键合强度处于上升阶段或抛物线形状,一般在700℃左右时的抗压强度值达到峰值,这与热分析与XRD偶合,进一步阐述了结构决定性能的论点,强度平均值在40Mpa以上,活性很好,并可以满足对材料结构和功能的要求。 化学键合材料的工艺是预先制备基体材料,即热变高岭石,再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将无机抗菌物质键合到基体材料中,其优越性在于节能环保并且选用的无机抗菌剂具有安全性高,耐久性、耐热性、缓释性和广谱抗菌的作用。 水玻璃和磷酸键合的抗菌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能,透明的抑菌圈带在120h内基本保持,持久性好,抑菌圈实验定性直观地表明了材料的抗菌性能。 平板计数法测定大肠杆菌菌落总数计算抗菌率,定量比较了水玻璃键合与磷酸键合两个系列,前者在同种条件下,抗菌性能均高于后者,抗菌曲线表明随作用时间增加抗菌率上升最直后趋于平缓,而其中Ag系的抗菌性能最佳,1小时杀菌率达到99%以上。 抗菌粉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两个系列的抗菌制品分别表现出比抗菌银沸石同等或更好的抗菌性能,抗菌粉体的最小抑菌浓度都在4ppm以下,性能远高于国内外同等抗菌制品的MIC值(一般在250ppm左右)。 热变高岭石层状结构的特点与化学活性,将抗菌剂融合在层状材料的结构中,由于抗菌剂与浆体共同硬化,抗菌剂的存在方式就不仅仅是静电引力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更多的是以化学键合的形式参与结构的形成,抗菌剂成为了抗菌材料结构骨架的一部分,因而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抗菌材料的应用实验进一步表明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4-03-01)

热变高岭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抗菌材料的发展状况,全面综述了抗菌剂的选择与抗菌机理、化学键合方法制备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详细讨论了热变高岭石的结构特点与活性,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阐述了其作为抗菌基体材料的可行性,利用化学键合无机抗菌剂制备了不同系列的抗菌材料,并对其从抑菌圈、杀菌率和最小抑菌浓度等抗菌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 高岭石经过300℃—1200℃温度范围内的热处理后所得到的产物称为热变高岭石,500℃—900℃热变高岭石的结构部分地保留了高岭石(Al_2O_3·2SiO_2·2H_2O)层状结构的特点,而且具有了化学活性,符合作为抗菌基体材料的特点。XRD表明结晶较好的高岭石,衍射峰数目多,峰形狭窄,尖锐对称,随着结晶度的降低,由于某些衍射峰的合并而出现平缓的丘状峰,随着温度上升到1200℃左右时,莫来石晶体的衍射峰明显表现出来,逐渐失去活性。 键合强度值反映了热变温度与其活性的关系,300℃之前的强度不高,300℃至900℃的键合强度处于上升阶段或抛物线形状,一般在700℃左右时的抗压强度值达到峰值,这与热分析与XRD偶合,进一步阐述了结构决定性能的论点,强度平均值在40Mpa以上,活性很好,并可以满足对材料结构和功能的要求。 化学键合材料的工艺是预先制备基体材料,即热变高岭石,再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将无机抗菌物质键合到基体材料中,其优越性在于节能环保并且选用的无机抗菌剂具有安全性高,耐久性、耐热性、缓释性和广谱抗菌的作用。 水玻璃和磷酸键合的抗菌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能,透明的抑菌圈带在120h内基本保持,持久性好,抑菌圈实验定性直观地表明了材料的抗菌性能。 平板计数法测定大肠杆菌菌落总数计算抗菌率,定量比较了水玻璃键合与磷酸键合两个系列,前者在同种条件下,抗菌性能均高于后者,抗菌曲线表明随作用时间增加抗菌率上升最直后趋于平缓,而其中Ag系的抗菌性能最佳,1小时杀菌率达到99%以上。 抗菌粉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两个系列的抗菌制品分别表现出比抗菌银沸石同等或更好的抗菌性能,抗菌粉体的最小抑菌浓度都在4ppm以下,性能远高于国内外同等抗菌制品的MIC值(一般在250ppm左右)。 热变高岭石层状结构的特点与化学活性,将抗菌剂融合在层状材料的结构中,由于抗菌剂与浆体共同硬化,抗菌剂的存在方式就不仅仅是静电引力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更多的是以化学键合的形式参与结构的形成,抗菌剂成为了抗菌材料结构骨架的一部分,因而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抗菌材料的应用实验进一步表明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变高岭石论文参考文献

[1].姚林波,高振敏.苏州高岭石的热变过程研究[J].矿物学报.2007

[2].杨占印.热变高岭石基化学键合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各温度条件下热变高岭石的XRD图谱各温度下处理的热变高岭石的IR图...各热处理温度下样品的SEM形貌特征各温度下处理的热变高岭石的IR...一2Y4样品的SEM照片(x7000倍)一9F4样品的SEM照片(x4000倍)

标签:;  ;  ;  ;  ;  ;  ;  

热变高岭石论文_姚林波,高振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