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引爆知识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培林[1](2020)在《SPPAC: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的认知行为过程》文中认为知识协同过程研究多以知识管理过程为主,无法解释知识协同为何会发生以及不会发生。在界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概念的基础上,以SOR模式及IPA理论为基础,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视角建立环境刺激、协同意识、协同态度等对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创建相应的知识协同认知行为过程模式(即SPPAC模式),也对如何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的认知行为过程进行了探讨。该模式显示,环境刺激是知识协同产生的源起,协同意识及协同态度则是知识协同真正发生的根基。这一模式,勾画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在何种情况下会中止,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协同发生的内在过程。
张正强[2](2020)在《机械教学工厂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机械教学工厂人员的变动,导致很多实际加工项目宝贵的加工工艺、编程代码、加工难点及解决办法等没有系统完整的保存下来,对后续接单产品的快速处理和丰富教学案例来说是极大的损失。所以寻找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的提取方法、储存方法、分享方法不仅有理论研究的意义,还有实际应用的价值。通过查阅文献和对大量数控加工实例进行分析,数控加工项目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含隐性知识。其中包含的显性知识,包括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也包括机床选择、毛坯选择、装夹方法、工量刀具选用、工序安排、各种工艺参数选择等方面的知识,研究如何将各种显性知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描述。其中包含的隐性知识,包括不常见工艺、特殊结构加工、各种感觉判断、经验判断等方面的知识,研究如何将数控加工项目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探寻显性化的有效途径,并寻找合适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描述方法。在理解数控加工知识的基础上,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积累分享(AESR)做法,构建数控加工项目知识“情境加工实例”模型,方便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分享。“情境加工实例”模型就是将机械教学工厂的一个实际加工工件作为一个知识管理的对象,将加工工件的有关知识作为对象的属性,其中简单的知识设计为选择性属性,包括工件材料、工件结构种类、加工刀具种类、尺寸级别、表面粗糙度(Ra)数值最小值、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属性,比较复杂的知识设计为输入性属性,加工中的有关隐性知识设计为输入性属性,包括加工工件图、加工要求说明、加工程序、加工总结等属性。基于B/S架构搭建了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控知识录入和查询功能、数控加工实例录入和查询功能,最终实现了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分享。具体实现数据库采用My SQL 8.0.19,基于异步请求AJAX传输json交互的前后端分离,后端语言为Java 11,框架选择Spring Boot2+My Batis3+JDBC 8.0,前端使用Vue.js构建用户界面,AJAX请求使用轻量级Http库axios.js。授权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登录到该管理系统,就可以进行录入、查询等功能。
李志宏,乔贵鸿,唐洪婷,吴岚腾[3](2020)在《区块链技术与社区知识分享》文中认为对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通过对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展开分析,厘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并讨论区块链技术在社区知识分享场景中的研究进展。进而,基于知识分享的场景特点和质量需求,探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社区知识分享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构建相应概念框架。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李腾[4](2020)在《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加快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中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协调包括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第三方中介、政府以及科研院所等众多参与主体在内的价值共创行为。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通过发挥各自的异质性作用,彼此之间进行协同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其中,受资源约束而依附于核心企业的非核心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逐步深入知识体系中某些细分领域,且往往因高涨的创新创业激情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冲击着核心企业的地位。京东方的柔性显示屏颠覆了三星液晶屏幕的垄断时代,小米的用户向导式知识整合过程、华为的开放式资源组织过程,使得它们逐步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领先者——新的知识溢出者。非核心企业主导知识溢出不仅意味着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是对核心企业和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贡献度不断强化的过程。在肯定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现象存在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之间存在知识转移效率低下、知识同质化、知识过度保护、知识转移渠道单一等不适合非核心企业开展反向知识溢出的问题。非核心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单元,其反向知识溢出行为离不开作为创新环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论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创新生态系统角度分析其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关系,探索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机理,归纳促进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有效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创作。首先,查阅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溢出、组织惯例、开放式创新、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文献,进行研究变量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其次,分别构建了开放式创新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模型、系统惯例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模型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数理推演模型。最后,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对系统动力学模型及数理分析模型推导所得的理论进行交叉验证。论文共分为七章内容,前两章为引言、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第三章,构建开放式创新视域下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创新开放程度与反向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构建系统惯例视角下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系统惯例程度与反向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基于空间竞争理论和纳什均衡理论,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外部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市场竞争程度分别对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第六章,将创新开放程度、系统惯例程度、系统内竞争程度以及系统外竞争程度四个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维度均引入概念模型中,进行模型的路径分析和层次分析;最后一章,从本文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性阐述。通过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开放程度、系统惯例程度以及系统内、外部市场竞争程度均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存在影响,其中,创新开放程度越大、系统内竞争程度越小、系统外竞争程度越大,越容易促进反向知识溢出行为的发生,而系统惯例发挥的作用较为复杂,呈倒“U”型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验证了非核心企业知识集成能力是非核心企业进行反向知识溢出行为必不可少的驱动力量,不仅在系统惯例程度、系统外竞争程度、创新开放程度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桥梁”作用,而且在系统内竞争程度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之间扮演了“催化剂”的作用。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仿真模拟、数理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采用的分析工具为VENSIM、AMOS、STATA14.0等软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调查问卷的设计,特别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系统流图设计,既要结合理论文献又要符合实际发展情况。为了增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说服力,添加了不同情境下多方案的比较分析,这些案例为后文实证分析起到了相互印证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基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机理模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探索了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开放程度和系统惯例程度两个特征维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根据空间竞争等理论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推导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市场竞争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设计了可用于数据分析的调查量表,解析了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
刘月涵,霍浩彬[5](2020)在《勘察设计企业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9中国MIKE大奖得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化正在不断发展变化,知识管理已成为众多行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核心力的有效支撑。伴随着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工作模式不断变革,设计院对知识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运用知识管理思维和工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勘察设计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首先从行业知识管理现状出发,重点梳理新环境下知识管理对生产业务各阶段的推进机制,得到该机制的运行体系,并从实践过程中给出若干举措和展望。
闫华[6](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群体,对于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每个人都从属于多个现实群体和网络虚拟群体。群体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动力有机体,群体成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以及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归属的各类群体既可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通过发挥群体动力功能,实现群体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领域里,教育面对的群体呈现出不同特征,群体动力呈现出不同特点,群体动力的利用策略也因群而异。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里,学生群体由具有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的个体组成,其群体动力能够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认知发展并生成群体智慧,而互助协作学习的引入最大程度开发和利用了课堂里学生群体的动力。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群体动力有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凝聚力是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只要群体发展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那么群体的凝聚力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驱动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推动,个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耗散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拒斥,是会分散群体的内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对耗散力实施有效控制。三是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会推动群体认知趋同、促进群体情绪共鸣以及导致群体行为极化,了解了这些特点,教育者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针对不同阶段的群体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心理疏导等工作。除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对着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网络群体,给思政课教学、群体性事件应对以及学生日常管理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教学互动形成新的群体动力,有助于实现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教育者通过引导网络群体的认知可以降低网络舆情的扩散,通过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可以实现群体性事件的灵活应对;在网络交往技术和社交平台的支持下,网络社群层出不穷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教育者可以有效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为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吴庆海[7](2019)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知识管理》文中提出[目的 /意义]旨在探寻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管理新的发展方向。[方法 /过程]通过对人工智能的缘起与崛起、中国知识管理20年历史等进行回顾,发掘两者的内在关联。[结果 /结论 ]知识管理进入KM3.0阶段,将会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在智能知识标引、智能知识搜索、智能知识创造、智能知识推送、智能决策支持等场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于跃[8](2019)在《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IBM公司于2010年提出智慧城市愿景并将之推向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展开智慧城市实践,并以此推动智慧社会乃至智慧国家建设,使得智慧类实践热潮空前炙热,智慧化建设需求日益攀升。当城市、社会和国家治理由智能化转向智慧化,必然要求它们的管理者——政府所提供的管理、决策和服务也能从智能化提升至智慧化,由此引发的对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需求,必然要求电子政府由智能政府向智慧政府转型,同时要求其电子政务由智能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化。因之,智慧政府建构成为电子政府适应智慧化建设需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智慧政府基于电子政府已有成果建设,实践才刚刚起步,成果也只是初步的。在建的智慧政府和智慧政务成果是否名副其实?应该如何评判它们是否符合“智慧”的原则要求?未来的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建设和发展到底应往哪儿去、该怎样走?这些都取决于人们能否对智能与智慧、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做出正确理解和合理区分。为正确理解智慧政府,明确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第一章从语义、哲学、科学、技术等维度辨析“智能”与“智慧”的区别与关联,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中析取智慧元素,在归纳已有的智慧政府概念的要点的基础上,厘定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满足公众需求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职能清单为基本构架,以智慧决策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和政府内外部合作共建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政务系统,从而主动精准、优质高效地推送令公众满意甚至超出公众期望的政务服务的一种新的政府形态。还在分析智慧政府的特质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政府的属性主要表现为智能性与智慧性、集聚性与延展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继承性与批判性、自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以此为确定智慧政府的评判原则提供初步素材,为摆正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的关系与界线提供考据。之后,探究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及以何区分,指出二者区别不在于比对它们的智能高低,而在于运行中注入、融汇、融会智慧的多少和程度,应以此促进两者相互转化,而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人类智慧的持续融入。智慧政府唯有依靠人民的智慧这一根本性的要素,才能追求智慧,进而更多地具有智慧,更好地应用智慧,从而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晋阶。关于电子政府应该以智慧政府为发展方向的观念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很多国家已将智慧政府写入国家电子政府规划或专门制定的智慧政府规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各国筹划的或在建的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各有不同,并不一定符合本文提出的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但是,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领先国家也很少有电子政府能够达到基本符合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的情况下,各国的智慧政务建设在它们的目标规划的引导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说明各国有关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建设规划中所设计的目标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至少,它们在努力建设智慧政府并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一行动本身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原则性地给出了电子政府应“往哪儿去”的答案。在智慧政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下,借助智能技术、机器和系统支撑智慧政府具备高度智能固然重要,令智慧政府至少具有与其智能程度相匹配的“智慧”更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政府建设并纷纷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其目标做出规划的原因或初衷。第二章从明确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入手,考查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规划中设计的目标及其启示和借鉴,在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包括: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主要目的是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方向,带领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做到不仅力促智慧政府追求智慧,还能够更多地具有智慧和更好地应用智慧。针对智慧政府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需求,着眼于建构具有更高定位——“以人民为中心”和更智安排——“数据驱动、精准对接的智能型政务系统与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及更多智慧的相互融合”的智慧政府,第三章探讨智慧政府的生成和演进的逻辑规律,寻求智能生成和智慧演进所需依靠的资源要素和支持智慧政府具有智慧的逻辑模型,旨在获取使智慧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应然建构。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首先厘清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探寻智慧政府的机器或系统的“智能”究竟应该依靠哪些资源要素来生成,即解决“智能化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出应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借助数据、信息和知识等资源要素的递进关系逐步生成智能;其次研究智慧政府的“智慧”可以依靠哪些知识要素、采取怎样的逻辑进路来实现由“智能”向“智慧”的演进,即解决“智慧化往哪里去”的问题,提出可以将人类生成智慧的资源要素作为智慧政府的智慧生成需要依靠的基本要素,通过具体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技术手段和工具以及其他智慧元素,实现逐层管理资源、持续融入智慧、递进实现晋阶的效果,旨在为维持智慧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供模式和方法。一些公共管理学者主张采取将人工智能向政府不断渗入的模式建构智慧政府。本文主张与之相向而行,即智慧政府通过将人的智慧嵌入政务系统之中使之事实上具有智能,再借助政务系统应用中的人机交互环节,将智信人的智慧持续注入系统之中,经由政务系统对其智慧进行融汇,继而再由智信人完成融会的工作,使得政务系统因为融入智慧而具有智慧,实现智慧的动态建构,推进智慧政府由智能向智慧晋阶。已有的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实践为智慧政府建设积累了实践基础和有益经验。对于建立在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已有成果之上的智慧政府而言,其研究重点显然不在技术基础、管理基础和体制机制上,凡此种种固然重要,但这却是电子政府分内应该解决或早该解决的问题。智慧政府所应具有的“智慧”之处,才是它更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第四章主要探索如何借助政务系统的智能以及社会公众的智慧实现以智慧武装智慧政府头脑的目的,并探讨了如何为之提供可能与可行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具体地讲,就是从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需求出发,首先,提出要进行主体间性思想建设、包容性文化建设、伦理道德教育、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等思想条件建设,借以提高智慧政府的软实力;其次,从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建设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以及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等路径提出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实践条件,以便为智慧政府硬实力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
徐静[9](2019)在《基于TRIZ的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受产业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等深层次因素的制约,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仍处于风险高发和易发阶段。而网络媒体以其自由开放、便利快捷和实时交互等特点,已经成为社会情绪的宣泄口。在网络媒体传播扁平、实时互动性强的特点下,各社会主体对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的作用日益强势。如何发挥社会主体的作用,形成行之有效的舆情引导机制十分必要。研究目的 借鉴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TRIZ)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给出针对药品安全舆情事件的引导方案和管理优化对策,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更好应对舆情提供参考。研究方法 在分析药品安全舆情引导需求功能模型的基础上,借鉴不同管理领域的参数特征,经过比较、分析和筛选构成描述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管理的备选参数指标。为增加参数指标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使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对参数指标进行筛选得到最终指标,并通过案例分析论证了药品安全舆情引导体系构建的合理性。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建模方法,使用SpringBoot+MyBatis框架及Vue前端开发技术,基于Eclipse+Webstorm开发工具,运用MySQL数据库,分析、设计和开发了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结果 以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的八大进化法则、功能性分析和资源分析为基础,结合不同管理领域的参数特征与参数选取原则,初步提出了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的29个管理参数。为使舆情引导参数指标更具可靠性,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对参数进行筛选最终确定13个药品安全舆情引导参数指标。运用筛选的参数构建针对疫苗事件的冲突解决矩阵,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对策。构建基于TRIZ的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规范药品安全舆情信息管理,为药品安全舆情解决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陈晓培[10](2018)在《《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博物馆篇》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作者对《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博物馆篇》一书的翻译实践。该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委托翻译,本人在该书的翻译工作中承担了约三万字的翻译量。该书主要讨论了18项议题,具体描述了将对全球教育行业未来五年产生巨大影响的新兴技术,其中包含了六大核心趋势、六项重要挑战以及六个影响深远的技术发展,这些都将对全球博物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该书的翻译对我国博物馆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及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概念语法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该项翻译实践。概念语法隐喻主要涉及一致式和隐喻式两种概念,隐喻式是非一致式的表达,而与之对照的直白表达则为一致式。这两种概念也是笔者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的主要原则。韩礼德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与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有关,其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可相互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隐喻为另一个形式,具体体现为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之间的相互转换。本翻译实践报告对笔者翻译中遇到的名词化、动词化及形容词化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仔细比较一致式翻译和隐喻式翻译,笔者发现无论在翻译名词化、形容词化亦或是动词化现象时,运用隐喻式的翻译,对功能成分进行隐喻式的转换,更符合中文表达,行文更为流畅。
二、信息技术引爆知识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引爆知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SPPAC: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的认知行为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研究简评 |
1.1 知识协同过程的相关研究 |
1.2 SOR与IPA的相关研究 |
1.3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的概念 |
2 SOR与IPA引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 |
2.1 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嵌入性与SOR模式 |
2.2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与IPA的内在关联 |
2.3 SOR模式与IPA理论的整合 |
3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过程的SAAPC模式 |
3.1 环境刺激阶段 |
3.2 协同意识阶段 |
3.3 协同态度阶段 |
3.4 参与阶段 |
3.5 协同阶段 |
4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认知行为过程的运行机理 |
4.1 搭建“乐高型”工作情境 |
4.2 激发知识主体的认同感 |
4.3 引爆积极情绪 |
4.4 让高校研究者有参与感 |
4.5 培养参与主体的归属感 |
5 结束语 |
(2)机械教学工厂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国内知识管理研究情况 |
1.2.1 国外知识管理研究情况 |
1.2.2 知识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2 本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知识管理基本理论 |
2.1 知识基本理论 |
2.1.1 知识的定义 |
2.1.2 知识的特征 |
2.1.3 知识的分类 |
2.2 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 |
2.2.1 知识管理的理解 |
2.2.2 知识管理内容理解 |
2.2.3 知识管理模型 |
2.3 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 |
2.4 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积累分享(AESR)简介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建模 |
3.1 数控加工概述 |
3.2 数控加工种类 |
3.3 数控加工相关知识 |
3.3.1 数控加工工件材料知识 |
3.3.2 数控加工刀具知识 |
3.3.3 数控加工质量知识 |
3.3.4 数控加工工艺知识 |
3.4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建模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
4.1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4.2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
4.3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4.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的有关考虑 |
5.2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实现 |
5.2.1 登录功能实现 |
5.2.2 系统主功能实现 |
5.2.3 数控加工类型选择功能实现 |
5.2.4 数控加工实例录入功能实现 |
5.2.5 数控加工实例查询功能实现 |
5.2.6 数控加工知识录入及查询功能实现 |
5.3 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系统测试 |
5.3.1 测试项目选择 |
5.3.2 测试方法选择 |
5.3.3 测试结果 |
5.4 管理系统实际运行分析 |
5.5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及评述 |
2.1.1 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 |
2.1.2 创新生态系统 |
2.1.3 企业知识溢出 |
2.1.4 研究现状评述 |
2.2 相关概念的内涵 |
2.2.1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核心企业的内涵 |
2.2.2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非核心企业的内涵 |
2.2.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内涵 |
2.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机理 |
2.3.1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驱动力量 |
2.3.2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条件 |
2.3.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实现途径 |
2.3.4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效应 |
2.4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创新开放程度 |
2.4.2 系统惯例程度 |
2.4.3 市场竞争程度 |
第3章 创新开放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
3.1 相关理论拓展 |
3.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
3.1.2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知识溢出行为 |
3.1.3 开放式创新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
3.2 模型构建 |
3.2.1 主要变量设定 |
3.2.2 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参数设定 |
3.3 系统仿真与分析 |
3.3.1 系统流图 |
3.3.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3.3.3 灵敏度分析 |
3.3.4 系统演化的普适性规律及多情景拓展 |
3.3.5 多情景下系统仿真结果的分析与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惯例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
4.1 相关理论拓展 |
4.1.1 社会网络理论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
4.1.2 系统惯例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2.1 因果关系图 |
4.2.2 系统流图 |
4.2.3 方程及参数设定 |
4.3 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
4.3.1 有效性检验 |
4.3.2 灵敏度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市场竞争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
5.1 相关理论拓展 |
5.1.1 勒纳指数与空间竞争理论 |
5.1.2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市场竞争 |
5.1.3 市场竞争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
5.2 市场竞争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数理模型构建 |
5.2.1 模型设计思路 |
5.2.2 模型前提假设的提出 |
5.2.3 数理模型的构建与推导 |
5.3 数理模型的多情景推演 |
5.3.1 情景1中的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
5.3.2 情景2中的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
5.3.3 两种情景的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创新生态系统影响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 |
6.1 相关理论拓展 |
6.1.1 创新生态系统与知识集成能力 |
6.1.2 OFDI逆向溢出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
6.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6.2.1 问卷设计原则 |
6.2.2 数据收集与问卷分析 |
6.3 研究假设、概念模型及方法选取 |
6.3.1 研究假设 |
6.3.2 概念模型 |
6.3.3 研究方法选取 |
6.4 变量测度与指标设定 |
6.4.1 创新开放程度量表 |
6.4.2 系统惯例程度量表 |
6.4.3 市场竞争程度量表 |
6.4.4 知识集成能力量表 |
6.4.5 反向知识溢出效应量表 |
6.5 变量数据分析 |
6.5.1 统计性描述 |
6.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5.3 相关性分析 |
6.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6.1 模型试运行 |
6.6.2 模型修正与再估计 |
6.6.3 SEM模型结果分析 |
6.7 层次回归模型分析 |
6.7.1 系统惯例程度的“倒U”型影响效应 |
6.7.2 知识集成能力的调节效应 |
6.7.3 稳健性检验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启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勘察设计企业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9中国MIKE大奖得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勘察设计行业知识管理的现状分析 |
1.1 行业知识管理标准 |
1.2 存在的问题 |
2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知识管理“三步走” |
2.1 在机遇和挑战下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
2.2 知识管理建设与企业战略规划相融合 |
2.2.1 明确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目标 |
2.2.2 建设企业知识管理蓝图 |
2.2.3 企业知识管理策划实施步骤 |
2.3 构建一体化知识库,全方位促进知识共享 |
2.3.1 内外部知识资源开发和管理 |
2.3.2 分类知识仓库与特色项目知识地图的应用 |
2.3.3 知识管理应用于协同设计等业务场景 |
3 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的策略启示 |
3.1 深入挖掘勘察设计行业知识管理的特性和需求 |
3.2 持续推进知识管理系统的迭代升级 |
3.3 建立专业导向知识网络 |
3.4 用互联网思维,运营企业知识管理活动 |
3.5 落实保障机制,提高知识的产出与质量 |
4 结语 |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跨学科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1.5.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
1.5.3 群体动力理论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及其功能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和群体动力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内涵 |
2.1.2 群体动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
2.2.1 教育功能 |
2.2.2 组织和管理功能 |
2.2.3 心理行为调节功能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原则 |
2.3.1 主动性原则 |
2.3.2 方向性原则 |
2.3.3 灵活性原则 |
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
3.1 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
3.1.1 课堂里的群体组成 |
3.1.2 课堂里的群体动力表现 |
3.2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
3.2.1 激发学习动机 |
3.2.2 促进认知发展 |
3.2.3 生成群体智慧 |
3.3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
3.3.1 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 |
3.3.2 构建思政课互助协作学习模式 |
4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
4.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
4.1.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分类 |
4.1.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 |
4.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 |
4.2.1 树立规范意识 |
4.2.2 促进品德教育的内化和外化 |
4.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发挥 |
4.3.1 加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建设 |
4.3.2 发挥群体规范的教育优势 |
4.3.3 主动利用从众的积极影响 |
4.3.4 降低耗散力的消极作用 |
5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
5.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
5.1.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 |
5.1.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形成 |
5.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
5.2.1 推动群体认知趋同 |
5.2.2 促进群体情绪共鸣 |
5.2.3 导致群体行为极化 |
5.3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
5.3.1 事前阶段实施群体预防性心理疏导 |
5.3.2 事中阶段实施群体调节性心理疏导 |
5.3.3 事后阶段实施群体恢复性心理疏导 |
6.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
6.1 网络群体和群体动力 |
6.1.1 网络群体的特征 |
6.1.2 网络群体动力的形成 |
6.1.3 网络群体动力的表现 |
6.2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育效果 |
6.2.1 网络教学互动产生新的群体动力 |
6.2.2 处理好网络互动和课堂互动的关系 |
6.2.3 网络互动推动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 |
6.3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助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6.3.1 网络社群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
6.3.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作用 |
6.3.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构建策略 |
6.4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
6.4.1 转变网络群体为事件预防中的管理主体 |
6.4.2 引导网络群体认知以控制网络舆情的扩散 |
6.4.3 充分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前测问卷 |
附录B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后测问卷 |
附录C 互助协作学习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知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智能的缘起 |
2 人工智能的崛起 |
3 中国20年知识管理之旅 |
3.1 萌芽期(1998年-2004年) |
3.2 KM1.0期(2005年-2011年) |
3.3 KM2.0期(2012年-2018年) |
3.4 KM3.0期(2019年-) |
4 知识管理AI应用场景 |
4.1 洞察用户画像的应用场景 |
4.2 员工日常工作的知识化应用场景 |
4.3 可实现知识管理与业务无缝匹配的应用场景 |
5 总结与展望 |
(8)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
(一)智慧政府的相关概念谱系 |
(二)智慧政府的前提条件准备 |
(三)智慧政府的基本策略安排 |
(四)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
一、核心概念 |
(一)“智能”与“智慧”辨析 |
(二)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 |
(三)智慧政府的特质和属性 |
二、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区分 |
(一)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 |
(二)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以何区分 |
三、理论资源 |
(一)合作治理理论 |
(二)数据管理理论 |
(三)信息管理理论 |
(四)知识管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考量 |
一、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
(二)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公众的现实诉求 |
二、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一)国外电子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二)国外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三、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 |
(一)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 |
(二)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 |
(三)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 |
(四)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 |
(五)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和支持模型 |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 |
(一)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 |
(二)智慧政府的演进逻辑 |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支持模型 |
(一)智慧政府的数据管理模型 |
(二)智慧政府的信息管理模型 |
(三)智慧政府的知识管理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 |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 |
(一)主体间性思想建设 |
(二)包容性文化建设 |
(三)伦理道德教育 |
(四)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 |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实施路径 |
(一)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 |
(二)优化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 |
(三)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件 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集 |
后记 |
(9)基于TRIZ的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和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TRIZ在管理领域的应用 |
2.2 舆情引导研究现状 |
3.论文的主要工作 |
4.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TRIZ理论简介 |
1.1 TRIZ的起源 |
1.2 TRIZ的发展 |
1.3 TRIZ的理论体系 |
1.4 TRIZ的40 个发明原理 |
2.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相关理论 |
2.1 药品安全 |
2.2 舆情引导 |
2.3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 |
第三章 基于TRIZ的药品安全舆情引导冲突解决矩阵的构建 |
1.药品安全舆情引导需求功能模型 |
1.1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的基本路径 |
1.2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的功能性分析 |
1.3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的资源分析 |
2.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管理参数 |
2.1 管理参数的概述 |
2.2 管理参数的选取原则 |
2.3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的管理参数 |
3.药品安全舆情引导参数指标的确立 |
3.1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筛选 |
3.2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参数分析 |
3.3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冲突矩阵的构建 |
3.4 核心管理参数与创新原理 |
4.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实证分析--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为例 |
1.事件背景 |
2.TRIZ解决问题的流程 |
3.问题分析 |
4.解决方案 |
4.1 第一阶段的冲突解决矩阵和解决方案 |
4.1.1 第一阶段“响应性”的解决方案 |
4.1.2 第一阶段“公众需求”的解决方案 |
4.2 第二阶段的冲突解决矩阵和解决方案 |
4.2.1 第二阶段“适应性”的解决方案 |
4.3 第三阶段的冲突解决矩阵和解决方案 |
4.3.1 第三阶段“权威性”的解决方案: |
4.3.2 第三阶段“服务专业技能”的解决方案: |
4.4 第四阶段的冲突解决矩阵和解决方案 |
4.4.1 建立第四阶段“舆情引导方案设计”的解决方案: |
5.管理优化对策 |
5.1 预测事件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以新媒体为媒介监控社会信息 |
5.2 建设健全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
5.3 完善药品安全事件的舆论保障机制 |
6.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RIZ的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需求分析 |
1.1 核心业务 |
1.2 需求获取 |
1.3 业务建模 |
1.4 提炼业务规则 |
2.系统分析 |
2.1 建立系统用例 |
2.2 系统用例实现 |
2.3 建立分析模型 |
3.系统设计 |
3.1 设计模型 |
3.2 接口设计 |
3.3 包设计 |
3.4 主要数据表 |
4.系统实现 |
4.1 TRIZ知识管理人员主要功能界面 |
4.2 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知识管理人员主要功能界面 |
4.3 药品安全舆情管理人员主要功能界面 |
5.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文章 |
个人简介 |
(10)《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博物馆篇》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I.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eparation work made before translation |
1.2 Problems met in translation |
1.3 Revisions made after translation |
II.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
2.1 Congruence |
2.2 Ideational metaphor |
Ⅲ.Case analysis |
3.1 The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
3.2 The translation of adjectivization |
3.3 The translation of verbalization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AppendixⅠ NMC Horizon Report:2016 Museum Edition+《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博物馆篇》 |
AppendixⅡ Translation Certificate |
四、信息技术引爆知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SPPAC: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协同的认知行为过程[J]. 王培林. 科学与管理, 2020(06)
- [2]机械教学工厂数控加工项目知识管理研究[D]. 张正强.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3]区块链技术与社区知识分享[J]. 李志宏,乔贵鸿,唐洪婷,吴岚腾.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5)
- [4]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D]. 李腾. 辽宁大学, 2020(01)
- [5]勘察设计企业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9中国MIKE大奖得主为例[J]. 刘月涵,霍浩彬. 建筑设计管理, 2020(01)
-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D]. 闫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知识管理[J]. 吴庆海. 知识管理论坛, 2019(06)
- [8]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D]. 于跃. 吉林大学, 2019(02)
- [9]基于TRIZ的药品安全舆情引导管理研究[D]. 徐静. 宁夏医科大学, 2019(08)
- [10]《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博物馆篇》翻译实践报告[D]. 陈晓培.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