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藻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硇洲岛,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
海藻场论文文献综述
刘耀谦,孙省利,张才学[1](2018)在《2014—2015年硇洲岛大型海藻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4月、7月、10月和2015年1月分别对硇洲岛大型海藻场附近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季节调查,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91种和浮游幼虫36种,隶属于17大类群。其4个季节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86.5 ind/m~3和431.0 mg/m~3,高峰期均位于夏季,低谷位于冬季。优势种共有19种(类)。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研究海域浮游动物具有较高的均匀度(0.74),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3.14)。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调查海区的浮游动物在38%相似性水平上划分为4组,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呈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组群的组内相似性和组间非相似性均大于50%,对组内相似性及组间非相似性起主要贡献的种类有37种。通过生物-环境匹配(BIOENV)分析,水温、盐度、浮游植物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毕远新,张亚洲,丰美萍,梁君,王洋[2](2018)在《渔山列岛海藻场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渔山列岛海域海藻场的空间分布格局,解析海藻场退化机制,提出海藻场生态修复策略,于2015年6月,采用水下样方法对北渔山岛海藻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比较分析了海藻场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北渔山岛海藻场的支撑物种为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和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且瓦氏马尾藻的平均密度达到了250ind/m~2,远高于铜藻的密度,是海藻场中的优势种,反映了渔山列岛的生态保护效果较好,瓦氏马尾藻海藻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2)在水平分布上,瓦氏马尾藻在岛礁东南向分布稀少、而在西北向分布密集,这与岛礁不同方位受风浪影响的强度有关;在垂直分布上,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宽,且最大分布水深为6.35 m,这也是在我国瓦氏马尾藻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分布水深,而2—4 m的水深范围成为瓦氏马尾藻最适宜的栖息水深,但平均株高仅0.38 m,且生物量较低,说明近岸岛礁海域的瓦氏马尾藻藻场也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瓦氏马尾藻的营养繁殖方式比一年生铜藻的有性繁殖方式更能适应现今的海洋生态环境,而一旦瓦氏马尾藻资源在外界干扰下受损将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可通过人工移植多年生瓦氏马尾藻的方法修复近岸海域的海藻场资源。(本文来源于《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8)
章守宇,向晨,周曦杰,刘书荣,程晓鹏[3](2018)在《枸杞岛海藻场6种大型海藻光合荧光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光合荧光特性研究对分析藻类光合作用和固碳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水下调制荧光仪(DIVING-PAM)测定了枸杞岛后头湾夏季常见6种大型海藻孔石莼、斯氏刚毛藻、舌状蜈蚣藻、鼠尾藻、多管藻和羊栖菜的量子产量、快速光曲线(RLC)相关参数.结果显示:6种常见海藻孔石莼、斯氏刚毛藻、舌状蜈蚣藻、鼠尾藻、多管藻和羊栖菜最大量子产量(F_v/F_m)分别为0.702、0.704、0.457、0.618、0.421、0.567,各物种的开放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捕获效率(F_v'/F_m')的大小依次是斯氏刚毛藻>孔石莼>鼠尾藻>羊栖菜>舌状蜈蚣藻>多管藻,且孔石莼、斯氏刚毛藻、羊栖菜的F_v'/F_m'与其他5种大型海藻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在快速光响应曲线中,羊栖菜、鼠尾藻和孔石莼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与初始斜率α较高,证明其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捕光能力;舌状蜈蚣藻较高的RLC初始斜率α和较低的Ik表明其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3种门类大型海藻之间光合特性有较为显着的差异,其中褐藻门的羊栖菜、鼠尾藻与绿藻门的孔石莼拥有极高的光合活性和抗强光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藻场保护工作和大型海藻固碳能力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向晨[4](2018)在《枸杞岛海藻场大型海藻光合荧光特性及其分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至关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也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把CO2和H2O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对人类及一切其它生物的生存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生态学尺度上,可以说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过程。大型海藻是海洋中的大型植物,多年生的大型海藻可以大面积覆盖潮下岩礁质海岸带,其形成的海藻场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寒带海洋。其中褐藻门(Phylum Phaeophyta)与绿藻门(Phylum Chlorophyta)的大型海藻是藻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支撑物种,也是近岸海域重要的初级生产力来源,其为多种螺贝类、经济鱼类幼鱼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还可以吸收水体氮、磷等营养盐,可以用来净化富营养化海水。同时,大型海藻被认为是解决温室气体问题(吸收和固定CO2)的有效物种。第一,大型海藻是拥有极大生物量的初级生产者,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然后通过收割海藻,将CO2移除。第二,大型海藻在固定CO2后,通过凋落物分解的方式,将C逐渐移除,像进入沉积物,作为食物源进入食物网。这些大型海藻生态功能的基础,都是其作为植物角色所进行的光合作用,大型海藻在藻场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岛礁海域的生态系统中,都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其生前吸收CO2,合成有机物贮存在藻体中,但只有10%-15%的大型海藻被植食者直接采食,然而85-90%的大型海藻是变成了碎屑,进而被输运至更远处的栖息地。本研究以枸杞岛海藻场为研究区域,以其中的常见大型海藻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探明不同门类大型海藻的光合特性,同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大型海藻在藻场底部的自然分解过程,为大型海藻光合特性及凋落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孔石莼(Ulva pertusa)、斯氏刚毛藻(Cladophora stimpsonii)、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和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is)的Fv/Fm值都偏低,且都低于同类型研究同属或同种的大型海藻Fv/Fm值,说明这5种大型海藻的潜在最大光合能力都受到了抑制。其中,孔石莼与羊栖菜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温度胁迫。2.从诱导曲线中可以看出,当大型海藻适应光化光照射后,Y、q P和r ETR最后都趋近于稳定状态。光合活性q P、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和实际光能转换效率Y都呈现出褐藻>绿藻>红藻的现象。虽然潜在最大光合能力孔石莼与斯氏刚毛藻代表的绿藻高于鼠尾藻和羊栖菜代表的褐藻,但是在适应了光照的情况下,褐藻的光合能力还是要比绿藻高。3.在快速光曲线中,鼠尾藻和羊栖菜拥有较高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m和较高的耐强光能力Ek,这表明在同样的光环境下,鼠尾藻和羊栖菜的固碳能力和固碳效率更高,紧随其后的是孔石莼。4.大型海藻凋落物分解期间,藻体有机C、N含量整体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但在45天的分解时间内,有机C的直接释放与N的固持—释放格局是基本一致的,两者存在极好的线性相关;藻体凋落物的δ13C较新鲜海藻变动不大,但δ15N值变化显着,不同分解阶段变化更为复杂,若忽视了混合单一藻种δ15N或混合凋落物δ15N变化,会对食碎屑生物的营养级计算造成偏差,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结构。(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8-05-26)
孙忠民[5](2017)在《蔚为壮观的海藻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年中,海藻最繁茂的季节是春季,岩礁上仿佛铺着一层厚厚的"海藻毯",深水中的马尾藻则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海底森林"。南麂列岛是我国藻类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最高的地区。在"贝藻王国"中占有半壁江山的藻类有着怎样的风姿?又面临怎样的危机?大型底栖海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多细胞植物,根据所含色素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红藻、绿藻和褐藻,目前,全球已发现约2万多种。在(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7年06期)
毕远新,张亚洲,丰美萍,梁君,王洋[6](2017)在《渔山列岛海藻场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渔山列岛海域海藻场的空间分布格局,解析海藻场退化机制,提出海藻场生态修复策略,于2015年6月,采用水下样方法对北渔山岛海藻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比较分析了海藻场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北渔山岛海藻场的支撑物种为瓦氏马尾藻和铜藻,且瓦氏马尾藻的平均密度达到了250 ind/m~2,远高于铜藻的密度,是海藻场中的优势种,反映了渔山列岛的生态保护效果较好,瓦氏马尾藻海藻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2)在水平分布上,瓦氏马尾藻在岛礁东南向分布稀少、而在西北向分布密集,这与岛礁不同方位受风浪影响的强度有关;在垂直分布上,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宽,且最大分布水深为6.35 m,这也是在我国瓦氏马尾藻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分布水深,而2~4 m的水深范围成为瓦氏马尾藻最适宜的栖息水深,但平均株高仅0.38 m,且生物量较低,说明近岸岛礁海域的瓦氏马尾藻藻场也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瓦氏马尾藻的营养繁殖方式比一年生铜藻的有性繁殖方式更能适应现今的海洋生态环境,而一旦瓦氏马尾藻资源在外界干扰下受损将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可通过人工移植多年生瓦氏马尾藻的方法修复近岸海域的海藻场资源。(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欧泽奎,何毛贤[7](2017)在《角蝾螺养殖对杨梅坑海藻场生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了角蝾螺养殖过程中摄食5种不同的大型海藻对水体中有机碎屑的影响,其中裂片石莼、半叶马尾藻、石花菜、鸡毛菜为杨梅坑海藻场的海藻优势种,海带为人工养殖常见投喂种。研究结果显示,各组摄食量大小依次为:裂片石莼>半叶马尾藻>海带>石花菜>鸡毛菜,除石花菜与鸡毛菜组之间差异不显着之外(p>0.05),各组之间均差异显着(p<0.05);角蝾螺对裂片石莼的摄食量最大,为44.9±3.8 g/kg·d;角蝾螺的啃食和消化作用能为藻场有机碎屑提供增量,增量为(2.61~16.95)g/kg·d,大小依次为半叶马尾藻>裂片石莼>海带>石花菜>鸡毛菜;四种粒级的碎屑增量均较高,主要粒级为1Φ(>300μm),且马尾藻组该粒级增量最大,为9.94±0.34 g/kg·d。研究表明,角蝾螺养殖对杨梅坑海藻场具有连接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的重要生态学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7-26)
周曦杰[8](2017)在《摄食偏好对海藻场生态系统大型无脊椎动物营养来源评估影响研究——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摄食偏好观察实验的联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稳定同位素被普遍运用于食物网研究当中,尤其是在分析食物来源,解析食物网结构中更是运用广泛。过往评估饵料对消费者贡献度往往是基于多元beta分布(Dirichlet分布),该分布不考虑贡献率为0或为1的情况,这意味着在过往同位素模型中,研究者基于所有饵料都是消费者的潜在食物来源这一假设进行研究。本文中,我们基于实验室观测实验、综述总结、摄食偏好实验确定了消费者的食物来源以及同位素判别值。进一步的,我们建立了基于设施实验与同位素混合联用模型(D-SIMM),用于确定生物营养来源的流程,并分别运用SIMM与D-SIMM对研究海域海藻场中的3种代表性生物(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角蝾螺:Turbo cornutus,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分别利用TA、SEA、营养来源贡献度等参数进行了比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代表性生物间存在显着的摄食偏好差异,导致了TA、SEA、营养来源贡献度结果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表明D-SIMM能够较好的解释某些饵料贡献率为0的情况,减少了SIMM预测的不确定性;研究还表明饵料-物种判别值在预测营养贡献度分析过程中需要被特别注意。对评估饵料对消费者贡献度研究,我们的研究表明生物摄食偏好在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中必须被充分考虑,总的来说,D-SIMM是更好的一种基于生态过程的饵料贡献度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7-26)
吴程宏,章守宇,周曦杰,王凯,陈亮然[9](2017)在《岛礁海藻场沉积有机物来源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场的沉积有机物(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SOM)是实现海藻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实验以枸杞岛北部海藻场为研究区域,围绕大型海藻周年生活史的幼苗&生长、成熟&茂盛和衰退&凋亡3个阶段,于2014年7月凋亡期、2014年10月生长期和2015年5月茂盛期对海藻场的SOM进行样品采集,并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以C/N、δ~(13)C和δ~(15)N为指标分析了SOM的来源及变化。结果显示,1)7月、10月和翌年5月的SOM C/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9~6.6、6.0~6.9和5.4~6.2,可判定海藻场SOM是典型的海源性来源;2)7月不同水深的SOMδ~(13)C值空间变化明显,介于–20.3‰~–17.6‰,而10月和翌年5月都不显着,分别介于–22.3‰~–21.7‰和–21.4‰~–21.0‰;3)SOM的δ~(13)C值存在时间变化,而7月δ~(13)C值存在不同水深的空间变化;4)δ~(13)C、δ~(15)N和C/N之间的关系表明,7月SOM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和大型海藻的混合贡献,而10月和翌年5月SOM则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贡献;5)根据碳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混合模型计算得到,7月大型海藻对该海藻场SOM的平均贡献率最高可达53.71%;6)大型海藻产生的碎屑在SOM占比受波浪等海域动力环境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姚天舜[10](2017)在《青浜大型海洋藻类生态分布与人工海藻场生境构造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于2015年11月、2016年1月、5月、8月在大潮期间对青浜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进行采样,共鉴定出潮间带生物47种,其中藻类30种,包括绿藻5属10种,红藻9属10种,褐藻7属10种。青浜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平均生物量为291.57g/m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15±0.53。通过四个季度大潮期间对青浜岛岩相潮间带生物调查对比,发现青浜岛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类、生物量在不同季节差异较明显。青浜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海藻种类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变化与光照、温度、基质、波浪及潮流运动等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关。首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是光,海洋中有机物质的生产和大型海藻的生长、繁殖、种群分布及时空变化受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其次,大型海藻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效率受海水的温度影响,因此,藻体的生长、繁殖以及分布也受其间接影响。再次,附着基为大型海藻提供稳定的栖息空间,不同的材质、大小、形状及附着基的坡度、坡向乃至附着基的表面粗糙度、沉积物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型海藻的生长与时空分布。最后,波浪强度和潮流运动也会对大型海藻的生长繁殖与时空分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型海藻需要一定程度的波浪与潮流才能健康生长,不适宜的波浪和水流条件不利于大型海藻的生长繁殖与分布。通过数据统计与处理得出青浜岛岩相潮间带海洋藻类优势种主要有鼠尾藻、珊瑚藻、萱藻、砺菜、小石花菜、羊栖菜、坛紫菜、石莼和粗枝软骨藻。开展青浜岛海洋藻类生态分布及优势种的研究,可以为有效评价青浜岛潮间带生态环境、青浜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及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以为海藻的分类与鉴定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还有助于阐释海藻场生境内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问题。由于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岛旅游业的开发,青浜岛的海洋生物资源不断衰减,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下降,了解青浜岛海洋藻类生态分布及其优势种可以为构建人工海藻场提供物质基础,构建人工海藻场可以提高近岸水体环境质量、降低水域富营养化、治理海洋荒漠化、逐步增加海洋生物资源。近岸生态系统典型代表之一是海藻场生态系统,海水中的C、N、P等元素可以被大型海藻吸收、固定并转移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而形成局部稳定的小环境供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与栖息,以达到提高生物多样性,恢复渔业资源的目的。人类生产生活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洋生物栖息地生态质量不断下降,海藻场大面积退化甚至消失对一些栖息于海藻场的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后果。当今世界各国近岸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的前沿热点是进行海藻场生物资源养护机能与海藻场生境生态过程机制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在青浜岛东部构造人工海藻场生境的技术,主要围绕藻场构造技术和建设所需材料以及其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7-05-01)
海藻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明渔山列岛海域海藻场的空间分布格局,解析海藻场退化机制,提出海藻场生态修复策略,于2015年6月,采用水下样方法对北渔山岛海藻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比较分析了海藻场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北渔山岛海藻场的支撑物种为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和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且瓦氏马尾藻的平均密度达到了250ind/m~2,远高于铜藻的密度,是海藻场中的优势种,反映了渔山列岛的生态保护效果较好,瓦氏马尾藻海藻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2)在水平分布上,瓦氏马尾藻在岛礁东南向分布稀少、而在西北向分布密集,这与岛礁不同方位受风浪影响的强度有关;在垂直分布上,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宽,且最大分布水深为6.35 m,这也是在我国瓦氏马尾藻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分布水深,而2—4 m的水深范围成为瓦氏马尾藻最适宜的栖息水深,但平均株高仅0.38 m,且生物量较低,说明近岸岛礁海域的瓦氏马尾藻藻场也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瓦氏马尾藻的营养繁殖方式比一年生铜藻的有性繁殖方式更能适应现今的海洋生态环境,而一旦瓦氏马尾藻资源在外界干扰下受损将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可通过人工移植多年生瓦氏马尾藻的方法修复近岸海域的海藻场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藻场论文参考文献
[1].刘耀谦,孙省利,张才学.2014—2015年硇洲岛大型海藻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J].海洋学报.2018
[2].毕远新,张亚洲,丰美萍,梁君,王洋.渔山列岛海藻场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C].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章守宇,向晨,周曦杰,刘书荣,程晓鹏.枸杞岛海藻场6种大型海藻光合荧光特性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8
[4].向晨.枸杞岛海藻场大型海藻光合荧光特性及其分解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
[5].孙忠民.蔚为壮观的海藻场[J].大自然.2017
[6].毕远新,张亚洲,丰美萍,梁君,王洋.渔山列岛海藻场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欧泽奎,何毛贤.角蝾螺养殖对杨梅坑海藻场生态的影响[C].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8].周曦杰.摄食偏好对海藻场生态系统大型无脊椎动物营养来源评估影响研究——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摄食偏好观察实验的联用方法[C].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9].吴程宏,章守宇,周曦杰,王凯,陈亮然.岛礁海藻场沉积有机物来源辨析[J].水产学报.2017
[10].姚天舜.青浜大型海洋藻类生态分布与人工海藻场生境构造技术[D].浙江海洋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