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规律论文_来兴平,方贤威,崔峰,单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损伤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孔隙,混凝土,阴极,力学,纤维,规律。

损伤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来兴平,方贤威,崔峰,单鹏飞[1](2019)在《冲击荷载下煤岩损伤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击荷载下煤岩损伤演化规律的认识对动力学灾害防控至关重要。为了得到煤岩在冲击荷载下的损伤演化特征,通过开展冲击试验,运用超声波检测装置和声发射仪器分别测量冲击前后煤样的波速变化与冲击过程的声发射特征,用波速和声发射的变化反映煤样内部损伤特征。结果表明:冲击荷载的作用次数、单次冲击能量的大小和施加顺序均会对煤样内部损伤演化造成影响;煤样内部损伤随冲击次数增加呈幂函数增长,与单次冲击能量呈线性增长;冲击能量由大到小进行施加更容易使煤样发生破坏。煤样内部损伤变化越剧烈,声发射信号特征越明显。用波速表征的煤样内部损伤变化与声发射在每个阶段监测到的事件数和能率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为矿井开采动力灾害预报与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涛,黄浩轩,王珍[2](2019)在《露天矿山开挖边坡爆破振动损伤规律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露天矿山开采中频繁受到爆破振动作用,边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极为复杂,对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以矿山开挖边坡为背景,基于工程地质状况及现场试验测试,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量化爆破荷载,建立边坡爆破损伤计算模型,确定边坡破坏时间及最危险区域,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经7次爆破后上部台阶发生破坏,最危险区域位于爆破初始位置120~160m处。同时,数值模拟结果与该计算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充分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徐剑坤,周蕊,习丹阳[3](2019)在《砂岩单轴破坏损伤时空演化规律及前兆特征声发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岩体损伤时空演化规律及破坏前兆特征对围岩灾害识别预警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声发射试验,研究单轴加载下砂岩损伤时空演进过程。研究发现:砂岩损伤在时间-空间域有连续演进的行为特征,损伤发育速度在关键时刻有突变,主裂隙由"成核"区域发生并向四周扩散,最终贯通试件轴向与径向;高能声发射事件,空间上多分布在砂岩内部损伤集中的区域,时间上多发生于损伤快速扩展的时期,可作为损伤传导和加剧的重要参照;高频率出现的高能声发射信号可以作为砂岩破坏失稳时间域的前兆信息,高能声发射信号的空间密度可作为判断砂岩破坏起始区域的判定信息。(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11期)

周建庭,张华彬,陈磊,张媛媛[4](2019)在《新型小箱梁铰缝损伤前后荷载横向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现有预制装配式小箱梁桥横向整体受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横隔板构造形式,采用大比例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新型横隔板构造和传统横隔板构造对小箱梁桥传力和荷载分配方式的影响,然后采用叁维实体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全面探讨了小箱梁的受力性能与传力方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验证。结果表明:铰缝损伤对小箱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新型横隔板构造在3条铰缝均出现损伤后,仍然保持着和传统横隔板构造比较接近的应力分布;新型横隔板构造不仅可以提供更高的横向刚度,而且比传统横隔板构造对铰缝病害后果具有更强的抵抗性。(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张伟,张士萍,张建业[5](2019)在《混杂纤维抑制混凝土冻融损伤规律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类型纤维抑制混凝土冻融损伤的规律,选择3种不同类型纤维制备混凝土试件,分别在不同因素环境下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通过测定混凝土试件冻融循环前后的超声波速度计算相对动弹性模量,从而推定混凝土构件冻融损伤变量,分析不同类型纤维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的抑制规律。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普通钢纤维+聚酯纤维叁元混杂纤维抑制混凝土冻融损伤效果最佳,其对抑制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优于聚丙烯纤维+普通钢纤维二元纤维增强混凝土优于无纤维混凝土。(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0期)

崔力,张民波,王金宝,王翠灵,杜金磊[6](2019)在《不同围压下煤岩损伤变形规律及声发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围压条件下煤岩的损伤变形,利用RTX-1000岩石叁轴仪和Micro-Ⅱ声发射成像采集仪对煤样进行不同围压下的叁轴压缩声发射定位试验,对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AE计数等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构建基于AE计数的损伤模型,研究叁轴压缩下煤岩损伤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应变率恒定的条件下,围压越高,煤样的峰值强度越大,分别为18. 04,29. 92,32. 29,45. 94 MPa;围压越高,弹性阶段的AE计数相对减少;煤样发生剪胀扩容变形;基于AE计数构建损伤模型,分析对比损伤应变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得到较高的拟合度,且损伤临界值和损伤量随围压的升高呈现减小的趋势;分析理论模型中的速率增长因子,得到试验与理论损伤规律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邢云颖,张雷,申红杰,王修云,姚星城[7](2019)在《强阴极电场干扰下X80管线钢的表面损伤和氢脆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一般采用双极平衡运行方式,接地极入地电流基本为零,然而在设备故障或者自然灾害条件下,单极闭锁,接地极入地将释放数千安培电流入地,在土壤中形成大范围的直流电压场,对油气管道产生干扰。在接地极大电流放电条件下,管道上靠近或远离接地极一侧会存在电位大幅负向偏移,管道线路上监测到放电时干扰电压可达300V以上。X80管线钢在我国大规模应用,其氢脆敏感性较传统低钢级管材明显提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对X80管线钢在阴极保护条件下的氢脆行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高压直流接地极放电导致管道中流入的干扰电流电压远高于阴极保护水平,强干扰电场环境下X80钢的氢脆行为研究较少,且高压直流放电一般为短时非连续放电,干扰间隔及干扰频次对氢脆敏感性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亟需开展相关研究。实验选取大口径X80钢管道材料,首先根据现场高压直流放电规律和现场土壤环境条件开展负向干扰模拟实验,测试分析负向放电条件下管道上的干扰电流和阴极干扰区域土壤环境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恒电流阴极极化技术和金相显微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设备,分析了X80钢在强阴极电流干扰下的表面损伤情况。最后,通过升温脱氢分析设备(TDS)氢含量测试及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技术,研究了高压直流放电干扰条件下,管道上的强阴极干扰电流、干扰时长和干扰间隔对X80钢中氢的累积、逸散和氢致塑形损失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强阴极电场干扰条件下,受到离子电迁效应的影响,阴极区土壤变湿,阳极区土壤变干,阴极区土壤短时间内可达到饱和含水状态,达到饱和含水后,干扰电压及干扰电流对应关系随时间稳定不变;在强阴极电流干扰下,X80管线钢表面出现大量的圆形局部腐蚀损伤。局部腐蚀损伤容易在夹杂处萌生且夹杂毗邻的基体被腐蚀,呈环形放射状,腐蚀深度较浅。阴极腐蚀的产生与介质环境中的Cl-的存在及其扩散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阴极干扰-阴极保护(-1.0Vvs.CSE)电位条件下,随着阴极干扰电流、干扰时长和干扰频率的增加,进入X80钢中的氢含量增加。干扰-阴保间隔条件下,进入X80钢内部的氢会逸散,但间隔超过24小时,材料内部的氢基本稳定,氢含量的变化主要以可扩散氢为主。阴极电场干扰电流和干扰总时长对X80钢的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具有显着影响,根据塑性损失规律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氢脆敏感性系数。(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何浪[8](2019)在《火灾中混凝土力学及微观结构性能损伤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火灾发展过程中高温对大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损伤效应,先对含大理石废料的混凝土试件进行20~800℃温度范围的煅烧试验,冷却后再对试样进行矿物成分、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火灾环境中,水泥凝胶体C-S-H因高温而发生崩解作用,大理石骨料的CaCO3在600℃以上分解;当环境温度低于200℃时,大理石混凝土的表面形貌、抗压强度及质量损失等宏观特征无明显变化;当温度大于400℃时,试件的宏观性能指标开始下降,且在600~800℃温度范围内迅速衰减;随温度上升,毛细吸水率逐渐增加,波速逐渐减小,材料的结构损伤效应与力学性能衰变规律具有同步性。(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刘刚,李英明,肖福坤,黄顺杰,张若飞[9](2019)在《单、叁轴及孔隙水作用下黄砂岩破坏力学行为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岩石受力状态及水力耦合下的反馈特征,研究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及能量演化规律,以黄砂岩单、叁轴及孔隙水声发射实验为基础,分析有效应力影响下的强度特征及变形特性,获取全过程的能量转化规律,基于声发射能量推导演化方程,并以此分析不同条件下黄砂岩损伤演化阶段及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有效峰值载荷与有效残余应力与有效围压呈现正相关。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弹性模量呈现线性增大,泊松比与水压力呈现反比特征,压密阶段越来越短,弹、塑性阶段不断延长,扩容点也在不断增大。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加,主控裂纹越来越规整,线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微裂纹越来越少,破裂角度逐步增大;在水力耦合条件下,岩石主破裂更加明显,微破裂随着水压和围压的增加而逐渐递减。通过分析有效正应力和有效剪应力之间的关系,τ-σ破坏强度曲线满足库仑准则。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峰前总能量、弹性能、耗散能、峰后释放的能量及盈余能量均呈现增大的趋势。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增大,盈余能量越来越小,说明高水压能够降低发生动力破坏。基于能量损伤演化方程给出了损伤演化典型的5个阶段,得到了水压力与岩石脆性损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不同受力状态围岩控制及注水防治灾害具有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田彦德[10](2019)在《基于孔隙度变化规律的石灰岩单轴压缩损伤度表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对石灰岩单轴压缩状态下岩石内部孔隙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载荷对岩石孔隙的发育、扩展有显着影响。石灰岩单轴压缩过程中,弹性阶段的岩石试样内部孔隙发育程度低,塑性阶段孔隙度随轴向应变呈指数函数形式增加。结合连续介质损伤理论,定义孔隙损伤指标,建立孔隙损伤指标与轴向应力的指数函数关系。以孔隙度为基础的岩石损伤指标为巷道围岩岩体损伤判定提供了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焦煤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损伤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露天矿山开采中频繁受到爆破振动作用,边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极为复杂,对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以矿山开挖边坡为背景,基于工程地质状况及现场试验测试,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量化爆破荷载,建立边坡爆破损伤计算模型,确定边坡破坏时间及最危险区域,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经7次爆破后上部台阶发生破坏,最危险区域位于爆破初始位置120~160m处。同时,数值模拟结果与该计算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充分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损伤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来兴平,方贤威,崔峰,单鹏飞.冲击荷载下煤岩损伤演化规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

[2].陈涛,黄浩轩,王珍.露天矿山开挖边坡爆破振动损伤规律及稳定性分析[J].煤炭工程.2019

[3].徐剑坤,周蕊,习丹阳.砂岩单轴破坏损伤时空演化规律及前兆特征声发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9

[4].周建庭,张华彬,陈磊,张媛媛.新型小箱梁铰缝损伤前后荷载横向分布规律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张伟,张士萍,张建业.混杂纤维抑制混凝土冻融损伤规律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9

[6].崔力,张民波,王金宝,王翠灵,杜金磊.不同围压下煤岩损伤变形规律及声发射特征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7].邢云颖,张雷,申红杰,王修云,姚星城.强阴极电场干扰下X80管线钢的表面损伤和氢脆规律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8].何浪.火灾中混凝土力学及微观结构性能损伤规律[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

[9].刘刚,李英明,肖福坤,黄顺杰,张若飞.单、叁轴及孔隙水作用下黄砂岩破坏力学行为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10].田彦德.基于孔隙度变化规律的石灰岩单轴压缩损伤度表征方法[J].山西焦煤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野生型和突变型Ad-crystallinα转染...6-21 2 mm 和 4 mm 光斑得到的修复点调...超声波测点布置示意图剪力墙WDH6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曲...球形弹体冲击下复合材料薄板冲击损伤...损伤血管外膜中α-SMA和CREG表达变化...

标签:;  ;  ;  ;  ;  ;  ;  

损伤规律论文_来兴平,方贤威,崔峰,单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